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奏说唱——弹词

弹词也叫“南词”,是明清时期流行的说唱相兼的曲艺形式。开始的时候,弹词在我国南北方都有,后来流行区域逐渐缩小到江苏、浙江一带,以至于地域性特征越来越明显。弹词类说唱曲种主要有江苏的苏州弹词、扬州弹词,浙江的绍兴平湖调、四明南词以及广东的木鱼歌等。

弹词类曲种的伴奏以琵琶、三弦等弹拨乐器为主,由演唱者兼操。各种弹词曲种的曲调来源情况不尽相同,有艺人的创作,也有吸收民歌小调或南北曲曲牌及地方戏曲曲调的。

综合性说唱的苏州弹词

苏州弹词,简称弹词,又称小书,发源于江苏苏州,盛行于江苏、浙江、上海的长江三角洲一带,是一种散韵文体结合,以叙事为主、代言为辅的苏州方言说唱艺术。

苏州弹词以说、噱、弹、唱为主要艺术手段。说的部分融合叙事与代言为一体,既有第三人称的表叙,又有第一人称的角色。角色较多地吸收借鉴了戏曲的表演程式,于说法中现身,塑造各种人物,间以说书人的衬托和评点。

苏州弹词的弹唱以三弦、琵琶为主要乐器,演员自弹自唱,又相互伴奏、烘托。再加上渲染书中的喜剧人物及情节,并穿插轻松诙谐的噱头,使之成为了一种高度发展的综合性说唱艺术,具有“理、味、趣、细、技”艺术特色。

自明末以来,弹词在苏州地区经过长期的衍变和发展,在民间流行日益广泛。到清代乾隆年间出现了名家王周士,嘉庆,道光以来又先后出现过陈遇乾、毛菖佩、俞秀山、陆瑞廷和马如飞、赵湘舟、王石泉等名家。

苏州弹词以说表为主,多吸收、提炼丰富生动的口语,注重用词、用语的精确生动。同时,讲究语音、语气、语调的变化运用,结合不同的书目,形成不同流派的说功。一般分为“滑口”、“方口”、“火功”、“阴功”、“慢口”、“快口”等几大类,各具特色,各有特长。

除说表之外,苏州弹词兼重弹唱。弹词唱篇一般为七字句式,有时酌加衬字、垫字,但讲究平仄格律,按苏州语音押韵。唱篇从属于说表,也有叙事、代言之分,或用于叙述书情,或用于抒发人物感情。

苏州评弹所唱为明白晓畅的吟诵体的基本曲调“书调”。书调以语言因素为主,崇尚咬字清晰和行腔韵味。规范的基本曲调又可随内容而作即兴发挥,以适应各种书目唱篇,正所谓“一曲百唱”。

弹词所唱原为一种吟诵的曲调,根据语言的声调、语气来行腔,以明白易懂、清晰流畅、声情并茂、讲究韵味为其特点。又因演唱者和所说书目的差异,产生不同的风格,形成了多种唱腔流派。经常演唱的有陈调、俞调、马调、沈薛调、徐调、蒋调、祁调、夏调等近二十种。

陈调创始人是清乾隆、嘉庆年间苏州弹词艺人陈遇乾。他早年演唱苏州昆曲,后改习弹词,用嗓与昆曲相近。他以大嗓演唱为主,音色宽厚,苍劲,间或杂以小嗓,增加曲折、悲怆之感。

一些有造诣的艺人在演唱陈调时都带有自己的风格,如刘天韵所唱的《林冲踏雪》便是脍炙人口的保留曲目,又如杨振雄唱的《武松打虎》也别具一格。陈调多作为书目中老年角色的唱调。

俞调创始人相传是清嘉庆、道光年间的弹词名家俞秀山。他吸收江南民间音乐,丰富唱腔旋律而形成自己的流派。俞调音域宽,回旋余地大,唱腔包含了高亢与低沉,委婉与平直,刚劲与柔和,曲调十分优美动听。

马调是清咸丰、同治年间苏州弹词艺人马如飞所创。马调是评弹艺术中流传最广的一个流派。马调以吟诵为主,音乐性不强,但节奏明快、流畅。

苏州弹词体裁形式有长篇、中篇、短篇。其中,长篇弹词多为传统故事,情节复杂、曲折,人物众多,容纳量较大,分回连日说唱,每一回的时间通常为四十五分钟,也有长达一小时以上的。题材以男女情爱、家庭纷争、冤狱诉讼等为主。

【旁注】

三弦 又称“弦子”,我国传统弹拨乐器。柄很长,音箱方形,两面蒙皮,弦三根,侧抱于怀演奏。三弦音色粗犷、豪放,可以独奏、合奏或伴奏,普遍用于民族器乐、戏曲音乐和说唱音乐。三弦据说是秦代时北方人发明的,最早在北方边疆的军队中使用。

衬字 曲牌所规定的格式之外另加的字。曲可加衬字,是它与词或诗的主要区别之一。它使曲文在遵守格律的前提下,有更大的灵活性,行文造字更为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小令所用的衬字较少,套曲则比较多。

格律 指一系列我国古代诗歌独有的,在创作时的格式、音律等方面所应遵守的准则。我国古代近体诗、词在格律上要求严格,其他如古体诗、现代诗歌、欧化诗歌等没有确定的、严格的格律要求。格律主要体裁有四律、五律、七律和绝句。

唱腔 我国戏曲中,需要穿插曲调,如歌谣体、曲牌体的演唱法的总称。唱腔因戏曲的不同、地域的不同而千变万化、千差万别。同戏曲因不同流派的唱腔也不同。如京剧唱腔板腔体的西皮、二黄为主,二者分别表现了不同的情绪。

【阅读链接】

光裕社是第一个苏州评弹艺人的行会组织,原名“光裕公所”,建于乾隆时的1776年,1912年更名“光裕社”,取“光前裕后”之寓意。

乾隆帝南巡曾召姑苏弹词名家王周士说书,后王周士随驾进京御前弹唱,并被赐七品顶带,人称“御前弹唱,七品书王”。后来,王周士发起创建“光裕公所”,供奉三皇祖师,制订行规行风。对外保护艺人权益,对内调整关系,提倡尊师礼让,切磋书艺,培植后学。光裕公所在苏州评弹发展史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