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教育

第一节中国古代教育

教育起源于人类传授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需要,中华民族有尊师重教的传统。中国古代教育始于原始社会,当时的社会性质决定了其教育必然是一种无阶级差别的共同的社会活动,人人都受教育。而且,教育的内容、方式等是受社会的生产力状况制约的。在原始社会,教育还没有从生产活动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种专门的活动,它主要是通过狩猎、采集等生产活动及宗教仪式活动来进行的;教育的手段主要是通过语言、口耳授受及实际行动的模仿;其内容主要是学习制造石器和木制工具,火的使用以及采集、渔猎方面的技能。后来又增加了农业的制陶业、符号图形文字、音乐、宗教仪式的学习。

总之,原始社会的教育是非常落后和原始的,没有固定的教学场所和专职的教学人员。

在中国最早出现学校的朝代是公元前 2100 年始的夏朝。孟子曰:“夏曰校”,“校者,教也”①。夏朝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开始。在奴隶社会,教育具有了阶级性。只有奴隶主和极少数自由民才有资格入学。教育的内容是射、御、礼、乐、书、数,是服务于奴隶主统治阶级的,但夏商西周三代各有偏重。如:夏朝教育以射御为主,“以射造土”;商代则以乐为学习的主要内容,“以乐造土”;到了西周则以礼为先,提倡“尊礼重施”,“以礼造士”。随着正式学校的出现,也同时产生了正式的教育行政官吏,名曰“司徒”。

学校全是官办,在夏商西周三代没有出现“私学。

中国奴隶社会的教育思想,从总体上来说,主要是强调君权神授、王道至上,以及以孝、友为中心内容的伦理道德。这也为以后封建礼教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 770 年至公元前 221 年,史称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完成的一个时期。周天子逐渐丧失了其统治地位,各诸侯国为了兼并土地、争夺霸权,进行了频繁的战争。“春秋之中,弑君 36,亡国52”①。最后终于形成了齐、韩、赵、魏、秦、楚、燕七国争雄的局面。

春秋战国时期的动荡形势,使得奴隶制社会时期的官学趋于解体,“天子失官,学在四夷”②;而由一些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邓析、少正卯等)兴办的私学逐步兴起,并且成为当时社会的一大潮流。学术文化空前

① 《孟子·膝文公上》。

① 《史记·太史公序》。

② 《左传·昭公十年》。

发展,出现了各种派别不同的学者,站在各自的立场,反映不同的社会阶级或阶层的要求,形成了一个百家争鸣的局面,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

在春秋战国时期产生和流行的学派,分为阴阳、儒、道、墨、名、法六家,加上纵横家、杂家、农家合称为九流,再加上小说家则称为十家。他们办私学,招学生,传授本派的观点和学说,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墨、道、法四大家,又以孔子创立的儒家对后世影响最大。

官学在春秋战国时期也有所发展,但不如私学在当时社会中的作用大。“养士”制度可以说是各诸侯国官学的一种变形。“士”就是知识分子,“养士”的目的是为了争取知识分子的拥护,以巩固和发展各自的势力,但它对古代教育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春秋末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是聚徒讲学和整理古代文化典籍,弟子多达 3000 人,精通六艺者 72 人。他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更为重要的地位。他主要有两大贡献:首先,他整理和保存了我国古代文化典籍;其次,开创私学,积累并总结了丰富的教育经验, 成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论语》一书是我们研究孔子教育思想所依据的主要资料。

关于教育的作用,孔子认为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政治活动,不一定直接去做官才算参与政治。孔子认为人的成长中教育起着决定作用。所谓:“性相近也,习相远也。”①关于教育的对象,孔子明确地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①。主张打破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不论贫富、贵贱以及“国别”,人人都可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关于教育的目的,孔子从“为政在人”的政治主张出发,一方面提倡“礼贤下士”、“举贤才”,要求吸收和重用社会上已有的贤能之士;另一方面致力于通过教育来培养君子贤人。子夏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②,比较准确地概括了孔子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关于教育的内容,孔子主张以思想品质和伦理道德为主,一般文化知识教育服从于道德教育的需要。《论语·述而》载: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又载“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 游于艺。”在《学而》篇更明确地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特别重视诗、礼、乐的教育。他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③“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

① 《论语·阳货》。

① 《论语·卫灵公》。

② 《论语·子张》。

③ 《论语·泰伯》。

立。”④《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孔子都向学生传授。尤其可贵的是,孔子在教育内容中排除了天命鬼神等迷信色彩的内容:“子不语怪、力、乱、神。”⑤“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⑥当然,孔子的教育内容也具有严重的缺陷,一是忽视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二是鄙视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孔子关于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可以归纳为四点:第一,立志乐道。就是要确立人生的远大理想和宏伟目标,解决前进的方向和动力。第二,自省自克。要善于自我省察,自我克制,一方面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另一方面,“克己复礼”①,视、听、言、行都要符合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第三,身体力行。也可以说知行统一,言行一致。道德修养要成于内而形于外,道德水平的高低要通过行动来检验。第四,改过迁善。孔子认为完美无缺的人是罕见的,克服缺点与发扬优点往往是相辅相成的。这里的关键是对待缺点、错误的态度。有的人文过饰非;有的人,有了缺点不怕别人知道,决心改正,不再重犯。

孔子关于教学的原则和方法可以概括为如下四项主要原则:第一,因材施教,第二,启发诱导,第三,学思结合,第四,博约兼顾。

孔子以自己 40 余年的教师生涯和亲身体验,提出许多关于教师修养的意见,值得后世教师借鉴。第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第二,热爱学生,对学生无私无隐;第三,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孔子特别强调教育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模范行动作为学生的表率。他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②“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墨子也是私人讲学的大师,他所创立的墨家学派,与孔子的儒家学派并称为“显学”。墨子的教育思想不像孔子那样系统完整,但所提出的许多见解却是相当深刻和精辟的,同样丰富了古代教育思想。

墨子很重视教育,希望用“上说下教”的方法来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他把“有道者劝以教人”作为三大治国的措施之一,极力反对“隐慝良道不相教诲”,认为“教天下以义者,功亦多”①。关于教育目的,墨子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贤士”,主要标准是“兼爱”,所以有时称作“兼士”,就是“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人。不仅要“厚乎德行”,还要“辩乎言谈,博于道术”,肯于牺牲自己以成人之急。为了培养“贤士”,在教育内容上,除了以“兼爱”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外,还注意对自然科学、生产技能、

④ 《论语·季氏》。

⑤ 《论语·述而》。

⑥ 《论语·先进》。

① 《论语·卫灵公》。

② 《论语·子路》。

① 《墨子·尚贤》。

军事知识和技能、论辩才能的研究和训练。值得注意的是,墨子曾经注意到教育可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是难能可贵的。

墨子的教育、教学原则有几点特别值得重视。第一,“强说人”的主动精神。他不同意儒家等人求教,“来者不拒”的消极态度,主张积极主动“强说人”。第二,“述而又作”的创造精神。他说:“吾以古之善者则述之, 今以善者则作之,欲善之益多也。”②第三,“察类明故”,发展理论逻辑思维。他很注重培养学生的论辩才能,发展学生的理论逻辑思维。在博与约的关系上他强调以约驭博,与孔子的“由博返约”略有出入。第四,“强力而行”的刻苦磨炼精神。

孟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是战国中期继孔子之后的著名教育家和儒家大师。他热爱教育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他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①看作是人生的三大乐趣之一。孟子从“施仁政”的政治主张和“性善论”的哲学思想,论述了教育的作用。一方面,强调教育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强调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教育的社会作用是“得民心”,“得民心”是“仁政”的关键,而教育是“得民心”的最有效措施。他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求放心”,他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②他认为任何人只要接受教育、肯于学习都可以成为圣人,“人皆可以为尧舜”③。

孟子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能够“明人伦”的君子或统治人才。他说: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④人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孟子说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⑤。

以“明人伦”为中心的教育目的,决定了教育内容是以孝悌为主体的道德教育。他认为仁义礼智的基础就是孝悌,所以他主张教育的全部内容就是“申之以孝悌之意”①。

孟子在道德教育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原则,其中包含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

第一,“持志养气”。孟子十分重视立志,认为道德修养首先要注意“尚志”“持志”。与持志紧密相联的是“养气”,我们常说要有“志气”,就是由此而来来。“养气”的含义,解释很多,孟子本人讲的养气是“吾善养

② 《墨子·耕柱》。

① 《孟子·尽心上》。

② 《孟子·告子上》。

③ 《孟子·告子下》。

④ 《孟子·滕公文上》。

⑤ 《孟子·离娄上》。

① 《孟子·惠梁王上》。

吾浩然之气”②,第二,反求诸己。他认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原则是“反求诸己”。这是孟子也是儒家一贯重视的修养方法。其主要含义有二:一是行为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应从自己检查,“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反求诸己。”③二是要厚人责己,不要怨恨胜过自己的人,“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后已矣。”④第三,改过迁善。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强调要培养改过迁善的精神,一方面鼓励了人们改过自新,一方面积极学习别人的善行。他特别赞扬“闻过则喜”,“见善则迁”,提倡“与人为善”。第四,刻苦锻炼。孟子认为人的道德和才智都是在艰苦中锻炼出来的。他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①他提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②的著名思想,并认为大丈夫应能做到在各种考验面前毫不动摇,“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③甚至在生死面前要“舍生取义”。

孟子在教学方面提出的主要原则和方法有自求自得、专心有恒、启发引导、循序渐进诸方面。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是战国末期孔孟学派的著作, 可以看作是我国先秦时期儒家教育思想的总结,是我国和世界教育史上成书最早、体系最完整的教育学专著。《学记》中两段文字简明扼要地说明了教育的社会作用和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谀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 教学为先。”成为后世论述教育作用问题的经典表达方式。《学记》以托古的方式拟定一个从地方到中央的理想学制系统。“古之教育,家有塾,党有庠,术(遂)有序,国有学”。又以大学为例,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教学进程和考察标准。《学记》还记录了古代学校管理和行政领导方面的制度和规定。如开学、入学、视学等仪式。《学记》在综合各家长期教育、教学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总结了一套教学的原则和方法:(一)教学相长;

(二)尊师重道;(三)藏息相辅,认为正课学习与课外练习必须兼顾,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学习与休息兼顾;(四)豫、时、孙、摩。《学记》总结了长期教育、教学中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概括出“教之所由兴”和“教之所由废”的重要规律。豫,就是顶防,在不良行为和习惯发生、形成之前,

② 《孟子·公孙丑上》。

③ 《孟子·离娄上》。

④ 《孟子·公孙丑上》。

① 《孟子·告子下》。

② 《孟子·告子下》。

③ 《孟子·滕文公下》。

教育措施就走在前头,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叫做禁于未发。时,就是及时, 善于抓住有利时机,及时施教。孙,就是顺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要循序渐进。摩,就是相互观摩,同学之间取长补短,切磋琢磨;(五)启发诱导;

(六)长善救失。《学记》还提出了许多教学方法,诸如“问答”、“讲解”、“练习”、“类比”等。

秦始皇统一了中国,统一了文字、度量衡,对于社会的进步做出了贡献。但秦始皇为了巩固新兴的封建中央集权制,依靠法家,“颁挟书令”、“禁游宦”和“禁私学,以吏为师”,焚书坑儒,这都箝制厂秦朝文化思想的发展,使得官学和私学都几乎被废止,并且使许多古代文化书籍从此失传,严重地影响秦朝文化教育的发展。

代之而起的汉王朝,受到秦末农民战争的影响,采取了道家的“无为” 思想,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到了汉武帝统治时期,采纳董仲舒的建议,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君权神授”及“三纲五常”为中心的儒家思想,成为当时封建统治阶级最重要的武器。

汉代又开始兴办官学,私学也迅速发展,汉代设太学,立五经博士,又有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之分。教学非常重师承。考试成为汉代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并是学生走上仕途的一条道路。

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兴盛,尚清谈。以“九品中正制”作为取士之标准,严重地影响了官学及私学的发展。但是,这一时期的学校制度的某些方面比汉朝有所进步。例如国子学与太学的分立,四门学的创立,以及专科学校的开设等等,都对于隋唐的学校制度有直接的影响。至于取士制度,在考试方式上前进了一步,为隋唐科举制度的建立奠定了一定基础。

到隋唐时期,士族已失去政治上的垄断地位,庶族地主的势力已发展到要求参与政权的地位。因此,以门第取人的“九品中正制”自然就不适用了, 而代之以科举制度。唐代教育的重要特点,首先是设立了科学技术专门学校, 这在世界教育史上也首屈一指。其次,隋朝创立的科举制度,至唐代益加完备。

自隋唐至清末,科举制度维持了 1300 年之久,这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因为科举制度最适合于封建统治者的要求,成为有力的统治工具之一。

科举考试的内容,尽管各朝不尽相同但主要是儒家经典。这样,就把人民的思想牢牢束缚在封建礼教之中,使人民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的顺民。

各朝各代提倡科举,其目的有二。一是,为中小地主开辟一条参加政权统治的道路,缓和阶级矛盾。二是,为了加强对社会思想的控制,不断发展壮大的私学和官学,一直是某种社会新思潮的必源地。统治阶级也总是想控制它们。因而,便利用科举制度,使考试的内容成为教学的内容,使取士的标准无形中成为教育的培养目标,以此来控制全国的教育。从而,把私学纳入国家的需要,为统治者服务。

对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要作具体的分析。

科举制度在其实行之初,表现出以下的积极意义:(1)选用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里收归朝廷,有助于中央集权制的巩固;(2)选拔官吏有了一个知识才能的标准,使官僚队伍的知识文化水平不断提高;(3)根据考试的成绩选拔人才,能调动地主阶级,尤其是小地主阶层子弟的学习积极性;(4)从下层吸收人才参加各级统治机构,不仅改变了封建政府中官吏或分结构, 使官僚队伍保持一定的活力,提高经济效能,而且有利于缓和地主阶级上下层之间的矛盾,特别是笼络下层知识分子,牢笼天下英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科举制度的产生,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于维护封建统治起了重要作用,也选拔了一些有才识之士。历代以科举入仕而显名后世的,唐代有张九龄、颜真卿、郭子仪等;宋代有寇准、包拯、司马光、王安石、李纲、文天祥等;明代有于谦、海瑞、张居正、史可法等;清代有林则徐等。

然而,随着封建统治的没落,科举制度的弊病也表现得越来越明显。科举制度本身的缺点和弊端,有以下几点:第一,科举考试的内容局限于儒家的几部经典、章句和华丽的诗赋,考试方法又注重死记硬背,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学校的教学工作也就重文辞,少实学;重记诵,轻视义理;充满了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恶习。这既不利于选拔和培养有实际能力的人才,又养成了空疏的学风。第二,科举考试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件事紧密联系起来了。科举成了封建知识分子进入官场的阶梯,成为他们取得高官厚禄权势的最好门路。因此,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十载寒窗,一举成名,富贵荣华, 锦衣玉食”,“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种人生哲学支配了学校教育,严重影响着一般知识分子的思想。第三,科举考试的最后取舍是由主考官、礼部、吏部、宰相、皇帝决定的,录取标准又多以权势门第为转移。一般知识分子如果没有靠山、门路,就很难有初录取的希望。在这种情况下,请托、重门第、通关节、贿赂、科场舞弊,以及私门谢恩等等名利贪贿之风就公开泛滥起来,严重地毒害着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败坏着学校和社会的风气。

宋元明三代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官学制度,并且都以程朱理学为其教育的主要内容。学校有中央和地方之分,但这一时期最有特色的还是书院的设置、繁荣。书院的建置,始于五代而初盛于宋。在初期多是私人办的,后来逐渐由中央令地方设立即官办。书院是北宋到清代的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它在这一历史时期中,在政治上和教育上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占有重要的地位。书院虽不反对科举,却不重视科举;在政治上则多少是代表“清议”,批评朝政,事实上成为地主阶级内部反对派的基地。

清朝建立至鸦片战争以前,清王朝实行用儒术统制思想和政策,仍然采用科举制度以笼络欺骗知识分子,利用理学和八股文以麻醉思想。另外,还采取许多压制思想的措施,如大兴文字狱等。学校建置承袭明代旧制,在京设国子监,在地方设州府县学,大设书院。而私学也更加兴盛,出现了一批

具有初步民主思想的教育家(如: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兴办私学, 著书立说,宣传民主思想及唯物主义,推动了社会思想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