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鱼催产

天然鱼苗的产地有局限性,只集中在少数地区。且运输困难,鱼苗丰欠不一,鱼苗成色和质量好坏不定,受环境因素(包括水文、气候等)影响, 人力较难控制。所以,天然鱼苗随着我国养殖业的日益发展而呈供不应求状态。如果不改变这种“靠天收”的局面,必将大大限制我国水产生产的迅速发展。

家鱼人工繁殖将使我国的鱼苗生产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就地生产, 计划生产。它不仅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为家鱼的迅速家化和培育优良品种创造了前提,也是解决鱼苗生产的一个根本的和有效的方法。

要搞好人工繁殖,亲鱼培育是首要关键,必须自始至终地切实抓好。因为亲鱼培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性腺的成熟度、催产率、鱼卵的受精率和孵化率。

“四大家鱼”即青、草、鲢、鳙鱼的亲本一般采用二级培育。首先在较大水面(如湖荡、水库)培育成达性成熟的较大个体,然后移到池塘小水体, 进一步进行强化培育。也可以在池塘中直接从鱼种培育成成熟亲鱼。

在亲鱼培育时,必须掌握合适的雌雄比例搭配。一般根据胸鳍和腹鳍外观为准。在同一个水域里,同一批同龄鱼中,个体较大的雌性多,相对的个

体较小雄性亦多。

亲鱼选择好后,必须提供一个适合亲鱼生活的环境——亲鱼培育池。面积应根据家鱼人工繁殖的规模而定,要求一池亲鱼能在 1~2 次催产完毕。面积一般在 3~4 亩,水深 1.5 米,以长方形为好。位置要临近水源,水量充足, 排灌水方便,利于调节水质。并尽可能靠近场房和产孵池。鲢、鳙鱼的培育池应选水质肥沃,保水力强的池塘;而青、草鱼的培育池宜选水质瘠瘦,有些微流水的池塘为宜。

场地选择好后,就可以开始放养亲鱼。合理的放养密度是亲鱼培育成功的重要条件,一般放养密度以既能充分利用水体,又能使性腺发育良好为度。常用方法是以一种鱼为主养鱼,适当配搭一些配养鱼。一般亩放亲鱼 5~10 组(雌雄 1∶1 为一组)。亩放养量 100~150 公斤。注意一般鳙鱼不与鲢鱼混养,但以鲢鱼为主的池中可少量配搭鳙鱼;配养鱼的数量必须小于主养鱼, 一般不超过 20%~30%。

亲鱼放养完毕,就开始亲鱼的培育管理。根据亲鱼性腺发育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亲鱼的饲养管理分产后恢复期、秋冬长膘期及春季强化培育期三个阶段。

亲鱼从 5 月底至 7 月上旬,约 40 天左右的时间。经过催产后的亲鱼体力和营养大量消耗,加上人工催产的机械损伤,体表充血,伤痕累累。未顺产的亲鱼伤势更严重。所以在这一阶段补偿产后体力和营养消耗很重要。亲鱼池要求溶氧条件好,水肥度适中,达到活而爽;饵料质量要好,数量适当。鲢、鳙以豆饼浆为好,草鱼的草要嫩,适口性好,青鱼多喂螺蛳;另外在产后体质恢复阶段尽量不动网。

秋冬季节是亲鱼吸收和积累营养的重要阶段。所以在这一阶段重点是供给亲鱼数量足和质量好的饲料,使鱼体积累大量的营养物质,体质肥壮,有利于越冬,并使性腺发育到一定程度,为翌年春季的性发育打好基础。青、草亲鱼池要求水深水清,勤冲多灌;鲢、鳙亲鱼池则要求水深肥足,水肥而爽。当水温下降到 7~8℃以下,亲鱼转入越冬期,开始潜伏在水底,停止吃食,呈冬眠状态。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使亲鱼在溶氧充足并能保持一定温度的水中安全越冬。

开春以后至产卵以前,这个阶段是亲鱼性腺发育的主要时期,为了提高亲鱼产卵率,须进行春季强化培育。随着水温的回升,亲鱼的食欲日益旺盛。这个阶段的前半期,重点抓投饵和施肥,补充鱼体在越冬期消耗的营养,并进一步为性腺的发育做好物质的准备。要求早施肥、早投饵,水浅肥足,肥度适当,饲料充足,营养丰富。这个阶段的后期,即临近催产前的半月左右的时间,应重点抓冲水,促使性腺迅速发育,可勤冲多灌,当然也要按照上述的草、青、鲢、鳙的不同要求进行。这时精饲料可停喂,鲢、鳙亲鱼池的水质也不必很肥。

经过培育后性腺发育成熟的亲鱼,在池塘里自己不能产卵,必须经过人工注射催情剂(激素)才能产卵。因此家鱼人工繁殖中催情产卵是一个重要生产环节和技术措施。催产技术的适当与否,会影响到亲鱼的催产率、产后亲鱼的成活率以及鱼卵的受精率和孵化率。

四大家鱼人工繁殖生产季节性很强,时间短而集中,所以在催产前必须做好各方面的准备,才能不失时机地进行催产工作。

首先是产卵池的准备。产卵池是使亲鱼在注射催产剂以后,有较适宜的

生态条件,能在其中发情和产卵的场所。产卵池的设备包括产卵池、排灌设备、收卵设备(收卵网、网箱)等。池址尽可能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和排灌方便的地方。还要靠近孵化设备和亲鱼培育池,这样可以减少亲鱼和鱼卵的运输时间,节约人力,减少亲鱼和鱼卵的损伤。池建造材料可根据各地条件,因地制宜选择。但要求坚固耐用,不易冲刷坍塌;池壁光滑,减轻鱼体碰伤;池底平坦而有一定的坡度,水流通畅不形成漩涡,便于收卵为宜。产卵池的大小根据生产规模(即每批催产亲鱼的数量)和能使亲鱼进行

正常产卵活动而定。一般面积为 60~100 平方米。形状一般为椭圆形或瓜子形和圆形。另外在产卵池的上方和下方还应造进水池和集卵池。相通闸口安装拦鱼网、收卵绠网,网目在 40~46 目左右。

在产卵池设备准备的同时,还要准备催产工具,如亲鱼网、小拉网、鱼夹子和采卵夹、亲鱼暂养箱、注射器(5 毫升或 10 毫升)、注射针头(6

1 号、 7号、 8号)、消毒锅、研钵、粗镊子、温度计、大秤、白搪瓷盆、

2

脸盆、毛巾、量杯、量筒、汤匙、小捞子、粗天平(5~10 克)、鸡(或鸭、鹅)的毛翎、记录本等。

催产用具全配备后,就要针对不同品种的亲鱼选择适宜的催产剂。当前在生产上常用的有三种:丘脑下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的类似物(简称 LRH 类似物或 LRH—A),鱼类的脑下垂体(简称垂体,P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简称绒膜激素,HCG)。以上三种激素各有其特长。在生产上一般将三种激素互相混合使用,可以提高催产效果。

亲鱼的催产是一个复杂和重要的环节,关系到人工繁殖工作的好坏。而最适宜的催产季节是家鱼人工繁殖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适宜催产时期的确定,须根据亲鱼的性腺发育情况和气候、水温等因素。如果当年农历节气早, 水温回升快,催产日期会提前些,反之则催产日期相应推迟。草、青、鲢、鳙鱼的催产程序,一般是先草、鲢鱼,再做青、鳙鱼。长江中下游地区在 5

月中旬开始,至 6 月上旬结束,华南地区约提前一个月,北方地区从 6 月开始。催产的水温 18~30℃,而以 22~28℃最适宜(催产率、出苗率高)。

催产亲鱼的选择也是提高催产率的关键,如果选择不正确,催产无效, 一年的辛勤劳苦就一无所得。尤其是亲鱼饲养不好,成熟不一致,选择工作就更重要。

选定的催产雌亲鱼应依次用探卵器或圆珠笔,在头顶部划上号码,随即称重并作好记录。雌雄亲鱼配比是 1~1.2∶1。

在选择催产亲鱼的同时还应配好催产药物剂量。不同鱼类或同种鱼类在不同催产时期及不同成熟状况与水温条件下的药物往往有差别。有的使用一种药物,有的二种或二种以上的不同催产药物混合使用,催产剂量也有不同变化。一般在生产运用上二次注射法较普遍,特别是催产前期,可提高催情效率。第一次注射与第二次注射相隔 12~24 小时,第一次注射的剂量为总剂量的 1/10~1\6,第二次注射余量。青鱼催产用三次注射法较多。

注射催产剂的部位有三个,由胸鳍和腹鳍基部注入腹腔的叫腹腔注射; 由背脊两侧注入肌肉的叫肌肉注射;由背鳍后端基部注入的叫背脊注射。一般大个体亲鱼采取腹腔注射与鳍基注射。在注射时应使亲鱼处于比较安定的状态,进针时操作要轻,部位要准,切勿强行注射。

“四大家鱼”人工繁殖时的产卵时间应安排在凌晨 4~6 时,有利于工作

进行;采用人工授精方法时,应安排在傍晚开始至当日晚 10 时以前结束为宜。产卵时间的掌握主要根据当时水温情况及效应时间,通过控制注射时间来掌握。

亲鱼进入产卵池后,就要有专人管理。鲢鱼、草鱼要用网片加盖,防止受惊跳出。开始时冲水 15~20 分钟,把鱼冲醒,然后停水,保持 1.2~1.4 米正常水位。注意池中水位变化与亲鱼活动情况,水浅了就打满。到临产前

(效应时间前)二三小时开始冲水,并安装好集卵箱,注意集卵箱要完好无破损。亲鱼开始产卵时要关闭集卵池阀门,让水在池中形成水流,以使精卵充分混合并使受精卵充水,此后再开启阀门放卵。值班人员要认真观察第一次发情时间和产卵高峰以及产卵结束时间。如果亲鱼成熟较一致,雌雄亲鱼基本同步发情产卵,一般两个小时左右产卵活动就可结束。成熟良好的亲鱼通常产卵 1~2 次。另外还要不断观察集卵箱,及时将鱼卵舀入存卵箱中,防止集卵箱鱼卵过密被水冲破或沉没水中使鱼卵外流造成损失。当存卵箱中鱼卵充分吸水后便可用碗或其他容器计数后放入孵化设备中。

在生产中还有将自产卵较困难的亲鱼,通过人为的措施,将亲鱼体内的成熟精子和卵子挤在一起,并用鸭毛翎充分混合均匀,用清水漂洗干净后, 再转入孵化设备内,这就是人工授精。它的优点是产卵多,损失少,得卵量高;受精率比自产的一般要高;鱼卵中没有杂物带入孵化器中。缺点是工作量大,不顺利时亲鱼损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