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口增长与产业发展

分析上海市人口增长与产业发展及其相互关系,采用中心市区—边缘区

—郊区三分法、距离段法、距离扩展方法和克里金(Kriging)方法等四种模型,对上海市人口和产业空间增长的非中心化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上海市人口和产业空间增长的非中心化越来越显著。人口和产业就业人口的非中心化序列如下:扩展范围最广的为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其次为第三产业和第四产业(事业部门),最后为人口。即工作岗位带动人口,这和国外城市空间扩散的过程恰恰相反。这一特征还可以通过比较人口和产业密度梯度的变化得到反映。第二产业向郊区扩散的结果,促进了乡村工业化的出现,劳动力人口迅速地从农业向第二和第三产业转移。但人口的高速聚集还未出现。上述四种方法在展现人口与产业空间增长的特征时是循序渐进、逐步深入

的。通过揭示城市非中心化的一般趋势、速度、强度和方向变化来反映城市多部门非中心化的时空过程。城市内部的压力是促使工业向外扩散的主要原因,工业扩散又是城市非中心化的直接动力,政策因素包括严格控制大城市政策、农村人口离土不离乡政策、住房建设和分配制度、城乡分离的行政管理体制等都从一定程度上限制或促进了城市非中心化的进程,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过程。此外,社会心理因素在城市化的初期阶段对城市人口的扩散也产生很大的影响。

为了直观地说明上海市人口和产业增长,SPGIS 绘制输出了三分法区域人口增长、不同距离人口增长指数、人口与各产业部门就业的空间增长、不同产业空间增长曲面及等值线图等 26 幅。例如:图 9-14 表示上海市人口与各产业部门就业人口的空间增长。图 9-15。表示上海市第二产业就业人口的空间增长曲面。

图 9-14 上海市人口与各产业部门就业人口空间增长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