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非凡的个性与作风

长期以来,研究中国文化的人都存在一个巨大的误区,那就是:只将研究的注意力放在思想意识领域,指出此位或彼位思想家比前人多说了些什么,满足于称赞思维上的创新,却没有关注民族文化的真正的实践的变革以及为这些变革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实干型人物。在世界史学潮流转向社会经济的时候,传统文化研究的缺陷便越来越明显地暴露了出来。

正是从这样的角度反观邓小平,我们或者可以说,他为我们这些研究者改正自己的错误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契机,同时,他也是以自己的思想和行动改造了中国文化的一个光辉典范。党的十三大报告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是党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党中央集体智慧的结晶。在这条路线的形成和发展中,在一系列关键问题的决策中,在建设、改革、开放新局面的开拓中,邓小平向志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求实精神、丰富经验和远见卓识,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党的十四大报告说:“邓小平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善于概括群众的经验和创造,敏锐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表现出了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巨大政治勇气和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巨大理论勇气,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这两段话是对邓小平功绩的恰当总结。

邓小平在开创中国文化新阶级的过程中,体现出了鲜明而独特的个人风格和作风。如果作个最粗略的对比,也许可以这样说:毛泽东以诗人的浪漫精神和幻想、热情打破了一个旧世界,邓小平则以实干家的实干精神,扎扎实实地建设着一个新世界。他具有一切建设新世界的伟人应有的素质:踏实、肯千、大度、豁达、新意百出而又不脱离实际、重视历史又放眼未来、举重若轻而又严谨慎重⋯⋯总之,他有着非凡的领袖气质,散发着无穷的魁力。他的风格和作风,构成了他对中国文化新阶段所做贡献中的有机的一部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格理想始终是文化理想的组成部分。伟人不仅以他们的思想与行为影响人世,同时也以他们的个人人格垂范后人。伟人的标志不仅在于做什么,而且在于怎样做。孔子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他的“仁”、“礼”的立张,同时他还以“贫而乐,富而好礼”(《论语·学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述而》)、“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六人, 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先进》)的谋道不谋食、勤勤星星同时又乐天知命的人生形象和理想,感染了后来无数的儒生。诸葛亮留在后人心中的,不仅仅是治平西蜀的政绩,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风格、作风。从这个意义上,探究邓小平在开创中国文化新阶段时的风格和作风,意义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我们认为,邓小平非凡的风格和作风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