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多彩的道情艺术

道情遍布大江南北,有很多种类,就是在同一个地区,也可能有不同特色的种类,风格各异。

金华道情又叫唱新闻、劝世文,流行于浙江金华及衢州、义乌、东阳、浦江、武义、兰溪等地。

道情于明末传入金华后,在婺地生根演化并定型,其后流传于金华八县和衢州、丽水及赣东、闽西北一些山乡。至清道光至光绪年期间,金华道情较为兴旺,久唱不衰。

清代初年,金华已有艺人将明崇祯年间发生在竹马馆向家园的一桩传奇命案编成《悔亲记》传唱。如金华城区名艺人玉栋唱的《悔亲记》、《钓鱼记》、《七头记》、《双珠花》、《皇凉伞》等。

清光绪后期,邢兆兰曾在金华县衙做过代理师爷,熟悉衙门升堂理案及刑案案例,他学唱道情后,就把发生在当地的传奇公案编成《尼姑记》、《金镯记》、《和牌记》、《柯柳记》、《贩士记》等传唱。

在演唱过程中,邢兆兰善于用口技模仿猪叫、鸡啼及磨麦、纺线声等,真实地描写环境和渲染气氛,被同行称为“坐堂功”、“金华第一”。

在这段时间,金华不少艺人以衙门案件、社会新闻、民间重大事件编成道情演唱。如发生在金华城里默相巷的《阴阳堂》、金华城南五里牌楼的《双情义》、府上街的《七头记》、莲花井的《双狮子》、游宅街的《尼姑记》、汤溪的《烧山唱腔》等。

金华道情以唱为主说表为辅。唱句多为七字句,朗朗上口,通俗易懂。伴奏乐器为渔鼓、简板,一人自击说唱。演出中正面人物一般用金华官话代言,而反面人物则用当地方言。

金华道情演唱的基本曲调为道情调,但各地有不同的板式与风格,且称谓有别。如金华附近有迭板、中板、慢板、混合板等,而义乌则有平调、悲调、哭调、紧板等。

各地的辅助曲调也不同。金华道情仅宫灯调一种,而武义则有江湖莲花、金花开、山歌调、花鼓调、看相调等多种。

金华道情传统曲目分摊头和正本两类。摊头篇幅短小,以唱为主,多在正本前加唱,与弹词的开篇相似。代表作品有《十二月花名》、《二十四节气》、《三十六码头》、《贤惠嫂》、《七品知县》、《八仙拜年》等。

正本篇幅较长,有表有白有唱,多分回演唱,有四百余部。代表作品有《珍珠塔》、《孟姜女》、《双刀记》、《借银记》、《双钉记》、《银台记》、《飞龙传》、《乾隆下江南》、《合同纸》、《龙凤玉环》、《卖水记》、《红蛇传》、《狗义记》、《双针记等。

金华道情诸多传统曲目的故事内容,均为发生在清代金华府所属各县的公案题材,是历代艺人用钱从官府衙门中购买的案牍,自行编唱,称为“买口供”。

陇东道情历史悠久,唐代陇东就建有道观,道教音乐繁衍不断。明清时期,民间艺人在道教音乐基础上,逐渐吸收当地民间音乐营养,增加了二股弦等乐器,演变为以皮影形式流传在陇东环县、华池、庆阳一带的陇东道情。

清同治年间,环县皮影艺人解长春将陇东道情用于皮影艺术表演,并汲取了庆阳民间小曲和民歌的特点,将主奏乐器二股弦改为四股弦,对唱腔也作了大胆改革,创造了一些新板路和唱法。使音乐腔调突出了地方色彩,进一步完善、发展了陇东道情,创造出了多种不同的表演风格和唱腔流派。

陇东道情最早是以道家故事为题材,在道观庙宇进行演唱,其传统的艺术形式,多为一人说唱,众人帮唱,说唱相间,以唱为主。艺人怀抱渔鼓、手执简板,说唱环境不受任何场地限制,田间地头、庭舍院落均可说唱。

陇东道情的伴奏乐器最先为渔鼓、简板,后又逐渐增加了二股弦、唢呐、笛子等。

陇东道情表演艺术讲求真实,重视从生活出发,以细腻的手法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陇东道情表演动作吸收了部分皮影的侧身造型,如侍卫警戒多用大侧身剪影姿势,特别是啼哭动作更为别致,人物左袖垂射,右手以袖掩面,大侧身晃动腰肢,前俯后摇,抽搐而泣。这种表演已形成陇东道情的独特风格。

陇东道情唱腔没有严格的节拍,比较自由明快,说唱性较强。其唱腔既欢快明朗,悠扬婉转,又深沉哀怨,诙谐风趣,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板路以花音弹板、伤音弹板、花音飞板、伤音飞板为基础,包括许多表演不同场面、情绪动作的曲调,以滚白、喝音和嘛簧尤为特异。

陇东道情的音乐也别具一格,既粗犷明快、悠扬婉转又深沉哀怨、诙谐风趣,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唱腔音乐中风味尤为特异的是滚白、唱音和嘛簧,滚白的衬腔乐曲曲调旋律较强,具有鲜明的佛道诵经色彩,听起来柔缓悲切,情深意沉。

唱音不仅构成别致的紧拉慢唱的表演形式,且尾部拖腔旋律起落变化大,角色的心理感情表现得真切细微,扣人心弦。嘛簧是众人承接唱词末尾一个字的字音帮唱,常把听者带进一个幽静而又波动的意境。

四川竹琴是四川一带十分有影响的说唱曲艺,源于道情。清初,四川一些城镇和水陆码头有道士流动于街头闾巷之间,持渔鼓、简板,演唱二十四孝之类的节目,唱的是“玄门调”、“南音调”。

到了清光绪年间,始有非道流的艺人演唱,由街头进入茶楼酒肆,名曰道情,所唱多是戏文故事。后因其主要乐器为一根竹筒,蒙以鱼皮,以手指敲击,发出清脆的声响,故又易名竹琴。

四川道情又分扬琴调和中河调两大流派。前者又称成都派,其创始人贾树三广泛吸收四川扬琴的曲调的优点,经过改良,形成唱腔丰富,表演细腻,韵味醇厚的演唱特点。后者的代表人物是重庆的吴玉堂,其唱腔朴素深沉,粗犷而富于气势。

四川竹琴以散文解说,韵文歌唱。以第一人称代言体为主,第三人称叙述体为辅。说唱人物和故事,写人状物,抒情绘景,夹叙夹议,生动灵活。

四川竹琴常见的演出形式是一人坐唱。演唱者时而模拟角色,以不同的声腔、口吻、情绪来表现不同人物的神态举止及其内心活动;时而又以演唱者的身份,交代情节发展的脉络,描写客观环境,并品评书词中的人物和事件,表露出演唱者的思想倾向与爱憎感情。

竹琴曲目大多取材于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除了长篇的《三国》、《列国》外,还有中、短篇的《琵琶记》、《铡美案》、《白蛇传》、《花木兰》、《浔阳江》、《渔夫辞剑》等。

晋北道情原属于宗教艺术,脱胎于唐代的道观经韵。最初以说唱道教故事或有关题材为主要内容牞,是道家用以宣传其宗教思想的艺术形式。

北宋时,随着说唱艺术的兴起,逐渐活跃在群众之中,并诞生了“道情”这个名称。后随着戏曲艺术的发展,特别是清代梆子戏的兴起,部分晋北道情开始由说唱向戏曲转化。

晋北道情是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它包括“唱念做打”四功,不过由于它演唱内容的关系,以“唱、念、做”三功为主。

晋北道情属“联曲体”的戏曲音乐体制,拥有丰富的唱腔曲调,它不仅继承了古老的传统道情与民间道情曲艺,也融合了民歌及地方小戏的某些音乐成分,同时又兼有地方大戏的部分唱腔曲调,故有“道情七十二调”之称。

晋北道情早期剧目内容为道教故事,其中经常上演的有《湘子传》、《张良传》、《庄周传》、《吕洞宾故事》等。中期剧目内容为修贤劝善故事,经常上演的主要有《王祥卧冰》、《郭巨埋儿》、《李翠莲传》等。后期剧目内容为民间生活故事,多数来自晋北的“大秧歌戏”。

晋北道情经常上演的剧目主要有《三贤》、《四劝》、《打碗罐》、《打灶君》等。

【旁注】

劝世文 我国古代一种文体,多为教益性内容。语言简练,通俗易懂,亦诗亦歌,脍炙人口,既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又有官样文墨色彩。它涉及层面广,有天文地理,有历史名人,有经典故事。

官话 又称官话方言,旧称北方方言、北方话,是汉语的一种方言。现代标准汉语便是以官话为基础方言,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官话是汉语各方言中分布最广、使用人数最多的,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绝大多数地区,以及南方的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二股弦 一个古老的剧种,形成于宋朝,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二股弦是从民间小调发展演变来的,风格鲜明,唱腔独特,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二股弦没有受到现代戏剧的影响,基本保持了原生态,具有很高的学术及文化价值。

笛子 我国传统音乐中常用的横吹木管乐器之一,即“中国竹笛”,一般分为南方的曲笛和北方的梆笛。笛子常在中国民间音乐、戏曲,中国民族乐团、西洋交响乐团和现代音乐中运用,是我国音乐的代表乐器之一。大部分笛子是竹制的,但也有石笛和玉笛。

滚白 非板的一种变化板,它是无板无眼、半说半唱的一种表现悲痛之极的哭诉念白。因为常常是许多句连在一起,念时一句接一句,字字紧追,句句相连,节奏短促,扣人心弦,所以传统上也叫“哭滚白”。

梆子戏 诞生于明末清初的戏曲。明末清初,山西梆子、陕西梆子、山东梆子流入江苏,并与当地方言土语结合,吸收当地曲艺、民歌等音调发展而成,亦名梆子戏、豫剧、徐州梆子等,俗称“大戏”。1960年始定名为江苏梆子。

【阅读链接】

晋北的“教坊”是道情活动基地,也是培养造就晋北道情人才的学堂。每年冬季农闲,各村镇便纷纷开设教坊,或收徒传艺,或说戏排戏,春节一过便搭台唱戏,直至春和日暖,再度农忙才封箱停戏,这是晋北村民世代沿袭的一种传统。

晋北道情的村镇业余班,一般是以村镇的名称命名的,名称仅代表它的隶属关系,并无艺术流派的含意。职业道情班,多数是以班主的名字命名的,例如“阴来财道情班”、“武为周道情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