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水的物理特性

天然水体的物理特性中,对水生生物和鱼类关系最密切的是水温和水文;对池塘养鱼来说透明度和池水的运动也十分重要。

水温是鱼类生活的重要环境条件之一,是影响各种水生生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重要因素。天然水域上下层间的温度,依其深度不同而有差异。一般情况下,水深 5 米以上的湖泊、水库,上、下层间即有水温的差异。

鱼类是变温动物,它的生命活动(包括摄食、生长、生殖等)随水温的变化而变化。水温升高和降低直接影响到鱼体内的新陈代谢速度。鱼类在适宜的水温(24~30℃)范围内,它的新陈代谢最旺盛,增长、增重的速度也最快。当然,不同种类的鱼对温度要求和适应范围也不一样。例如罗非鱼(热带性鱼类)最高不能超 38℃,低温不少于 14℃;而鲑、鳟鱼类(冷水性)适宜生长温度为 10~20℃,最高不能超过 25℃。

另外,温度对鱼类性腺发育速度、性成熟年龄、生殖活动等关系也很大。基于水温与鱼类的关系,在养鱼生产活动中,要根据气候变化特点、养

殖方式来考虑不同鱼类对水温的要求,从而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例如鱼塘的深度控制在 1.5~2.5 米,以防温差波动明显;高温季节加注新水调节水温;对国外引进的热带鱼,要利用工矿废热水、温室或温泉等办法保种越冬。

水的透明度是指光线透过水体的程度,透明度的高或低和混浊度的大或小是一致的;透明度的大小,是由水中悬浮的微细物质和浮游生物的量的多少来决定的。在浅水湖泊中,常由于浮游生物生长旺盛和湖底物质因风浪的搅动漂浮到水中,而使湖水的透明度降低。

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和不同的季节,水的透明度有显著的差别。但是, 相同时期中,同一地区而类型又相同的水面,透明度一般相差不大。

一般情况下,透明度主要受浮游生物所影响。即在正常的天气,池水中泥沙等含量不多,此时的透明度主要决定于水中浮游生物的多少。因此,池水透明度的高低,完全可以表示水中浮游生物丰欠和水质的肥度。一般肥水池塘,透明度应在 20~35 厘米之间,适合鲢、鳙鱼生长,若小于 20 厘米或大于 35 厘米,表示池水过肥或较瘦,不利于鲢、鳙鱼生长,需要采取水质调节措施,以确保鱼类既有丰富的饵料生物,又有良好的水域环境。

天然水域的水文状况与水生生物的繁衍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其中决定水体产鱼潜力高低的主要因素是水的深度、水位变动、水交换率、水浑浊度、淤泥作用、流速流量以及池水运动等。所以在养殖生产中,要特别注意水文状况,因它们也是鱼类养殖安全生产的前提之一,是稳定、高产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