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军事组织体制革命

在新军事革命的四项基本内容中,军事组织体制革命的进展最慢,迈出的步伐最小。尽管如此,从各国军队建设的长远规划和军事理论家的预测中, 仍可看到军队体制编制变革的基本走向和前景。

(一)军队规模将大幅度压缩。安德鲁·马歇尔指出:“人数少、职业化程度高的军队将取代大规模军队。”这主要是因为:在未来广泛使用高技术兵器的战场上,军队的数量、质量与战斗力之间的关系将发生根本变化; 质量将升至主导地位,数量将退居次要地位;质量可以弥补数量的不足,数量往往难以抵消质量上的差距。有鉴于此,再加上大战更加遥远、军费拈据等原因,进入 90 年代以后,各大国都在大幅度压缩军队规模。

美军现役兵力已由 1991 年的 200 万减至目前的 158 万,到本世纪末将减

至 140 万,压缩幅度为 30%。俄军组建之初为 280 万,到 2000 年将减至 150

万,裁军近 46%。英军从 90 年代初开始裁减,到本世纪末将由 30.09 万减

到 21.6 万,压缩 30.1%。德军 1990 年现役兵力为 60 万,到本世纪末将减至 30 万,裁减幅度为 50%。各国裁军的特点是,多裁减陆军,少裁减海、空军;多裁减高级领导机关人员,少裁减部队;多裁减一般部队,少裁减重点部队。

(二)指挥体制将“扁平网络化”。在工业时代,军队指挥体制的构成形态为从最高统帅部到基层部(分)队、从上到下横向不连结、纵长横窄的“树”状结构。这种结构的弊端是:信息流程长,平级单位之间、侦察系统与武器系统之间不能横向勾通,必需经上级中转;抗毁力差,被切断“一枝”, 就影响一片,切断“主干”,则全部瘫痪。因此,美军指出,海湾战争中伊军的惨败证明,“自上而下高度集中的指挥体制已经过时”。

为了适应信息时代和信息战的要求,发达国家的军队正在酝酿变纵长形“树”状指挥体制为扁平形“网”状指挥体制,这种指挥体制的结构特征是: 外形扁平,横向联通,纵横一体。外形扁平要求,减少指挥层次,缩短信息流程,充分发挥横向网络的作用,使尽量多的作战单元同处一个信息流动层次。横向联通是指,不仅平级单位之间能直接勾通联系,各作战平台之间也能实时交换信息。实现纵横一体的关键设备是计算机,不仅在指挥中心、网络节点,而且每件武器、每个士兵都有计算机,“整个战场就像一个计算机大平台”,从而实现信息流程最优化,信息流动实时化,信息采集、传递、处理、存储、使用一体化。

“网”状指挥体制,除了信息传输速度快、保密性能好、失真率低、抗干扰能力强以外,还有两个最突出的优点。一是生存率高,扁平形网络纵横交错,节点多,机动用户可随时在网络中与 3~4 个节点联系,防止出现“切断一枝影响一片”的现象。二是适应指挥决策分散化的要求。沙利文讲:“分散决策,而不是集中决策,才是 21 世纪的主要方向。”在信息战中,要求充分发挥下级指挥官的主观能动性,要求他们实时决策,实时指挥。而网络化的指挥结构,完全可满足这些要求。

(三)部队编制将小型化、一体化。美军计划以旅取代目前的师,使旅成为编有各种作战和保障分队的基本战术单位,在作战中遂行目前师的职能。俄军也准备由“集团军——师”制改为“军——旅”制。日军的设想是,

陆军全部撤销师一级编制,代之以编有 3000 人左右的旅。

一体化部队比合成部队的合成度更高、内部结合更紧密、协同作战能力更强。美军设想组建 4 种一体化部队:由装甲兵、炮兵、机步兵、导弹兵、攻击与运输直升机分队组成的一体化地面部队;由多机种组成的空军混编联队和中队;编有“飞行坦克”的“陆空机械化部队”;由 1 个陆军旅特遣队、

1 个空军战斗机中队、1 支海军舰艇部队和 1 个陆战队远征分队编成的陆海空“联合特遣部队”。俄军在未来 10~15 年内拟组建集各军兵种作战能力于一身的“多用途机动部队”,适于打“空天战”的由地面、空中和太空兵力组成的“航空航天部队”,以及由各军种非核战略力量组成的“非核战略威慑部队”。

美国不仅是新军事革命的积极鼓吹者和倡导者,还采取了许多实际步骤在本国大力推进军事革命。

一是建立专门机构,进行总体筹划。1994 年 1 月,美国防部长佩里下令成立了以国防部副部长多伊奇为首的“军事革命高级指导委员会”。该委员会由国防部办公厅、参联会和各军种部的代表组成,下设,个工作组,计划对“如何实施军事革命”分三个阶段进行 2~3 年的论证研究。此后,各军种也成立了相应机构,如陆军的数字化办公室、海军的新作战概念研究委员会、空军的“革命性规划制订程序”研究组。

二是鼓励学术单位进行理论研究。为了制造舆论,扩大影响,采取对策, 迎接挑战,美国军方还鼓励或资助军内外“思想库”对新军事革命深入地进行理论探讨。例如,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发表了题为“军事技术革命” 的长篇研究报告,重点探讨了新军事革命的构成要素。兰德公司给军方提供的研究报告是“第三次军事革命”,着重论述了引发这次军事革命的科学技术因素。国防预算规划研究中心在其“从骑兵到计算机军事革命”的报告中, 阐述了历史上发生的几次军事革命、美国应汲取的经验教训及应采取的措施。航空航天协会的一个研究机构,建议美国防部制订统一的信息战政策, 国防科学委员会,向国防部提供了题为“战场信息结构”的研究报告。

三是召开专题学术研讨会。近年来,美国军内外学术研究机构召开了多次学术研讨会,探讨新军事革命的问题。1994 年 4 月,陆军军事学院召开了第五届战略讨论会,主题是“军事革命——界定 21 世纪陆军”。1994 年 11月,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海军分析中心、美国电子工业协会都召开了军事革命学术讨论会,其中心议题分别是信息技术对战争的影响、技术革命与未来美国军事力量、技术在军事革命中的作用。1994 年 12 月,国防战备协会在一次研讨会上讨论了“军事革命对美军实施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影响”。1995年 4 月,国防预算规划中心召开的研讨会的主题是“军事革命:机遇与风险”。四是研究信息战理论,建设数字化部队与数字化战场,美军非常重视信

息战理论的研究,不仅深入地探讨了信息战的定义,实质、原则与影响,还制定了《PM100—6 信息战》条令。在建设数字化部队和数字化战场方面,美军也走在了前面。它已制定出具体计划和实施步骤,已建成一个数字化营, 拟定了数字化旅和师的编成方案,并计划于 1997 年 2 月进行数字化旅演习实验,1997 年 8 月进行数字化师演习实验。

五是成立战斗实验室和试验部队。在推进新军事革命过程中,要对提出的新作战理论、新战法、新武器系统的性能、新部队编制方案,进行演示、试验、评估和论证。为此,美军成立了 6 个战斗实验室和一支试验部队。这

6 个实验室是早期进入战斗实验室、乘车进入战场战斗实验室、徒步进入战场战斗实验室、同时进攻战斗实验室、作战指挥战斗实验室和战斗勤务支援战斗实验室。美军选定的实验部队是第二装甲师的 1 个旅。该旅换装数字化装备、得到从师里抽调的战斗支援和战斗勤务支援分队的加强后,组成了“数字化旅特遣队”。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进人信息社会的国家,美军的技术装备最先进,因此它在这次军事革命中先行一步是不奇怪的。但是,美军对新军事革命如此积极热情,也自有考虑,居心叵测。近因是:利用新技术创造一种新型的“闪击战”理论,极大地提高美军的作战效能;保持美军的“技术优势”、“编制优势”和“质量优势”;通过转变观念,开拓创新,找到一条高效率、高效益建设军队的路子。最终目的是:通过先于其他国家推进和完成军事革命, 使美国在下个世纪拥有一支具有“高水平非核战略威慑能力的强大的军事力量”,凭借这支力量,“使敌国依从美国的愿望,元条件或在提出很少要求的情况下投降”,从而“左右国际体制”,按美国的价值观“去塑造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