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贡献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 1976 年 9 月毛泽东逝世,他领导中国的社会主

义事业整整 27 年,长达四分之一世纪。从 1976 年粉碎“四人帮”到现在,

又过去了整整 17 年。纵观新中国建立以来,这 44 年的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以下几个阶段:

1.恢复国民经济的三年(1949—1952 年);

  1. 基本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和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四年(1953—1956 年);

  2. 既取得很大成绩又有严重错误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1957—

1966 年);

  1. 政治上天下大乱,经济上濒临崩溃边缘的“文化大革命”十年(1966

—1976 年);

  1. 政治上徘徊、经济上冒进又孕育着历史伟大转折的二年(1976—1978 年):

  2. 实现历史伟大转折,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 15 年(1979 年至今)。

对于以上这些阶段的社会主义实践,有的毛泽东本人作过实事求是的评价,有的我们党的历史文献作了客观的评价。

对于上述第一、二阶段,毛泽东说:“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头八年内,我们的革命任务,在农村是完成对封建主义的土地制度的改革和接着实现农业合作化;在城市是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经济建设方面,那时候的任务是恢复经济和实现第一个五年计划。不论在革命方面和建设方面,那时候都有一条适合客观情况的、有充分说服力的总路线,以及在总路线指导下的一整套方针、政策和办法,因此教育了干部和群众,统一了他们的认识,工作也就比较做得好。”①这个评价是符合实际的。在以后的十年中,一方面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另一方面,

①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 829 页。

①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 831 页。

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失误,而且,失误越来越严重。在下一个十年中,出现了全局性的、长时间的、严重的错误,造成了历史性的悲剧,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严重挫折。粉碎“四人帮”以后,经过两年短暂的徘徊和较量,终于实现了历史的伟大转折,进入了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新时期。

毛泽东领导的 27 年社会主义实践中,我们既取得了巨大成就,也有令人痛惜的损失,既有正确的东西,也有严重的失误,既有前进也有后退,既有丰富的正面经验,也有许多失败的经验。用科学的方法总结这些经验,可以大大丰富我们的理论。毛泽东在实践中进行了认真的探索和总结,创立了一些重要的理论观点,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由于他的思想逐渐偏离了实事求是的轨道,特别是陷入了“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失误而难以自拔,使他不但不能将后一时期的成功经验和不成功的经验科学地加以总结,反而在理论上提出了不少错误的观点和论断。这是很令人痛惜的, 今天,我们已有更好的条件来研究总结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实践。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我们可以列举以下几点。

(一)作出了“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的历史结论。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广大人民开始在新制度中生活。绝大多数人坚决拥护社会主义,他们欢欣鼓舞,另一方面,也有些人对新制度不习惯,甚至产生怀疑和动摇的情绪。针对这种情况,毛泽东指出:“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①社会主义是中国的唯一的出路。这是一个历史的结论。

作出这个结论,首先是依据新制度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这一事实。从 1953 年开始执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到 1956 年,只用了 4 年时间,就提

前完成了。解放前 50 多年全国钢产量包括日本人控制的东北在内,最高年产

量才 90 多万吨。在 1949 年,全国钢产量才十几万吨。到 1956 年 11 月底,

钢产量就达到了 415 万吨。1956 年工业年总产值达到 703 亿元,比 1952 年

增长一倍多。从 1953 年到 1956 年,全国工业生产总值平均每年递增 19.6%。根据这些事实,毛泽东阐明:“我国现在的社会制度比较旧时代的社会制度要优胜得多。如果不优胜,旧制度就不会被推翻,新制度就不可能建立。所谓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比较旧时代生产关系更能够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性质,就是指能够容许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因而生产不断扩大, 因而使人民不断增长的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的这样一种情况。”②这个分析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标准,这种分析抓住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质。社会主义制度比中国旧时期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胜,最主要的,是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这是一个历史的结论。从五四运动开始, 甚至从更早的时期开始,中国向何处去,怎样的社会制度才能振兴中华,这些问题就是先进人物探索思考的主要问题,也是一再争论的大问题。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的事实,对这些关系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问题作出了最有力的回答,也是中国广大人民的结论。对于毛泽东来说,也是奋斗几十年的理想得到实现的证明。毛泽东在 1911 年下半年参加革命军的时候,从《湘江日报》

①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 768 页。

②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 767 页。

上看了讨论社会主义的文章,还读了一些关于社会主义及其原理的小册子, 就对社会主义很感兴趣。①大约在 1920 年,正式选择了社会主义,并为其实现而开始建立共产党组织,进行革命斗争。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始终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最高纲领、为大目标。到 1957 年,已经奋斗了三四十年。对毛泽东来说,这是自己奋斗几十年得出的一个历史结论。

“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这个结论当然包括中国的发展。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了“只有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结论,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发展为依据的,是对毛泽东作的历史结论的延伸和重要补充。

(二)创立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

社会主义社会有没有矛盾?如果有矛盾,有哪些矛盾?其特点是什么? 怎样解决?这些问题,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没有明确回答,更没有系统阐述过的重大理论问题。

毛泽东早就说过:“不论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 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这也是毛泽东长期以来采取的一个基本方法。对于社会主义这样的历史新事物,当然要认真研究,掌握其规律。

当然,毛泽东创立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是有其历史背景的。从国际上说,1953 年斯大林逝世以后,苏联不断出事,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 1956 年 2 月。苏共二十大,采取不正常手法,大反斯大林,引起了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混乱。接着出现了波兰匈牙利事件。这一系列的重大事件,引起人们对社会主义的思考,也产生了一连串的疑问和忧虑。从国内来说,社会主义制度刚建立,一些人还不习惯,再加上我们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后期工作过粗过急,许多具体问题没有及时得到妥善解决,因此,出现不少闹事的情况,矛盾比较明显。以上这些情况,迫切要求从理论上作出回答。这就是毛泽东创立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客观需要。

从 1956 年 4 月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和《论十大关系》,经过

1957 年 1 月的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到 1957 年 2 月在最高国务会议作

《如何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的讲话,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基本形成。这个学说大致有以下一些要点。

  1. 社会主义仍然存在矛盾。

经毛泽东多次审阅修改的重要文章《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一文中说:“有一些天真烂漫的想法,仿佛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是不会再有矛盾存在了。否认矛盾存在,就是否认辩证法,各个社会的矛盾性质不同, 解决矛盾的方式不同,但是社会的发展总是在不断的矛盾中进行的。”①毛泽东 1956 年 12 月 4 日给著名民主人士、中国民主建国会主任委员黄炎培的信中说:“社会总是充满着矛盾。即使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也是如此,不过矛盾的性质和阶级社会有所不同罢了。”②毛泽东在 1957 年 1 月召开的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的讲话中,批评了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是对立统一的,是存在着矛盾、阶级和阶级斗争的那样一种思想观点。在《关于正确处

① 参见《西行漫记》第 117 页。

① 《人民日报》1956 年 4 月 5 日。

② 《毛泽东书信选集》第 514 页。

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毛泽东更加明确地指出,没有矛盾的想法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天真的想法,“许多人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还有矛盾,因而使得他们在社会矛盾面前缩手缩脚,处于被动地位;不懂得在不断地正确地处理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将会使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的统一和团结日益巩固。”①尽管马克思早已讲过,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仍然存在弊病,但是,在我们队伍中的不少人,却以形而上学的观点看待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美好的社会,是我们的理想,就不愿看到或不敢说社会主义制度还有不可避免的弊病,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矛盾,毛泽东明确地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这在当时来说,确是使人产生震聋发聩、耳目一新的观点。

  1. 概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特点。

毛泽东说:“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②毛泽东指出和阐明:①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基本矛盾”的概念。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一个很重要的新的概念;②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③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同旧社会的基本矛盾存在不同的性质和情况,总的说是“又相适应又相矛盾”。④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 不断地得到解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观点,今天仍然是我们进行改革的主要理论依据。

  1. 提出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观点。

毛泽东说:“在我们的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这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矛盾。”③毛泽东具体分析了我国社会中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状况,并指出:“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这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简单他说起来,前者是分清敌我的问题, 后者是分清是非的问题。”④依据剥削阶级已经消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而出现了大量人民内部矛盾的情况,毛泽东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一个总题目。他还提出,怎样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是一门科学。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当前和今后长时期中必须认真注意的重大问题,作为一门科学,需要我们结合各个时期的实际情况,不断总结经验,加以研究。

基本矛盾是从社会有机统一体的几个方面的相互关系角度而言的,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具体应用。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从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与人的关系,主要是阶级关系的角度而言的, 具有独创性。

  1. 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仍然要在解决矛盾中前进。

《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一文中说:“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也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中进行着的。在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中,技术革新和社会制度革新的现象,都是必然要继续发生的,否则,社会的发展就将停止下来。”毛泽东在 1957 年 1 月的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的

①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 766 页。

②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 767 页。

③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 757 页。

④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 759 页。

讲话更明确指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的基本矛盾”。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毛泽东批评:“许多人不敢公开承认我国人民内部还存在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我们的社会向前发展。”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可以说是毛泽东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最重要的贡献。

为了更好地理解毛泽东创立的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有必要回顾一下前人的有关理论观点并作些比较。

列宁曾经简明地指出:“在社会主义下,对抗将会消失,矛盾仍将存在。”

①这是 1920 年在一本书上写的一句批语。可以说,这是列宁的一个思想火花。斯大林在这个问题上的思想观点,毛泽东作过这样的评价:斯大林在一

个长时期里不承认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直到他逝世前一年写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才吞吞吐吐地谈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说如果政策不对,调节得不好,是要出问题的。这个评价基本符合斯大林的思想情况,但过于简单。其实,斯大林关于苏联社会主义下的矛盾,有过不少论述, 其中有些观点,即使在今天看来,仍然是可贵的。

1925 年 5 月 9 日,斯大林在俄共(布)第 14 次代表会议的总结报告中说:“我国有两种矛盾。一种矛盾是内部的矛盾,即无产阶级和农民之间的矛盾。另一种矛盾是外部的矛盾,即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国家和其他一切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①斯大林对这两种矛盾作了具体分析。他认为,无产阶级和农民阶级是苏联社会主义两个主要阶级,无产阶级和私有者阶级即农民阶级之间必然产生矛盾。但是,这两个阶级之间除了有矛盾以外,在发展的根本问题上还有共同的利益。这些共同的利益无论如何会超过这些矛盾。这些共同的利益就是社会主义道路。斯大林指出,掌握经济命脉的无产阶级专政一定会采取一切办法使社会主义道路取得胜利,另一方面,农民是乐意走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的。因此,党能够而且必须用社会主义国家自身的力量来克服无产阶级和农民之间的矛盾,能够而且必须和农民一起并且依靠工农联盟来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

关于第二种矛盾,斯大林认为,只要资本主义包围存在,就一定会有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进行武装干涉的危险,只要这种危险存在,就一定会有复辟的危险即资本主义制度在苏联恢复的危险。斯大林还认为,这种矛盾不是靠苏联一个国家的努力就可以完全克服的,只有在国际范围内,只有通过若干国家的无产者的共同努力,或者更好是在几个国家的无产者取得胜利以后,才能解决。

斯大林把上述两种矛盾的解决,看作是社会主义在苏联的命运问题。他还强调,不能将这两种矛盾(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混为一谈。

1926 年 1 月出版的《论列宁主义的几个问题》中,斯大林摘引了上述关于两种矛盾的论断,并再次强调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①

1926 年 11 月 1 日,斯大林在联共(布)第 15 次全国代表会议的报告,

① 《列宁全集》第 60 卷,第 282 页。

① 《斯大林全集》第 7 卷第 91 页。

① 见《斯大林全集》第 8 卷第 62 页。

又讲了苏联国内的矛盾问题。他说,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主要优点,“在于它使工业化的利益和居民中劳动阶层的基本群众的利益趋于一致,在于它不是使千百万群众贫困化,而是改善他们的物质生活状况,不是使国内矛盾尖锐化,而是缓和并克服这些矛盾。”②斯大林在 1930 年 11 月和 12 月给一位同志写的两封信中,重申了这一段话,并再一次阐明,不能把“结合内部的矛盾”同“结合外部的矛盾”混为一谈。③这里讲的“结合”,是指“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基本群众首先是和基本农民群众的结合”,所谓“结合内部的矛盾”和“结合外部的矛盾”,同他原来讲的“内部的矛盾”和“外部的矛盾” 是一个意思。但是,斯大林在 1930 年讲的“结合外部的矛盾”是指“无产阶级专政和国内资本主义分子之间的矛盾”。这可以看作是对他原来讲的外部的矛盾的含义的一个补充。

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国内的矛盾错综复杂。斯大林不但敢于正视这些矛盾,而且,从人与人的关系,主要是阶级与阶级的关系(利害关系)的角度,在理论上将这些矛盾归纳和区分为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两种。这确是具有创造性的理论概括。斯大林还指出,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基本群众之间的内部矛盾,是在发展的根本问题上(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工业化)有共同利益前提下的矛盾。他着重指出,他们之间的这种共同利益超过矛盾,可以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得到解决。斯大林所讲的外部矛盾,其含义很清楚,是敌对性质的矛盾,要通过世界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和国内消灭富农来解决,也就是要通过激烈的阶级斗争来解决。这些论述也是富有新意的。斯大林关于苏联存在两种矛盾的理论观点,是在苏联还没有全面建立社

会主义制度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他没有也不可能将这些矛盾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相联系,因而在理论上是不彻底的。这种不彻底性在一定条件下会将这个正确的理论观点引入误区。

1936 年 11 月 25 日,斯大林在关于苏联宪法草案的报告中宣布,苏联基本上实现了共产主义第一阶级,即社会主义。在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被消灭以后,苏联社会的阶级构成是怎样的?苏联社会还有没有矛盾?斯大林作了明确的回答。他说:

“剩下了工人阶级。剩下了农民阶级。

剩下了知识分子。”①

关于上述这些阶级和人群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矛盾状况,斯大林也明确他说:“这些社会集团间的经济矛盾在缩小,在消失。”“这些社会集团间的政治矛盾也在缩小,也在消失。”②过了不到两年,斯大林在《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著作中,就从哲学高度断定,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状况完全适合”。③按照斯大林这个论断,苏联原来存在的“内部的矛盾”自然就不存在了。

直到 1952 年 5 月 22 日,斯大林在《关于尔·德·雅罗申科同志的错误》

② 《斯大林全集》第 8 卷第 255 页。

③ 《斯大林全集》第 13 卷第 20、21 页。

① 《斯大林选集》下卷第 394 页。

② 《斯大林选集》下卷第 396 页。

③ 《斯大林选集》下卷第 449 页。

一文中,批评了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没有任何矛盾的观点。他说:“我国现今的生产关系是处在这样一个时期,它完全适合于生产力的增长,推动生产力一日千里地向前发展。但是,如果以此自满,以为在我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不存在任何矛盾,那就不正确了。矛盾无疑是有的,而且将来也会有的,因为生产关系的发展落后于并且将来也会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只要领导机关执行正确的政策,这些矛盾就不会变成对立,而这样也就不会弄到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生冲突。”①斯大林的这篇文稿收入了他的最后一本理论著作《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斯大林从 1938 年提出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完全适合”论,到 1952 年作出二

者之间存在矛盾的论断,经历了 14 年的社会主义实践。这个论断就是总结

14 年社会主义实践经验而作出的,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斯大林的理论仍然是不彻底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其一,我们细读斯大林的论述,可以看出他有明显的矛盾,他一方面肯定,苏联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完全适合”生产力的增长,另一方面又说二者之间有矛盾,因此,说他“吞吞吐吐”、“勉强承认”,是不为过的。

其二,也是主要的问题,是斯大林对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矛盾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矛盾的方法的分析论断。斯大林说,“这里所涉及的首先是集团的即集体农庄的所有制、商品流通这样一些经济现象。”怎么办呢?斯大林说:“任务在于,通过把集体农庄所有制逐渐变成全民所有制的办法,通过以产品交换制——也是逐渐地——代替商品流通的办法,来消除这些矛盾。”

②斯大林认为,在苏联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阻碍生产

力发展的症结在于存在集体所有制和商品流通,因此,解决的办法是:(一) 将苏联的集体所有制升格为全民所有制,比单一的公有制更进一步,搞单一的全民所有制,这是更加典型的“一大二公”,更加典型的“穷过渡”;(二) 消灭商品流通,实行彻底的产品经济。这些办法同我们今天的改革正好相反。

斯大林是在高度集中统一、排斥市场机制的苏联模式的框子中观察和思考问题的。按照他的主张,将把这个模式推向极端。这样,他的创造性的理论观点也就被窒息了。

从上面的简略叙述可以看出,斯大林在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这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提出过“两种矛盾”的卓越观点,也作出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完全适合”的否认矛盾的论断,最后,又承认二者之间有矛盾。他的思想和理论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

我们再来看毛绎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的学说,确实比斯大林大大前进了一步。首先是,毛泽东坚持以辩证的观点和方法观察社会主义,善于发现也敢于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矛盾,而且认为,正是这些矛盾运动, 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方法很说明问题。他的《论十大关系》就是讲的十大矛盾。正是在这篇文章中, 他再一次指出,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我们的任务,是要正确处理这些矛盾。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从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实践中的矛盾入手的。斯大林在一定时期看到了苏联社会存在的具体矛盾,但他没有能够以辩证的观点从总体上观察社会主义社会,因此,认为只要将这些具体矛盾克服

① 《斯大林选集》下卷第 590 页。

② 《斯大林选集》下卷第 590 页。

了,社会主义就不存在矛盾了。这是他延续长达 14 年的“完全适合”论的重要思想理论根源。相比之下,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观察坚持了辩证法。其次,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提出了系统的观点,并指明了进一步研究的要求和方法。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确实是毛泽东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贡献。

(三)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

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也就是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社会的问题,它集中反映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社会主义的目标,关系到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毛泽东和党中央其他领导同志对此很重视,不断地探讨这个问题。

既然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集中反映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那么,科学的符合本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目标,也只能在对社会主义科学理解的基础上制定出来,而且必然随着人们对社会主义科学理解的加深而不断完善。毛泽东和党的文献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的提法,就经历了一个相当

长的过程。

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写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毛泽东提出了“由农业国进到工业国,由新民主义社会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目标。在建设方面,提出了“工业化”的目标。这个目标为全国人民所接受, 反映在《共同纲领》总纲中(第三条),毛泽东在 1953 年提出的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仍然是以“国家工业化”作为经济建设的目标的。但是,在毛泽东修改定稿于 1953 年 12 月发布的《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这个文件中,提法就已经有了变化。这个提纲中说:“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就可以促进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就可以建立和巩固现代化的国防”。这里,出现了“现代化”的提法。从上下文看,这个文件是把工业化与现代化两个提法等同的,如文件中有“现代化工业有了显著增长”、“国营工业在现代工业中占据优势”等提法。1954 年 9 月 15 日,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开幕词中,提出了“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明程度的伟大的国家”的目标。在这一讲话中,毛泽东同时又提出,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共和国。从上面的材料可以看出,毛泽东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的提法,在逐步发展,由工业化到现代化,由工业现代化,到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现代化, 由经济方面的目标到高度现代文明,还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共和国的目标。

与此同时,周恩来在同次人民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他提出:“要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①这是我们的重要文献中关于四个现代化的最早的提法。

1957 年 2 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讲话中,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的提法是: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1958 年 5 月,刘少奇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作的报告采用了毛泽东的这个提法。1959 年底到 1960 年初,毛泽东在读苏

① 《周恩来选集》下卷第 132 页。

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又一次讲到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他说, 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这样,在毛泽东的思想上,建设社会主义的目标就由三个现代化发展到了四个现代化。1961 年 9 月 15 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当前工业问题的指示》这个文件,传达了毛泽东的这个新提法。

周恩来 1963 年 1 月 29 日在上海科技干部会议上讲话指出:“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伤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们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①这个提法将毛泽东的“科学文化现代化”改为“科学技术现代化”,更确切了。特别是, 周恩来指出了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这样,就使社会主义建设的四个现代化目标的提法达到了定型的程度。在 1964 年 12 月 20 日至

1965 年 1 月 4 日,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整个国民经济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要把我国建设成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原打算从 1966 年开始的新的五年计划,即按此目标进行建设,但被毛泽东自己发动的“文化大革命” 打乱了这个战略总部署。这是令人十分遗憾的事。虽然如此,毛泽东提出、周恩来积极支持并加以完善和贯彻的社会主义建设目标,在理论上实践上仍然具有重大意义。

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目标,经历了从工业化到现代化,从三个现代化、四个现代化并提到明确为四个现代化(从毛泽东本人来说,则是从三个现代化到四个现代化)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今天,四个现代化已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奋斗目标。现在,在四个现代化提法基础上形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提法,已为大家所接受,成了我们的日常用语。

对建设社会主义目标的提法的变化,反映了毛泽东和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的发展变化。在本书后面将要讲到这个问题。

这里着重讲一下,把社会主义同现代化相联系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上, 经过革命而建立起来的崭新社会形态。因此,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紧密联系, 是不言而喻的。列宁在经济落后、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建立社会主义,在经济方面首先就面临着用现代科学和技术装备工业、农业和运输业的问题。列宁曾明确指出:“只有当国家实现了电气化,为工业、农业和运输业打下了现代大工业的技术基础的时候,我们才能得到最后的胜利。”①列宁用了现代化的提法。所谓现代化,具体说,就是电气化。在经济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明确提出现代化的要求和目标,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这将有利于们更好地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质。

毛泽东和我们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很早就提出了现代化的要求,而且,明确提出了四个现代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又进一步创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概念,在现代化的内涵方面,除了上述四个方面以外,又把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现代化”已经成了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

① 《周恩来选集》下卷第 412 页。

① 《列宁选集》1970 年版第 4 卷第 399 页。

会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