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小调——杂曲

“杂曲”,原为乐府歌曲名,大多为汉至南北朝时民间作品。后来演化为具有本土特色的杂曲类曲种。由于它已经本土化并具有本土音乐的特色,因此又称本土小调。杂曲类曲种的来源,一是在本土文化土壤上土生土长的小曲,二是由外地传入但经过与地方文化融合演化为本土小曲。

杂曲类曲种数量很多,涵盖面也很大。代表曲种主要包括无锡评曲、三棒鼓、粤曲、锦歌、褒歌、江西莲花落、潮州歌、粤曲、龙舟歌、零零落、台湾仔歌、粤东渔歌等。

三棒鼓与锦歌的艺术

三棒鼓源于唐代的三杖鼓,以抛耍三根特制的鼓棒击鼓伴唱而得名。明文学家沈德符《顾曲杂言》载:

吴下向来有妇人打三棒鼓乞钱者,余幼时尚见之。

这个记载说明明代已有了三棒鼓曲种。后流入湖北,并在竞陵即天门一带盛行。

清代晚期,三棒鼓与凤阳花鼓合流,流传渐广,及于湖北沔阳、洪湖、潜江、京山、麻城、沙市、宜昌、恩施等地,并流传到湖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江西、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四川、云南、贵州、西藏等地区。

三棒鼓的道具主要是鼓和棒,还有短刀、钢叉。表演形式类似杂技。通常情况下,艺人多是女子,一般是三至五个女子组成艺术班子。

三棒鼓演唱不插道白,表演分单人和双人两种。单人表演者自己抛耍三根嵌有铜钱的鼓棒击鼓伴唱,并敲挂在鼓侧的马锣。双人表演则一人丢棒击鼓,另一人奏马锣,二人对唱。

耍花棒者左右手各拿一根花棒,左右开弓,击打另一根抛在空中的花棒,使之不落地,但他的节奏必须和鼓点一致。也有以五把钢刀代棒的技艺,钢刀在空中左右穿梭,银光闪闪,令人眼花缭乱。

三棒鼓共有3根鼓棒,每根长20厘米左右,在棒上凿3个不同侧面的小方孔,在小方孔内嵌入铜眼钱。3根鼓棒共是九眼十八铜钱。

三棒鼓打起来,眼钱相互碰击,鼓棒上下翻飞,落鼓合拍成音。打三棒鼓技巧性强,表演时需高度集中精力,用力适当,贯通一气,并与演唱者默契配合。

打三棒鼓的技艺约二三十种,如金线吊葫芦、姑娘纺棉纱、白蛇吐飞箭、麻雀钻竹林、乌龙搅水、跛簸箕、砍四门、单跨花、双跨花、单背花、双背花、织布、绞花等。

三棒鼓的棒法来自于生活,主要有“闹春耕”、“收割打场”、“庆丰收”、“拜年节”4套棒法,这4套棒法具有浑厚的生活气息。

每年春节,棒鼓艺人们都结伴走村串寨拜年,不论贫富,户户必到。遇见特别贫寒的渔家,表演者还会将别家赠送的礼品转送,意图希望人人过节都欢喜。

三棒鼓唱词通俗,词句简短,每段押韵。三棒鼓的唱词是五言四句重复半句组成,即五字一句,四句为一节。每小节的第四句要重复半句。每一小节击响锣鼓四遍。前三句是每唱完击三响,最后一句唱完即每小节结束时击响十下。

唱词结构各地不同,较常见的句式有“五五七五”句,四句一组。还有“五五七”句,三句一组。

三棒鼓的声腔风格朴实,委婉低沉。由于抛棒击鼓有严格规律,歌唱时节奏平稳,变化不大。

三棒鼓的传统曲目,大多反映旧社会人民的痛苦及对统治者的不满,如《逃水荒》、《宣统皇帝坐金銮》、《开门曲》、《十恨》等。也有以描叙古人和四时景色为题材的曲目,如《十绣》、《唱八景》等。

还有一部分曲目是采自民间的民歌小调,如《月望郎》、《孟姜女》、《叹五更》等。三棒鼓很少演唱故事情节曲折的段子。

锦歌原名歌仔或什锦歌,又称乞食调,是一种有器乐伴奏的歌唱形式,流行于以漳州为中心,包括厦门、晋江、龙溪在内的闽南平原地带及台湾和南洋诸岛华人聚居地等。

锦歌是在宋元时期闽南地区性民歌、民谣基础上形成,吸收了戏曲、南曲、南词的养分,经过民间艺人揉融而成。之所以又称锦歌为乞食调,是因为锦歌艺人曾经像乞丐一样沿街卖唱。

锦歌来自民间,以方言演唱,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曲调流畅朴实,富有表现力,内容通俗健康,易学易懂,为群众所喜爱。许多农村都有锦歌“歌仔阵”、“歌仔馆”。后来,锦歌由农村进入城市后,唱腔由原来的活泼、粗犷、豪放转为婉约柔细,姿势安逸。

明末清初时,郑成功收复台湾时,把锦歌也带至台湾,并与当地民歌、调相结合,形成了“歌仔”,在台湾流传的有“牛犁歌”、“病囝歌”、“天乌乌”等。

锦歌的唱腔风格大致分为堂派、亭派两大流派。堂派主要流传在农村中,唱腔粗犷有力,曲调受民间歌谣影响,旋律灵活,变化多样,每句后面都有落尾。亭派流行在城市,唱腔比较幽雅、细致,咬字分明,采用南曲的曲调比较多,使用的乐器和指法比较接近南曲。

锦歌的曲调大体可分为4类。一类叫“杂念仔”、“杂咀仔”。唱腔近于念诵,自由活泼,变化较大,是由民间歌谣发展而来,多唱长篇故事,如《王昭君》、《杂货记》、《火烧楼》等。

一类叫“四腔仔”、“五腔仔”,也叫“七字仔”、“大调”或“丹田调”。包括多种富于变化的唱腔,如用于悲调的“倍思”和以五腔仔与其他曲调糅合形成的“安童闹”、“土地公”、“大吃啰”等。

一类叫“花调”、“杂调”。来源于南词小调和四平、乱弹、傀儡戏的部分曲调。还有一类叫“顺乐曲”。

锦歌演唱形式有一人唱念,两人对答,三、四接着唱念,也有自唱乐队伴奏的。

锦歌使用的乐器有月琴、二弦、洞箫、南三弦、拍板、双铃、盅盘等,也有以琵琶代替月琴,用品箫代表洞箫的,有的还加上唢呐伴奏。厦门地区演唱时,有用木鱼代替拍板的。

锦歌的主要曲目有四大柱和八小节。四大柱为《陈三五娘》、《秦雪梅》、《山伯英台》和《孟姜女》,八小节为《妙常怨》、《董永》、《井边会》、《吕蒙正》、《刘永》、《寿昌》、《闵桢》和《高文举与玉贞》。

【旁注】

凤阳花鼓 又称双条鼓、打花鼓、花鼓小锣,流行于明清时期,最初表现形式为姑嫂二人,一人击鼓,一人击锣,口唱小调,鼓锣间敲。由于它的起源背景和它悲凄的唱词内容,它一度成了贫穷讨饭的象征。

铜钱 我国古代方孔铜质钱币,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商品经济发展,使在流通中要分割和鉴定成色的金属称量货币逐步不适应,而被金属铸币所取代。我国历代古钱币大多数是以铜合金形式铸造的,铜币是古代钱币最常见的一种。

春节 我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我国过春节已超过4000多年的历史。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南曲 宋元时南方戏曲、散曲所用各种曲调的统称,用韵以江浙一带语音为准,有平上去入四声。音乐上用五声音阶,声调柔缓婉转,以箫笛等伴奏,明代初期亦用筝、琵琶等弦索乐器。

傀儡戏 即木偶戏,是用木偶来表演故事的戏剧。汉族传统艺术之一。表演时,演员在幕后一边操纵木偶,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根据木偶形体和操纵技术的不同,有布袋木偶、提线木偶、杖头木偶、铁线木偶等。

【阅读链接】

台湾歌仔与闽南的锦歌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明天启年间,福建漳州人颜思齐带领4万多人到台湾开荒;明末郑成功又率领数万漳州、泉州军民收复台湾,都曾把锦歌作为乡音传入我国台湾,发展而成民间说唱风格的新曲种,这就是台湾歌仔。

早先在闽南多数地方,如厦门、同安、龙溪的大多数地区都叫歌仔,并没有“锦歌”这一名称。只是在龙海县石码地域,由于九龙江在这一地段被称为锦江,其地又盛行演唱歌仔,当地人自称其为“锦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