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产业工人失业率(%)

(1980~1987)

年 份

农 业

建筑业

制造业

交通运输和公用事业

商 业

金融、保险和不动产业

服务业

政府部门

1980

11

14.1

8.5

4.9

7.4

3.4

5.9

4.1

1981

12.1

15.6

8.3

5.2

8.1

3.5

6.6

4.7

1982

14.7

20.0

12.3

6.8

10.0

4.7

7.6

4.9

1983

16

8.4

11.2

7.4

10.0

4.5

7.9

5.3

1984

13.5

14.3

7.5

5.5

8.0

3.7

6.6

4.5

1985

13.2

13.1

7.7

5.1

7.6

3.5

6.2

3.9

1986

12.5

13.1

7.1

5.1

7.6

3.5

6.1

3.6

1987

10.5

11.6

6.0

4.5

6.9

3.1

5.4

3.5

正是第三产业就业的相对稳定和规模的稳步扩张,使美国总体就业形势没有出现大的波动,80 年代的经济停滞没有造成类似于 30 年代的大规模失业。因此,西方很多经济学家承认第三产业是就业形势的稳定器,是第一、二产业劳动力外流的吸容器,是对工业化转折阶段稳定性的加轱器。尤为值得提及的是,第三产业就业的相对稳定,给妇女和黑人带来了更为可靠的就业机会,从而对社会稳定和妇女地位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因为第三产业各行业内妇女和黑人占就业总量的比重相对来说高于第一、二产业,特别是第二产业。70—80 年代,第三产业吸收的妇女和黑人数量远大于第一、二产业。

服务业绝大多数行业的妇女比重超过农业、采矿业、制造业,而黑人所占比重只是制造业比服务各行业(除去交通)稍高一些。显然,没有第三产业的发展,妇女和黑人的就业问题会逐步加重,造成社会混乱。

在就业总量中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的同时,第三产业提供的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也在上升,显示了强劲的实力,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总产品结构,向传统经济学理论提出了挑战。从 1949 年开始美国每人产值的增速开始加快,各产业部门都是如此。但在 1947~1965 年期间,服务部门生产率的增长率已超过工业部门同期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从 1929~1965 年,无论是

按定值美元计算,还是按现值美元计算,第三产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基本上是稳定的,占 47%左右。但 70 年代以后,事情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第三产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快速上升。1973 年,美国的国民收入中有 62.3%来自第三产业,而 1950 年只有 54%,到 80 年代,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经济部门分类中,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达到 70%以上,90 年代这一特征没有改变。

正是上述现象的存在使美国政府和经济学界开始重新认识第三产业,承认美国已经进入了服务社会。事实上,这种转变二战以后并不是仅仅发生在美国,西欧、日本、北欧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发生了类似现象。从对美国和其它情况的综合分析来看,导致这种转变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如下几点:

首先,生产方面的因素对服务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第一,社会分工与生产专业化既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因,也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以当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仅使劳动工具(当代的技术设施)不断发生日新月异的变革,而且劳动组织、劳动者的知识结构也相应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一过程从两个方面推动着服务经济的发展: 其一,它使企业内部服务性劳动在劳动结构中的地位日益上升。也就是说, 原来那些作为直接生产过程一部分或作为直接生产劳动的附带性劳动,在数量上不断增长,并逐渐形成专业性的相对独立化的行业。虽然这些劳动仍然是企业总劳动的一部分,并不形成独立的服务产品,它所创造的价值还包括在总产品价值之中,但这种内部分工体系的变化,正是新的外部社会分工体系转变和形成的催化剂,它推动着服务劳动不断地从企业劳动总体中游离出来,形成新的服务劳动生产部门。其二,系列化、专业化生产不断地向细分化方向发展,使产成品概念发生更新。原来一个企业内部的半成品成为因分工而独立化的企业的产成品:由于专业化协作的发展,一个企业的产成品成为另一个企业的原材料。生产专业化分工的这种趋势不仅在一国之内由低级到高级迅猛发展,而且已经打破国际界限而成为世界性的了。“波音”飞机作为成品是由十几个国家的 100 多个企业共同完成的。在这一发展变化过程中,适应专业化大生产的客观需要,一系列为生产过程服务的行业,如安装公司、包装公司等服务业相继产生并发展起来。如果说,起初一些为生产过程服务的劳动,还作为直接生产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或作为直接生产劳动的附带性劳动,它们所创造的价值还完全包含在同一企业、同一产品之中的话,那么,现在它们则完全从直接生产过程中分离出来,形成一个行业,以独立的专业性的劳动支出,创造出服务产品,专门满足生产过程的需要。

第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产方式或社会经济的运行方式相继发生变革。在这方面最有意义的变化是,商品货币形式逐步形成为社会经济运转的主导方式。它使以单位产品劳动消耗(价值量)为基准的市场竞争, 深入到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渗透到一切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所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为减少单位产品的劳动消耗,降低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使自己的产品拥有更高的市场占有率,都需要利用一切有助于提高效率,减少劳动消耗,降低费用,扩大销售的各种可能条件,因而,为这种需要服务的业务和行业就应运而生。如仓储、运输以及二者结合的物流中心、旅店、电讯、金融、广告等相继发展起来。

第三,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技术设施的广泛应用并不断更新,

一方面排斥着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模式,使越来越多的劳动力被抛向社会,寻找新的劳动岗位,另方面,新的技术设施又为服务行业的扩张,提供了新的可能。现代化的交通运送工具、大型客机的出现,就为旅游业的扩大提供了新的物质条件。这两方面的相互呼应,使服务业的形成、发展,甚至膨胀, 成为客观必然。

第四,生产要素自然配置状况决定服务经济结构性增长过程的具体形态。生产要素自然配置状况是人类生产劳动的自然基础,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客观条件,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相对而言是属于不可控因素之列, 人们只能依照它的具体状况来设计、选择产业规模、产业结构以及产业间的联系方式,而不能超越它的限制,不顾它的实际状况,凭主观愿望去建立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模式。这起码对某一个国家或地区是一个不可违犯的经济规律。生产要素自然配置作为制约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因素,同时也决定着服务业生产力的空间配置和服务经济与其它经济诸如工农业经济之间的对比状况。一国或一个地区之内,在现有科技水平下可供开发的自然资源的状况,客观地制约着服务经济的发展趋势:某些行业首先发展起来,并带动着其它行业的起步。如海岸线的长短,它可供拓建的港口的地理位置与数量的多少,就是该国的或该地区海运行业发展的决定性的自然资源因素。再如自然的、历史的旅游资源又是旅游业(包括旅店、餐馆、运输业)的基本条件。凡是在那些极适应服务经济发展的地方,服务经济的增长具有一种难以控制的刚性,有时甚至会出现本地服务经济的规模超出适度水平,剩余服务劳动力和服务业资金自然流向其它各类较有利于服务经济大力发展地区的情况, 这样,服务经济的全面性发展就会逐步形成。当然,这种发展往往比由生产方式变革引起的服务经济全面发展有着较大的不稳定性和较慢的速度,因为,结构性变动所引起的扩张力往往需要有一个更长的扩散过程。

其次,流通方面的因素。

商品流通规模包括流通规模的扩张和流通结构的变化,表现在社会投入流通领域的商品数量的增长和商品流通半径的延长,以及承担组织商品向消费领域运动的人力和物力(商业网络和技术设施)的增加。一般说来,商品空间移动数量以及商品集散地的增多,同时也意味着商品流经线路的增多和商品价值实现难度的加剧。从国内外的商业发展史来看,每一次商业规模的膨胀,都伴随着商品购销人员数量和商品流通量以及流通渠道的迅速增长和批发商业与零售商业对比结构的改变。在这种人们都可以直观感觉到的市场繁荣的背后,是市场竞争的加剧,所有商品交易当事人都在为获得所需要的使用价值,或为尽快实现商品的价值而各自采取最有利的措施。在一个阶段上,它推动着旅馆业、浴池业、理发业、修理业、客运业的增长;在进一步发展的另一阶段上,它又掀起金融业、邮电业、广告业、交易所的急剧扩张; 在当代,它使一些新兴行业——包装业、交易中心、物流中心,以电子技术为基础的咨询、信息服务业,出现于社会经济生活,并构成社会经济运转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显然,如果商品流通规模的扩大没有服务经济规模的相应扩展,那么,社会商品流通过程就会失去必要的客观保障条件,在当代, 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服务经济结构及服务经济产品结构以及服务经济运行方式的具体的相应变革,整个社会商品流通就会陷于混乱或停滞,整个社会经济也就无法正常运转。

再次,消费方面的因素。

消费是社会生产的最终目的,也是生产发展的动因。消费结构的变化要求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与之相应变化;而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又制约着消费结构变动。

在个人消费结构中,对服务产品的消费需求同工农业产品消费支出相比具有更大的弹性。服务产品消费支出弹性,在一般情况下主要取决于个人收入状况。在个人收入处于较低水平时,服务产品消费支出结构较为稳定,支出弹性也相对较弱。人们购买的服务商品大多属于传统服务业提供的低档服务产品,服务产品供求均衡,是一种简单的低水平均衡。随着人们的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消费总额中的服务商品消费支出数额也就越来越大。这时, 消费支出弹性呈现为刚性上升趋势。这是由于: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有相当一部分以由个人的消费过程中自行操作、“自我服务”的劳动,逐步转化为服务业的服务产品供应。经济越发达,“家务劳动社会化”过程越发展, 就是这种转化过程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消费水平提高,消费结构相应变革, 高档商品、非一次性消费商品在消费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从而引起修理服务业的质的变革:对修理服务劳动量的需求大增,修理服务业自身产生新的行业划分,出现新的社会分工形式。这就是说,当人们具有了较多收入时,就会希望摆脱各种家庭劳动的束缚,争取更多的余暇时间,并充分利用这种时间,去开展有益于人们精神生活和身心健康的各类活动,以丰富自己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这一方面会使更多的家务劳动产品转归社会服务经济部门生产;一方面会要求社会服务经济部门提供消费者在余暇时间内消费的各种服务商品。当社会分工步入专门服务于消费过程的服务业再次分工,各种服务业纷纷出现的阶段,人们就会发现,由消费社会服务业提供的产品,在质量上远比家庭劳动或家务劳动所创造的产品高得多,这些高质量的服务产品,可以使人们的消费需求得到更大程度满足。

另外,人口的变化也会从生产和消费两个方面对服务经济总量增长和结构变动起到明显的制约作用。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由于服务业提供的服务产品与人们的日常社会活动和衣、食、住、行有着特别密切的联系,而且,服务产品的消费活动很多情况下具有一一对应性,即某一服务产品只能由某个人或某个群体来消费,例如医疗、照相、理发、广告、旅馆等行业提供的某一服务产品,就只能由某一个人或某一个群体来消费,我们不可能设想一个人的相片会被另一个人当做自己的相片来欣赏。人口总量的增长必然客观上要求服务业随之增长。人口总量增长较慢时,这种要求并不突出,服务业的相应变动也不会令人瞩目,而当人口总量增长速度加快时,这种要求就表现得特别突出,服务业的相应变动也就更会显而易见。因为,即或人均消费水平不变情况下,人口数量的增长,也就等于消费需求总额的扩大。我国人口总量近几年来大都以 2000 万人的数字增长,如此大的数字,不可能不促使服务经济迅速膨胀。医疗卫生业、托幼业面临的压力很大程度上就是来源于这种人口总数的大幅度增长。不仅如此, 统计表明,我国农业的发展速度也正在受到人口增长的巨大压力。

第二,人口结构不仅影响着整个产业结构,而且也制约着服务经济产业结构和服务业的产品结构。这种人口结构制约表现在如下两方面:首先,人口的年龄结构与服务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有着密切联系。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如果青、少年在人口总量中的比重偏大,那么,与青、少年相关的服务行业就会在服务业中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同时,服务业各个行业在确立产

品生产经营战略时,也会更多地考虑青、少年的服务产品消费偏好;反之, 如果中、老年在人口总量中的数量比重偏大,服务业行业结构和服务业产品经营策略就会更多地倾向于满足中、老年服务产品消费偏好。其次,人口的知识结构影响着服务业产品结构的形成与发展。这表现在知识型服务产业往往在那些知识水平较高的地区的服务经济领域里占据较为突出的地位。因为,在这些地区,知识型服务行业既有充足的劳动力供给,又有较为广阔的产品销售市场,有着较为稳定的需求基础。

政治与经济的联系是异常广泛而敏感的。政治状况在每一时空范围内的微小变动,都会连带经济发生广度和深度不一的变动。从近代社会史来看, 政治对服务经济的影响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妇女解放运动对服务业发展的特殊作用。妇女在几千年的人类社会史中一直担当着家务劳动者的角色。在民主和平等原则日益深入人心、日益成为不可否认的社会公理的情况下,也就为妇女走出家门与男人共同劳动、相互竞争各种职业奠定了基础。社会主义国家的妇女解放运动是一场内容深刻、意义深远的社会革命,它使妇女成为与男子平等的公民,妇女从事各种社会劳动成为极其正常的事情。在资本主义国家里尽管存在有就业上的性别歧视,但大部分妇女在某一年龄段里还是走出了家门,摆脱了家务劳动,投入各种工作岗位。家务劳动产品是社会必要产品,家务劳动可以不存在或大量减少,但它的产品却必须有人创造。否则, 人们的正常生活就无法维持。因此,当妇女逐步摆脱了家务劳动时,服务劳动者就承担起了生产家务劳动产品的任务。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这一转变实际上是以个人收入水平的提高为条件的。但在社会主义国家里,这一转变却完全是社会制度变革的成果之一,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又为这种变革提供了持久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