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财富是谁创造的?

在毛泽东看来,作为上帝,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突出地表现为他们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他明确地指出:“社会的财富是工人、农民和劳动知识分子自己创造的。”《毛泽东选集》第 5 卷,第 227 页)在谈到中华民族的发展时,他说:“在中华民族的开化史上,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丰富的文化典籍。在很早的时候,中国就有了指南针的发明。还在一千八百年前,已经发明了造纸法。在一千三百年前,已经发明了刻版印刷。在八百年前,更发明了活字印刷。火药的应用,也在欧洲人之前。”(622—623 页)这一切社会财富和文明成果,都是中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创造的。

社会财富,分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两种。社会的物质财富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因为,物质财富的创造离不开物质生产活动,而人民群众正是物质生产活动的从事者和主体。正是他们的辛勤劳动,为社会创造了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物质资料,从而提供了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使人类社会能够赖以存在和发展。

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而且还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为什么这样说呢?毛泽东从三个方面作了说明。

第一,人民群众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比如: “中国历来只是地主有文化,农民没有文化。可是地主的文化是由农民造成的,因为造成地主文化的东西,不是别的,正是从农民身上掠取的血汗。”

(39 页)由此可见,脑力劳动是依赖于体力劳动的,直接从事精神文化活动的人们所需要的物质生活条件是由人民群众提供的,舍此任何人都不可能去

创造精神财富。因为,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活动。

第二,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为一切精神文化提供了丰富的源泉。以文学艺术为例。“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860 页)

第三,人民群众中的许多人本身就是精神财富的直接创造者。例如:“在中华民族的开化史上⋯⋯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622 页)他们中的不少人出身于劳动人民或被压迫阶级。唐朝佛教《六祖经》记载惠能和尚,不识字,很有学问,虽然主张一切皆空,是彻底的唯心论,但他突出了主观能动性,在中国哲学史上是一个大跃进。明朝李时珍长期自己上山采药,写了《本草纲目》。更早些的,还有大发明家祖冲之,没有上过什么中学、大学。更近些的,萧楚女没上过学,通过自学,能写很漂亮的文章。郝建秀工人出身,在 18 岁的时候, 创造了先进的纺织方法。打乒乓球的徐寅生,写了充满辩证唯物论的好文章。美国的富兰克林是印刷所学徒,也卖过报,他是电的大发明家,后来成了传记作家。英国的瓦特是工人,是蒸汽机的发明家,大发明家爱迪生,也是工人出身。发明安眠药的不是什么专家。而是一个小药房的司药。盘尼西林的发明者,是一个染匠,等等。

总之,人民群众既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这是毛泽东将人民群众喻为上帝、视为历史创造者的基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