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军事技术革命

构成新军事革命的第一项要素——军事技术革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经历了三个革命性的过程,即军事工程革命、军事探测革命和军事通信革命。

(一)军事工程革命。军事工程革命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止于 80 年代中期。它起到的作用是,通过采用新的工程工艺技术,使各种武器和作战平台的射程、航程、速度等性能指标达到或接近物理极限。在射程方面, 洲际导弹可打击世界上任何地点的目标。在航程方面,大型轰炸机可飞到地球上的任何角落。在速度方面,运输机的最大巡航时速达 640 英里,接近 1

马赫的大气层飞行速度极限;巡航导弹的时速达 2 马赫;弹道导弹的速度极

限为每小时 1.8 万公里,现已达到;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舰船的最高航速

只能限制在 30 节左右;地面运输车辆的时速极限为 55 公里,西方国家的军用车辆已达到这一指标。

引发新军事革命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军事工程革命已使许多武器装备的性能达到物理极限。要突破这一极限,就必须大胆革新,另辟溪径,进行装备建设革命。军事工程革命到后期(即 80 年代初),便迎来了新军事革命。

(二)军事探测革命。军事探测革命始于 70 年代初,可能止于 90 年代未,主要表现是:出现了计算机控制的探测器材,以及单个作战平台和武器系统的计算机化。由于计算机具有图像放大、数据处理与显示等多种功能, 探测器材的灵敏度得到了极大提高。随着控制系统的计算机化,武器的性能也提高了,战术导弹具备了超视距制导能力,单个作战平台不仅可探测和跟踪目标,还可用远程导弹或制导鱼雷等对目标实施超视距攻击。由于信息搜集能力的增强,装有远程制导武器的单个作战平台的性能指标成倍地提高。据测算,装有新型传感器的作战平台,其探测距离相当于过去的 5 倍,探测

范围和探测到的信息量是过去的 25 倍。

(三)军事通信革命。始于 80 年代初的军事通信革命主要表现为,出现了可处理大量数据信息的指挥、控制、通信、情报与计算机系统(即 C4I 系统),从而产生了“多系统的大系统”和“整体力量综合”等概念,目前, 传感器材可搜集超视距信息,卫星可搜集全球信息。但是,如果这些信息只能供给单个作战平台使用,目标识别和快速攻击问题就无法解决。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依赖于“数字化的实时通信”,确保各种兵力兵器和作战系统之间在目标探测、情报、跟踪、火控、指挥、攻击、毁伤评估等方面信息畅通,从而实现“整体力量综合”。

导致军事通信革命的关键技术是数字化技术,它可把原来在时间上连续的语言、图像信号,变成二进位数字式信号来传送,收到后再还原成连续信号。与模拟信号相比,数字信号抗干扰性强,能适时进行整形再生,能除去噪音和防止失真,能保证远距离、高质量传输。

军事技术革命的核心技术是军事信息技术群。在这一技术群体中,有四种技术是“骨干军事技术”。一是军事微电子技术。军事微电子技术能够把信息采集、交换、存储等功能集中在一个微小的芯片上,从而实现了军事通信数字化,信息交换程控化,通信管理自动化,通信器材智能化;提高了装备的系统性能,使火控雷达的信号处理速度提高 10 多倍,使武器的保密性、

可靠性、突防能力和命中精度提高 10 倍;极大地提高了战场情报获取、指挥、通信、目标识别、精确制导能力,二是军事计算机技术。计算机是信息化武器装备的“心脏”。到本世纪末,美、日等国将研制出运算速度高达每秒百万亿次的智能计算机。这一重大突破,将使武器系统向全面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使信息处理、传递真正实现实时化,使作战指挥、控制、通信、侦察的面貌大为改观。三是军事光电子技术。它具有探测精度高、信息传递快、信息容量大、抗干扰箱保密能力强等特性,广泛应用于侦察、识别、遥感、跟踪、制导、火控、导航、通信、信息显示与处理领域。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在军事光电子技术方面研究的重点是:光电侦察、监视、预警与火控; 光电制导与导航;光电通信、指挥与控制;激光武器与光电子对抗。四是军事航天技术。航天技术是由运载火箭技术、航天器技术和地面测控技术构成的综合技术。利用该技术研制的人造卫星或载人航天器,可遂行监视、侦察、预警、通信、定位、导航等任务,是军事指挥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远距离信息传输的主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