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生命的奥秘

近亲为什么不宜婚配

大多数人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近亲不宜婚配,然而具体的原因许多人并不知晓。其实,只要懂得一些遗传学的知识,这个问题是不难找到答案的。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两个基本概念: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凡是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或疾病,其传递方式叫显性遗传。由显性控制的性状,在后代中要表现出来。凡是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和疾病,称为隐性遗传。只有当隐性基因纯合时,它所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对于这个原理人和动植物是完全相同的。孟德尔遗传定律不仅适用于动植物,而且在人类正常性状或遗传病的传递中也同样适用。

人类有一种叫做“白化病”的疾病,由于缺乏色素,头发和汗毛都是白的,皮肤也是白的,眼珠呈淡红色。这种性状在遗传上是隐性。如果父母双方都没有白化病,而在子女中却出现了白化病,那么父母双方就一定都是白化病基本的杂合体。人类中还有一种“白痴”病患者。这些人从小智力就特别差,被称为“白痴”,也是一种隐性遗传病,其遗传规律和白化病完全相同。

人类中像白化病和白痴这样的遗传病种类还很多,遗传规律和这两种疾病相同:由于某一隐性基因成为纯合体,使这不良的隐性基因的作用得以表现。但是某一隐性基因来说,在人类中的数目毕竟不是太多,因此,必须父母两人都是这个基因的杂合体,才有可能让它在子代中表现出来。

明白了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的原理后,让我们再来看看近亲为什么不宜婚配。

事实上,在古代人们从无数事实中得出结论,血缘关系很近的男女结婚,生育力往往较低,或者后代死亡率较高或者后代中常常出现畸形或遗传疾病。所以,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典籍中就有“男女同性,其生不蕃”的说法。在西方,罗马皇帝狄奥西多一世就曾严令禁止近亲结婚,违者判罪,甚至处死。犹太人宗教法律中禁止43种亲戚结婚。由此可见,古人虽然不懂得遗传学规律,但是他们从多年的生活实践中确认了“近亲不宜婚配”这个事实。

从现代遗传学角度来讲,更容易说明近亲不宜婚配的道理。血缘比较接近的男女,例如表(堂)兄妹,比无亲戚关系的人更容易携带相同的基因,因为他们是从一个共同祖先那里接受到它的。如果一个男人(或女人)是某一不良基因的杂合体,这个不良基因可能传给他的(或她的)儿子或女儿。如果儿子又传给孙子、孙女,女儿又传外孙、外孙女,然后表兄妹结婚,那么在他们的后代中,就有可能使隐性基因纯合而表现出相应的隐性性状。从理论上讲,表兄妹或堂兄妹携带相同基因的概率是1/8,而无亲戚关系的两个人,携带相同基因的概率要比1/8小得多。近亲结婚,倾向于把存在于杂合体的隐性基因变成纯合的,因而使它们所控制的隐性性状变成公开的。

现代遗传学表明,近亲结婚的后果十分严重。近亲结婚容易造成下一代白化病、白痴、隐性聋哑、先天性全色盲等遗传性疾病。大量研究资料表明,近亲结婚其子代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子代的发病率高十几倍甚至几十倍。这是因为,在正常人之中,每个人都有可能携带五、六种隐性遗传疾病基因,如果夫妻双方携带有相同的隐性遗传基因,那么,他们的后代有1/4的可能性发病。

达尔文(C.R.Darwin)家庭的不幸,就是近亲结婚造成危害的典型例子。我们知道,一代伟人达尔文由于创立了进化论而闻名于世,事业上可谓是成就显赫,然而他的家庭却并不幸福。他的妻子埃玛是他舅父的女儿。达尔文夫妇有三个孩子早年夭折;另外两儿一女婚后都无子女;二儿子乔治、三儿子弗朗西斯、五儿子霍勒斯,虽然都成为著名的科学家,但是他们和他们的姐妹伊丽莎白,都患有程度不同的精神病。江苏省东台县计划生育办公室曾在54万人中进行了调查,近亲婚配共有3355对,所生育的5227个子女中,智力低下者有980人,占18.8%,而随机婚配的子女中,智力受到影响的仅占0.13%。前者的患病率是后者的144.6倍。根据国际卫生组织的统计,近亲结婚的后代中有8.1%患有遗传病。

另外,近亲结婚所生子女早死率高。据有人对聚居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基诺族的调查显示,由于这里直到解放初期仍沿用族内婚配的婚姻制度,人口一直不蕃。如巴果塞,直至50年代,仍是一个血缘村寨,他们除兄弟姊妹以外都可以通婚。因此所生女子大多早早夭亡。又据美国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堂表兄妹结婚的子女早死率达到22.4%。

近亲结婚,所生后代往往个子矮小。近来年,在南美洲的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交界处的森林里,发现了身材矮小的“尤卡斯”部落。由于他们有史以来实行近亲婚配,结果人种矮小,都不到1米,有的仅0.6~0.8米。我国西双版纳景洪县的基诺族人的身材也比较矮小,男子身高约在1.56米,女子约为1.46米。

无论是遗传定律还是严峻的事实都有力地说明近亲是不宜婚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