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是经济建设的方法和手段
由于受一些旧的经济理论或观念的禁铜,人们长期以来把计划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的正宗,而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随着改革的推进,理论界较早提出了市场经济的问题;当然一开始还是以市场调节、市场机制、价值规律等提法来认识市场经济的,并把其放在计划经济的从属地位。邓小平早在改革之初的 1979 年,就大胆提出了市场经济的观点,当时未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这说明一个全新的概念要使全党全国人民作为一种共识来加以接受,确实需要一个过程,而邓小平为此作出了巨大努力。
1979 年 11 月 26 日,邓小平在接见美国《大不列颁百科全书》副总编吉布尼谈话时就明确指出:“说市场经济只限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能说只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在封建社会时期就有了萌芽。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①这是邓小平在公开场合对市场经济发表的科学见解,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观点,是前所未有的,而且,自他提出市场经济观后,一直坚持这一科学观点,并不断加以丰富、发展。
1982 年 10 月 14 日,邓小平在同国家计委负责同志的谈话中指出:过去的“缺点在于市场运用得不好,经济搞得不活。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如何解决?解决得好,对经济的发展就很有利,解决不好,就会糟。”②
1985 年 10 月 23 日,邓小平在回答美国时代公司组织的美国高级企业家代表提问时说:“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③
1987 年 2 月 6 日,在中共十二大召开前夕,邓小平提出了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方法”的观点,他说:“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④
1990 年 12 月 24 日,邓小平再次阐述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区分不在于计划还是市场的观点。他指出:“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
① 《邓小平文选》第 2 卷,第 236 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17 页。
③ 同上,第 148— 149 页。
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不要以为搞点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道路,没有那么回事。计划和市场都得要。不搞市场,连世界上的信息都不知道,是自甘落后。”①
1991 年初,邓小平在上海进行视察中更明确地提出了市场和计划是手段的观点,他说:“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
②在 1992 年的视察南方谈话中,他再次重申了他的市场经济观:“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③
从以上的观点内容及提出的时序来看,邓小平是基于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长期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的基本实践及基本经验的总结,从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文化的要求出发,突破了长期形成的社会主义等于计划经济的传统观念,科学地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其理论勇气、创新精神都是前所未有的,对现实的社会主义的发展,确实有着十分巨大的影响力。
邓小平关于市场经济所作的诸多论述中看,关于市场经济观的思想内容为:
第一,目的论。
邓小平是从更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论述中国必须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点的。在他看来,中国选择市场经济的根本出发点在于加快生产力的发展。世界经济与社会历史的发展证明,社会主义制度虽然是人类历史上比资本主义制度更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全新的社会制度。但这一基本制度确立之后,尤其是中国这样一个生产力落后的农业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之后,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必须在经济体制上大胆吸取发达国家成功的做法和世界一切文明成果,其中市场经济及其运行方式更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成功经验,尤其值得我们学习、借鉴。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一观点从提出到完善,贯穿着一条极其重要的生产力主线,邓小平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学习外国先进经验中探索加速发展生产力之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①
在邓小平关于市场经济的论述中,他多次提到了把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相结合,就是为了解决加快经济发展的问题,他提出:“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②“不搞市场,连世界上的信息都不知道,是自甘落后。”③
第二,手段论。
①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364 页。
② 同上,第 367 页。
③ 同上,第 373 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370 页。
② 同上,第 203 页。
③ 同上,第 364 页。
邓小平提出并论证了市场和计划是方法、手段,并不反映社会主义制度本质特征。
在《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一文中,邓小平指出:“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他在上海视察中又指出:“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在视察南方谈话中,他再次强调:“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在以上这些论述中,邓小平正确地指出了计划和市场是配置资源、发展经济的手段。手段论的提出,以全新的观点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关于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框框,是对社会主义发展理论、体制理论的重大创新,也为社会主义能够利用市场经济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第三,异同论。
邓小平的市场经济观中,还正确地区别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异同点,他所建构的市场经济理论体系的重要理论依据是基于市场、计划都是手段、方法,从而把市场经济同社会基本制度区分开来,以利于用这个有效的方法达到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之目的。在区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异同时,他根据市场是手段的观点提出了市场经济为谁服务就是谁的属性的新见解;在经济运作方式上,二者基本相似,为此应大胆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同时指出了区别点,在邓小平看, 最根本的在于市场经济的所有制基础不同,在中国是公有制,“归根结底是社会主义的,是社会主义国家。”“用这种方法为社会增加的财富归社会所有,归全民所有。”
从邓小平对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市场经济异同的论述来看,既体现了他对市场经济一般鹰性的科学概括,又体现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殊瞩性的准确把握,从这些观点中我们还可以清楚看到邓小平市场经济观与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紧密相关联的,也即他所指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的市场经济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是坚持公有制不动摇的,最终是通过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达到共同富裕。
第四,开放论。
在邓小平的市场经济观中,还包含着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即开放论。在邓小平看来,搞市场经济就要对外开放,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是构成邓小平的完整的市场经济观的一个重要内容,邓小平所主张的对外开放,是从中国的市场经济必须与世界经济沟通、接轨的要求相联系而提出的。在 1988 年,他曾提出我国价格改革最终要达到面向世界市场。1989 年他在谈到计划和市场关系时强调:“重要的是,切不要把中国搞成一个关闭性的国家。实行闭关政策的做法对我们极为不利,连信息都不灵通。”①1992 年他又指出: “不搞市场,连世界上的信息都不知道,是自甘落后。”②这些论述表明,他提出的对外开放,是中国搞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市场的必然结论。
第五,改革论。
①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306 页。
② 同上,第 364 页。
在邓小平思想体系中,以市场取向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论,则在其思想体系中又处于关键性的地位。在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上,他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把市场机制作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方式和手段;在所有制结构上,他提出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允许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多搞点“三资”企业也不要怕;在利益关系上,他坚持要讲按劳分配,重视物质利益, 反对平均主义,在坚持共同富裕前提下,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在企业改革上,他强调要解放思想,大胆冲破老框框的束缚,采用更有活力的形式, 鼓励企业搞横向联合;在金融体制改革上,他要求“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
①,在论述市场经济时又一再强调“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②的观
点。总之,邓小平的改革论,核心问题就是要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的市场经济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