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唱兼备的扬州弹词

扬州弹词是以扬州方言为基础的弹词曲种,原名扬州弦词,流行于江苏扬州、镇江、南京和苏北里下河一带。

扬州弹词形成较晚,约始于明末清初。早期一人说唱,自弹三弦伴奏,故名弦词。在清初,评话艺人往往兼工弦词,清乾隆、嘉庆以后才逐渐分开。

清代中期,扬州弹词发展为双档演出,称为“对白弦词”,增添了琵琶伴奏,特点是说多唱少,唱词只有叙述性的表唱。

实际上,在清乾隆、嘉庆年间,扬州弹词就已相当繁荣。清乾隆年间诸生李斗《扬州画舫录》曾记载几位“工弦词”的名家,如王炳文、王建明、顾翰章等。清末,扬州尚有张敬轩、周庭栋、孔庄元三门弹词,各成一派,兴于茶肆。后来,周孔两家相继失传,唯张敬轩一派弹词艺脉不断,流传至今。

对于扬州弹词的专门论述,实际上只见于曲艺史专家陈汝衡的《说书史话》和著名学者韦明铧的《扬州曲艺史话》。

《说书史话》中有《弦词》一节,以简略的篇幅介绍了扬州弹词的历史、音乐、书目、艺术、演员,但全文不足千字。

《扬州曲艺史话》中有《扬州弦词散论》、《关于“张家弦词”》两篇,对扬州弹词的名称、起源、史料、书目、音乐、艺术特色以及张家弦词的传承系统、艺术造诣作了全面而系统的论述,两文长达3万字。

扬州弹词表演以说表为主,弹唱为辅,是“说说唱唱,说中带唱,唱中夹说,说唱兼备”的一门最富有曲艺特征的说唱艺术。

扬州弹词的表演与评话大致相同,讲究字正腔圆,语调韵味。其说表多用扬州方言,起角色时也用外地“码头话”,以区别和刻画人物。

双档演出时,二人相应配合,以不同人物的口吻、声调对话,一人侧重叙述,一人侧重唱曲。器乐伴奏时,“上、下手”协调默契,三弦弹骨架音,疏放雅朴,琵琶则润、密多变,跌宕绮丽,谓之“三弦骨头琵琶肉”。

扬州弹词的唱词安排在书词当中,分为代言体和叙事体,一般为三字句或七字句,可适当增减字,多为偶句押韵。叠加的单句称为“凤点头”。

唱词还有加演于正书之前的“开篇”,内容多是咏人叙事、写景抒情之作。说白除要求掌握一般节奏外,还有快工、慢工、绕口之分,其中以快工最为常用和难说。

说白要求换气时不使人有停顿的感觉,须做到“书断意不断,意断神不断”,“快而不乱,慢而不断”。

扬州弹词艺术表演形式相对简朴,但是表现手法丰富多样,技术上讲究“说、表、弹、唱”,表演注重说功和做功融合兼具。

尤其是长篇书目说表,有大场面描绘,有人物心理表述,大到千军万马,小到一草一木,各色人等皆由一人表现,不仅在众多人物之间跳进跳出,频繁转换,同时也在演员“表”和角色“说”中变换自如,既有表演者客观评述,又有角色的主观感受。

扬州弹词的主要唱腔曲调有《三七梨花》、《沉水》、《锁南枝》、《海曲》、《道情》等,又以《三七梨花》为主要和基本的曲调。

扬州弹词的音乐曲调来源于三方面,一是由明代俗曲衍变而来。二是吸收南北曲和地方戏曲的部分曲调加以改革。三是艺人创作。

扬州弹词的常见曲牌有《锁南枝》、《耍孩儿》、《三七梨花》、《沉水》、《海曲》、《剪剪花》、《南调》等。

扬州弹词的传统书目有《玉蜻蜓》、《珍珠塔》、《双金锭》、《落金扇》、《刁刘氏》、《双珠凤》、《双剪发》、《白蛇传》等。传统书目大多讲述才子佳人的悲欢离合,家庭和社会生活故事,扬善惩恶,褒忠贬奸,所谓“小书”是也。

扬州弹词每部可演15场至20场,只有《玉蜻蜓》、《双剪发》书词较长,分别可演60多场。书目大都据说弹词印本改编,内容比印本丰富,颇有与印本不同之处。

【旁注】

琵琶 古代一种弹拨乐器,又称“批把”,最早被称为“琵琶”的乐器大约在秦朝出现。琵琶为木制,音箱呈半梨形,上装四弦,原先是用丝线,现在多用钢丝、钢绳、尼龙制成。琵琶音域广,声音饱满,音色亮,演奏技巧强,表现力丰富。

诸生 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包括太学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诸生的学习生活费用、往返省亲路费,国家负担。另外,诸生也指在学读书的学生。明代称考取秀才入学的生员为诸生。

扬州方言 即扬州话,被认为是江淮官话的代表方言。方言学上的“扬州话”一般指扬州城区及毗邻的扬州话双桥、城东等乡村的方言。以扬州方言为载体的曲艺有扬州清曲、扬州评话、扬剧、扬州弹词等。

锁南枝 曲牌名,属南曲双调,共九句。其字数定格,据《九宫大成谱》正格是三、三、七、五、五、三、三、三、三。第四句可变为四字或六字。可用作小令,或用作过曲。“锁南枝”也是民间曲调名,明代中期开始流行,河南尤盛。

俗曲 明清以来在各地民歌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并流行于城镇市民阶层,社会影响深广的民间歌曲的泛称。因时间、地点的不同,亦称为俚曲、时调、时曲、小曲、小唱、小调杂曲等。俗曲多数由农村的民歌流传衍变而来,因此二者间有时难于划分。

【阅读链接】

扬州弹词不如苏州弹词那样普及面大,这与扬州弹词的曲调有着很大的关系。

扬州弹词其商调式的旋律,委婉缠绵有余,明朗刚劲不足,局限了其感情表现的领域。更为重要的是扬州弹词的伴奏,要弱于苏州弹词。苏州评弹的伴奏系统跌宕活泼,充满生机,而扬州弹词大都是随腔伴奏。因为唱腔的难度大,伴奏自然不容易,故常常不能尽如人意。加上唱腔造成的原因,更造成了伴奏色彩的低沉黯淡。这也大大影响了扬州弹词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