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八角鼓及丰富牌子曲

明代中期以后,八角鼓开始流传于北京。清乾隆年间,八角鼓发展为说唱形式的曲艺音乐,并有专业艺人演唱。

清代中期时,北京八角鼓沿运河流传到山东聊城、临清一带,受到当地城乡居民的喜爱,改用当地方言语音演唱,并吸收了岭调、靠山调、马头调等民间小曲,以及河南鼓子曲的一些曲牌,逐渐演变成具有独特风格和地方色彩的曲艺形式。

当时,北京八角鼓除了流传到聊城、临清一带,发展成为聊城八角鼓外,还流传到济宁、胶州地区,分别称为济宁八角鼓、胶州八角鼓,统称为山东八角鼓,其中聊城八角鼓是其重要支派,流传最盛。

聊城八角鼓属于曲牌联套体唱腔结构,曲牌丰富,约有百余种。多数曲牌开头都用鼓子头、阴阳句,中间使用的曲牌视内容情绪而变化,结尾多用垛子或鼓子尾。

聊城八角鼓以唱为主,辅以表情动作。演员可化装,也可便服。乐器方面,早期只用三弦伴奏,演唱者以八角鼓击节。后来伴奏乐器队伍逐渐增加了扬琴、琵琶、二胡等弦乐器和节子板、小钹等打击乐器。

聊城八角鼓曲目丰富。清唱大段有《送穷神》、《耗子告猫》、《王二姐摔镜架》、《长坂坡》、《灞桥挑袍》等。

清唱小段近于北京的岔曲、腰截,多半是咏事咏物、抒情写景之作,主要曲目有《黄菊开放》、《秋景萧条》、《牡丹花开》、《雁燕催舟》等。

化妆演出节目也可清唱,此类曲目多半是反映民间生活的作品,主要有《何先生教馆》、《母女顶嘴》、《老少换》、《王小赶脚》、《断桥》、《王大娘探病》等。

陕西曲子又称清曲,是一种古老的以坐唱为主的民间曲艺形式。在陕西各地民间统称为曲子,在关中又称眉户曲子。

陕西曲子流行陕西全境,而关中是山西曲子最密集、最丰富、辐射面最广的盛行区。西部的凤翔、太白、眉县、武功,中部的周至、户县、长安、临潼,东部的华阴、渭南、澄城、韩城等地,都是著名的清曲流行区。

陕西曲子的表演形式是坐唱,俗称坐班清唱、念曲子、地摊子和板凳曲子。七八个演唱、演奏者围桌而坐,各执三弦、琵琶、笛子、胡琴、梆子、碰铃、四页瓦等乐器,边奏边唱。

陕西曲子的曲调丰富多彩,有“七十二大调”“三十六小调”的“一百单八调”之说。大调、小调概念不清。主要曲调有《月调》、《背宫》、《五更》、《西京》、《西凉》、《岗调》、《银纽丝》、《山茶花》、《小桃红》、《满江红》等。

这些曲牌是世世代代的艺人、文人在陕西境内广泛流传的民歌、小调的基础上,吸收加工而成的,这些曲牌根据表现内容、情绪、音乐风格等特点在应用中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单独使用;一类是多个曲牌联用。

单独使用即某个曲牌反复演唱,表现内容简单、情绪单一的曲子,如《十对花》、《五更鸟》等。多个曲牌连缀使用,是在一定的连接规律下将情绪不同的多种曲牌连缀起来,表现内容较复杂的曲目,如《落江怨》、《断江》等。

陕西曲子的传统曲目从内容上可分为风俗、演义、传奇、志怪4类,风俗类代表曲目有《张连卖布》、《光棍哭妻》;演义类有《桃园三结义》《古城会》;传奇类有《刺目劝学》;志怪类有《八仙庆寿》《大赐福》等。此外,还有文人创作曲目《曲子歌》《百戏图》等。

广西文场简称文场,又叫文玩子、小曲等,流行于广西桂北官话地区,尤其是桂林、柳州、荔浦等地最为盛行,是广西最有代表性和最具影响的曲艺形式。

清代道光年间,江苏、浙江一带的时调小曲传入广西,在流传中逐渐与桂林方言融合,并受当地民歌、戏曲的影响,至清晚期逐渐形成了以桂林方言演唱的、具有桂北地方特色的广西文场。

广西文场以唱为主,间有说白。演唱形式为数人坐唱,有生、旦、净、丑等行当之分,根据唱本中的人物来决定演唱人数,每人承担一个角色。每个演唱者还要兼操一件伴奏乐器。

传统文场伴奏乐器有扬琴、琵琶、小三弦、二胡、笛子、云板、碟子、酒盅等,其中主奏乐器为扬琴。

文场音乐委婉缠绵,柔和抒情,包括大调唱腔、小调唱腔、大小过门、引子、尾子和过场音乐。大调有:越调、丝弦、南词、滩簧四个。

越调适于表现喜悦轻快、舒畅的情调,也能表达悲哀、焦急的心情;丝弦宜于表现惆怅的情绪;滩簧宜表怨怒;南词则适用于哭诉。

其中除南词外,均各有派生曲调,叫垛字或垛子、课子调。垛字节奏明朗,灵活性大,往往在唱词过长、唱段过多而情绪又需变化时应用,多用来演唱有故事、有人物、有唱、有白、韵散结合的成套脚本和单出唱本。

小调有叠断桥、剪剪花、寄生草、倒扳桨、码头调、扬州红、满江红、打扫街等五十多个曲牌。多用来演唱描述一事一物的抒情短小段子,有时也在以越调为主的大调曲本中穿插使用。

大调唱词多为七言、十言上下句,小调多为长短句,倚声填词。押韵和四声平仄以桂林方言为准,唱时讲究字正腔圆。

广西文场传统曲目丰富。成套的唱本所唱曲目内容多取自明清的传奇小说,有《玉簪记》、《白蛇传》、《琵琶记》、《西厢记》、《红楼梦》等;歌颂桂林山水风光的抒情小段,如《画中游》、《仙境怎比我桂林》、《七星夜游》等。

此外,还有单出唱本和段子,单出唱本有《双下山》、《王婆骂鸡》、《东方朔上寿》等。段子有《武二探兄》、《醉打山门》、《贵妃醉酒》等。

湖南丝弦形成于清代初年,是由江浙一带流入湖南的时调小曲和湖南本地的民歌曲调融合发展而成。它流传于湖南各地,因用扬琴、琵琶、月琴、三弦、二胡、京胡等丝弦乐器伴奏而得湖南丝弦。

湖南丝弦的唱腔音乐丰富多彩,根据所用的唱腔体式可分为“牌子丝弦”和“板子丝弦”两类。

牌子丝弦以演唱曲牌为主,曲调非常丰富,有源于南北曲的《普天乐》、《清江引》、《小桃红》等,有源于明清之际时调小曲的《银纽丝》、《九连环》、《倒搬桨》、《四大景》等,也有源于其他地方曲种和民歌的《莲花落》、《凤阳调》、《斗把高腔》、《安庆调》等。

板子丝弦又分为“老路”和“川路”两种声腔风格。老路为常德一带流行的本地唱法,风格深沉浑厚,代表性的节目有《雪梅吊孝》和《清风亭》等。川路风格热烈开朗,演唱俏皮风趣,代表性的节目有《拷红》等。

兰州鼓子又名兰州曲子、兰州鼓子词,是流行于兰州地区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

兰州鼓子表演形式多样,有些段子只说不唱,有些段子则有说有唱。演唱时以三弦为主要伴奏乐器,还辅以扬琴、板胡、二胡、琵琶、月琴、箫、笛等。

鼓子的演唱者一般为一人。其唱腔清雅婉转,音域幽广,表白清晰,起伏平和,能将喜、怒、哀、乐等复杂思想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

兰州鼓子曲牌丰富,唱腔优美,风格高雅,韵味悠长,且乡土气息浓厚。从声腔上来讲,可分为平调、鼓子、越调三种,平调多为单支的小令和大曲;鼓子腔是由鼓子头加若干曲牌再加鼓子尾连缀而成;越调腔也是由越调加若干曲牌再加越尾联套而成。

各种曲牌都有其特点,可以表达不同人物的不同情绪,如“边关调”的悲壮,“北宫调”的凄凉;“紧诉”的热烈紧张,“慢诉”的舒缓轻快;“石榴花”和“倒推桨”的抒情婉转,“金钱调”和“剪靛花”的喜悦平和以及“罗江怨”、“叠断桥”的忧郁悲伤。

另外,再加上提炼全曲精华的“鼓子头”,叙述情节的“诗牌子”,倾诉衷肠的“悲调”,还有抒发豪情的“依尔哟”,真是千啼百啭,各尽其工。

牌子曲曲种十分繁多,除了这些,还有青海平弦、扬州清曲、江西清音、湖北小曲、长阳南曲、湖南丝弦等。这些牌子曲都各具特色,富有地方色彩,特别是它们的曲调都非常丰富、优美,令人叹为观止。

【旁注】

小钹 又名小镲,是壮、苗、瑶、彝、傣、佤、仫佬、京、水、仡佬、汉等族互击体鸣乐器。流行于全国各地。响铜制,钵形,钹体较小而厚,钹面直径12厘米至14厘米,碗径5厘米至7厘米,碗高1.5厘米至2厘米,碗顶钻孔系以绸布,两面为一副。

碰铃 碰碰奏体鸣乐器,又称碰钟、双磬、铃钹等,广泛用于我国歌舞、戏曲音乐伴奏及民间器乐合奏中。用响铜或黄铜制作,形状如一对杯状小钟,直径约5.5厘米,高约4.5厘米,铃底有孔系绳穿连,两只互击发音,其音色清脆悦耳。

志怪 魏晋时代产生的一种以记述神仙鬼怪为内容的小说。志怪小说是受当时盛行的神仙方术之说而形成的侈谈鬼神、称道灵异的社会风气的影响之下形成的。志怪小说的内容很庞杂,大致可分为三类,炫耀地理博物的琐闻;记述正史以外的历史传闻故事;讲说鬼神怪异的迷信故事。

丝弦 我国的一种曲艺,又名弦索腔、弦子腔,流行于河北中南部,是全国稀有剧种之一。丝弦起源于明末,其声腔为元、明流行于燕赵的小令。后形成了东、西、南、北、中五路流派。

平弦 联曲体的一种艺术形式,只唱不说,每个唱段都配有表达情绪与情节的固定的曲调,这些曲调是早已成套的,十分丰富,被艺人们称做“十八杂腔,二十四调”。依照平弦题材与表达的不同,平弦的段子分为“赋子”、“背工”、“杂腔”、“小点儿”四类。

【阅读链接】

兰州鼓子的产生及其形成的历史年代,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据《四库全书提要》记载:鼓子词的创始人,是宋安定郡王赵德麟。

还有一种意见认为,北宋时广泛流传在北方的鼓子词,首先传入安定郡,经过赵德麟加以丰富,然后再传入兰州,又吸取了当时兰州流行的平调、勾调、当调的优点,成为了兰州流行的十大调之一。这个意见认为,兰州鼓子在宋赵德麟之前产生。至于哪一种意见才是正确的结论,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