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各异的鱼

虽然任何鱼类都由头、躯干、尾三部分组成,但其变化甚大。鱼类因生活习性及所处环境条件的不同,因而产生各种不同的体型,甚至出现一些奇特的形状,可谓多姿多态。

纺锤形是最常见的鱼类体型,这种体型有利于快速游泳,如鲻、梭鱼、鲐鱼、马鲛鱼等。有些高速游泳的鱼,如金枪鱼、鲭鱼的体型则完全呈典型的流线形。这类鱼体表光滑,其尖细的吻部、完全可以紧闭的口、严密镶嵌的眼、紧紧合拢的鳃盖,均适合于劈水前进,减少涡流损失。

侧扁形的鱼一般游泳速度也比较快,如鳊鱼、鲂、鲳鱼、马面鲀等。但典型的侧扁体型如比目鱼,则平卧海底似鳐类,它动作不敏捷,但一边有色, 配合环境,同样也起到了保护自身的作用。热带珊瑚礁的鱼类,体形都属侧扁,行动也较敏捷,而同时又具保护色和硬刺,利于避免被敌害侵袭。

平扁形的鱼则和一般鱼类不同,鱼体背腹扁平,常作底栖生活,行动也非常迟缓,如鳐,它有宽阔而平扁的团扇形体躯,附有细短的尾,活动能力很差,不过此鱼跃起猎食小动物时,瞬时动作倒可称敏捷。

有些鱼形态像蛇,呈棍棒状,一般头小尾尖细,如黄鳝、鳗鲡等。这种体型的鱼类,非常适宜于穴居,也利于在砂石、泥底前进。

在海边我们还可以看到有的鱼,体披硬甲,除尾部外,都被骨骼包围着, 骨质的硬鳞封闭了躯体,像披了铠甲。如箱鲀,它们的行动不便,游泳也就缓慢。我们在中药房里见到的海马也是鱼类,不过其体型更为特殊,头与躯干似直角相交,有一明显的颈部,头似马头的形状,躯干弯曲,尾小而卷曲, 以此钩住海藻等物。它的游泳能力极差,只靠伪装来避免敌害袭击。有些海马,体披枝叶状的皮,钩附于海藻中,确实伪装得很好,难以辨别。

在海洋中还有一种鱼,看上去只有一个鱼头而无躯和尾,它叫翻车鱼, 体躯笨重,常达 1 吨以上,而且皮厚,下有 2~3 层结缔组织。翻车鱼的游泳能力弱,常在海洋中随波逐流,或潜入深海。还有些鱼类身体呈箭形,其吻部向前延伸,头及躯干亦相对延长,略呈圆筒状,背鳍和臀鳍位于体后端,

形态各异的鱼 - 图1

生活,所以形成非常特殊的体型,头向一侧扭转,口已扁歪,眼也扭向一侧, 甚至身体上的斑纹色泽两侧也不一样,有眼一侧的色泽往往与环境一致,可避免敌害侵袭,如鲽形目鱼类。

形态各异的鱼 - 图2口是鱼类捕捉食物的主要工具之一,也是鳃呼吸时水流进入鳃腔的通道。有时我们可以根据口的形状、位置来判断这种鱼的习性和食物要求。如生活

活的中上层鱼类,如鲐鱼、马鲛鱼等;口下位的鱼类一般生活在水体中下层, 以底栖生物为食,如鲟鱼、红娘鱼,绿鳍鱼、鲴类。有些鱼的上下颌同时伸长而分离,口裂显得很大,形似鸟喙,用以捕食其他鱼类,如颌针鱼、雀鳝等。有些鱼的吻部延长呈管状,口很小开于管状吻的前端,如烟管鱼、海龙、

海马等。它有利于迅速吸水,使水中小动物随水流一起吸入口内。

有些鱼的口周围或附近,常生有各种须,须上有作为感觉器的味蕾,用以辅助鱼类发现和觅取食物。生活在水底的平扁型鱼类,眼睛多生在背面而

形态各异的鱼 - 图3

就无用而退化,同样一些深海鱼类由于长期生活在黑暗环境,有无眼睛都一样,有些就退化成了盲鱼。鱼的眼睛一般很简单,既无泪腺,也无真正的眼睑,而且近视。但有些鲨鱼的眼有瞬膜,可以自行移动眨眼。

鳍也是鱼类特有的器官,成对称存在的称为偶鳍,有胸鳍、腹鳍;单独不成对的为奇鳍,有背鳍、臀鳍和尾鳍。

鳍的形态变化多端,也成了鱼类外观上多姿多态的一个重要原因,首先, 背鳍的变化最大,有的种类不是一个背鳍,它往往由二三部分或更多部分组成。有的鱼背鳍后方有一个富含脂肪的小形脚鳍,如鲑科鱼类。鳐类背鳍则

形态各异的鱼 - 图4

饵。

没有尾鳍的鱼类不多,如海马、魟类及黄鳝等。有尾鳍的鱼类,其形态、大小都因种类不同而变化很大。鲨类的尾鳍呈不对称状,长尾鲨的尾鳍特长, 相当于全长的一半。魟类的尾鳍都退

形态各异的鱼 - 图5

等尾鳍多半呈新月形,尾柄细而有力。相反,游速慢的鱼类,多半呈圆形或平直形,尾柄也较粗大,如鲀类、虾虎鱼等。弹涂鱼的尾鳍还可以帮助呼吸, 以便它在沙滩上蹦跳时能呼吸氧气。

胸鳍的形状也与鱼类行动有关,行动迟缓的鱼,胸鳍宽阔或呈舌片状, 行动迅速的鱼,多呈狭长或镰刀状。黄鳝和丝鳗等没有胸鳍是比较少见的。特别还有些胸鳍扩大延长呈翅状,使鱼儿能高速游离水面作一定距离的滑翔,如飞鱼科的胸鳍;有的胸鳍能像高等动物的前肢,使鱼能够跳跃,如弹涂鱼;有些胸鳍则变成了指状的工具,用来爬行、翻砂、找寻食物,如红娘鱼等。

腹鳍也可以有种种变化,如变成吸盘或交配用的鳍脚等等,不胜枚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