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服饰

服饰,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原始先民一度过着赤身裸体的生活。服饰的起源,诸说纷纭,有御寒说,遮羞说,求美说,性竞争说等。有论者认为,在原始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服饰“不再仅仅具有抵御风寒的作用,而体现了人类装饰自己的欲望”。但是,我们注意到尚若“服”、“饰”分言, 在原始人和现在的落后部落里,是饰先于服饰重于服的。因此,原始服饰首先是出于审美和性竞争的需要,其次是御寒。至于羞耻之心,则是更晚的事了。

在丝织物发明以前,原始先民以树叶、树皮、兽皮、兽骨、兽角、贝壳、鸟羽、象牙、植物果实等为服饰,并涂上颜色。例如,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有用鱼骨和贝壳做成的首饰,并且在穿孔上涂以红色(氧化铁粉)。还有经过磨制染色钻孔的小石珠,磨光的鹿骨,刻纹的鸟骨。同时发现的一枚骨针, 长 82 毫米,圆滑尖锐,有刮挖而成的小针眼。可用于缝制兽皮衣服。

在距今 7000~5000 年的仰韶文化时期,人们已掌握了纺织技术。人们剥

取野麻的纤维,用石制、陶制纺轮捻成线,然后织成布。在距今 7000 余年的河北磁山遗址出土了红陶纺轮,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了陶纺轮和原始织机零件。还有合股的苘麻纱实物,在一个牙雕小盅上刻有四条蚕纹。在距今 5500

年的河南省青台遗址出土了绞经罗纹织物,距今 4800 年的浙江钱山漾遗址出土了丝帛、丝带、丝绳等纺织物。古人称上身所穿为衣,下身所穿为裳。衣裳起源何时?在甘肃辛店出土的彩陶上有早期的服饰上衣下裳的形制雏型。直到商周时期,多为此制,如元端、襦裙等(在春秋以前,男女均穿裙)。春秋战国以后有衣裳连属制,如深衣、袍服。辛店出土的彩陶上人物中,为首一人头戴帽,所着衣裳上下相连,腰束带,但无袖,似乎是深衣的前身。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养蚕、缫丝,生产丝织物的国家。传说黄帝之妻

嫘祖为养蚕治丝的发明者。到夏商周时期,麻、丝、毛等纺织原料的生产已有较大规模,缫、纺、织、绣、染等技艺逐步提高。铜铁已被用作以木质为主的纺织机具的零部件。夏时有不少邑镇以织品闻名,如薄之纂组,朝歌之罗绮,襄邑之织锦,齐之纨(齐郡以世代刺绣著称)、鲁之缟等。西周至战国时期,丝织物有纱、绡、纨、缟、缣、罗、第三节 服饰 - 图1、缦、绨、锦等品种,考古发现了多彩提花的高级丝织品两色锦和三色锦。纺织、印染、刺绣的发展为人们的服饰提供了条件。

元端为夏、商、周三代服式。天子服之以燕居,诸侯服之以祭宗庙,大夫及士则朝服元端,夕服深衣。因幅长袂广皆 2 尺 2 寸,色玄又正幅不削, 故名元端。深衣用白麻布制作,上下相连,宽大,续衽钩边、方领、长度及踝。各种场合、阶层,不分男女皆可穿用。《礼记·深衣篇》云:“名曰深衣者,谓连衣裳而纯之采也”,“故可以为文,可以为武,可以摈相、可以治军旅,完且弗费,善衣之次也。”制作时上下分裁,中间有缝连属,下裳用六幅,每幅又裁之为二,共 12 幅“以应十有二日”。延至汉时,有“曲裾深衣”、“绕襟深衣”,剪裁采用单幅袍制,而且妇女也可穿着。长沙马土堆一号汉墓出土保存完好的衣物 58 件,属服饰类的有 27 件,计有丝锦袍 11

件,夹袍 1 件,单衣 3 件,以及手套、裙、鞋、袜、香囊、镜套、竿衣、丝巾等。印花敷彩纱锦袍和绕襟曲裾袍代表了汉代楚地服饰特点。出土的一件素纱禅衣,薄如蝉翼。身长 128 厘米,袖长 190 厘米。包括领和两个袖口镶

边在内重量才 49 克。素纱为单色、纤细、方孔、轻盈的平纹织物。《周礼·天官·同司服》:掌王后之六服, 第三节 服饰 - 图2衣,揄狄,阙狄,鞠衣,展衣,缘衣,素沙(纱)。素纱为王后的内衣或夏天穿的高贵服饰。

袍在民族服饰地位十分重要,是不分上衣下裳的长服,战国时袍不为正服,秦代以袍为贵,男女分别以革带、丝带系之。西汉时至为普及,东汉时以袍为朝服。唐代以紫、绯、绿、青区别官职高低。士子未入仕着白袍,帝王用黄袍。清代男子袍衫外套以马褂、马甲,或以淡色腰巾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