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毛泽东在其哲学著作特别是在军事著作中,具体分析了预见性、计划性、灵活性和主动性等自觉能动性的表现形式。

预见性是自觉能动性的首要表现。所谓预见性,就是人们在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对事物发展趋势做出判断的才能。毛泽东认为,预见性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在日常生活中,农民春耕下种,秋季收获,工人工作, 医生下药,都是因为有预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见性关系到事情的成败,决定着人们活动的方向。缺乏预见,行动就会是盲目的、无目的的活动。盲目性是不自由的表现,并必然导致事情的失败。可见,预见性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取得自由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预见性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毛泽东指出,世界上的事物,都不是神物,乃是世界的一种必然的运动,有规律可循。所以,知其大略,知其要点,是可能的。

当然,人的预见性不是万能的。由于客观情况变化的复杂性和主体认识能力在一定条件下的受限性,人们的预见性又是有限度的。人们对“未来的发展和变化,只应该也只能说出个大的方向,不应该也不可能机械地规定时日”(106 页)。就抗日战争而言,在当时的情况下,由于客观现实的行程是异常丰富和曲折变化的,谁也不能造出一个抗日战争的“流年”来,而只能给战争趋势描画一个轮廓。

预见性在实践中的具体化,就是计划性。所谓计划性,就是人们在做或行动之前能够预先拟定行动的具体内容和步骤的性能。无论办什么事,“事先都应有尽可能的周密的计划,这就是一切行动的预先准备工作”(414 页)。毛泽东在谈到战争问题时指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事先的计划和准备,就不能获得战争的胜利。”(495 页)战争如此,其他实践活动也是如此。

计划性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毛泽东认为,计划之所以可能,除主观因素外,其客观依据是事物都具有相对稳定性一面。例如战争,虽没有绝对

的确实性,但却有某种程度的相对确实性。“我之一方是比较地确实的。敌之一方很不确实,但也有朕兆可寻,有端倪可察,有前后现象可供思索。这就构成了所谓某种程度的相对的确实性,战争的计划性就有了客观基础。”

(495 页)但由于战争情况只有相对的确实性和战争是迅速地向前流动的特点,战争的计划必须根据情况的变化和战争的流动而适时地加以修改,不这样做,就变成机械主义者。然而,决不能因此否认一定时间内的相对的固定的战争计划,否认了这一点,就否认了战争本身。“在绝对流动的整个战争长河中有其各个特定阶段上的相对的固定性——这就是我们对于战争计划或战争方针的根本性质的意见。”(496 页)毛泽东对于战争计划性的分析, 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