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从产业革命到军事革命

美国的领土扩张政策的结果是促使了其经济的飞速发展。西部广袤之地多是沃土,宜农宜牧,一旦开发,对经济发展大有好处。要开发大片的土地, 首先最缺的是人手,即使是作为美国发祥地的东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劳动力便成了日益突出的问题。就在这个时候,如有神助一般,在美国大量需要劳动力的时候,外国移民纷纷涌进美国,那段时间的美国真个是要风得风要雨有雨!

外国移民何以千里迢迢来到美国?只因美国独立后,世人常将它视作自由之乡,争相投奔;又听说美国地域辽阔,到处是无人开发的沃土,是个安家立业的好去处;还听说 50 年代加利福尼亚挖出了金矿,于是很多人带着淘金发财的梦想举家迁徒而去。移民之中大半来自欧洲各国,其中不乏身怀技艺之人。还有许多华人也来淘金或谋求一条生路。

自 1815 年至 1860 年,移民人数达 500 万之众。美国地域广阔,资源丰富,人手不断增多,工业也很有基础,农业本来就很发达,新垦沃土不断扩展,经济便飞速发展兴盛起来。

当然,美国经济的发展是和产业革命分不开的。建国之初,美国工业主要以手工业为主,很多人尚不知机器为何物,即便是手工工场最为盛行的北方诸州,分散工场也占大半。居民之中十有八九是自家织布缝衣。到了 19

世纪 20 年代,产业革命才开始兴起,也像英国一样,棉纺织业最早用上了机

器。到了 30 年代,毛纺织业,皮革制造业、陶瓷业、玻璃工业等,也已用上了机器,手工劳作日渐稀少了。

如此众多的人在如此广袤的土地上专家创业,有哪样东西不需要购买? 衣食住行之所需,生产劳作之器物,真可以说是无不抢手,件件脱销,市场容量之大,前所未有。工业消费品供不应求,促使产业革命的发展和市场的繁荣,真是个良性循环。

为提高产量,企业主们意识到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改进机器,提高工人技艺,于是向国外引进技术做法和本国的发明创造大量出现,产业革命更是如虎添翼。到了 40 年代末,美国已经可以运用机器打造机器了。

产业革命本来就是一个链条,一环套一环。使用机器的工厂多了,用煤便多;机器打造得多了,用铁便多;国土大了,便要改进交通,兴办铁路及河运:买卖做得大了,货物长途运往别处,便须快捷的联络方法。这样,美国的采煤业、冶铁业、交通运输业等也跟着兴旺起来。自 1840 年起,采煤量

竟翻出 7 倍之多。从 30 年代起,筑路之风大盛,商道及马车驿站比比皆是。

后来又修起了铁路,到 1850 年,铁路长度已达 9000 多英里,比英国还多。此时,富尔顿发明的汽船,在河运之中已随处可见。

美国产业革命虽然是进展迅速,但分布不均,大半在东北部地带,在西部虽然也有一些工业,但为数极少,随处可见的只是一座座农场。

随着商路贯通西东,西部农场中生产的农副产品也可运往东部出售,又可从东部购回生活日用品。东部产业革命方兴未艾,所需粮、肉也日趋增多, 商业经济开始在西部兴旺。

西部地旷人稀,虽说多是家庭小农场,但占地几百上千亩的也是平常的事,如果仅靠人力去耕种,显然力不从心。农场主需要大量机器农具,东部企业主抓住这一机会,聘请能人发明试做,终于造出了播种机、收割机、刈

草机,捆禾机、中耕机、打谷机等,倍受青睐。化肥也开始造出来了。30 年代,众多农具还需要耕马拖拉,等到了 50 年代,就发明了蒸汽犁地机。美国农业发展开始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大宗谷物销往国外。西部的芝加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谷仓,除了原来的“小麦王国”、“棉花王国”外,夺自墨西哥的得克萨斯又成为闻名全国的“牧牛王国”。

产业革命给军事工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个良好的契机。 “上帝创造了什么样的奇迹?”这是塞缪尔·莫尔斯在 1844 年 5 月通过

他本人发明的电报机发出的第一份电报。这项发明究竟是由上帝还是由人类创造的,暂且不问,但无论如何,这一创造是一个通讯上的奇迹,它缩短了信息传送中的时间和空间。

然而这只是导致一场军事革命的许多技术新发明之一。

19 世纪前半叶,军队利用工业革命的技术,使其在机动性和火力上有了显著提高。蒸汽机船和火车的问世带来了机动性的加强,轮船和火车尽管是为商业目的而发展的,但却为商业和军事带来了同样的好处:交通变得迅速而价格低廉。

新发明带来的火力进步,使得步兵武器更加致命。燧石装置让位于发火帽,圆锥形子弹取代了圆形弹九,来复枪淘汰了滑膛枪,后膛枪和连发枪压倒了单发的前膛枪。

铁路、蒸汽机船和速射来复枪改变了陆战的模式。从战略上说,军队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远距离调动,还可用较低的费用相对容易地得到后勤支援。他们还能依靠电报实施远距离指挥。与此同时,拿破仑使用过的战术体系却失去了决定战场胜负的能力。拿破仑往往将炮兵集中在接近敌方前沿阵地的位置,进行猛烈的炮火轰击,然后派出步兵和骑兵以密集队形发动正面进攻,到 1860 年,这种战术已形同自戕。步兵武器的射程、精度和射速都提高了,炮兵再要接近敌人阵地就十分困难、密集进攻变成了集体屠杀。

随着蒸汽机和钢铁取代了船上的风帆和木材。海战所发生的变化也同样令人吃惊。 1814 年,罗伯特·富尔顿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艘蒸汽动力战舰” 富尔顿”号,用于保卫纽约港。

19 世纪 30 年代中期,当时的海军部长马伦·迪克森部分执行了国会 1816

年批准的建造 3 艘蒸汽动力炮舰的计划。他命令建造一艘蒸汽动力舰”‘新

宫尔顿”号。该舰在 1837 年建成。两年后,国会又批准再建造 3 艘蒸汽动力

战舰。其中 1 艘一直不正常,但另外两艘明轮军舰“密西西比”号和“密苏里”号,则充分显示了技术上的优势。

一开始的蒸汽动力舰缺点很多,噪音大,耗煤量大等,经过不断实验, 逐渐生产出效率更高的发动机,螺旋桨取代了明轮推进器,从而解决了马损和火力的问题。螺旋桨安装在军舰尾部的水下,可避开敌万炮火。同时,军舰的要害机器也可置于水线之下,突出侧舷位置让给火炮。第一艘螺旋桨军舰是“普林斯顿”号,于 1843 年下水。该舰的设计使蒸汽机舰可具有与帆舰同等的火力,并具有机械推进的优点国内战争前建造的蒸汽动力舰实际已经过时。这种舰的外壳是木制的。没有防护层,只能抵挡实心弹丸的攻击,但爆破弹能把船壳炸碎,使木制军舰起火燃烧。陆地炮兵早已使用了爆破弹, 因为榴弹炮和迫击炮的发射角较高,所需的炮弹初速不高。但海军的火炮需要平弹道来击穿敌舰外壳,因此要有较高的初速和膛压。 1823 年,一位名叫亨利——约瑟夫·派克斯汉斯的法国炮兵军官解决了用海军火炮发射爆破

弹的技术难题。19 世纪 30 年代后期,法国和英国都像美国一样,采用了发射爆破弹的舰炮。

爆破弹会引起舰只起火,解决的办法是以铁代木。两项有关的新发明几乎同时问世:全铁结构和使用铁板装甲。第一艘公开的铁制战舰是“密执安” 号, 1843 年在大湖区下水。一年前,国去曾授权罗伯特·史蒂文斯建造一艘螺旋桨推动的“防弹”铁甲舰,这是各国海军中批准建造的第一艘铁甲舰。起初,该舰的装甲设计为 4 至 6 英寸,但发明家们很快就制造出能穿透这种铁甲的炮。该舰设计师们计划安装更厚的铁甲,可不久威力更大的火炮又相继问世。冶金方面的进步使人们能够造出更厚的铁甲,同时也能用来制造更具威力的强大火炮。史蒂文森的合同并未完成。

1859 年,法国的第一艘实用铁甲舰“光荣”号下水了。作为对抗,英国人于次年造出了第一艘实用的铁制船体的铁甲舰“勇士”号。

直到 1860 年,蒸汽机还未能完全取代帆船。铁制舰也未能全部取代木制舰。但蒸汽机使海战战略战术发生了根本变化。军舰可以直线舰行,不必根据风向和水流曲折航行。蒸汽机使航行速度加快,能较为精确地计算航程所需时间,并适于近海作战。与木制舰船相比,钢铁舰船能够造得更大,更坚固,设计也更多样化,它可提供更加稳固的基础以装载巨型火炮。铁制本身比木制的经久耐用,还可分隔成水密舱来增加抵毁能力,就初始造价和维修费用而言,钢铁比木料更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