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养鱼

水库一般都是为了防洪、灌溉、发电和航运等经济目的而修建的,因此造成了很多大水面,也为发展淡水渔业创造了条件。

现在可养鱼水库总面积在我国各类可养鱼水面积中已占第一位。因此, 发展水库养鱼是提高我国淡水鱼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利用水库养鱼, 符合水利建设的“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水库养鱼产量大,捕捞集中,因而鱼产品的商品率较高。这对于供应市场,满足城乡劳动人民的副食品需要,以及支援对外贸易,繁荣国家经济都有较大的作用。

开展水库养鱼不仅能产生较好的效益,直接容纳部分劳动力,还可促进商业、饵料加工业、食品加工业、渔需物资加工业和渔机船舶制造的发展, 是一项利国利民、大有前途的事业。

我国的水库大多建在山区、半山区,天然资源,特别是经济鱼类的资源较贫乏。为了充分利用水库宽敞的水体空间和丰富的天然饵料资源,发挥水库渔业生产的巨大潜力,夺取水库养鱼的稳产高产,首要措施就是人工放养能适合水库生态条件、生长迅速、苗种资源充足、抗病力强、肉质好、经济价值高的经济鱼类。

水库养鱼大都采用粗放的形式,因此,鱼种放养是决定成绩好坏的关键环节,其中又以放养种类的选择和搭配、鱼种的规格和放养密度关系最大。一般地说我国池塘养殖的几种主要鱼类,在水库中都可以养殖。而具体

到某一个水库究竟适合于养殖其中的哪些种类,则主要应看该水库的饵料条件。也就是说水库中哪些鱼类的饵料多就放养(或多放养)哪些鱼。其次还应该考虑的就是各水库的捕捞条件和鱼种供应条件。

目前我国水库主要放养种类是鲢、鳙鱼,团头鲂、草、鲤、鲫为搭配对象。这种多种鱼类混养,充分利用水库空间和饵料资源,较好地发挥水体生产力,是池塘养殖高产经验在水库养鱼中的具体应用。

不过不同水库的条件是不一样的,对一些混浊度和酸碱度很大,光合作用效率低,浮游生物资源十分贫乏,不适于主养鲢、鳙鱼的水库,则应因库制宜选择合适的养殖鱼类。北方的水库,鲤、鲫鱼可作为重要的养殖对象。水库放养的规格都采用大规格鱼种。因为大规格鱼种对水面适应能力

强,觅食能力强,生长快,对敌害的逃避能力强,也易于采取防逃措施。水库中常见的杂鱼,规格大都在三四寸左右,因此放养四寸以上的鱼种就能保证较高的成活率。

水库合理放养密度应为使水库中鱼群的数量大体上与它的饵料数量相适应,使放养的鱼既能长到要求的规格,又能提供较高的产量。放养密度的恰当与否,和池塘养鱼一样,可根据放养后鱼在水库中的生长情况加以判断。

如果生长率大于正常数值,说明密度偏低;反之,如果小于正常数值,则说明偏高。在养殖过程中可根据实际鱼生长情况,相应调整放养密度。计算公式是:

pXn

X = (W - w)×k

X—某种鱼的放养密度(尾 / 亩)

p—水库的总估计鱼产量(斤 / 亩)

n—计划该种鱼在总产量中应占百分比式中:

W—该种鱼的计划养成规格(斤 / 尾)

w—该种鱼放养鱼种规格(斤 / 尾)

k—养殖成活率(百分数)

鱼种放养时间应尽量早一些,尽可能安排在晚秋。使鱼种在水库越冬, 提高鱼种越冬成活率。如有特殊困难(或原因)而不可能秋放时,也应安排在早春、水温达到 6~10℃的时候放养。

水库养鱼防止逃鱼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大、中型水库在出水口处设置拦网,防止鱼类随水潜逃。小型水库常在出水口设置栏栅式拦鱼设备,这些设备有的用竹箔,有的用钢筋作材料,也有设置拦网的等。设置拦鱼设备后,要经常检查有无破损和漏洞。特别是天气变化时,防止暴风雨及漂浮物危及设备的安全。

日常管理,小型精养水库可参照池塘养鱼的日常管理工作。控制凶猛鱼类数量是水库养鱼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控制方法归纳起来有网捕、钩钓、电捕、药杀、生态杀灭等。

为了增加水库中鱼类的种类,使区系组成更健全,能够更全面地利用水库中的各种生态环境和饵料,从而提高水库的鱼产量,同时也为了减少放养鱼种的需要量,从而降低养鱼的成本,养鱼水库除去应每年投放一定数量的主要养殖鱼的鱼种外,还应该移植一些能够在水库中自然繁殖的经济鱼类, 如太湖银鱼、鳜鱼、细鳞斜颌鲴、密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