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的淡水渔业

内陆淡水水体的开发利用,首先起始于池塘养鱼。而后勤劳的我国入民利用各种水域,开展养鱼生产,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长江流域太湖周围的杭(州)、嘉(兴)、湖(州)地区及苏州、无锡一带和珠江流域的南

(海)、中(山)、顺(德)地区早在解放前就形成了高产的养鱼基地。 由捕捞天然鱼类资源为主过渡到以鱼类养殖为主,是近几十年来我国淡

水渔业结构的根本性变化。如 1950 年养殖产量为 6.6 万吨,占淡水产品总量的 18%,到 1988 年仅池塘的渔业产量就达到 293.3 万吨,占 75%,绝对量增长 44 倍多。除了传统的池塘渔业有较大的发展外,对湖泊、水库、河沟也

进行了大规模的养殖。养殖总水面由 1957 年的 105.5 万公顷扩大到 1988 年

的 390 万公顷。而且由粗放养殖逐步发展而采用了一些精养方法。特别是 80 年代以来,部分大水面更进而仿照池塘养鱼的模式,逐步改变了粗养的状态。

我国的湖泊、水库、河道养鱼一般不投饵施肥,采取人工投放滤食浮游生物的鲢鳙鱼,搭配少量的摄食水草、底栖动物、碎屑的草鱼、鲤、鲫、鲂和鲴等鱼类,辅以防逃、除野等提高成活率的技术措施,获得鱼产量。这种养殖模式,也为前苏联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所纷纷效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70 年代以后集约化程度较高的养殖方式也逐渐兴起。采用围栏养殖,以提高湖泊的总产量。始于 1973 年的网箱养鱼,也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和推广,目前已成为一种高产高效益的养鱼项目。

另外,淡水养鱼、工厂化养鱼也有了较大发展,对改善城市鱼货供应有一定意义。

我国的稻田养鱼已有 1300 多年的历史,目前稻田不仅用来养食用鱼,而且还用来养鱼种。不仅使稻谷增产,增加经济收入,还为大水面提供所需的放养鱼种。

随着养鱼集约化程度提高,在鱼种选育、饵料营养、鱼病防治和水质调控等方面为淡水渔业科技工作者提出了更新的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