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养鱼

流水养殖就是在池水不断流动的池塘中,即流水池中养殖鱼类。它是我国传统的养殖技术。宋朝(公元 1243 年)周密所著《癸辛杂识》中说:“造大盘养鱼至千头,复作机使灌输水不停,鱼游泳泼辣自得,如在江湖中。” 这是最早用机械进行流水养鱼的记载。

这里所说流水池是指利用当地水量丰富、水流稳定的小河或溪流的水, 就地建成的开放式的流水池,不包括工业化养鱼所用的人工的循环式流水池。它的养殖特点是池塘面积小、放养密度大、强度投饵和单位产量高,是一种高度集约化的养殖方式。

流水池的构造要保证池内各部分水交换良好,又要保证池内有一定流速,使鱼类、残饵、泥沙等不致于沉淀池内。建池时要根据这些要求和建池地点的地形综合加以考虑。

池壁常用混凝土砖石结构。形状以长方形、圆形、椭圆形较为普遍,面积一般以 20~60 米 2 较好,不宜过大或过小。

池深度 1.8 米左右,水位保持 1.2~1.5 米。为了排污方便,池坡降在 5

%~10%之间。注、排水口可参照亲鱼产卵池设计。

放养的鱼种要求选择大规格、体质好,一般选用 50 克/尾规格的鱼种较为宜。因这种鱼适应性强,生长快,能当年上市,且鱼种来源广。放养密度因地制宜,根据放养规格、上市要求、进水流量(溶解氧)、饵料来源,并参照一般产量要求,根据下列公式计算:

每立方水体放养量 = 估计每立方水体毛产量

计划养成鱼平均体重×估计成活率%

适合流水养殖的品种有罗非鱼、鲤鱼、草鱼、鳗鲡、虹鳟等吃食性鱼, 滤食性鱼类如鲢、鳙不宜作流养对象。饲料是流水养鱼的重要物质基础,关系到流水池鱼产量及鱼的质量。所以饲料以人工配合颗粒饲料为好。每个流水池设几个沉于池水内的饲料台。每天投喂 3~5 次,日投饲量为鱼总重量的3%~5%左右。掌握少量多次、均匀投饲的原则。

日常管理工作,除投饵外,主要有调节池水流量、排污、观察鱼类活动和生长情况、注意水质变化、防病防逃及定时清擦池壁等。

在整个饲养过程,调节池水流量,即随着鱼体的成长而逐步加快流水池的池水交换速度,是管理中很重要的工作。必须按池内鱼类总体重、水源的溶氧量及其他有关情况,不断地调整池水交换速度,保证池水溶氧充足,鱼类正常生长。流水养鱼池鱼密,争食现象明显。以大克小,小鱼生长受抑。所以在管理过程中要分规格养殖,可以把达上市规格的鱼及时捕卖;或把个体瘦弱的鱼分池饲养,使同池内鱼体规格比较一致,吃食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