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养鱼

稻田养鱼是科用稻田的浅水环境既种稻又养鱼,以增加稻田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生产方式。它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远在三国时代就有稻田养鱼的记载。

它的优点是投资小,花工少,见效快,收益大,是农村发展生产,增加

收入,改善生活的一条有效途径。

把稻田作为养鱼水体,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最主要的是稻田的水源和土质要好,保证在养鱼后不怕缺水;其次是稻田的地形地势保证在雨季中不会被大水淹没;同时要肥料(主要是有机肥料)充足;而且要选种耐大肥、茎粗壮不易倒伏的水稻品种。

为了防止逃鱼,同时使鱼能在稻田中正常生活,须加高加固田埂,提高稻田水位。一般养鱼稻田田埂高 50 厘米,宽 35 厘米。田埂要夯打结实,以防裂缝渗水倒塌,还要防田鼠、河蟹、鳝鱼、水蛇打洞穿埂,漏水逃鱼。

为了在施化肥、喷农药、除草和落水烤田(或称晒田、干田)时,使鱼有个比较安全的栖息场所;盛夏高温时鱼可避暑;秋冬季便于捕鱼操作,养鱼稻田必须挖鱼沟和鱼溜,且沟和溜必须相通。

鱼沟形式有“一”字形、“十”字形、“十十”字形、“井”字形等。鱼沟的宽度和深度一般在 30~50 厘米,主鱼沟应比支鱼沟深些,并和鱼窝相通。

鱼溜的形状有长方形、方形、圆形。根据田块大小挖 1~4 个鱼溜。面积2~5m2/只。深度 0.8~1.5 米。位置选择以便于投喂管理为原则,一般选在田块的横头或进出水口处,如为避免受意外损失,也可开在田中间。

根据稻田水浅,鱼类上下活动余地小,稻田中多杂草、昆虫和水蚯蚓等底栖动物的情况,稻田养殖品种应选吃食性鱼类为主,如草、鲤、鲫、罗非鱼等,在水质较肥的稻田里也可养殖少量鲢、鳙、鳊、鲂鱼等。

放养规格,入田时鱼必须与稻秧的生长情况相配合,稻身扎根未牢时, 就不能放较大的夏花鱼种,以免将稻秧冲动漂起;那时只能适放鱼苗,因其体力小,激不起大浪。一般等稻苗返青即可放养。

每亩稻田放养夏花鱼种,在不投饵料的前提下,放 3~4 厘米夏花鱼种1300 尾左右,或 6~7 厘米以下的夏花鱼种 800~1000 尾较适宜。如投饵, 放养数量可增加。

田间管理工作是稻田养鱼成败的关键。“有收无收在于养,收多收少在于管。”

养鱼稻田水深最好保持 7~16 厘米,以照顾到田鱼的需要。当稻子需要落水烤田时,排水速度不可太快,否则田鱼来不及避于鱼沟和鱼溜中,就会被干死在稻田里。

施肥做到“重施基肥,巧施追肥,重施农家肥,巧施化肥。”基肥的施用量应占总施肥量的 70%,以农家肥(如人畜粪、绿肥、塘泥、垃圾)为主, 特别提倡施用绿肥,对水稻和鱼的生长更有利。农家肥可作基肥,亦可作追肥。化肥一般以作基肥为宜,特别是氨水对鱼杀伤力大,只宜作基肥。使用化肥做追肥时,应掌握少量多次,如用尿素或碳铵做追肥,每亩撒施 10 公斤, 或采取根部插施的办法都对鱼无害。

养鱼稻田施农药,宜用高效低毒的敌百虫、杀虫脒、克瘟散等。施农药时适当加深田水,或者在施药时边进水边出水,以减少水中的农药浓度。粉剂在早上露水未干时施,水剂在露水干后使用。施药时喷嘴横向或朝上,尽量将药喷洒在稻叶上,减少落在水中的机会。另外在下雨或雷阵雨前不施药, 以防药物被雨水冲落田中,造成鱼中毒或死亡。

平常要加强巡查,注意防逃防敌害。特别是下大雨季节要防雨水漫埂, 冲垮拦鱼设备,造成逃鱼。稻田里鱼类敌害很多,如鸟类、兽、蛇、蛙、水

蜈蚣等,随时都威胁着鱼的安全。特别在放鱼初期和晒田时这两个阶段,要特别做好敌害清除工作。

由于稻田水位浅,在盛夏季节水温常达 38~40℃,达到鱼类的致死温度,如不采取措施轻则影响鱼生长,重则引起大批死亡。所以须做好降温工作。发现水温达 35℃以上时,应及时换水降温或加大水深。另外,养鱼稻田严禁放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