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创新
开放与创新,也是邓小平风格的基本要素。开放是指以博大的胸怀开放性地对待一切先进的文明成果,创新则是以他人的经验为借鉴,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创造性的转化,打破旧的不合实际的各种条条框框。正是在这一贯姿态中,表现出了邓小平作为伟人的特性。
第一、开放。
开放,在邓小平的风格中,决不仅仅等于经济上对外开放,而是应该说, 对外开放是邓小平整个开放思想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并非唯一的部分。开放,是指以开放的姿态,面对全世界一切文明的优秀的成果,以“拿来主义”的做法,吸取精华,扬弃糟粕,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它所反对的,是闭关自守、固步自封、划地为牢、自我禁锢的心态。开放的风格,在邓小平的大力提倡和身体力行下,已经部分地成为我们民族的新风格。
早在 1977 年 8 月,邓小平出来重新工作不久,就谈到了开放的问题。他不是在谈经济问题、而是在讨论科学和教育工作谈到反封锁的态度的:“我们要坚持百家争鸣的方针,允许争论。不同学派之间要互相尊重,取长补短。
①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306 页。
② 同上,第 312 页。
要提倡学术交流。任何一项科研成果,都不可能是一个人努力的结果,都是吸收了前人和今人的研究成果。一个新的科学理论的提出,都是总结、概括实践经验的结果。没有前人或个人、中国人或外国人的实践经验,怎么能概括、提出新的理论?搞封锁是害人又害己,我们要把对待封锁的态度,作为检验一个人世界观改造得如何的重要内容之一。”①把对待封锁的态度提到那样的高度,反映了邓小平对开放的思考非常深入且一直没有中止。而 1978
年 3 月的《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在科技领域首先打出了开放的旗帜:“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我们不仅因为今天科学技术落后,需要努力向外国学习,即使我们的科学技术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也还要学习人家的长处。”②在这里,邓小平流露出一副世界性的眼光:并不是因为我们的科技水平低下,我们才需要向外国学习,即使我们先进了,也需要学习外国。这就大大有别于一般的狭隘民族主义的做法, 而把全人类放在一个共同的基石上。既然同是人,总可以相通,总可以相互学习。这种开放性的胸怀是搞惯阶级斗争的人们所难以接受的。而正是这一点,奠定了邓小平的整个开放思想的坚实基础。
从此开始,邓小平提出了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吸收外资等一系列思想,并且创办了经济特区。需要着重指出的是,邓小平的开放思想在国内形势的飞速发展的同时,又有了大幅度的创新。 1984 年 11 月 1 日,邓小平说:“其实我们是三个方面的开放。一个是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开放,我们吸收外资、引进技术等等主要从那里来。一个是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开放,这也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是对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开放, 这些国家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这里有很多文章可以做。”①这里说的开放的广度,尤其是把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列入开放的范围,更显示出邓小平的睿智和远见。遗憾的是,近年国内在这方面似乎没有迈出够大的步伐。当然, 要对第三世界开放,也许需要一个历史的契机,不过,邓小平的思想无论如何值得深刻领会,而近年来我们对于亚洲四小龙的关注,一定程度上也是符合邓小平指出的前进方向的。从开放的深度上,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经营方法。”②
这比起 80 年代初期强调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等,当然是一个很大的、根本性的突破。尤其是自邓小平视察南方以来,市场经济作为一个独立主体摆脱了似乎是天然的资本主义的附庸地位,开始为社会主义所用。而关于市场经济的种种知识又不仅仅是经营方式或管理方法所能涵盖的,如此, 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意味着我们在开放上必须更加增大力度、提高深度,真正把一切有利于我们的东西拿来为我所用,我们民族在开放上又往前迈了一大步。如果回顾一下 80 年代以前我们那种谈“洋”色变、谈“资”色变的社会状况,我们便可明白自己的进步到了什么程度,整个文化的开放性
① 《邓小平文选》第 2 卷,第 57— 58 页。
② 同上,第 91 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99 页。
② 同上,第 373 页。
到了什么程度。
实际上,我们民族的闭关自守决不仅仅是近几十年的新毛病,相反,它恰好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保守性的根深蒂固的表现形式之一。邓小平曾就这个问题作过简单的追溯:恐怕明朝明成祖时候,郑和下西洋还算是开放的。明成祖死后,明朝逐渐衰落,中国被侵略了。以后清朝康乾时代,不能说是开放。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如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的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① 如果我们再看看鲁迅的论述,当会更清楚些。“遥想汉人多少闳放,新来的动植物,即毫不拘忌,来充装饰的花纹。唐人也还不算弱,例如汉人的墓前石兽,多是羊、虎,天禄,辟邪,而长安的昭陵上,却刻着带箭的骏马,还有一匹驼鸟,则办法简直前无古人。”“宋的文艺,现在似的国粹气味就熏人。然而辽金元陆续进来了,这消息很耐寻味。”②当然,究竟是国力衰弱引起了闭关自守,还是闭关自守使国力衰弱,在这里一时难以说清。但传统文化在这一方存在重大的缺陷则是不争的事实。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邓小平在变革民族封锁关闭的传统文化中所起的伟大作用。一个古老的民族,一个世界上的大国,其领导人应该胸襟宽广,人民对外界毫不惧怕,才有泱泱大国的气度,才有希望充当历史的弄潮儿。
第二,创新。
要把一个历史悠久、幅员广大、人口众多的国家搞好,势必不能亦步亦趋,萧规曹随。毛泽东当年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靠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路。邓小平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各方面都要探索新路子。创新的必要性有目共睹,难的是如何创新。总结一下十多年伟大实践的历程,大致可以看出邓小平的创新风格主要有两点:
一是创新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时时注意新路与实际情形的吻合,少做纯理论的推导而重与实践的接轨。如果把邓小平与毛泽东作一个简单的比较, 当更能说明问题。当然,毛泽东也十分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是毛泽东确也有天然的哲学家气质。每当革命发生重大转折时,他总能够从阶级与阶级斗争的理论出发,井然有序地分析新阶段革命的对象、革命的任务、革命的动力、革命的性质、革命的前途等等一系列问题,阐明社会各阶级在当时的态度、地位和作用。毛泽东用这种方法,科学地指导了党在新民主主义阶级的革命斗争。但是,在毛泽东的晚年,他仍然执着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坚信党内存在着一个资产阶级,必须发动疾风暴雨般的又一场革命时, 他与实际情形的差距就非常远了。确实,“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史无前例的,也是人类文明之路上的创新。但是这种创新不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而是严重悖离,结局只能是犯重大的错误,造成灾难性的后果。邓小平正是以晚年毛泽东的错误为鉴,坚决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时刻注意一切从实际出发,少搞纯理论的推导,在改革初期,提出“猫论”、“摸着石头过河”、“干了再说”等一系列思想,这些思想的实质,都是坚持不在事情发展的开端搞一套完整的理论,免得理论使实践削足适履,而注重理论随时回到实践中作检验。正是在实践—理论—再实践的反复循环中,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框架基本形成,并且成功地指导了我国的改革。
① 参见《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9O 页
② 《坟·看镜有感》
正是因为这样做,用邓小平自己的话说,才没有犯大错误,而且一发现问题不对就赶快改。一个伟大的理论常常掩盖着很多实践的盲点,相形之下,邓小平的做法更为可取,尤其是在中国这么一个情形极其复杂的古老国度。
邓小平的这种风格特点,本质上也是符合时代精神的。如果说,19 世纪的思想家们善于构筑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以求包罗万象,20 世界的思想家则捣垮了庞大体系的基石,将真理变得更加具体。创新由此更承认一个前提, 那就是我们自己更可能犯错误。问题只在于犯错误不要紧,改得快就是了。所以,相形于纯理论的推导,邓小平更提倡在实践中创、冒,等到实践中确已做出成绩,看准了,再在理论上加以提高。他说过:“没有一点闯的精神, 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啊,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不冒点风险,办什么事情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万无一失,谁敢说这样的话?一开始就自以为是,认为百分之百正确, 没这么回事,我就从来没有那么认为。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①承认自己会犯错误, 就更加提高了实践在创新中的地位。这是邓小平成功创新的一大法宝。
二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邓小平说过:“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 都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报告中讲我的功绩,一定要放在集体领导范围内,绝不是一个人的脑筋就可以钻出什么新东西来,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我的功劳是把这些新事物概括起来,加以提倡。”①
他还说:“近十年来的成功也是集体搞成的。我个人做了一点事,但不能说都是我发明的。其实很多是别人发明的,群众发明的,我只不过把它们概括起来,提出了方针政策。”这一方面最好的例子还是农村改革:“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邓小平还高度评价乡镇企业的发展,非常推崇群众的创造性:“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的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突然冒出搞各种经营,搞商品经济,搞各种小型企业,异军突起。这不是我们中央的功绩。⋯⋯如果说在这个问题上中央有点功绩的话,就是中央制定的搞活政策是对头的。这个政策取得了这样好的效果,使我们知道我们做了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这是我个人没有预料到, 许多同志也没有预料到的。”②邓小平在多种场合,以各种角度讲群众的创造性,把党的群众路线真正落到了实处。
在这里,需要着重指出的一点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是需要前提的, 那就是,在什么方面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在“文革”乃至“文革”前的一段时间,我们也讲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但当时重视的是群众在“革命” 即阶级斗争方面的首创精神,而阶级斗争搞得轰轰烈烈,群众得不到什么实际利益,群众的首创精神自然也无从发挥,得志的只能是一些热衷于搞意识形态的理想主义者,甚至有一些见风使舵、谗谀献媚的小人,不把立脚点落实到群众的实际利益,群众就无从真正发挥首创精神。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果断废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坚持
①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372 页。
① 《伟大的实践光辉的恃篇》,1992 年 10 月 24 日《人民日报》。
②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238 页。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致力于发展经济和改善人民主活。只有在这个前提下, 群众的首创精神才能真正得到发挥。农民先是全力种田,取得粮食丰收,再是兴办乡镇企业,现在全国各地涌动的民工潮,既是资源配置优化的好例子, 也是群众为改善自身生活水平的新招。归根结底,群众为什么有这么强烈的首创精神,目前党中央能够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无不与把立足点移到人们实际利益有关。而这一点,也是邓小平一贯强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