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简单再生产

Ⅰ.问题的提出

如果我们考察社会资本,即总资本——各单个资本只形成它的分数部分,这些部分的运动,既是它们的单个的运动,同时又是总资本运动的不可缺少的环节——在一年内执行职能的结果,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考察社会在一年问提供的商品产品,那么,就会清楚地看到: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是怎样进行的,这个再生产过程和单个资本的再生产过程相比有哪些不同的特征,二者又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年产品既包括补偿资本的那部分社会产品, 即社会再生产,也包括归入消费基金的、由工人和资本家消费的那部分社会产品,就是说,既包括生产消费,也包括个人消费。这种消费包括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再生产(即维持),因而也包括总生产过程的资本主义性质的再生产。

显然,我们应当分析的是

G − WΛ PΛ W' w'−

g − w

这个流通公式,在这里,消费必然会起作用;因为起点即商品资本,既包含不变资本价值和可变资本价值,也包含剩余价值。所以,它的运动既包括生产消费,也包括个人消费。在 G—W⋯P⋯W'—G'循环和 P⋯W'—G'— w⋯P 循环中,资本的运动是起点和终点:这一运动自然也包括消费,因为商品,即产品,必须出售。但是,只要商品已经出售,这个商品以后变成什么, 对单个资本的运动是没有关系的。相反地,在 W'⋯W' 运动中,正是要通过说明总产品 W'的每一价值部分会变成什么,才能认识社会再生产的条件。在这里,总的再生产过程既包括资本本身的再生产过程,也包括以流通为中介的消费过程。

为了我们当前的目的,再生产过程必须从 W'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的观点来加以考察。在分析单个资本的产品价值时,我们假定,单个资本家通过出售他的商品产品,先把他的资本的组成部分转化为货 币,然后,通过在商品市场上再购买各种生产要素,把它们再转化为生产资本。现在,我们已经不能再满足于这个假定了。既然这些生产要素是物质的东西,那它们就同用来和它们交换并由它们来补偿的单个成品一样,是社会资本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工人用工资和资本家用剩余价值所消费的那部分社会商品产品的运动,不仅是总产品运动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而且同各单个资本的运动交织在一起。因此,只是假定这个过程发生,是不能说明这个过程的。

直接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生产上消费掉的资本,就它的价值来说, 怎样由年产品得到补偿?这种补偿的运动怎样同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消费和工人对工资的消费交织在一起?因此,首先要研究原有规模的再生产。其次, 不仅要假定,产品按照它们的价值交换,而且还假定,生产资本的组成部分没有发生任何价值革命。[435—436]

当我们从单个资本的角度来考察资本的价值生产和产品价值时,商品产品的实物形式,对于分析是完全无关的,例如,不论它是机器,是谷物,还是镜子都行。这始终只是举例而已,任何一个生产部门都同样可以作为例证。

我们必须考察的是直接的生产过程本身。这种生产过程,在任何场合,都表现为一个单个资本的过程。说到资本的再生产,我们只要假定,代表资本价值的那部分商品产品,会在流通领域内找到机会再转化为它的生产要素,从而再转化为它的生产资本的形式。同样,我们只要假定,工人和资本家会在市场上找到他们用工资和剩余价值购买的商品。但是,当我们考察社会总资本及其产品价值时,这种仅仅从形式上来说明的方法,就不够用了。产品价值的一部分再转化为资本,另一部分进入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的个人消费,这在表现为总资本的结果的产品价值本身内形成一个运动。这个运动不仅是价值补偿,而且是物质补偿,因而既要受社会产品的价值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比例的制约,又要受它们的使用价值,它们的物质形式的制约。

既然一方面,在资本主义基础上,没有任何积累或规模扩大的再生产, 是一种奇怪的假定,另一方面,生产条件在不同的年份不是绝对不变(而假定它们是不变的),那么,规模不变的简单再生产就只是一个抽象。前提是: 一定价值的社会资本,今年和去年一样,再提供一样多的商品价值,满足一样多的需要,虽然商品形式在再生产过程中可能改变。但是,只要有积累, 简单再生产总是积累的一部分,所以,可以就简单再生产本身进行考察,它是积累的一个现实因素。年产品的价值可以减少,而使用价值量不变;年产品的价值可以不变,而使用价值量减少;价值量和再生产的使用价值量也可以同时减少。这一切就在于,再生产不是在比以前更有利的情况下进行,就是在更困难的情况下进行。后者可能造成的结果,是出现一个不完备的—— 有缺陷的——再生产。这一切都只能涉及再生产的不同要素的量的方面,但不涉及它们作为进行再生产的资本或作为再生产出来的收入在总过程中所起的作用。[437—438]

Ⅱ.社会生产的两个部类

社会的总产品,从而社会的总生产,分成两大部类:

Ⅰ.生产资料:具有必须进入或至少能够进入生产消费的形式的商品。Ⅱ.消费资料:具有进入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的个人消费的形式的商

品。

这两个部类中,每一部类拥有的所有不同生产部门,总合起来都形成一个单一的大的生产部门:一个是生产资料的生产部门,另一个是消费资料的生产部门。两个生产部门各自使用的全部资本,都形成社会资本的一个特殊的大部类。

每一部类的资本都分成两个组成部分:

  1. 可变资本。从价值方面看,这个资本等于该生产部门使用的社会劳动力的价值,也就是等于为这个社会劳动力而支付的工资总额。从物质方面看, 这个资本是由发挥作用的劳动力本身构成的,即由这个资本价值所推动的活劳动构成的。

  2. 不变资本,即该部门在生产上使用的全部生产资料的价值。这些生产资料本身又分成固定资本:机器、工具、建筑物、役畜等等,流动不变资本: 生产材料,如原料、辅助材料、半成品等等。

这两个部类中,每一部类借助于这些资本而生产的全部年产品的价值, 都分成:代表生产上消费掉的,按其价值来说只是转移到产品中去的不变资

本 c 的价值部分和由全部年劳动追加的价值部分。后者又分成:补偿预付可变资本 v 的部分和超过可变资本而形成剩余价值 m 的部分。因此,每一部类的全部年产品的价值,和每个个别商品的价值一样,也分成 c+v+m。

代表生产上消费掉的不变资本的那部分价值 c,是和生产上使用的不变资本的价值不一致的。诚然,生产材料会全部消费掉,从而它的价值全部转移到产品中去,但是所使用的固定资本只有一部分会完全消费掉,因而只有 这部分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固定资本即机器、建筑物等等的其余部分和以前一样继续存在并继续执行职能,虽然它的价值由于逐年损耗而减少。在我们考察产品价值时,继续执行职能的这部分固定资本,对我们来说是不存在的。它是在这个新生产的商品价值之外而和这个商品价值并存的一部分资本价值,[⋯⋯]在考察单个资本的产品价值时,我们讲过,固定资本因损耗而失去的价值,会转移到在损耗期间生产的商品产品中去,不管这个固定资本在此期间是否有任何部分由于这种价值转移而得到实物补偿。相反地,在这里,在考察社会总产品及其价值时,我们不得不撇开,至少是暂时撇开固定资本在当年因损耗而转移到年产品中去的那部分价值,因为这种固定资本没有在当年重新得到实物补偿。在本章的后面有一节,我们将专门论述这一点。[438—440]

我们研究简单再生产,要以下列公式为基础,其中 c=不变资本,v=可变资本,m=剩余价值,并且假定价值增殖率 m =100%,数字可以表示几百

v

万马克,几百万法郎,或几百万镑。Ⅰ.生产资料的生产:

资本⋯⋯⋯⋯⋯⋯⋯⋯4000c+100Ov=5000,

商品产品⋯⋯⋯⋯⋯⋯⋯4000c+1000v+1000m=6000,以生产资料的形式存在。

Ⅱ.消费资料的生产:

资本⋯⋯⋯⋯⋯⋯⋯⋯⋯2000c+500v=2500,

商品产品⋯⋯⋯⋯⋯⋯⋯2000c+500v+500m=3000,以消费资料的形式存在。

概括起来说,全年总商品产品: Ⅰ.4000c+1000v+100Om=6000 生产资料; Ⅱ.2000c+500v+500m=3000 消费资料。

总价值=9000,按照假定,其中不包括继续以实物形式执行职能的固定资本。

现在,如果我们研究简单再生产基础上(这里全部剩余价值都

是非生产地消费掉)的各种必要的交换,并且先不考察作为交换中介的货币流通,那么,我们一开始就会得出三大要点:

  1. 第Ⅱ部类工人的工资 500v 和资本家的剩余价值 500m,必须用于消费资料。但是,它们的价值存在于价值 1000 的消费资料中,这种消费资料掌握在第Ⅱ部类的资本家的手里,补偿预付的 500v,并代表 500m。因此,第Ⅱ部类的工资和剩余价值,在第Ⅱ部类内部同第Ⅱ部类的产品交换,这样,就有

(500v+500m)Ⅱ1000 以消费资料形式从总产品中消失。

  1. 第Ⅰ部类的 1000v+1000m,同样必须用于消费资料,即用于第Ⅱ部类的产品。因此,它们必须同第Ⅱ部类产品的其余的、数量与它们相等的不变

资本部分 2000c 交换。为此,第Ⅱ部类会得到数额相等的生产资料,得到体现第Ⅰ部类的 1000v+1000m 的价值的第Ⅰ部类产品,因此,就有 2000Ⅱc 和(1000v+1000m)I 从计算中消失。

  1. 还剩下 4000Ic。它们由生产资料构成,只能用于第Ⅰ部类,以便补偿该部类消费掉的不变资本,因此,要通过第Ⅰ部类的各个资本家之间的互相交换来解决,就像(500w+500m)Ⅱ要通过第Ⅱ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交换,或通过第Ⅱ部类的各个资本家之间的交换来解决一样。

暂时说到这里,这些只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以下的叙述。[440—442] Ⅲ.两个部类之间的交换:I(v+m)和Ⅱc 的交换

我们从两个部类之间的大宗交换开始。(1000v+1000m)Ⅰ——这些价值以生产资料的实物形式存在于它们的主产者手中——要和 2000Ⅱc,即以消费资料的实物形式存在的价值交换。通过这种交换,第Ⅱ部类的资本家把他们的不变资本=2000 从消费资料形式再转化为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形式,在这种形式中,不变资本可以重新作为劳动过程的因素,并且为了价值增殖而作为不变的资本价值执行职能。另一方面,通过这种交换,第Ⅰ部类的劳动力的等价物(1000Iv)和第Ⅰ部类的资本家的剩余价值(1000Im), 在消费资料中实现;二者都由生产资料的实物形式转化为一种可以作为收入来消费的实物形式。

但这种互相交换是通过货币流通来完成的。货币流通成为交换的中介, 同时也使这种交换难于理解,然而它却具有决定性的重要意义,因为可变资本部分必须一再表现为货币形式,即表现为由货币形式转化为劳动力的货币资本。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同时进行经营的一切生产部门,不论它们属于第Ⅰ 部类还是第Ⅱ部类,可变资本都必须以货币形式来预付。资本家购买劳动力, 是在劳动力进人生产过程之俞,但是支付劳动力的报酬,却是在约定的期限, 在劳动力已经在使用价值的生产上消耗掉之后。就像产品价值的其余部分一样,产品价值中仅仅作为在劳动力报酬上支出的货币的等价物的那部分价值,即产品价值中代表可变资本价值的那部分价值,也是属于资本家的,在这部分价值中,工人已经把他的工资的等价物提供给资本家了。但是,只有商品再转化为货币,即把商品卖出去,资本家的可变资本才能重新成为他的货币资本,可以为购买劳动力而重新预付。[442—443]

至于第Ⅰ部类的商品资本的 m 部分和第Ⅱ部类的不变资本的另一半交换时所需要的货币,它可以按不同的方式预付。实际上,这种流通包括两个部类的各单个资本家之间的无数个别的买和卖,而这种货币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来自这些资本家,因为由工人投入流通的货币量,我们已经计算过了。或者是,第Ⅱ部类的一个资本家可以用他的和生产资本并存的货币资本,向第Ⅰ部类的资本家购买生产资料;或者是相反,第Ⅰ部类的一个资本家把用于个人支出而非资本支出的货币基金,向第Ⅱ部类的资本家购买消费资料。正如前面第一篇和第二篇中已经指出的,前提是:在任何情况下,资本家手中除生产资本外,必须要有一定的货币储备——或者作为资本预付,或者作为收入花掉。[443—444]

总的结论是:产业资本家为了促成他们自己的商品流通而投入流通的货币,无论是记在商品的不变价值部分的账上,还是记在存在于商品中的剩余

价值(它作为收入花掉的时候)的账上,总是按照各个资本家为货币流通而预付的数额回到他们手中。[446]

由此得出结论:在简单再生产中,第Ⅰ部类的商品资本中的 v+m 价值额(也就是第Ⅰ部类的总商品产品中与此相应的比例部分),必须等于不变资本 IIc,也就是第 II 部类的总商品产品中分出来的与此相应的部分;或者说,I(v+m)=IIc。[446]

Ⅳ.第Ⅱ部类内部的交换。必要生活资料和奢侈品

年商品生产的第Ⅱ部类是由种类繁多的产业部门构成的,但是,按它们的产品来说,可分成两大分部类:

(a)消费资料。它们进人工人阶级的消费,但因为它们是必要生活资料, 所以也构成资本家阶级的消费的一部分,虽然就其质量和价值来说,往往和工人的必要生活资料不同。为了这里研究的目的,我们可以把这整个分部类概括为必要消费资料这个项目。[448]

(b)奢侈消费资料。它们只进入资本家阶级的消费,所以只能和花费 的剩余价值交换,而剩余价值是绝对到不了工人手中的。[448]

在简单再生产的前提下,必然会得出以下结论:

  1. 年劳动以生产资料的实物形式创造的新价值产品(分成 v+m),等于年劳动的另一部分生产的产品价值所包含的以消费资料形式再生产的不变资本价值 c。假如前者小于 IIc,第 II 部类的不变资本就不能全部得到补偿; 假如前者大于 IIc,余额就不能利用。在这两个场合,简单再生产这个前提都会被违反。

  2. 在以消费资料形式再生产的年产品中,以货币形式预付的可变资本v,在它的获得者是生产奢侈品的工人时,只能在一开始体现着 IIa 资本主义生产者的剩余价值的那部分必要生活资料中实现。因此,投入奢侈品生产的v,必须等于以必要生活资料形式生产的 m 中和它的价值量相适应的部分,因而就必然小于这整个 m,即小于(IIa)m。只是由于这个 v 在这一部分 m 中实现,奢侈品的资本主义生产者所预忖的可变资本才能以货币形式回到他们手中。这个现象和 I(v+m)在 IIc 中的实现是完全类似的;只是在这里,

(IIb)v 是在和它价值量相等的那一部分(IIa)m 中实现的。既然全年总产品实际进入以流通为中介的年再生产过程,所以这些比例关系在全年总产品的每一次分配中,都具有质的决定意义。I(v+m)只能在 IIc 中实现,作为生产资本组成部分执行职能的 IIc 也只有通过这种实现才能得到更新;同样,(IIb)v 只能在(IIa)m 的一部分中实现,而(IIb)v 也只有通过这种实现,才能再转化为它的货币资本的形式。不言而喻,只有在这一切实际上都是再生产过程本身的结果时,也就是说,只有在例如 IIb 的资本家不是靠信用从别处取得用于 v 的货币资本时,上述情况才适用。相反地,从量的方面说,年产品各部分之间的交换,只有在生产的规模和价值关系保持静止状态,并且这些严格的比例关系不会由于对外贸易而有所改变的情况下,才能按上述比例进行。[453—454]

我们在上面已经看到,必要消费资料的生产和奢侈品的生产之间的比例关系,是以 II(v+m)在 IIa 和 IIb 之间的分割为条件的,从而也是以 IIc 在(IIa)c 和(IIb)c 之间的分割为条件的。因此,这种分割从根本上影响

着生产的性质和数量关系,对生产的总形态来说,是一个本质的决定性的因素。

简单再生产实质上是以消费为目的的,虽然攫取剩余价值是单个资本家的动机;但是,剩余价值——不管它的比例量如何——在这里最终只是用于资本家的个人消费。

既然简单再生产是每个规模扩大的年再生产的一部分,并且还是它最重要的一部分,所以,这种个人消费的动机总是和发财致富的动机本身相伴而生,同时又和它相对立。实际上,问题表现得更复杂,因为掠夺物——资本家的剩余价值——的分享者,会作为独立于资本家以外的消费者出现。[457]

Ⅴ.货币流通在交换中的中介作用

对商品流通来说,有两样东西始终是必要的:投入流通的商品和投入流通的货币。“与直接的产品交换不同,流通过程在使用价值换位和转手之后并没有结束,货币并不因为它最终从一个商品的形态变化系列中退出来而消失。它不断地沉淀在商品空出来的流通位置上。”(第 1 册第 3 章第 92 页130)例如,在 IIc 和 I(v+m)之间的流通中,我们假定,第Ⅱ部类为这个流通预付了 500 镑货币。大的社会的生产者群之间的流通,分解为无数的流通过程,其中,时而这一生产者群的某个人,时而那一生产者群的某个人, 首先作为买者出现,从而把货币投入流通。把个别情况完全撇开不说,这已经由生产期间的差别,从而由不同商品资本的周转的差别决定了。现在,第Ⅱ部类用 500 镑向第Ⅰ部类购买同等价值额的生产资料,第Ⅰ部类再向第Ⅱ

部类购买 500 镑消费资料;这些货币因此又流回到第Ⅱ部类那里;后者绝不

会因为这种回流而更富有。它首先把 500 镑货币投入流通,并从流通中取出

同等价值额的商品,然后又出售 500 镑商品,并从流通中取出同等价值额的货币;这样,500 镑又流回来。事实上,第Ⅱ部类投入流通的是 500 镑货币和 500 镑商品=1000 镑;它也从流通中取出了 500 镑商品和 500 镑货币。为

了使 500 镑商品(Ⅰ)和 500 镑商品(II)相交换,流通所需要的只是 500 镑货币。这样,谁预付货币来购买别人的商品,谁就会在出售自己的商品时, 重新得到货币。所以,假如第Ⅰ部类首先向第Ⅱ部类购买 500 镑商品,然后

再向第Ⅱ部类出售 500 镑商品,那么这 500 镑将回到第Ⅰ部类那里,而不是回到第Ⅱ部类那里。

第Ⅰ部类投在工资上的货币,即以货币形式预付的可变资本,不是直接地返回的,而是间接地、通过迂回的道路以这个形式返回的。相反,在第Ⅱ 部类,500 镑工资却直接从工人那里回到资本家手中,就像在同一些人彼此交替地作为商品的买者和卖者不断对立,反复进行买和卖时货币总是直接返回一样。第Ⅱ部类的资本家以货币支付劳动力的报酬;这样,他就把劳动力并入他的资本,只是由于这种流通行为,即对资本家来说仅仅是货币资本转化为 生产资本的流通行为,资本家才能作为产业资本家,而和作为他的雇佣工人的工人相对立。但是,起先作为自己劳动力的卖者,出售者出现的工人, 后来会作为买者,作为货币所有者,而和作为商品的卖者的资本家相对立; 因此,投在工资上的货币,也流回到资本家手中。只要这些商品的出售不包含欺诈等等,而是商品和货币进行等价交换,那么,这就不会是资本家借以发财致富的过程。资本家并不是支付给工人两次:先用货币,后用商品;一

旦工人把货币换成资本家的商品,资本家的货币就回到自己手中。

然而,转化为可变资本的货币资本,即预付在工资上的货币,在货币流通本身中,起着主要的作用,这是因为工人阶级不得不挣一文吃一文,不能给产业资本家提供任何长期的信贷,这样,各个产业部门的资本周转期间尽管有差别,可变资本却要在某一短期内,例如一周,即在比较迅速地反复的期限内,同时在社会的无数不同地点,以货币形式预付(这个期限越短,通过这个渠道一次投入流通的货币总额相对地说也就越小)。在每个进行资本主义生产的国家,这样预付的货币资本在总流通中都占有一个在比例上有决定意义的部分,这尤其是因为同一个货币在流回起点之前要流过各种渠道, 作为无数其他的营业的流通手段来执行职能。[459—461]

Ⅵ.第Ⅰ部类的不变资本

现在留下还要研究的是第Ⅰ部类的不变资本=4000Ic。这个价值等于第Ⅰ部类的商品产品中再现的价值,即在这个商品量的生产上所消费的生产资料的价值。这个再现的价值并不是在第Ⅰ部类的生产过程中生产的,而是在这一年以前作为不变的价值,作为第Ⅰ部类的生产资料的既定的价值,进入这个生产过程的。它现在存在于第Ⅰ部类的整个那部分没有被第Ⅱ部类吸收的商品量中。因而,仍然保留在第Ⅰ部类的资本家手中的这个商品量的价值

2一他们的全部年商品产品价值的 。[⋯⋯]在第Ⅰ部类,全部商品产品由生

3

产资料,即由建筑物、机器、容器、原料和辅助材料等等构成。因此,其中用来补偿这个部门所使用的不变资本的那一部分,能够以它的实物形式立即重新作为生产资本的组成部分执行职能。如果它进入流通,那也是在第Ⅰ部类内部流通。在第Ⅱ部类,一部分实物形式的商品产品由该部类的生产者个人消费掉,而在第Ⅰ部类,一部分实物形式的产品却由它的资本主义生产者在生产上消费掉。[470—471]

第Ⅰ部类的不变资本,由大量的不同的资本群构成。它们被分别投入不同的生产资料生产部门,有若干被投入铸铁厂,有若干被投入煤矿,等等。每个这种资本群或每个这种社会的群资本,又由许多大小不等的独立执行职能的单个资本构成。首先,社会资本,比如说 7500(可以用百万等等来表示), 分成不同的资本群;价值 7500 的社会资本分成各个特殊的部分,其中每个部分都被分别投入一个特殊的生产部门;投入每个特殊生产部门的那部分社会资本价值,按照它的实物形式,部分地由各特殊生产部门的生产资料构成, 部分地由它们的经营所必需的、具有相应的熟练程度的劳动力构成,这种劳动力由于分工,并按照它在每个个别生产部门所完成的劳动的特殊种类,而各不相同。投入每个特殊生产部门的那部分社会资本,又由投入该生产部门的独立执行职能的单个资本的总和构成。不言而喻,这里所说的,既运用于第 1 部类,也适用于第Ⅱ部类。

至于说第Ⅰ部类中以它的商品产品形式再现的不变资本价值,那么,它有一部分作为生产资料再进入把它当作产品生产出来的特殊生产部门(或者,甚至就是它那一个企业)。例如,谷物进入谷物的生产,煤炭进入煤炭的生产,铁以机器形式进入铁的生产,等等。

当构成第Ⅰ部类的不变资本价值的部分产品不再直接进入自己的特殊生

产部门或自己那个生产部门的时候,这些产品只是变换了位置。它们以实物形式进入第Ⅰ部类的另一个生产部门,而第Ⅰ部类其他生产部门的产品则对它们进行实物补偿。这只不过是这些产品的换位。它们全部作为补偿第Ⅰ部类的不变资本的因素再进入第Ⅰ部类,但不是补偿第Ⅰ部类的这个群的生产资料,而是补偿另一个群的生产资料。在这里,只要交换是在第Ⅰ部类的各个资本家之间进行的,这种交换就是一种实物形式的不变资本和另一种实物形式的不变资本的交换,就是一种生产资料和其他种生产资料的交换。这是第Ⅰ部类的不同的单个不变资本部分的互相交换。只要产品不是直接在本生产部门作为生产资料使用,这些产品就离开它们自己的生产场所,进入另一个生产场所,因而,互相得到补偿。换句话说(和第Ⅱ部类剩余价值的情况相似),第Ⅰ部类的每个资本家按照他作为这 4000 不变资本的共有者所占的比例,从这个商品总量中取出他所需要的相应的生产资料。如果生产是社会的,而不是资本主义的,那么很明显,为了进行再生产,第Ⅰ部类的这些产品同样会不断地再作为生产资料在这个部类的各个生产部门之间进行分配, 一部分直接留在这些产品的生产部门,另——部分则转入其他生产场所,因此,在这个部类的不同生产场所之间发生一种不断往返的运动。[472—474]

Ⅶ.两个部类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

每年生产的消费资料的总价值,等于当年再生产的第Ⅱ部类的可变资本价值和新生产的第Ⅱ部类的剩余价值(即等于第Ⅱ部类当年生产的价值), 加上当年再生产的第 1 部类的可变资本价值和新生产的第Ⅰ部类的剩余价值

(也就是加上第Ⅰ部类当年生产的价值)。

因此,在简单再生产的前提下,每年生产的消费资料的总价值,等于年价值产品,即等于社会劳动在当年生产的全部价值。其所以必然如此,因为在简单再生产中,这全部价值将被消费掉。[474]

Ⅷ.两个部类的不变资本

生产资料(Ⅰ)的总价值,等于以生产资料(Ⅰ)形式再现的不变资本价值同以消费资料(Ⅱ)形式再现的不变资本价值之和,所以,等于在社会总产品中再现的不变资本价值之和。[481]

Ⅺ.固走资本的补偿

不变资本的价值部分,只要是由真正的劳动资料(生产资料的一个特殊种类)构成的,就由劳动资料转移到劳动产品(商品)中去;这些劳动资料继续作为生产资本的要素执行职能,而且是以它们的旧的实物形式继续执行职能。只是劳动资料的损耗,即它们在一定期间持续执行职能时逐渐损失的价值,才作为借助于劳动资料生产出来的商品的价值要素再现,才由劳动工具转移到劳动产品中去。[502]

商品的这个价值要素绝不能和修理费用混为一谈。如果商品出售了,这个价值要素就会和别的要素一样货币化,即转化为货币;但是,在转化为货币以后,它和其他价值要素的区别就出现了。为了开始商品的再生产(总之, 就是为了使商品生产过程成为连续的过程),在商品生产上消费的原料和辅

助材料,必须用实物来补偿;在商品上消耗的劳动力,同样也必须用新的劳动力来补偿。因此,出售商品得到的货币,必须不断再转化为生产资本的这些要素,不断由货币形式转化为商品形式。[⋯⋯]相反地,出售商品所得到的货币,就它是与固定资本损耗相等的那部分商品价值的货币化而言,是不会再转化为生产资本的组成部分的,虽然它是补偿这种生产资本的价值损失的。它在生产资本旁边沉淀下来,保留它的货币形式。这种货币沉淀反复发生,直到年数不等的再生产时期结束为止,在这个再生产时期,不变资本的固定要素以它的旧的实物形式在生产过程中继续执行职能。一旦这种固定要素如建筑物、机器等等的寿命已经完结,不能再在生产过程中执行职能,它的价值就在它旁边存在着,全部由货币来补偿,即由货币沉淀的总和,由固定资本逐渐转移到它参与生产的商品中去的、已经通过商品出售而转化为货币形式的价值的总和来补偿。接着,这些货币就用来对固定资本(或固定资本的要素,因为固定资本的不同要素有不同的寿命)进行实物补偿,从而对生产资本的这个组成部分进行实际更新。可见,这些货币是不变资本价值的一部分即固定部分的货币形式。因此,这种货币贮藏本身是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一个要素,是在固定资本的寿命还没有完结,从而还没有把它的全部价值转移到所生产的商品中去,还不必用实物进行补偿之前,固定资本价值或它的个别要索的价值在货币形式上的再生产和贮存。只有在这种货币再转化为固定资本的新的要素,以便补偿它的寿命已经完结的要素的时候,它才失去货币贮藏的形式,从而再能动地进入以流通为中介的资本再生产过程。就像简单的商品流通不是单纯的产品交换一样,年商品产品的交换也不

能分解为它的不同组成部分的单纯的、直接的互相交换。货币在其中起一种独特的作用,这种作用尤其会在固定资本价值再生产的方式上表现出来。(假如生产是公有的生产,不具有商品生产的形式,情况又会有哪些不同,这是以后研究的问题。)[503—505]

  1. 损耗的价值部分在货币形式上的补偿如果我们现在从下列公式开始:

Ⅰ.4000c + 1100404v2+ 1400403m

Ⅱ.Λ Λ Λ Λ Λ Λ 2000c + 500v + 500m,

那么,商品 2000Ⅱc 和同等价值的商品 I(1000v+1000m)交换的前提是:2000Ⅱc 全部以实物形式再转化为第Ⅰ部类所生产的第Ⅱ部类的不变资本的实物组成部分;但是,后者借以存在的商品价值 2000 包含着补偿固定资本的价值损失的要素,这个要素不需要立即用实物来补偿,而要转化为货币, 这个货币逐渐积累成一个总额,直到固定资本需要以实物形式更新的时候为止。每二年都是固定资本的终年,固定资本时而需要在这个或那个单个企业, 时而需要在这个或那个产业部门进行补偿;对同一个单个资本来说,总会有这一部分或那一部分固定资本需要补偿(因为固定资本各部分的寿命不同)。如果我们考察年再生产,——即使是原有规模的年再生产,也就是说,把一切积累撇开不说,——我们也不是从头开始。我们考察的是许多年中的一年, 而不是资本主义生产刚诞生的一年,因此,投入第Ⅱ部类的各种各样的生产部门的不同资本也会有不同的年龄。就像在这些生产部门从事生产的人每年都有死亡一样,每年也有许多固定资本在当年到达寿命的终点,必须用积累

的货币基金实行实物更新。所以,在 2000Ⅱc 和 2000Ⅰ(v+m)的交换中就包含着 2000Ⅱc 由它的商品形式(消费资料)到它的实物要素的转化,这些实物要素不仅由原料和辅助材料构成,而且也由固定资本的实物要素,如机器、工具、建筑物等等构成。因此,2000Ⅱc 的价值中要用货币来补偿的损耗和正在执行职能的固定资本的数量,是完全不适应的,因为固定资本每年都有一部分必须用实物来补偿,但有一个前提,即在前几年,第Ⅱ部类资本 家手中已经积累了这种转化所必需的货币。不过,这一个前提既适用于前几年,同样也适用于当年。

在Ⅰ(1000v+1000m)和 2000Ⅱc 的交换中,首先要指出,价值额Ⅰ(v

+m)不包含任何不变的价值要素,因而也不包含任何用以补偿损耗的价值要素,即不包含由不变资本的固定组成部分转移到 v+m 借以存在的实物形式的商品中去的价值的要素。相反地,这种要素却存在于Ⅱc 中,并且正是这种因固定资本而存在的价值要素的一部分,不需要立即由货币形式转化为实物形式,而是首先要保留在货币形式上。因此,当 I(1000v+1000m)和 2000 Ⅱc 交换时,立即遇到了困难:第Ⅰ部类的 2000(v+m)借以存在的实物形式的生产资料,用它的全部价值额 2000 要和以第Ⅱ部类的消费资料存在的等价物进行交换,而另一方面,消费资料 2000Ⅱc 却不能以它的全部价值额来和生产资料 I(1000v+1000m)交换,因为它的价值的一部分——等于固定资本中有待补偿的损耗或价值损失——必须首先以货币形式沉淀下来,而在我们仅仅考察的当年再生产期间,不再作为流通手段执行职能。[506—508]

  1. 固定资本的实物补偿

第Ⅱ部类是由许多资本家构成的,他们的固定资本处在再生产的完全不同的期限中。对一些资本家来说,固定资本已经到了必须全部用实物更新的期限。对另一些资本家来说,它和这个阶段多少还有些距离。对后一类资本家的全体成员来说,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的固定资本并没有实际再生产, 即并没有用实物来更新,或者说,并没有用同一种新的物品来补偿;它的价值相继以货币形式积累起来。前一类资本家则完全处于企业开办时的那种情况(或部分地处于那种情况,这一点和这里的问题无关)。那时,他们带着货币资本来到市场,一方面要把它转化为(固定的和流动的)不变资本,另一方面则要把它转化为劳动力,即可变资本。他们现在也和当初一样,要把货币资本再预付到流通中去,因此,既要预付流动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价值, 也要预付不变的固定资本的价值。[514]

我们把第Ⅱ部类中需要用实物补偿固定资本的那部分资本家叫作“第 1 部分”;把第Ⅱ部类中以货币形式贮存固定资本损耗价值的那部分资本家叫做“第 2 部分”。[516],

Ⅰ.1100404v 2+ 1400403m

这种交换所遇到的困难,可归结为如下的余额交换所

Ⅱ. 2000c

遇到的困难:

Ⅰ.⋯⋯⋯⋯⋯400m

Ⅱ.(1)200 货币+200c 商品+(2)200c 商品,说得更清楚些,这种余额交换就是:

Ⅰ.200m 十 200m。

Ⅱ.(1)200 货币+200c 商品+(2)200c 商品。

因为第Ⅱ部类第 1 部分的商品 206c 和 200Ⅰm(商品)交换,并且因为当 400 商品交换时流通于第Ⅰ部类和第Ⅱ部类之间的一切货币都流回到预付者(第Ⅰ部类或第Ⅱ部类)手中,所以,这个货币作为第Ⅰ部类和第Ⅱ部类之间的交换要素,实际上并不是我们这里所研究的问题的要素。或者换一种说法:假定在 200Ⅰm(商品)和 200Ⅱc(第Ⅱ部类第Ⅰ部分的商品)的交换中,货币只是作为支付手段,而不是作为购买手段执行职能,因此它也不是作为狭义的“流通手段”执行职能,那么很清楚,因为商品 200Ⅰm 和商品200Ⅱc(第Ⅰ部分)价值额相等,价值 200 的生产资料就和价值 200 的消费资料相交换、货币在这里只是观念地执行职能,任何一方都无须为支付差额而实际把货币投入流通,因此,只有当我们把商品 200Ⅰm 和它的等价物即商品 200Ⅱc(第 1 部分)从第Ⅰ部类和第Ⅱ部类双方去掉时,问题才会以纯粹的形式表现出来。

把第Ⅰ部类和第Ⅱ部类的这两个彼此相抵的具有同等价值的商品额去掉后,就只需要交换一个余额了。在这种情况下,问题就以纯粹的形式表现出来,即:

Ⅰ.200m 商品。

Ⅱ.(1)200c 货币+(2)200c 商品。

这里很清楚:第Ⅱ部类的第Ⅰ部分用 200 货币购买它的固定资本组成部分 200Ⅰm;因此,第Ⅱ部类的第 1 部分的固定资本得到实物更新,第Ⅰ部类的 200 剩余价值也由商品形式(由生产资料,即固定资本的要素)转化为货

币形式。第Ⅰ部类用这些货币向第Ⅱ部类的第 2 部分购买消费资料;对第Ⅱ

部类来说,结果是:第 1 部分用实物更新了他的不变资本的固定组成部分;

第 2 部分则有另一个组成部分(补偿囱定资本损耗的组成部分)以货币形式沉淀下来;每年都这样继续下去,直到这个组成部分也得到实物更新。

在这里先决条件显然是:第Ⅱ部类不变资本的这个固定组成部分,即按自己的全部价值再转化为货币,因而每年要用实物更新的固定组成部分(第1 部分),应该等于第Ⅱ部类不变资本中另一个固定组成部分的年损耗,也就是等于以旧的实物形式继续执行职能,而其损耗(即转移到所参与生产的商品中去的价值损失)先要用货币来补偿的那个固定组成部分的年损耗。因此,这样一种平衡,好像就是规模不变的再生产的规律了;换句话说,因为生产生产资料的第Ⅰ部类一方面要提供第Ⅱ部类不变资本的流动组成部分, 另一方面要提供它的固定组成部分,所以,劳动在第Ⅰ部类的分配比例必须保持不变。[520—521]

  1. 结论关于固定资本的补偿,一般应当指出:

在其他一切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也就是说,在不仅生产规模不变,而且特别是劳动生产率也不变的前提下,如果Ⅱc 的固定要素比去年有更大一部分已经寿命完结,从而有更大一部分要用实物更新,那么,还在死亡途中的、在死亡期到来以前暂时要以货币形式补偿的那部分固定资本,必然会按照同一比例减少,因为按照这个前提,在第Ⅱ部类执行职能的固定资本部分的总量(以及价值总量)是保持不变的。但是,这会引起下列情况。第一,如果

第Ⅰ部类的商品资本中的较大部分由Ⅱc 的固定资本要素构成,那么它的相应的较小部分就由Ⅱc 的流动组成部分构成,因为第Ⅰ部类为Ⅱc 生产的总额保持不变。如果其中一部分增加了,另一部分就减少;反过来也是一样。而另一方面,第Ⅱ部类的生产总额也保持不变。但是,在第Ⅱ部类原料、半成品、辅助材料(即第Ⅱ部类的不变资本的流动要素)减少时,这又怎么可能呢?第二,恢复货币形式的固定资本Ⅱc 中有较大一部分流到第Ⅰ部类,以便从货币形式再转化为实物形式。所以,除去第Ⅰ部类和第Ⅱ部类之间为了单纯的商品交换而流通的货币,还会有更多的货币流到第Ⅰ部类;这些货币, 不成为相互问的商品交换的中介,而只是单方面地执行购买手段的职能。但同时Ⅱc 中承担补偿损耗价值的商品量将会按比例减少,从而第Ⅱ部类中无须和第Ⅰ部类的商品交换而只须和第Ⅰ部类的货币交换的商品量也会按比例减少。所以,会有更多的货币作为单纯购买手段从第 I 部类流到第Ⅰ部类; 而对第Ⅱ部类来说,第Ⅰ部类单纯作为买者向它购买的商品则较少。因此, Ⅰm——因为 Iv 已经和第Ⅱ部类的商品交换——会有较大的部分不能转化为第Ⅱ部类的商品,而是要保留在货币形式上。

有了以上的阐述,对于相反的情况,即对于一年内第Ⅱ部类的固定资本中寿命完结而要再生产的部分较小,损耗部分较大的情况,就无须再进一步考察了。

因此,尽管是规模不变的再生产,但危机——生产危机——还是会发生。一句话:在简单再生产和各种条件不变,特别是劳动生产力、劳动总量、

劳动强度不变的情况下,假定在寿命完结的(有待更新的)固定资本和以旧的实物形式继续起作用的(只是为了补偿其损耗而把价值加到产品中去的) 固定资本之间的比例不是不变,那么,在一个场合,尽管需要再生产的流动组成部分的量保持不变,但需要再生产的固定组成部分的量也会增加;因此, 第Ⅰ部类的生产总额必须增加,不然,即使把货币关系撇开不说,也会出现再生产不足的现象。

在另一个场合,如果需要用实物来再生产的第Ⅱ部类的固定‘资本的比例量减少,从而只须用货币进行补偿的第Ⅱ部类的固定资本组成部分会按同一比例增加,那么,尽管需要由第Ⅰ部类再生产的第Ⅱ部类不变资本的流动组成部分的量保持不变,需要再生产的固定组成部分的量却会减少;因此, 或者是第Ⅰ部类的生产总额减少,或者是出现过剩(就像前面出现不足一样),而且是不能转化成货币的过剩。

诚然,在前一个场合,同一劳动可以靠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劳动量或增加劳动强度提供更多的产品,这样就可以弥补第一个场合的不足;但是发生这种变化的时候,总不免会有劳动和资本从第Ⅰ部类的某个生产部门移动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并且,每一次这样的移动,都会引起暂时的紊乱。其次, 第Ⅰ部类(由于增加劳动量和劳动强度)不得不用较多的价值来交换第Ⅱ部类的较少的价值,因而第Ⅰ部类的产品就要跌价。

在第二个场合则相反,第Ⅰ部类必须压缩自己的生产,这对该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来说,意味着危机;或者第Ⅰ部类提供的产品过剩,这对他们来说,又是危机。这种过剩本身并不是什么祸害,而是利益;但在资本主义生产下,它却是祸害。

在两个场合,对外贸易都能起补救作用;在第一个场合,是使第Ⅰ部类保留货币形式的商品转化为消费资料;在第二个场合,是把过剩的商品销售

掉。但是,对外贸易既然不是单纯补偿各种要素(按价值说也是这样),它就只会把矛盾推入更广的范围,为这些矛盾开辟更广阔的活动场所。

再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一旦废除,问题就归结如下:寿命已经完结因而要用实物补偿的那部分固定资本(这里是指在消费资料生产中执行职能的固定资本)的数量大小,是逐年不同的。如果在某一年数量很大(像人一样, 超过平均死亡率),那在下一年就一定会很小。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消费资料年生产所需的原料、半成品和辅助材料的数量不会因此减少;因此,生产资料的生产总额在一个场合必须增加,在另一个场合必须减少。这种情况, 只有用不断的相对的生产过剩来补救;一方面要生产出超过直接需要的一定量固定资本;另一方面,特别是原料等等的储备也要超过每年的直接需要(这一点特别适用于生活资料)。这种生产过剩等于社会对它本身的再生产所必需的各种物质资料的控制。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这种生产过剩却是无政府状态的一个要素。[524—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