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行、阴阳八卦说

五行、阴阳、八卦是具有鲜民民族特色的范畴、思想。

关于五行的思想,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尚书·洪范》载“鲧鄄洪水, 汨陈其五行”,又《尚书·甘誓》载:有扈氏“威侮五行”。箕子把五行作为洪范九畴的第一条给以阐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 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稿。润下作咸, 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①这是先民在治水平土的生产活动中对自然的现象、性质及人和自然关系的初步观察、总结而产生的唯物主义思想萌芽。夏统治者为巩固并占有治水平土的成果,把“五行”列为根

① 《儒效》。

① 《尚书·洪范》。

本大法,专门设立管理水、火、木、金、土等五个部门的“职官五正”②。西周末年,史伯提出“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③的观点,把这五种物质视为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以说明物质世界的起源及多样性的统一,探求事物间的相互关系。春秋时产生五行相胜的思想,晋史墨以“水胜火”预断战争的胜负,《孙子·虚实》篇云:“五行无常胜”,认为五行之间是相克的。战国时“五行说”颇为流行,有“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水生木”和“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的观点,说明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其合理因素对古代天文、历数、医学的发展有一定积极作用,但也常被一些思想家,及迷信活动神秘化。阴阳五行家被视为“六家” 或“九流”之一。其中有以阴阳五行说为理论基础来解释季节变化和农作物生长的规律,以春夏秋冬四时配东西南北四方,认为四季的变化由五行的盛衰决定,其代表文献有《礼记·月令》和《吕氏春秋·十二纪》。邹衍是把阴阳五行说进一步系统化的思想家,但他把此说推广到政治上,提出“五德终始”的思想,把朝代更替视为五行相胜的结果。阴阳家把自然、天象与社会、人事牵强附会在一起,谈论吉凶祸福,是错误的。

阴阳也是很早出现的一对重要范畴,其最初的意义是日光的向背。古代人通过仰观俯察,“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看到了客观世界广泛存在的两种互相消长的势力(天地、日月、昼夜、寒暑、水火、男女、兴衰、治乱、胜负、尊卑)并用阴阳表示之。在《易经》中“——”和“--”(九六,后称奇偶、阴阳)是八卦的基础。乾坤、泰否、损益等范畴为阴阳范畴的提出提供了重要的先行资料。西周末年,人们用阴阳二气的消长来解释事物的运动变化,周宣王卿士虢文公认为,土地解冻是由于阴气上升,春雷震动是由于阴阳二气处于“分布”状态。伯阳父以阴阳说来解释地震:“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①越国大夫范蠡认为:“阳至而阴,阴至而阳。”老子在其宇宙发生说中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思想。《易传》在总结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著名命题, 把阴阳放在了很高的地位。《易传》指出事物的运动变化是事物内部两种相反的势力“相推”、“相摩”的结果。所谓“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天地 五、五行、阴阳八卦说 - 图1 ,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①。

《周易》以阳爻(——)和阴爻(--)组合成八卦:

五、五行、阴阳八卦说 - 图2

其中“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艮为山,离为火,坎为水,兑为泽”②。

② 《左传·定公四年》。

③ 《国语·郑语》。

① 《国语·周语》。

① 《易·系辞传》。

② 《易·说卦传》。

由八卦两两组合又演为 64 卦。八卦的形成建立在人们对客观事物长期观察和把握的基础上。古人用来占箍吉凶,本是宗教迷信,但它象征八种自然现象, 又组成四对矛盾(天地、水火、山泽、雷风),以天地为父母,其余为“六子”说明世界的生成,并贯穿了阴阳相摩互易的思想,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倾向,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