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

我们的一套经济管理体制,基本上是照搬苏联的,在当时的具体历史条件下,积极作用是主要的,但其弊端很快就暴露出来。毛泽东很早就发现了这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在 1956 年提出十大关系时,他说,听了中央 34 个部门的工作汇报,从中看到一些有关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问题。这里面,就包括我国经济体制上存在的问题。毛泽东还说,苏联方面最近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毛泽东总结苏联的经验,总结我们自己的实践经验,概括出了十个问题,也就是十大关系,也是十大矛盾。尽管当时还没有提出体制这个概念。但实际上,《论十大关系》是对我们的体制所作的第一次认真的剖析。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明显是体制问题;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是产业结构问题;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则是整个生产力布局问题。其实,今天我们所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涉及的面也是很宽泛的,除了管理体制外,所有制形式、产业结构、生产力布局等等方面的改革,也都是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名义下进行的。除了经济体制外、

《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党与非党的关系则是政治体制问题,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则既是经济体制问题,也是政治体制问题。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论十大关系》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探索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文献,其中提出的一些重要原则,直到今天,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根据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要求和原则。中央从 1956 年上半年开始着手抓体制改革。在《论十大关系》中,没有用体制的提法。但在开会研究时,就用了“体制”这个概念。当时的提法是“改进国家行政体制”, 实际是国家经济管理体制。这个改革由周恩来主持。周恩来从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来阐明这一改革的意义。他说:“马列主义的原则是,上层建筑一定要同经济基础相适应,适合生产力的发展。也就是说,各种制度要有利于把一切积极因素动员起来,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我们要从这方面着想。”

①这就把问题提到了应有的理论高度。

在改革过程中,毛泽东亲自听取意见,并委托陈云负责拟定改进经济管理体制的实施方案。经过 1957 年一年的努力,拟定了《关于改进工业管理体制的规定》、《关于改进商业管理体制的规定》、《关于改进财政管理体制的规定》三个文件,经国务院全体会议通过,并经人大常委会批准,决定从1958 年起实施。

毛泽东在 1958 年 2 月 18 日春节团拜会上说;“中央集权太多了,是束缚生产力的。这就是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问题,我是历来主张‘虚君

① 转引自《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第 787 页。

共和’的,中央要办一些事,但是不要办多了,大批的事放在省、市去办, 他们比我们办得好,要相信他们。”①这就是这一次体制改革总的指导思想和要求。

1958 年 6 月,最后确定了企业下放的方案。决定将中央各部直接管理的

1165 个企业和事业单位下放 885 个,比例为 76%。当然,各个部的情况不同, 下放的比例也不相同。纺织部全部下放,轻工业部下放 96.2%,化工部下放91%,但各部都在 60%以上。这样的下放,步子是很大的。这反映了毛泽东和党中央的决心。1958 年 6 月 2 日作出下放的规定,要求在 6 月 15 日以前

完成。不到半个月时间,要改变 885 个企业事业单位的隶属关系(牵涉到一

系列复杂的问题),时间短、要求急,工作很粗糙,特别是 1958 年搞“大跃进”。大批企业事业单位的下放是在“大跃进”的同时进行的,对企业事业单位下放后会出现什么新的问题又缺乏估计(根本没有试点总结经验)。但是。当时从领导来说,决心既大,信心也很足。毛泽东亲自撰写了一篇《人民日报》社论,题目是《反浪费反保守是当前整风运动的中心任务》,于春节团拜那天发表。这篇文章提出,要“彻底改进干部和群众的关系,提高全体职工群众的社会主义觉悟,打破那些妨碍生产力迅速发展的陈规,精简机构,改善生产管理和劳动组织,改进生产技术,降低生产费用,以便贯彻执行多快好省的方针,促进生产力的大跃进。”实际情况是,各地很快就出现了大上基本建设项目,大量增加职工,平调国营企业设备和材料等问题,导致国家计划失控,工业生产秩序混乱。虽然发文件,采取一些组织措施,想解决这些问题,但收效甚微。

面对经济发展的混乱局面,1959 年 2 月 24 日,《人民日报》又发表《全国一盘棋》的社论。这篇社论同一年前毛泽东撰写的《反浪费反保守是当前整风运动的中心任务》的基调来了一个大转折,强调“必须更好地加强集中领导和统一安排”,这就是,“必须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安排全国基本建设项目,统一安排全国主要产品的生产,统一分配全国的原材料,统一调拨和收购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这两大部类的主要物资”。总之,是一个“统”字, 也就意味着要“收”。从 1958 年 3 月开始,又将一部分企业住上收,将下放给地方管理的一些企业收归国务院有关部管理。1959 年 7 月,毛泽东在庐山会议上又讲,“现在有些半无政府主义。‘四权’过去下放多了一些、快了一些,造成混乱,应该强调一个统一领导,中央集权。下放的权力,要适当收回。”①1961 年开始进行经济调整,在调整过程中,把下放给地方管理的大部分企业收归国务院有关部门管理。这样,就回到了 1956 年毛泽东讲十大关系时的状态。所谓体制改革,又回到了原地。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对经济体制改革进行的一次重要的探索。这次探索没有取得什么成果。站在今天的高度,回顾毛泽东的这一次实践, 仍然可以得到某些教益。

首先,这次体制改革的总方向是对的。当时,毛泽东看到了社会主义仍然存在许多矛盾,这些矛盾都会直接或间接地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所以,他提出正确处理十大关系,解决十个方面的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在这样一个总的指导思想下,提出调整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① 转引自《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第 796 页。

① 转引自《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第 802 页。

改革管理体制。

在管理体制上,毛泽东指出,主要问题是中央集权过多。因此,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适当扩大地方的权力。他说:“应当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力,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情。这对我们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比较有利。”②毛泽东总结了苏联的经验, 分析了我国的特点,指出:“我们的国家这样大,人口这样多,情况这样复杂,有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比只有一个积极性好得多。我们不能像苏联那样,把什么都集中到中央,把地方卡得死死的,一点机动权也没有。”③ 我们说,毛泽东这次提出进行体制改革的总的方向是对的,意思是说,他是针对苏联的高度集权的模式提出改革的、他已经触到了苏联模式的最主要弊端。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次体制改革是一次有益的探索。

其次,毛译东对发挥地方积极性的设想,也是很有远见的。毛泽东说, “我们要统一,也要特殊。为了建设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有中央的强有力的统一领导,必须有全国的统一计划和统一纪律,破坏这种必要的统一,是不允许的。同时,又必须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各地都要有适合当地情况的特殊。”①他还指出,“中央要巩固,就要注意地方的利益。”这是很深刻的辩证法。毛泽东说:“地方又有地方,它有专区,比较大的市镇, 有县的工业。所以,有中央的工业,有省的工业,有专区的工业,有县的工业。这样就手脚多,大家的积极性多。”②这是他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思想的具体化,也是我们今天进行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毛泽东设想,除了中央的工业,还要有省的工业、专区的工业、县的工业。当然,他没有,在当时还不可能提乡镇工业。今天,全国范围的乡镇企业,不正是毛泽东的思路的延伸吗?

毛泽东搞的这次体制改革,从实践上看,没有取得积极成果。他的教训, 也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总结的。

前面讲到,毛泽东提出中央集权过多的问题,已经触及了苏联模式最主要的弊端,但是,他还不可能从根本上否定这种模式。这次体制改革,实际上是计划经济体制范围内的权力调整,特别是没有认真解决企业的自主权问题。虽然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要给工厂一点权力,一点机动的余地,一点利益。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是很不彻底的。但在这次体制改革中,连这样的要求也没有实现,只是中央与省一级管理权限的调整。

其次,这次体制改革工作本身过急过粗。855 个工厂,要求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统统下放,这比社会主义改造中全行业公私合营、农业合作化中的初级社到高级社的速度还要快。当时造成的混乱与损失,同这种急躁冒进的工作方法也是直接有关的。这是用打仗的方式,用搞政治运动方式搞经济工作的一个典型例子。后来的许多事实表明,这是我们经济工作中的一种顽症,直到今天,仍然存在。我们要很好地总结和吸取这样的教训。

最后,这一次体制改革的认识方法也值得研究。毛泽东 1961 年曾说,解

放后 11 年,他做过两次调查,一次是为农业合作化问题,看了一百几十篇材

②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 729 页。

③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 729 页。

①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 730—731 页。

② 转引自《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第 796—797 页。

料(最后编成了《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一次就是用两个半月时间听取 34 个部门的工作汇报,最后形成了《论十大关系》)。从他自己来说,对这两次大的调查是比较满意的。有人认为,毛泽东对合作化的调查“不能说是成功的”。①最主要的,这不是实地调查,是看各地送来的材料,是看第二手的东西,而这些材料都受到毛泽东的“左”的思想,特别是批判“小脚女人”的影响,因而这些材料都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对于第二次调查,是在高层范围内进行的,主要是听取了部以上高级领导干部的汇报,他们从客观上反映的问题是重要的,毛泽东据此概括出来的十大关系,也是正确的。但这次调查的局限性也是明显的,就是没有到下面去,没有听取下面,特别是企业的意见。因此,他对企业缺乏自主权的情况和问题,就感受不深。在

《论十大关系》中虽然提到给工厂一点权力、一点利益,但在实行体制改革时,没有将这个问题作为一项重要内容,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还要讲一下,在毛泽东对 34 个部进行调查和《论十大关系》讲话启发下, 党内形成了探索的新风,取得了不少重要的成果。陈云同志在党的八大发言, 提出了著名的“三主体三补充”的原则。他主张: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是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济是补充;计划生产是主体,在计划许可范围内按市场变化的自由生产是补充;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内的自由市场是补充。这是对我国经济体制调整和改革的重要原则,今天,基本上正是按照这样的原则进行改革的。

李富春同志提出了实行分级管理的计划体制的建议,其他同志也提出了一些好的建议。这些,都是带有改革意义的。

1956 年和 1957 年,是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理论大发展的一年。他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基本矛盾的理论观点,而且,他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存在着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状况。他具体剖析了这种矛盾的表现,提出按照具体情况,解决这些矛盾。他从理论上阐明:“矛盾不断出现,又不断解决。就是事物发展的辩证规律。”①因为这些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得到解决。这就从逻辑上提出了改革的问题。

在 1957 年 3 月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毛泽东从理论上明确提出了进行改革的要求。他说,我们国家要有很多诚心为人民服务、诚心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立志改革的人。我们共产党员都应该是这样的人。他还提出,我们还需要有一批党外的志士仁人,他们能够按照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方向,同我们一起来为改革和建设我们的社会而无所畏惧地奋斗。即使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些话也是完全正确的。(一)毛泽东提的“改革和建设”,正确地抓住了主要的命题。今天仍然是这样。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就是我们的基本实践。这同毛泽东 1957 年的提法是一脉相承、完全一致的。(二)改革和建设要按照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方向进行。这也是今天必须明确和坚持的。邓小平多次讲,我们的“四个现代化”和改革开放前面,有“社会主义”四个字,就是这个意思。(三)共产党员都应当是立志改革的人。不仅如此,还要有广大党外人士一起来进行改革。(四)进行改革要无所畏惧。改革就是要解决矛盾。这就意味着有阻

① 《毛泽东利他的秘书田家英》第 24 页。

①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 769 页。

力、有困难、有风险。因此,改革者要有大无畏的精神。

但是,毛泽东当时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改革,认识还比较笼统,特别是没有同实际进行的体制改革相联系。以后,重点转向了“革命”,转向了“以阶级斗争为纲”,致使中国的改革推延了整整 20 年。这说明,提出正确的历史命题固然不容易,深刻地理解已经提出的正确历史命题,并坚持不懈地在实践中解决,是更不容易的。有时候,历史不得不走曲折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