五、中秋节

阴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因八月为秋季之中,十五日为八月之中,故曰“中秋”。秋季之三个十五分别称为“孟”、“仲”、“季”,故中秋又称仲秋。中秋时节,太阳光直射月球朝地球一面,又兼空气清新干爽,月色也就分外明亮,中秋赏月祭月,古有此习。《唐书·太宗记》云:“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是明确记载。但“中秋”一词,早在《周礼》中就出现了。中秋节的应时糕点是月饼,又称宫饼、团圆饼。月饼一词见于宋代周密

的《武林旧事》,吴自牧的《梦梁录》。但这种圆饼状食品的出现则更早。较早时,秦汉在中秋用糍粑饼敬老。唐代宫廷中有“宫饼”。五代时民间有在中秋节售卖用桂圆、莲子、藕粉等做成的圆饼状糕点者。此后,代代相因, 形成地方风味如京式、广式、苏式、潮式、滇式等。

中秋之夜,民间通常在庭院中置几,摆放月饼、石榴、苹果等,全家人一齐赏月,取团圆之意,故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大抵因月之圆缺比于人事, 古人多有咏叹。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起,月是故乡明”,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苏轼的《水调歌头》,均是千古绝唱。另,“莫做江上舟,莫做江上月,舟载人别离,月照人离别”之句,亦使人一咏三叹。

中秋节与“嫦娥奔月”、“玉兔、吴刚、桂树”等故事联系起来,更富浪漫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