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胜利的播种床”

1943 年 6 月中旬,美参谋长联席会议指令尼米兹提交一个在 11 月 15 日左右占领中太平洋中马绍尔群岛的作战计划。然而,尼米兹的参谋人员坚持认为,在进攻马绍尔群岛之前,必须酋先占领吉尔伯特群岛。

吉尔伯特由英国政府托管,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军于 1941 年 12 月

10 日占领该群岛中的主要岛屿塔拉瓦、马金,并在其他一些岛上设置了海岸瞭望哨。

攻战吉尔伯特群岛,不仅是对如何从中太平洋进攻实施一次训练和预演,更为重要的是盟军一旦占领了吉尔伯特,就可以取得进攻马绍尔群岛所必需的海空军基地,以建立新的空中跳板。

鉴于此种考虑,美参谋长联席会议同意了尼米兹的意见,并于 1943 年 7

月 20 日发出指令:首先攻战吉尔伯特群岛,然后攻占马绍尔群岛,指令中规定,这两次战役的目的是。

(1)攻占和控制马绍尔群岛; (2)改善盟军横渡太平洋的交通线; (3)支援太平洋其他战役,部分目的是减轻盟军在其他战役中所受的压力,但主要目的是通过密克罗尼西亚并开辟第二条“通向日本的道路”,以便及时与哈尔西和麦克阿瑟正在俾斯麦群岛打开的通过相互策应。

8 月 24 日,美英联合参谋长委员会在魁北克举行会议,在上呈罗斯福和丘吉尔的最后报告中建议从中太平洋进军应该分为六个阶段:

(1)夺取吉尔伯特群岛和瑙鲁岛; (2)夺取马绍尔群岛、威克岛和库赛埃岛; (3)夺取波纳佩岛; (4)夺取包括特鲁克乌在年的中部加罗林群岛; (5)夺取帛琉群岛和雅浦岛; (6)夺取马里亚纳群岛。

开辟从中太平洋反攻的路线是以美国庞大的军事工业作后盾的。美国经济和工业潜力比日本强大的多,军工生产蓬勃发展,一批又一批新生产的战舰持续不断地加入了太平洋舰队——1943 年 6 月,“爱塞克斯”级航空母舰开始服役,7 月份,新建的航空母舰“约克城Ⅱ”号、“大黄蜂Ⅱ”号、“列克星敦Ⅲ”号,轻型航空母舰“独立”号、“贝劳伍德”号、“普林斯顿” 号以及 2 艘巡洋舰和 20 艘新建的 2100 吨的驱逐舰也相继编入战斗行列。

不仅如此,美参谋长联席会议还通知尼米兹,到 10 月份,他可能得到 5 艘新建的和 7 艘旧的战列舰、10 艘快速航空母舰、7 艘护航航空母舰、8 艘重巡洋舰、4 艘轻巡洋舰、66 艘驱逐舰、 27 艘登陆兵运输舰和货船、9 艘可作运输用的商船。这就为尼米兹能够从中太平洋大举反攻提供了先决条件。

中太平洋舰队,即美海军第五舰队,受命担任从中太平洋进行大反攻的战略任务,该舰队司令是斯普鲁恩斯海军中将。

斯普鲁恩斯中将生于 1886 年,战前默默无闻,至 1940 年,他才晋升为海军少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逐渐显露头角。在中途岛海战中,他任航空母舰编队指挥官,面对强大对手,他临阵不慌,攻其不备,克敌制胜,大显身手,初闻于世。后来,他担任了美军太平洋舰队的参谋长,成为尼米兹

的左膀右臂。1943 年 8 月 5 日,他被任命为第五舰队司令,成为从中太平洋大举反攻的前线总指挥。

斯普鲁恩斯中将麾下的第五舰队实力非常雄厚,它实际上囊括了除哈尔西的第三舰队、弗莱彻的第九舰队以及麦克阿瑟属下的第七舰队以外的所有太平洋舰队的兵力。美参谋长联席会议强调指出,中太平洋是太平洋反攻的主要方向,应在人力、物力上对中太平洋部队予以优先考虑。因此,新建造的航空母舰和战列舰等舰只,刚一下水就被派往夏威夷,编入第五舰队。至1943 年秋,第五舰队已拥有快速航空母舰 6 艘、轻航空母舰 5 艘,护航航空

母舰 8 艘、新战列舰 5 艘、旧战列舰 7 艘、巡洋舰 14 艘、驱逐舰 56 艘,加

上各种登陆舰艇和辅助舰只,总计达 200 余艘。这支兵力将全部参加吉尔伯特战役。

第五舰队的开路先锋是快速航空母舰突击队,其番号是第五○特混编队,指挥官是鲍纳尔海军少将。第五○特混编队下分 4 个特混大队,上有各

类航空母舰 11 艘,战列舰 5 艘,巡洋舰 6 艘,驱逐舰 21 艘。

为了实施岛屿互陆战, 1943 年 8 月 24 日,在第五舰队中又组建了登陆部队——两栖兵力第五编队,由在瓜岛战役中大显身手的特纳少将担任指挥官。特纳的旗舰是在珍珠港事件中唯一幸存的战列舰——倒霉的金梅尔上将的旗舰“宾夕法尼亚”号。两栖兵力第五编队又分力两支兵力群,特纳亲自指挥一支,另一支由副司令希尔海军少将指挥。特纳又将所属的一切地面部队组成两栖第五军,脾气暴躁的陆战队少将霍兰德·史密斯担任军长。

1943 年 9 月 1 日,美参谋长联席会议将夺取吉尔伯特群岛和瑙鲁岛的指令下达给美太平洋舰队。但是,尼米兹的参谋们在研究之后,认为攻占瑙鲁岛的代价将会很大,而意义却很小。金上将和尼米兹也都有同感。因此,经参谋长联席会议同意,决定放弃瑙岛,转而攻占马金岛。

这样,以攻战吉尔伯特岛中的塔拉瓦、马金、阿贝马马岛为第一个进攻目标的中太平洋反攻战,即将拉开战幕。

吉尔伯特战役被命名为“电流战役”。

在战役开始之前,美国人就积极地进行了预先的作战准备。

8 月下旬,美军占领了吉尔伯特南部的维诺梅阿岛;9 月 1 日又在吉尔怕特东部的贝克岛登陆,并迅速筹建机场,作为进攻吉尔怕特群岛的空中跳板。

同时,美快速航空母舰广泛地对日本基地进行了空中轰炸。9 月 18 日, 鲍纳尔少将率领一支由 3 艘航空母舰组成的特混大队,空袭了吉尔伯特的塔拉瓦和马金岛,先给日本人来了一个下马威。日军在塔拉瓦的飞机有一半被炸毁,大量日兵被炸死炸伤,岛上顿成一片火海。空中的另一收获是飞机对塔拉瓦的贝希欧岛进行了低空照相。

一星期后,美潜艇“舡鱼”号在潜望镜上装了一个照相架,用了 18 天的时间,对培拉瓦、阿贝马马和马金岛进行了详细的侦察,潜望镜在每个方位上旋转,拍摄了一长卷电影胶片,把海岸线的连续全景都拍摄下来,为即将开始的战役提供了价值极高的情报资料。

在珍珠港,尼米兹聚精会神地凝社着贝希欧岛上茂密挺拔的椰子树(拍摄的贝希欧岛的照片)冥思苦想,他认为,要夺取塔拉瓦岛,必须首先拿下贝希欧。

贝希欧岛是塔拉瓦环礁中日本人筑有机场的重点设防岛屿,但是,从照片上只能看到像打开了一把把绿色雨伞似的椰子树,不像具有坚固防御工事

的样子。

事实恰恰相反,在这全长才 3420 米,宽 540 米的小岛上,防御工事却异乎寻常。战后,美国军事学家认为:“在军事史上还从未见过设防得如此严密的小岛。”岛上,沿海滩布满混凝土三角体、珊瑚石堆、倒刺的铁丝网和木栅等障碍物,后面的机枪阵地用椰子木、珊瑚沙或混凝土、铁板覆盖着, 阵地之间有掩蔽壕沟相通,地下永备发射点的顶部用椰子木和砂石堆得很厚,散布在沿海滩地带,火力十分凶猛,其结构非大口径炮直接命中则不能将其摧毁。防空洞则用顶厚近二米、由砂石、椰子木和波状钢板构制而成。岛上所有的工事都构筑在地下,恰似一座森严壁垒的“活地狱”。

至 1943 年 11 月 20 日,守岛日军总数为 4836 人,皆是体格剽悍的善战之士。驻岛部队司令官柴崎海军少将在战前下令:“在所有重要地区坚守到最后一兵一卒,将敌人消灭在岸边。在这场敌优我劣的战斗中,必须将敌人诱进固定防御炮火的射程之内,然后用我们所有的力量将其消灭。”

柴崎还夸下海口:“美国人用 100 万人的兵力花 100 年的时间也拿不下塔拉瓦。”

当时,战役计划的制定者尼米兹将军当时对“活地狱”的防御状况却知之甚少,胸中无数。他决定先在贝希欧岛登陆,占领飞机场,然后横扫全岛, 最后占领整个塔拉瓦环礁。

“电流战役”的 D 日定为 1943 年 11 月 20 日。

战役的具体布署是:希尔海军少将指挥第五十三特混编队(南部登陆突击编队)攻战塔拉瓦岛,其兵力编成是:3 艘战列舰、5 艘巡洋舰、 21 艘驱逐舰、5 艘航空母舰及 17 艘运输舰、登陆舰,登陆兵力为加强的陆战第二师约 1.8 万人。

特纳海军少将亲自指挥第五十二特混编队(北部登陆突击编队)攻战马金岛,其兵力成为 4 艘战列舰、4 艘亘巡洋舰、13 艘驱逐舰、1 艘轻型航空母舰、3 艘护航航空母舰及 10 艘运输舰、登陆舰。登陆兵力为陆军步兵第 27

师 6472 人。

同时,还制定了攻战塔拉瓦岛东南约 75 海里的阿贝马马岛的作战计划。美第五舰队的快速航空母舰突击队(第五○特混编队)担负空袭吉尔伯

特周围日占岛屿上的机场,轰炸塔拉瓦和马金岛,截击日本联合舰队等战斗任务。

从 10 月份起,美舰载机和岸基重型轰炸机就对登陆目标进行了不定期的

轰炸。从 11 月 13 日起,每天投到贝希欧岛上的炸弹达 100 余吨。计划在登

陆日,美舰炮和航空兵将向这个面积不到 2.5 平方千米的贝希欧岛发射 3000

吨炮弹,投掷 1000 吨炸弹。

太平洋舰队勤务船队为这一战役担负着极为繁重的运输任务,他们要将27600 人的登陆部队, 7600 人的守备部队, 6000 辆车辆和 11.7 万吨物资及时输送到战场。除供应参加吉尔怕特战役的海、陆、空部队一切军需之外,还要供应 3 万个吉尔伯特的土著居民一个月所需要的牛肉、面粉及鱼钧、小刀、花布和烟草等。

  1. 月底,陆、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飞机开始向富纳宫提岛、纳诺梅阿岛等地集结。同时,海军各种舰船也纷纷拔锚起航。由 3 艘航空母舰、4 艘战列舰、4 艘巡洋舰、 14 艘驱逐舰和 2 艘油船组成的第一批水面舰艇,于 10

月 21 日开始从珍珠港出发到埃海特与陆战队会合。在珍珠港、斐济群岛和新

赫布里底群岛,到处是一派秣马厉兵、紧张繁忙的备战景象。

  1. 月 17 日,斯普鲁恩斯又召开了全舰队首脑会议,在长达 100 多页的文件中,详细地规定了舰队、特混编队和特混大队的编成和任务。
  1. 日,希尔海军少将向陆战队士兵们宣布了作战任务和火力准备的计划,陆战队员们听完传达,倍感轻松,他们认为,第一登陆波到达滩头时, 岛上就不会有一个活着的日本兵——他们大错特错了。陆战队士兵们对贝希欧这一顽固堡垒一无所知,同时,他们尚不清楚与日军作战,只有还有一个活着的日兵,他就有可能继续和你拼命。

  2. 日,军官们参加了各种登陆作战的专门会议,记住了有关火力支援和登陆的准备时间,获悉了贝希欧岛、马金岛的特点、日军防御情况以及吉尔伯特土著居民的社会生活情况。陆战队员们最后一次检查了枪支弹药,带足了两壶水,一天的食品和一件带有斑纹用于伪装的披风。

火红的夕阳渐渐坠入水平线,四周呈现出一幅典型的密克罗尼西亚景象,蔚蓝色的天空和湛蓝色的大海都抹上了一缕缕金黄色的霞光——这是战役前最后一个静谧可爱的黄昏。

1943 年 11 月 20 日 0 时 30 分,微弱的月光照射在漆黑的海面上,隐约可见黑黝黝的运输舰和舰炮火力舰正急急忙忙地逼近贝希欧海岸。由于海浪冲击,有些履带登陆车与运输舰脱离了,海面上叫喊声、咒骂声、哨子声响成一片。

5 时 7 分,岛上日军向最近的美舰开炮了。瞬间,美战列舰“田纳西”

号、“科罗拉多”号、“马里兰”号用其 406 毫米的主炮猛烈回击,“电流战役”正式打响了。由 3 艘战列舰、4 艘巡洋舰和多艘驱逐舰组成的火力支援群齐射的弹道,在朦胧的晨空中划出一道道弧光,随即传来一阵阵雷鸣般的爆炸声。小小的贝希欧在剧烈地抖动,岛上的椰子树像巨大的火把在燃烧。从远处眺望,整个小岛好像大海上的一堆火。

晨 5 时 42 分,舰炮暂停射击,可是预计的美舰载机却没有出现,向岸边挺进的美运输舰暴露在日军岸炮炮口下,遭到肆无忌惮地轰击。这一险恶的情形持续了约 20 分钟,才听到嗡嗡的马达声由远而近,一批美鱼雷机载着重磅炸弹,在浓烟和烈火中,如同进行特技表演一似地上下翻飞,进行俯冲轰炸,岛上弹片呼啸,沙土飞扬。空中轰炸刚刚结束,美舰炮火力又倾泻而下, 炮击前后历时 80 分钟,共打出炮弹约 3000 吨。可怜的贝希欧岛消失在浓烟弥漫的大海之中似的。

登陆部队在海上颠簸着,艰难地向礁湖通道开去。陆战队士兵眼睛盯着这座平均每平方米“享受”一吨多炸药、被炸得支离破碎的小岛,他们无法想像,岛上还会有活着的生命。

突然,几发炮弹落到离美运输舰不到 50 米的地方,大多数陆战队士兵还以为是已方的误射,当确知是岛上日军打来的时候,士兵们无不为之震惊。登陆前,美战斗机又对海滩进行了扫射,舰炮又以特别密集的炮火对岸

上轰击,昔日浓密的椰林,如今枝叶焦枯,稀稀疏疏,在炮弹爆炸的一瞬间, 可以看到岛上浓烟升腾,被炸上天空的椰子树一直落到岛的南部。登陆波渐近海滩,几乎每一个士兵都困感不解地问,“日军岸炮还会向我们开炮吗? 他们还没有死光吗?当我们抢滩时,他们还会不会向我们开炮?”正当他们提心吊胆之际,一排排的炮弹从被焚烧、被摧毁的贝希欧岛上呼啸而来,美军官兵个个目瞪口呆,难以置信!

美军把登陆区划为“红滩”,“绿滩”、“黑滩”等代号。计划登陆的 H 时为 8 时 30 分,但第一登陆波延误至 9 时 13 分才到达“红一滩”,接着, 第二彼,第三波纷纷到达。由于潮汐预测发生错误,突击队员们在深及胸部的海地荒芜、阴森和浓烟弥漫的海滩进发。他们手持步枪,背着手榴弹,在日军炮火与机只成的火网中,猫着腰向前冲击,伤亡不断增加。美陆战队金特和校频频发出告急电报:“我营在‘红一滩’遭到非常激烈的炮火狙击, 无法全部登陆!”

休普上校立即电令凯恩少校:“命令你营在‘红二滩’登陆,兵力集中在西部,以支援金特尔少校。”

10 时 7 分,金特尔电告休普:“登陆艇搁浅,受到‘红一滩’右侧日军密集火炮的狙击,部队伤亡修重。”

登陆进展十分缓慢,伤亡逐渐增大。直到中午,混乱不堪的登陆部队才慢慢恢复了秩序。13 时 30 分,在马舍岛海面“宾夕法尼亚”号战列舰上的特纳和史密斯收到电报:“成败尚难预料。”

接近黄昏,美军又对贝希欧实施舰炮轰击和飞机轰炸,美驱逐舰竟一直驶近到离海滩不到 1000 米的地方向日军阵地射击。飞机则进行低主扫射,发出一种就像油锅里炸东西那样噼噼啪啪的响声。

17 时,陆战队员向防波堤后面的地堡连续投掷炸药包,炸去覆盖在地堡上的沙土,然后用喷火器对准椰树干喷射火焰,但带有非常密实纤维的椰子树干见了火就像水泥一样不易燃烧。

D 日的白昼结束时,美军已有 5000 人上岸,死伤约 1500 人,仅在登陆

滩向纵深推进了 100 米左右。

夜幕降临,万籁静寂。岛上,日军将领柴崎深感孤立无援。日军在吉尔伯特和马绍尔群岛只有 46 架远程轰炸机,柴崎得不到强有力的空中支援,且手下兵力又死伤过半,他已无力进行夜间突袭,但美军仍侧耳细听,生怕听到日本人反攻的枪声。

正在这个时候,在塔拉瓦以西约 30 海里的海面上,爆发了一场海空激战。

20 日夜, 16 架日机低空掠海飞来,对塔拉瓦海面上蒙哥玛利少将的第五○·3 特混大队进行夜袭。日机穿过高射炮火网,向美航空母舰“爱塞克斯”号、“本克山”号、“独立”号扑来,其中“独立”号不幸中雷一枚, 机舱、锅炉舱和弹药舱涌进大量海水,底板损坏,主轴摇摆,不得不退出战斗,回港大修。在这一攻击中,突破空中火网的 9 架日机,仅有一架逃脱了性命。

第二天一早,岸上争夺战又趋高潮。美舰炮火力和舰载机又向贝希欧实施了轰炸,可是难度越来越大——唯恐误伤正在运动的己方陆战队。

10 时 22 分,第二师师长史密斯少将电询休普上校:“岛上有足够的兵力来完成这次登陆战役吗?”休普回电:“岛上形势不妙,有何指示?”

“速报岛上详细情况!?” “成败仍难预料,已派卡尔森上校回去汇报。”

下午,美“绿滩”顺利登陆。17 时 6 分,史密斯收到休普的电文:“我军损失很大,存亡比例尚不清楚,但我军正在取得胜利。”

22 日清晨,塔拉瓦的日本无线电台发出它最后的电读:“我们的武器已被摧毁,从现在起我们每个人准备作最后一战上午,岛上日本人坚守的地方

很快被摧毁了,坦克在前面行进,炮弹像雨点一样射向永备发射点和防空洞, 接着步兵将手榴弹和炸药块也抛了进去,再用喷人器将其中剩下的人烧死。日本人继续拼命抵抗,濒临弹尽粮绝的境地。

就在这一天傍晚,在塔拉瓦海面,又爆发了一场日美海空“友谊战”。在“电流战役”打响之后,日本人从特鲁克和夸贾林派出一支由 8 艘伊

型潜艇和 1 艘吕型潜艇组成的兵力来袭击美军。22 日 15 时 19 分,美驱逐舰“米德”号发现了日本“伊—35”号潜艇的行踪,当即用深水炸弹将其炸至水面,美驱逐舰“弗拉济尔”号又将其撞翻。该潜艇艇尾下沉,随即又遭到美机空中轰炸。美两艘驱逐舰皆放出舢板去抢救落水的日本艇员,其中一人竟然向前来救护的美舰员开枪,被美军当场击毙,其余 3 人被救起。

  1. 日夜晚,贝希欧岛上几乎所有残存的日军都被赶到机场的东端,这时的日军困兽犹斗,发动了一场自杀性的反扑。同瓜岛的丛林战一样,日军从好几个方向野蛮地向美陆战队涌去,用手榴弹、刺刀同美军展开了一小时的肉搏战。

  2. 日凌晨 4 时,残余的 300 余日兵发动了最后一次冲锋。天亮后,美陆战队在舰炮支援下,坦克又倾轧而上,后面紧跟着喷火射手,向围猎一般, 全歼了负隅顽抗的日军。

11 月 23 日中午,史密斯向希尔发了一份电报:“我特别邀请您和您的参谋长今天来贝希欧。”

13 时 10 分,美军正式宣布战领了贝希欧岛。

24 日中午举行占领仪式。在美国国歌声中,美英两国国旗并排在两棵被炮火削秃了的椰树上徐徐升起。接着,美军乘胜进军,一攻克了拜里基岛、埃塔岛、塔里太岛、布阿里基岛,至 11 月 28 日,美军占领了整个塔拉瓦环礁。

在贝希欧塔拉瓦激战中,美军俘虏朝鲜人 129 名,日军 17 名,击毙日军

4690 名。

11 月 20 日晨,在登陆贝希欧岛的同时,美军也向马金岛发动了登陆战。最初的登陆点选在布塔里塔里岛北岸。

布塔里塔里是马金环礁中的一个大岛,驻有日本守军近 800 人。美军登

民金岛的 6472 人由腊尔夫·史密斯陆军少将直接指挥。特纳少将在旗舰“宾夕法尼亚”号上督战。

6 时 01 分,第一支登陆部队,已进入指定区域,向乌基安冈角北面的“红滩”进发。

6 时 40 分,美战列舰“宾夕法已亚”号、“新墨西哥”号。“密西西比”

号开始用 356 毫米舰炮向海岸轰击,马金岛上空顿时被烟雾与尘土笼罩,中部发生大火,天空一片人红,整个岛上不断升起一股股奔涌翻滚的浓烟和火团。8 时 24 分,弹道在天空中渐渐消失,但马金岛仍处在一片火海之中。

上午,另一支登陆部队又在布塔里塔里岛北岸的“黄滩”登陆”他们虽然遭到海滩两侧日军的射击,但伤亡很少。

登陆非常顺利,遗憾的是美军没有立即向纵深推进,这给了日本人以喘息之机。日兵隐蔽在地面上或沿礁瑚树丛中的机枪掩体里,对美士兵进行凶猛的狙击。

21 日,岸上的美军与日本人紧紧地纠缠在一起,致使舰炮也爱莫能助。登陆滩头的美陆军进极为缓慢,惹得外号叫“咆哮的疯人”的美两栖第五军

军长霍兰德·史密斯少将怒气冲冲地亲临战地,察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然而,美军毕竟处于优势,平均 8 个美兵对付 1 个日兵。战至 22 日夜, 日兵已寥寥无几,但他们仍在黑暗的掩护下,施尽各种诡计进行反击——他们投爆竹来吸引美军步枪火力;他们将吉尔伯特土著居民赶向美军散兵线, 自己夹在里面假装哭叫,让美军以为是吉尔伯特的妇女和小孩,然后他突然跳进美军散兵坑进行射击与刺杀。

然而,这一切都无济无事,强大的美军进展很快,至 23 日 13 时,美陆

军第 27 师师长腊尔夫·史密斯向特纳发出电文:“已占领马金岛!”

在向培拉瓦、马金岛登陆的同时,美军又向阿贝马马岛进军。阿贝马马岛上仅有 25 个日本人。78 名美士兵乘潜艇“缸鱼”号于 11 月 20 日午夜从

肯纳岛出发,开始了登陆行动,于 25 日午后占领该岛。日兵 10 名死于潜艇炮火,其余全部被歼,美方损失一人。

至此,“电流战役”的主要目标都已达到了。

在整个战役中,日机空袭频繁,但都遭到鲍纳尔指挥的“列克垦敦”号和“柯朋斯”号上舰载机的拦阻和截击,所以,在激战马金岛的头 3 天,海空中没有出现一架具有威胁性的日机。

然而,日潜艇却对海面上的美舰形成很大的威胁,并击沉 1 艘美护航航空母舰。

11 月 24 日拂晓前,美军一支由 3 艘护航航空母舰为主编成的特混大队,

以 15 节速度在马金岛的布塔里塔里西南约 20 海里的海面上航行,不料被日潜艇“伊一 175”号发现,该艇趁航空母舰编队转向宛地,在有利的位置上发射了鱼雷,晨 5 时 13 分,护航航空母舰“利斯科木湾”号中鱼雷一枚,发生了猛烈爆炸,数秒钟后,引爆了舱内弹,后部被炸掉,飞行甲板塌陷下去, 火焰从舰体内喷向空中,仿佛一枚枚巨大的花束,烟火高达 300 米,临近的

战列舰“新西哥”号甲板上也溅满了钢片、破布和舰体碎块。中雷后仅仅 23

分钟,“利斯科木湾”号便葬身 3600 米深的海底。马休尼克斯少将、舰长、

51 名军官及 519 名士兵皆被炸死淹死, 272 名官兵获救。这是美军在吉尔伯特之战中一次重大的损失。

“伊—175”号在击中“利斯科木湾”号之后,又向另一艘护航航空母舰发了一枚鱼雷,未中,便在美舰教授的一片混乱中脱身,安全返回特鲁克港。

1943 年 12 月 22 日,日本首相东条英机在临时地方长官会议上,不得不承认:“现在美国之反攻,日益炽烈,⋯⋯敌借量之优势,占据马金、塔拉瓦两岛,该处守军均已‘壮烈玉碎’

吉尔伯特战役以美军胜利而告终。为这一胜利,美方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海军损失一艘护航航空母舰,一艘航空母舰受重创,损失若干其他类型舰只以及履带登陆车 90 辆。美军在塔拉瓦亡 1009 人,伤 2101 人,在马金岛

损失达 800 人。

战役刚刚结束, 11 月 26 日,美海军部长诺克斯宣布说,塔拉瓦之战

美军所遭受的重大死伤,是美国海军成立 168 年来所不多见的。

美军遭到的这一损失,使国内人民为之一震,于是,对吉尔伯特群岛的进军为一个激烈争辩的话题。

但是,吉尔伯特战役的胜利,在战略上具有重大意义的。首先,它开辟了盟军从中太平洋方向对日大举反攻的道路,使盟军首先取得了实施这一反攻所必需的海空基地。其次,基本实现了该战役规定的目标,为下一步攻占

马绍尔群岛,为改善横渡太平洋原交通线以及支援太平洋上的其他战役提供了前提和准备了条件,起了积极的作用。再者,美军占领了吉尔伯特群岛, 就迫使日军彻底放弃了攻打斐济、萨摩亚等群岛的战略计划。 吉尔伯特之战开创了在太平洋大反攻中具有新特点的海空大战的新时期。这一特点就是以强大的海空力量为主,同时配以登陆部队,拔除中太平洋上一个又一个日军的顽固堡垒,铺平向日本本土进攻的道路。

在中太平洋这一艰难坎坷的进军道路上,塔拉瓦是美在两栖登陆中遇到的第一个顽强抵抗的堡垒,在今后的登陆作战中,只有硫黄岛之战和冲绳之战堪与之比拟。美军损失重大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无论从理论上和实际上都不知道应该如何攻占一个坚固设防的珊瑚环礁。在实战中,美军发生众多的失误,譬如:舰炮火力准备的时间不长,火力不猛,也不够准确;登陆部队与航空火力准备配合不好;对潮汐判断错误,从而加大了登陆的难度,登陆准备仍不够完善,登陆人员缺乏训练。

然而,美军用血的代价换取了许多经验和教训,为以后中太平洋的进军避免了更大的牺牲。

美太平洋战区陆军总司令理查逊中将在完全占领贝希欧那天,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在贝希欧岛的战斗中所获得的教训,在我们未来的登陆战役中有着最伟大的价值。”

美海战史专家莫里森将吉尔伯特之战称为“1945 年胜利的播种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