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陕甘宁边区地方武装建设

陕甘宁边区保安部队和自卫军与八路军留守兵团,共同担负着保卫边区安全的光荣任务。

1937 年 8 月,边区成立保安司令部,统一指挥陕甘宁地方部队和自卫军。

8 月 15 日,保安司令部成立,高岗任司令员,周兴任副司令员,谭希林任参谋长。原陕甘宁边区的地方红军和游击队,除一部分编入八路军留守兵团外,

其余部分则编成 10 个保安大队和若干县保安队,共 5000 余人。1938 年 4 月, 保安司令部及其所辖保安部队划归八路军留守兵团领导。

1939 年上半年,保安部队先后改编为各独立营。

保安部队统一指挥系统后,加强了政治、军事、文化教育,并取得了很大成绩。同时,保安部队还进行了自给生产,解决了部分军需用品和日用品。保安部队不仅配合留守兵团肃清了边区匪患,保卫了边区人民的财产和生产安全,而且担负着部分的河防守备任务,配合八路军正规部队打退了日军对河防的进犯。

边区的自卫军,是群众性的、不脱离生产的人民武装。平时值勤放哨, 战时配合主力军作战。它既是主力军的经常补充者,也是保卫边区的重要武装。

1937 年 10 月 1 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和边区保安司令部颁发《陕甘宁边区抗日自卫军组织条例》,规定:“抗日自卫军系边区内半军事性质的群众抗日武装组织,同时是抗日的后备军。”“凡边区的劳动公民,自愿执行抗日自卫军的任务与遵守抗日自卫军的纪律,年龄在十八岁以上四十五岁以下身体强健者,均有加入抗日自卫军的光荣权利。”①从此,整理、扩大与训练自卫军便成为全边区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边区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陕甘宁边区人民抗日自卫军的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到 1939 年,边区 80%的壮丁参加了人民抗日自卫军,人数达 22 万余人,其中有基干自卫军 3 万余人,另外还有 2.8 万余人的少年先锋队。其次,自上而下地建立了指挥系统,村设班和排,乡设连,区设营, 县设团,统归保安司令部指挥。每年利用冬闲,对自卫军,特别是基干自卫军进行一次冬季训练,训练的内容有梭镖刺杀、投弹、布雷、射击、盘查放哨以及侦察敌情等。自卫军每人至少有一件旧式武器(如红缨枪、马刀、步枪、土枪等),以及经常备有担架及运输工具,准备参加战勤工作。自卫军在抗战和巩固边区的斗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据统计,在 1939 年到 1940 年边区破获的汉奸案、土匪案、伪钞案等近千起,都是自卫军参加或是自卫军破获的。在保卫边区的战斗中,每次都有自卫军参加,负责运送伤病员和给养物资等。

陕甘宁边区的军事力量采取主力兵团(留守兵团)、地方兵团(保安部队)和民兵(抗日自卫军)三结合的体制,使边区的机动作战、河防、边防的保卫以及部队锻炼和补充均得到全面的照顾,形成了不可战胜的坚强力量。

① 《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 1 辑,档案出版社,1986 年版,第 15~1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