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美国的农业经济结构

美国的农业经济结构伴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和结构变动,经历了较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既是工业化实现的必然结果,也与政府干预有特殊内在联系, 同时也与美国的城市化进程相关连,是社会群体空间分布结构变化的结果。

18 世纪末到 19 世纪初这段时间,美国 8000 人以上的城市很少。1780 年美国城市人口仅占总人口的 2.7%。农村人口的大部分从事纯农业,只有一小部分人从事手工业、商业和教育,而工商业都是分散、小规模的,教育也很落后,远比不上城市教育的素质。这种状况一直保持到 19 世纪 40 年代

1860 年,美国农业达到了半机械化水平,农业生产规模也有较大程度的扩

张,但此时农村人口仍达 83.9%。这和我国 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的状况差不多。

1925 年之后,美国农村人口的绝对数和相对数均开始呈下降趋势。到第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 1945 年,美国农村人口一共减少 2800 多万,约减少一

半,城市人口增加 5270 万,增长近一倍。这是农业人口向城市大转移的时期, 其间伴随着多种社会矛盾和经济矛盾,是城市产业大发展和农村经济大调整时期。此间,由于农业机械化进程加快,美国农业所需要的劳动工时大大节省,从 1914 年的 231 亿工时减少到 1939 年的 207 亿工时,再加之农产品供给盲目扩大,需求增长相对疲软,农产品市场相对狭窄,许多小农纷纷破产, 背井离乡拥入城市,从 1920~1940 年间,被迫离开农场的人数每年达 100~ 200 万左右。这些人进入城市后,一部分加入了传统产业后备军,另一部分人则被城市新兴行业所吸容,也有一部分人又流回农村,只是进入了非农产业部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农业逐步全盘实现工业化,不但生产方式发生了实质性转变,农业生产组织体系也发生了变化,同时劳动力素质结构也得到优化。在这种背景条件下,农村人口所占比重进一步下降,1950 年为 36.6

%,1970 年降至 26.3%。然而饶有趣味的是,伴随着工业化的成熟和服务经济社会的形成,80 年代以后,美国城乡人口比例状况又出现了复归,农村人口所占比重有所抬升,尽管抬升速率平缓,但总是在渐次递增,到 90 年代此种趋势有所减弱。导致此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经济萧条使失业人数增加,这些人反过来到农村寻求生路;二是城市中的部分退休劳动者寻求清静,移居到乡村;三是农村的公共设施逐步完善以后,生产、流通和生活条件大为改观,城乡基础设施差距大大缩小,因而农村非农产业发展潜力增大,部分城乡劳动者流入农村非农产业,农民的后代也打消了涌入城市的念头。

在城乡人口比例变化的同时,美国农村内部就业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农村中农业与非农业就业者已呈 1:1 趋势。二战结束以后,农村人口就业结构发生了更为显著的变化。其间离开农场的就业人口与战前保持相等速度,但进入农场务农者数目相当少,两者相抵, 从农场净转移出去的人数大大超过战前。1950~1960 年间,净转移出去的农业人口每年约达 100~150 万,1960~1970 年转移速率达到 40%左右。这 20 年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移最多的时代。因此,农村人口中非农业人口比重大幅度上升,1950 年是 31.2%,1980 年达到 53.2%,目前已接近 60%。这种状况的形成是农村非农产业扩大的结果。在美国农村非农业部门的 36 个行业中,50 年代初期就业最多的是建筑业,约有 90 万,其次是零售商业。到 60 年代,情况就发生了变化,第三产业比重快速上升,达到 60%多,这和全国的趋势是一致的。 90 年代,这一比重没有什么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有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