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保持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一、追求最低限度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

既然通货膨胀不利于经济增长,那么,我国就应当寻求较少含有通货膨胀因素影响的经济增长,从纯理论角度分析,我国可以选择两种经济增长模式:一是无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二是最低限度通货膨胀条件下的经济增长。究竟哪一种模式可以成为我国现实可行的经济增长模式,取决于我国现实的经济发展条件。

无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究竟是否存在,人们的意见是不一致的。很多学者认为,无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至多只能是一种理想,而不可能是一种现实。对此,我们持有异议。从历史经验角度看,无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虽然很少见,但还是存在的。比如 1956 年我国的零售物价总指数为 100%,国民收入指数为 114.1%。亚洲一些国家在推进工业化实现的过程中,也曾取得过短暂的无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事实上,很多国家都有过没有因通货过多引致的物价上涨率伴随的经济增长经验。在已经实现了工业化的国家内,也曾出现过货币流量稳定,物价因其它因素影响而略有上涨的经济增长。从现象上看,无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一般会在两个时期出现:一种时期是经济增长的初始阶段,这时只要政府自觉管住货币,无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会保持一小段时间,另一种时期是供给能力和有效需求经济运行规则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此时会出现低度无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从纯理论角度看,无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需要下述一组条件的存在:第一,资源供给和技术能力能够保证产出水平与有效需求的增长保持动态平衡;第二,企业行为和消费者行为是相对规范的;第三,政府的市场管理政策和市场管理组织体系是完善的, 因为商业投机行为没有大规模滋生扩张的可能;第四,资金和人力资本的管理流动是有保障的,而且这种流动可以促使整体商品供求和劳务供求保持平衡增长;第五,政府既可有效地管理通货量的增长,又能够较为准确地推测货币供给量与商品可供量的对比关系。立足于实际考察问题,上述一组条件同时存在,对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都是相当困难的。因为,这些条件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能否存在,并不仅仅取决于现实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和市场自身的调控能力,而且还要取决于前期经济制度格局和经济发展格局,以及各种人类不可控的非体制因素。不仅如此,假如一国或一地区的政府为了达到无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而对现实经济格局进行调整,调整自身要付出的代价与所能够取得的无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的效益是否相称,又是一个相当难以把握的问题。一般来说,无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大多是低速的经济增长, 而低速经济增长往往并不是适度经济增长,其关键问题在于不能保证充分就业和个人收入适度增长,对那些欠发达国家来说此点尤为突出。恰恰是由于这点,很多国家,不仅仅是欠发达国家,而且包括工业化已经成熟的国家, 在实际经济发展政策制定过程中,宁可选择带有温和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 也不要无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从客观上看,这种选择既是现实的选择,又是为后续政府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行为带来种种困难的选择。原因在于通货膨胀本身具有顽强的连续性和增长性,一旦温和的通货膨胀被允许存在,人们就要准备为防止恶性通货膨胀的发生而付出重大代价。可见,任何一种选

择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我们只能寻找相对来说利于大于弊的选择。

对我国来说,能够实现无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自然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但从我国的客观情况来看,无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是异常困难的。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目前面临着强大的难以缓解的通货膨胀压力。

第一,物价上涨压力,通货膨胀是物价上涨的一种形态。其它类型的物价上涨会引发通货膨胀。目前我国存在着强烈的物价上涨压力,这种压力有制度性的,也有非制度性的。首先,改革以来,为了扭转不合理的价格体系, 我国推出了一系列价格改革措施。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有两点:一是调整利益分配关系,使价格自身能够真实反映各行业、各部门的物质和人力耗费, 二是让价格信号能够反映市场供求关系,以使市场调节可以起到正确引导资源配置和资金投向的作用。目的本身是合理的,但改革自身的实际内容却是人为地提高价格水平。改革以来出现的几次以基础产品价格上涨为起点的总体价格水平提高,都是与农副产品国家收购价的提高密不可分的。从长远看, 提高能源价格并放开部分商品的价格,势必进一步推动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因为我国的总供给能力并不能追赶上有效需求的增长速度。其次,我国的生产成本和流通成本逐年升高,对物价稳定构成了难以承受的压力,政府一旦放松物价管制,价格总水平的上扬将无法遏制。造成成本上升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点:一是生产部门的物质消耗水平总是居高不下,这是技术进步缓慢、甚至停滞不前造成的;二是市场销售不畅导致资金周转速率下降,从而加大了各项费用特别是利息开支逐步上升;三是生产和流通企业内报酬支付规模持续上升,这不仅是由于为缓解社会就业问题而被迫增加劳动力使用数量,而且还因为职工生活费指数的连年上升,迫使企业增加职工收入,以保证劳动者生活水平不致下降;四是各类原材料价格和办公用品及各类劳务价格上涨趋势始终没有消除。再其次,人口增量居高不下,对农副产品供给构成了强大压力,它随时都有可能诱发以农产品价格上涨为起点的物价总水平提高。目前,我国的物价水平从表象上看上升幅度不大,但这是强制性物价管理的结果,一旦放松管理,价格上涨冲力就会把物价总水平推上新的高度。在我国,物价上涨会很快引起通货增加,其间的时滞比西方国家低。因为,一方面政府要通过增拨流动资金和固定资产投资,来保证公有制企业的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另一方面,要通过补贴支出来保证职工实际收入水平不致因物价上涨而迅速降低。而西方国家却没有这些义务。一般来说, 由物价上涨的通货增加会进一步推动物价上涨,形成通货膨胀,其主导性原因在于,通货增量会连带原本并没有涨价的商品也抬高物价,从而促成新的物价总水平上扬。我国前几年的通货膨胀历史,基本反映了这种因果联系。

第二,财政赤字压力。从 1979 年开始,我国财政也曾出现过赤字。促成财政赤字的各类问题目前并未得到缓解,其中有些问题反而有所强化,特别是“紧缩政策”有所松动以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逐步扩大,流动资金贷款额度相应增加。一方面,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下滑局面并未得到控制,农业生产又因自然灾害受到极大破坏,这为赤字规模的扩大奠定了基础。假如现期企业财力累进,市场销售顺畅,同时各方面经济关系已经理顺,那么,弥补赤字的回旋余地就较大,就可以避免采用增加通货的方式来解决赤字问题。然而问题在于,现期市场形势并不乐观,尽管销售有所回升,但积压现象依旧严重,加之企业财力仍很薄弱;另一方面,居民储蓄虽然较多,但购买冲力并未减少,所以储蓄动员余地并不大。这样,财政赤字势必压迫政府增发

通货,进而形成通货膨胀。

第三,就业压力。我国人口基数大,并且属于年轻型人口模式。近年来我国的社会劳动力数量激增,它迫使各级政府开辟多条渠道创造就业机会。正是在这种条件下,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只得追求较高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率的被动提高,一般都要以通货膨胀率的提高为代价。这实际上是在促成通货膨胀。

第四,货币供给量压力增大。在近十多年的经济增长过程中,我国货币供给量有了较大幅度增加。货币流通量 1982 年为 439. 12 亿元,到 1988

年可使用货币量大致为 10756. 58 亿元。从 1989 年第四季度开始,我国“紧

缩政策”有所松动,1990 年银行各项贷款增加 2700 多亿元,比 1989 年底余额增长近 22%。1991 年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额进一步增加,工资性现金支出额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据有关专家推算,每 1 元货币拥有的商品供应量,

1987 年为 4.7 元,1990 年降为 4.2 元。每 1 元结余购买力对应的商品库存额,

1987~1990 年从 0.69 元降到 0.4 元。这种对比关系表明,如果今后几年有效供给规模没有较大幅度扩张、且收入分配格局不能保证市场销售顺畅,那么,过多的货币供给量就只能依靠物价上涨来吸收,这反过来又会进一步推动货币供给量增加。根源在于通货膨胀具有顽强的连续性和持续不断的扩张刚性。

上述通货膨胀压力向我们表明,从近期看,无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是难以实现的,即便实现,其效益也不会尽如人意。因此,有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是一种不可逆的现实,然而我们决不能就此而松动需求管理,顺水推舟地利用通货膨胀来刺激经济增长。否则,中国经济就会陷入深重的危机之中。原因在于:第一,在通货膨胀已经自然存在的条件下,如果进一步制造通货膨胀,那么,通货膨胀就会一发而不可收,这会使经济增长逐步虚化。第二, 在通货膨胀压力较大的条件下,通过人为制造通货膨胀来刺激经济增长,极易造成收入分配过度不公。这非但不会加快商品流通,反而会限制商品销售, 从而最终造成滞胀局面。西方国家近 20 多年的情况,基本反映了这种因果链条效应。

所以,我国应当追求最低限度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只有如此,我国的经济增长才会呈现出基本稳定状态,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利益才会为全社会创造较为稳定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