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GIS 在我国的发展

地理信息系统的研制与应用在我国起步较晚,从 70 年代末开始。虽然历史较短,但是发展还是很快。地理信息系统在中国,亦称为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它们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是一致的。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的技术基础是计算机地图制图、计算机技术、计量地理和遥感技术。中国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也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 1978 年到 1980 年为准备阶段, 主要进行舆论准备,正式提出倡议,开始组建队伍、组织个别实验研究。第二阶段从 1981 年到 1985 年为起步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对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理论探索和区域性实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国家地理信息系统规范。1981 年在四川渡口二滩进行试验,以航空遥感资料为基础,进行信息采集和

数据库模型设计。从 1984 年开始,国家测绘局测绘科学研究所着手组建中国国土基础信息系统。1985 年国家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实验室成立,这是一个新型的开放性研究实验室。第三阶段从 1986 年到现在为初步发展阶段。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被列入我国“七五”攻关课题,并且作为一个全国性的研究领域,已逐步和国民经济建设相结合,并取得了重要进展和实际应用效益。这个阶段全国形成了一个比较系统的研究计划:一方面,以研究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的国家规范和标准、省、市、县级的规范和区域性的规范为主体, 解决信息共享和系统兼容的问题;另一方面开展全国性的自然资源与环境、国土和水土保持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应用模式研究,开展结合水土保持、洪水预警和救灾对策、防护林生态和城市环境等方面区域信息系统研究;第三方面是研制和发展软件系统和专家系统,从技术上支撑上述研究领域的开拓与发展。在这个阶段,全国建成了一批数据库,如林业部研制的全国森林资源数据库;开发了一系列空间信息处理和制图软件,如南京大学的微机制图系统及地图绘制软件包、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的地理网络法软件系统;建立了一些具有分析和应用深度的地理模型和基础性的专家系统,如北京大学的地理专家系统、中国科学院综考会的资源开发模型工具库系统、武汉测绘学院的基于 GIS 的专题地图设计专家系统、华东师范大学的地理应用程序软件包等;完成了一批综合性、区域性和专题性的信息系统,如中国科学院的中国国土基础信息系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信息系统、黄河下游洪水险情预警信息系统、黄河三角洲区域信息系统、洞庭湖堤境区域信息系统、三北、京津唐地区生态信息系统,高校遥感联合中心的三川河流域区域治理与开发信息系统,北京师范大学的区域土地适宜性评价信息系统、小流域地理信息系统,国家地震局的地震预测预报信息系统,北京大学的遥感地理信息系统, 华东师范大学的县级地理信息系统,南京大学的省、市、县区域规划与管理信息系统等;开始出版有关地理信息系统理论、技术和应用等方面的著作, 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参与全球性地理信息系统的讨论和实验。现已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地理信息系统的科研队伍,逐步建立了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研究中心和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