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反伊联盟面面观
多国出兵费思量,反伊侵科同立场; 只因利害有区别,调门高低不一样。
伊拉克侵占科威特以后,立即招致全世界舆论的谴责。1990 年 8 月 8 日, 美国宣布出兵海湾后,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等西欧国家也跟随美国, 向海湾和沙特派出了军队。埃及、摩洛哥、叙利亚、巴基斯坦、盂加拉等国也向沙特派了兵。于是,形成了一个国际性的反对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大联盟。这在联合国的历史上是前无仅有的。
自从联合国第六六○号决议通过后,世界各国的态度虽然不尽相同,但在反伊侵科这一点上几乎是完全一致的。英国外交大臣赫德说:伊拉克的入侵已不是一个中东问题,是侵略,我们对安理会采取的任何共同的和有效的措施,都给予坚决的支持。法国外交部长迪马说:如果伊拉克不立即无条件地从科威特撤军,我们将参与联合国对它采取的更加严厉的行动。欧洲共同体也紧急召开 12 国政治委员会会议,讨论决定对伊拉克施加压力。西德和日本政府,除冻结科、伊在其国家的财产、停止同伊拉克的一切经贸活动外, 还允诺出资支持联合国对伊拉克采取的军事行动。
然而,尽管如此,这个联盟中的各个国家,却各有各的处境,各有各的利益,各有各的想法和做法。正如美联社一个记者所讲的:“这个队伍从一开始就像一个蹩脚的杂技团,几乎是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步调从来没有一致过。只有英国和美国是个例外。”
先说说原来的超级大国苏联吧。“冷战”缓和以后,美苏两位巨人握手言和。从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开始,苏联就扮演了“国际道义的捍卫者”的角色,投票赞成了联合国关于谴责伊拉克的所有的决议。然而,也同样是从危机一开始,苏联就与美国保持着一定距离。8 月 3 日,当美苏两国外长在莫斯科发表联合声明谴责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同对,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就呼吁美国保持克制,并明确表示反对美国的炮舰外交政策。在这以后,苏联又宣布不参加海湾多国部队的军事行动,并增加了与伊拉克的接触,重申了关于召开中东问题国际会议的老主张。
9 月 9 日,戈尔巴乔夫与布什在赫尔辛基举行了紧急会晤,就中东局势进行了磋商并发表了联合声明,要求伊拉克无条件撤军,恢复科威特合法政府,然而,却依然没有缩小在是否最终以武力解决海湾问题上的分歧。在当时的记者招待会上,布什表示希望苏联向海湾派遣军队,而戈尔巴乔夫却认为,“如果采用军事手段,必将导致不堪设想的后果”。
11 月 29 日,虽然苏联在联合国安理会投票支持对伊拉克动武的决议,但在此期间和在此之后,苏联却仍在幕后紧张活动,竭力希望拟定一个解决海湾危机的“阿拉伯方案”。同时还宣布,苏联军队不参加针对伊拉克的军事行动。许多观察家和评论家认为,苏联不赞成军事解决海湾危机的主要原因有两条:一是鉴于它和伊拉克长期以来的“友好关系”;二是担心海湾战火烧到它的南大门口,在那一带加盟共和国众多的穆斯林居民中引起骚乱。法国在反伊联盟中是一个很特殊的国家。自从它宣布向海湾派遣军舰和
士兵那天起,就同时声明它并不加入美国牵头的“多国部队”,而将奉行完全的独立政策。它在参加针对伊拉克的经济制裁时,也同时表示了一个愿望: 希望问题能在阿拉伯内部得到解决。为此,密特朗总统派出了大批的总统特
使四处活动,然而这所有的外交努力在伊拉克的强硬姿态下最终一无所获。9 月上旬,当美国总统布什加紧派遣重兵并反复强调采取军事行动的可
能性时,法国却依然表现得很克制。9 月下旬,密特朗再次重申,法国在对伊实行军事封锁的“某些方面”持保留态度,法国在海湾部署军事力量纯属“防御性质”,“保证决不会采取任何威胁性挑衅性行动”。同时,拒绝承担美国在海湾的军事费用。
9 月 24 日,在联合国安理会 5 个常任理事国外长会议上,美法发生争吵, 美国对法国在海湾问题上的立场表示不满。就在这次联大会议上,密特朗提出了关于解决海湾危机的 4 点建议。这个方案在诸如撤军问题、科威特未来政权问题、召开中东国际会议问题上与美国的立场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尽管这一时期有些法国人表示愿意为“国际道义”不借一战,但密特朗总统却“很冷静”。他的想法是尽力维护戴高乐总统 1967 年访问阿拉伯世界以来所取得的外交成果。
在 11 月 29 日的联合国安理会上,法国对将用军事手段对付伊拉克的议案也投了赞成票。但当这一决议规定的伊拉克撤军的最后期限临近之时,海湾地区火药味愈来愈浓、美英忙于备战之际,法国又于 1 月 14 日提出了一个
- 点和平建议。这个方案的要点是呼吁伊拉克撤军,联合国派遣维持和平部队以及召开关于中东问题的国际和平会议。当时,法国这个最后的和平建议遭到了美、英的极力反对。
1991 年 1 月 29 日,从远离战场的法国传来了一个富有爆炸性的新闻: 法国国防部长舍韦内芒因长期在海湾战争问题上与政府存在严重分歧而提出辞职。密特朗总统立即接受了其辞职申请,并任命内政部长皮埃尔·若克斯接替他的职务。
据外电报道,自从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以来,尤其是在 1990 年 9 月法国向沙特派出部队以来,舍韦内芒就从未掩饰他对使用武力持保留态度。在海湾战争开始后,舍韦内芒认为法国空军的行动应仅限于科威特领土,而且强调法国军队应保持其独立性。但法国总统 1 月 20 日在电台解释法国立场时说, 法国“并不禁止自己在一旦需要时前往伊拉克”,包括在伊“后方基地寻找可见目标”。同时认为“必须摧毁伊拉克的军事机器”。舍韦内芒的助手们说,他的辞职是因为他不同意大规模轰炸伊拉克,他认为这违反了联合国决议。
舍韦内芒一贯主张法国不要盲目追随美国,应保持独立的外交政策。他认为,法国应力主和平解决海湾危机,因为法国与美国不同,法国长期与阿拉伯世界保持着传统友谊,对阿拉伯世界的特殊性比美国有更深入的了解。另外,法国追随美国参战,就会成为一个不大重要的盟国,远不如与欧洲其他国家一起,在解决海湾危机中独立扮演重要角色。因此,在 1990 年 11 月
- 日,密特朗宣布法国将对联合国动武的决议投赞成票之后,舍韦内芒第一次提出了辞职,但密特朗拒绝了。舍韦内芒说:“我宁愿是一个和平的国防部长,而不是一个战争的国防部长。”
到 1991 年 1 月 15 日,法国正式宣布参战。舍韦内芒力主把法军的作战范围限制在科威特境内。当他前往沙特视察时仍强调了这一点,这引起了美英等国的强烈不满。第二天,密特朗总统向全国发表讲话,声明如果需要, 法国空军将进入伊拉克境内作战。两天后,他又派法国“美洲虎”战斗机进入了伊拉克领空。对此,舍韦内芒坚决反对,终于第三次递交了他的辞职书。
舍韦内芒辞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海湾战事的深入在反伊联盟各国政府中引起的政治麻烦,反映了欧洲的混乱。舍韦内芒的去职无疑削弱了社会党的力量,同时也削弱了密特朗的政治地位。路透社在一篇新闻分析中指出, 舍韦内芒的辞职突出表明,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盟在反伊的最终目标问题上出现了分歧。文章认为,他的辞职“可能威胁着西方和阿拉伯盟军在即将对伊发动一场地面战争时的凝聚力”。
无独有偶,就在舍韦内芒宣布辞职一天之后,意大利驻海湾海 军司令马里奥·布拉古亚 1 月 30 日也因对“海湾开战表示怀疑”而宣布辞职。在他辞职的前一天,意大利一家周刊《天主教家庭》引用了布拉吉亚的讲话。他在那次讲话中说,如果各盟国多表现出“一点明智”并给经济制裁更多的时间使其生效的话,战争是可能避免的。他的讲话被发表之后,在意大利引起一场轩然大波。尽管布拉吉亚一再表示这家杂志歪曲了他原意,但在意大利电台播放了他的谈话录音后,他感到在当时的气氛中无法继续任职,因而提出辞呈。意政府任命恩里科·马尔蒂诺蒂接替他的职务。
法新社认为,意政府这么快确定新入选的目的是:面对国内强烈的反战情绪,意大利政府意在表明在海湾问题上立场不变。意大利派了 10 架“旋风” 式战斗机、5 艘军舰和约 400 名士兵驻扎海湾。1 月 18 日意大利损失一架“旋风”式战斗机。
在战争初期,德国曾答应提供 35 亿美元捐助给多国部队或直接受战争影
响的约旦、埃及等国,德国 1 月 29 日又向美保证再捐助 55 亿美元,由于德国推脱说宪法有限制,不能派兵去海湾,曾引起美国一些议员的强烈不满。据德国《明镜》周刊报道,海湾战争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德国,早就被美国看作是二等盟友。因此,“富有的德国”只能再拿钱。德国政府发言人说: “这笔捐助是德国同美国团结一致的一个明显迹象。”但是根据民意测验, 80%的德国人希望停火,担心再次被卷入战争漩涡。
许多德国人认为,美国太霸道,太喜欢战争。在德国,反战游行最多。许多反战游行者举的标语是:“再也不要战争了!”这多少反映了今天德国的社会意识。
在德国颇有影响的《世界报》曾在一篇社论中说,德国社会中的青年人总是这样被教育的,即军事防务是不必要的,美国应负责镇压世界上一切邪恶势力。1990 年冷战的结束,对绝大多数德国人来说,最大的轻松不是柏林墙倒了,不是阎家团聚,而是德国再也不会成为潜在的战场了。慕尼黑一家大报说,绝大多数德国人真正想要的是自由致富、被人尊敬和不被打扰。
“德国要不要变成一个世界大国呢?”一次民意测验这样问道。“不, 我们应当置身于国际冲突之外。”居然有 75%的被调查者是这样回答的。“你认为谁应是德国今后效仿的楷模国家呢?”是美国吗?只有很可怜的 2%的人同意。是日本吗?也只不过是 10%的人同意,那是谁呢?有 50%的人列出了瑞士,其次是瑞典。德国人反美,但对自己国家的公司帮助伊拉克制造毒气,却很少有人提出抗议。因为那是在“做生意”。
相比之下,日本的情况就更复杂了。日本现在是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家底最富的国家之一,而且日本政府也想做世界政治大国。但海湾战争却使世人发现,许多日本人仍然更愿意经济上富足,而不主张日本做政治上的巨人。1 月 24 日,当日本政府宣布再向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追加 90 亿美元的援助时,日本朝野顿时闹翻了天。有个日本议员竟不顾礼貌,向海部首相
扔鞋子,一时传为日本的头号政治新闻。
众所周知,日本的石油几乎全部依赖进口,而其中大部分来自中东地区。一旦科威特沦于伊拉克之手,将意味着石油价格大幅度地上涨。日本对于这一点比别人更为敏感。
海湾危机一爆发,日本就立即加入了反伊联盟,除了从道义上谴责伊拉克之外,还一度想派遣日本自卫队参加海湾的多国部队。1990 年 8 月中旬, 美国正式向日本提出了 3 点要求:一是向中东派遣工作人员;二是增加负担驻日美军的经费;三是研究部署预警机构。美国认为:“美国出兵海湾,受益最大的是日本。”
实际上,即使没有美国的要求,日本也有出兵中东的考虑。当然,这种考虑首先是基于日本自身的利益。战后 45 年,日本已从战败国发展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几个经济大国之一。日本国内有一些人,早已不满足于现状, 一直在寻找机会,想跻身于世界政治和军事大国之列。海湾危机似乎为他们提供了这种机会。海湾危机确实损害了日本的经济利益,而出兵中东,又恰恰是日本重振军备的绝好时机,这似乎可以看成是日本迈向政治和军事大国目标 的第一步。
然而,日本并没有马上答应美国的要求。因为这里遇到了一个似乎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战后日本的“和平宪法”规定:“日本不得向领土以外派遣军队。”8 月 26 日。日本外相中山太郎代表日本政府发表讲话,说为了对维护国际和平做出贡献,有必要在征得国民同意的基础上制定新的宪法。日本政府此举,立即引发一场风波。在日本国内,许多左翼团体和在野党纷纷表示反对。在国外,尤其是亚洲地区,一些在二战时期曾遭受日本侵略的国家也纷纷表态,抨击日本政府的政策。许多新闻报刊连续发表文章, 揭露日本政府的真实意图所在。在国际国内的强大压力下,日本政府被迫取消了这项考虑。一些人为了出兵海湾而精心炮制的宪法修正草案——得到海部首相支持的《联合国和平合作法案》也被宣布成为废纸。这场风波使海部内阁刚刚建立起来的威望受到了极大的损害。一家日本著名的杂志对此发表评论说,经历了这场风浪之后,“海部之船已开始下沉”。
中东参加反伊联盟的国家,也各有各的考虑,各有各的做法。厄扎尔总统似乎是“反伊联盟的基石”。当伊拉克军队开进科威特以后不久,土耳其就勇敢地切断了伊拉克通过其境内的输油管道。在这以后,上耳其一直紧跟美国,对伊拉克实行经济制裁,并主张一旦形势需要,可以毫不犹豫地诉诸武力。9 月,厄扎尔总统访美时,曾对布什总统说:“一旦战争爆发,土耳其将坚定不移地支持美国,直到萨达姆总统被赶下台为止。”这番话得到了布什的大力赞赏。
然而,厄扎尔总统的海湾政策在国内却引起不少人的担心和忧虑。如果一旦对伊拉克诉诸武力,上耳其必将成为“前线国家”,战争将不会给土耳其带来什么利益。许多上层人士认为:土耳其应从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出发,在海湾事态中慎重行事,不宜轻举妄动。对于这些话,厄扎尔总统却充耳不闻。由于分歧太大,10 月 11 日,土耳其外交部长阿里·博泽尔宣布辞职;10 月 18 日,国防部长萨法·基拉伊宣布辞职。到 12 月 3 日,连厄扎尔总统亲自挑选并一手栽培的土军总参谋长奈杰普·托伦塔伊也突然挂冠而去。
沙特阿拉伯这次之所以充当反伊大联盟的军事基地,原因是多方面的。
伊拉克在一天之内占领了科威特全境,这使得沙特阿拉伯感到了极大的恐惧。与伊拉克拥有百万雄师相比,沙特那支小小的军队是不堪一击的,它无法保卫这个王国那些数目巨大的财富。这一点,沙特王族心里比谁都清楚。因此,它宁愿花钱,请来外国保镖,以防止“伊拉克强盗”可能的突袭。
从美军开进沙特的那一天起,沙特就一再宣布,它所采取的一切措施都纯属“防御性”的。当美军集结重兵,不断扬言要向伊拉克动武的时候,沙特却表明了它的态度:它请美军来,并不是为了进攻伊拉克;如果美军万一想要动手,必须事前征得它的同意。
9 月 2 日,沙特国防大臣苏丹亲王在一次公开讲话中明确表示,沙特无意对伊拉克采取军事行动,因为“沙特阿拉伯将不会成为对一个兄弟国家采取进攻行动的战场”。10 月 22 日,还是这位亲王提出了一个建议,建议科成特以割让土地为条件,换取伊拉克从那里撤军。11 月中旬,这位亲王再次奉劝伊拉克从科威特撤军,并重申,“阿拉伯民族之间,同是兄弟姊妹,至于领土问题,可以慢慢商量”。苏丹亲王的这些话,曾引起了美国的惊讶。尽管随着战争的发展,他一再改口,说是记者转述错误,但有人查对了沙特官方电台播发的原文,却言之确凿。就沙特阿拉伯来说,它所希望的最佳局面,就是与伊拉克相安无事,和平共处。这是因为在中东地区,萨达姆拥兵百万,既牵制了伊朗和叙利亚,又是唯一能对以色列构成威胁的国家,使该地区谁也奈何不了谁,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这对沙特来说,的确是一桩好事。如果美军真的摧毁了伊拉克,这种平衡就会被打破,而另外几家, 无论谁企图重新称雄,可能都将使中东地区经历一场劫难。这个局面,恰恰是沙特所害怕出现的。
在所有参加反伊联盟的国家中,英国可谓美国最忠实的同盟军。从海湾危机爆发以后,英国几乎完全是与美国用同一个嗓门说话。人们普遍认为, 全世界只有英国是唯一一个真诚赞成美国对伊拉克动武的国家。
一些分析家认为,英国之所以如此紧紧追随美国,在海湾问题上采取“与众不同的强硬态度”,主要原因是:
——近些年来,经济实力庞大的德国声望日高,有取代传统的“英美特殊关系”之势,而海湾危机中德国态度不明朗,英国抓住这个时机,希望经过努力来恢复旧趋淡薄的英美关系。
——海湾国家昔日大多是英国的殖民地,这些国家独立后仍与英国关系密切。科威特与英国的关系更非寻常。此番英国极力主战,也是为了维护。英在中东地区的传统影响和巨大的经济利益。
——英国石油资源丰富,不依赖中东,对伊拉克没有顾虑。海湾危机爆发之时,正值英国首相撤切尔夫人访问美国,双方就此事进行了磋商。布什的助手后来透露,同撤切尔夫人的谈话对布什下决心以武力将萨达姆赶出科威特起了重要作用。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在海湾战争中英国是积极的参战者,跟美最紧。1 月 17 日凌晨,美军对伊拉克首都巴格达首次空袭中,英国的飞机便出动了。
在头 5 天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进行的 1 万多架次空袭中,英国就
占了 400 架次,并且损失了 5 架战斗机。除美国外,英国损失最大。但是英国并不因此而不积极投入战争。他们发现“旋风”式战斗机被打下多架,便改变飞机型号,让“海盗”、“美洲虎”式飞机继续参加轰炸,并在 1 月 31 日答应美国 B—52 轰炸机使用英国的英格兰一个空军基地。这是美国第一次
使用欧洲国家领土向伊拉克发动进攻,也是 B—52 飞机第一次驻扎在英国。英国为出兵海湾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仅开战半个月的统计,就为战争
付出了 12.5 亿英镑的代价,这还不包括损失的装备和补充的弹药开支。英国
也是除美国外出兵参战最多的一个国家,有 4 万部队部署在海湾地区。在一些国家呼吁和平解决海湾战争后,英国首相梅杰表示坚决反对。他说:“我们对任何暂时的停歇或停火不感兴趣,这只能使伊拉克重新集结力量,给部队补充装备给养,给我们造成更大的威胁。”
在美国进驻海湾地区的 50 万部队中,有一支驰名世界的部队——美国的海军陆战队。这支部队规模不大,但却比较特殊,它是美国总统唯一的一支无需国会批准便可直接使用的部队,因此它被西方军界称之为美国政府的掌上明珠、总统的嫡系部队。
美国海军陆战队现有总兵力约 20 万人,这次参与海湾战争的就占了 9 万人。由于它直接受总统领导和控制,其地位和待遇优于其他兵种,被视为军中的宠儿。它通常担负警卫美国政府驻外使馆和使团的任务,并参加登陆作战,配合海、陆、空三军从事沿海地区的战斗,以及参与有限的常规战争。因此,几乎美国所有对海外的入侵战争都离不开这支“王牌军”。
这支美国总统的嫡系部队具有高度的机动能力,它有一支航空兵部队, 其主要任务是支援地面部队进行登陆和海岸战斗。它的主要作战单位是飞行联队。每个陆战师配属一个飞行联队,每个飞行联队下属 2 至 3 个飞行大队
1 至 2 个直升机大队以及其他作战和勤务支援分队。每个联队共有 1.4 万人,
400 架飞机,其中包括攻击机、鬼怪式和大黄蜂式战斗机。这些现代化的飞
机机动性强,还可对远离基地 1000 公里以外的目标发射导弹和投掷炸弹。美军第八十二空降师,是美军最大的一支战略快速部队,也是美军中唯
一一支完全由伞兵组成的队伍。该师行动准则规定,每天 24 小时都处于待命
状态,命令下达后 18 小时内,该师第一个营必须出发,而其中一个连则必须
在 2 小时内登上飞机,整个师也必须在 24 小时内出发。因此 1990 年 8 月, 美国总统布什发布“沙漠盾牌”命令后,该师首先抵达沙特。
为了加强这支“王牌”军的快速反应能力,近年来美国政府为 海军陆战队修建了许多海军航空部,并将其尽可能地配置在靠近地中海、挪威海、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作战地区,从而大大增强了海军陆战队的机动性。
当战争进行到第二十九天时,伊拉克当局突然发表了愿意执行安理会660 号决议的声明。欲知详情如何,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