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时调与上海说唱

天津时调是由明清天津本地流行的民歌小调与外地传入的时调小曲融合而成的。清乾隆时期刊行的《霓裳续谱》记有天津、北京地区流行的各地曲调30种。

天津本地曲调主要为《靠山调》、《鸳鸯调》、《大数子》,外来但已天津化的曲调主要为《拉哈调》、《青楼悲秋》、《怯五更》等。

早期天津时调的演唱者与演出场所可分三种:一为搬运工、手工业者、店铺学徒于劳动之后的自娱消遣,其中唱得好的还组成“票房”,可去“走票”,此一批人是天津时调流行的社会基础。

二为以盲艺人为主体的“串巷子”,即盲艺人的演唱,他们是以演唱时调谋生者。

三为在杂耍园子演唱的艺人,他们是演唱天津时调的佼佼者,也是引领天津时调发展的职业艺人。

清晚期,天津出现一批“落子馆”,培养出一批擅长唱天津时调的女艺人,较著名者有王宝银、赵宝翠、王红宝、高五姑、秦翠红等,其中王宝银的三弦技艺为一绝。而在“落子馆”教授天津时调的名师,首推弦师盲艺人王庆和,他以擅长唱《靠山调》享名。

光绪时期,天津出现人力车,人力车夫一跃成为时调小曲最忠实的拥戴者。甚至因为他们常边拉车边唱曲,天津人俗称人力车为“胶皮”,而称他们唱的《靠山调》、《鸳鸯调》、《拉哈调》为“胶皮调”。

天津时调用天津地方语的字音演唱,内容通俗易懂,腔调高亢爽朗,具有浓郁的天津乡土气息。表演形式为一人或两人执节子板站唱,另有人操大三弦和四胡等伴奏,包含许多天津地方民歌小调和外地流入天津的曲调。

天津时调除《要婆婆》等少数二人对唱节目外,大多是一人独唱,伴奏乐器是大三弦、四胡、节字板。

天津时调在词句上,全篇最多不过五六十句,甚至只有二三十句,就能把整个内容表达出来。词句的规律是四句为一番,每番第三或第四后面加一衬腔,即“哎哎呦”。唱词句式有以七字句为主的,有长短句相间的。可以加“三字头”或衬字,句尾多押平声。

板式有慢板、中板、二六板和近于数唱的垛子板,如靠山调是慢板,数子是快板,拉哈调是二六板。在演唱上,靠山调是唱,数子是说,拉哈调是半唱半说。

靠山调,大约产生于清同治末年或光绪初年,绱鞋作坊里的工匠每当日落时,坐着小马扎,背靠房山自编自唱的一种曲调。内容多是抒发内心的感慨与忧愁。

靠山调后经演唱者不断完善,创造出新的曲牌,如“悲秋调”、“解忧调”、“怯五更调”、“小五更调”、“反正对花调”等,这种所谓“九腔十八调”,成为“靠山调”的基本调式。

拉哈调是由流行在河北和天津一带的民歌小调“糊涂调”、“撒大泼”等演变而成。此调的旋律以天津方言为基础。因字行腔、拍节也是一板一眼,常以对唱的形式出现。

上海说唱亦称什锦说唱、方言说唱,脱胎于独角戏,流行于上海和浙江一带。早期独角戏演员在翻场时,往往由上手唱一段小曲,下手操琴伴奏,唱词多是即兴创作,没有脚本,这成为了上海说唱的雏形。

由于上海唱调广泛吸收苏滩、宣卷和各地民歌、小调以及各种戏曲、曲艺唱腔,甚至自编曲调,来源多样,故称什锦说唱或方言说唱,或依方言种类而命名沪剧说唱、越剧说唱等。

上海说唱的伴奏有胡琴、扬琴、琵琶、笙等管弦乐器,鼓、板作为打击乐器。男演员演唱时持三翘板击节,并当作表演的道具使用。

上海说唱的艺术特点是灵活多变,可叙事,可抒情,可说理,但偏重于叙事。演唱特点,或一曲到底,或用多种曲调,说唱相间,可以一人说唱,也可双人或多人说唱。

上海唱腔杂采南腔北调,没有一定格式。常用的基本调是苏滩赋、小鼓调、金铃塔等,民间小调有无锡景、紫竹调、节节高和以小贩叫卖声谱曲的卖橄榄等。

上海说唱曲目皆为短篇,以喜剧性内容为主。强调“噱头”。根据曲目需要,可以说方言,唱地方戏曲唱腔,如表现宁波人,唱甬剧、宁波小曲;表现苏北人,唱淮剧、扬剧等,还可采用电影歌曲和自己谱曲的唱腔。

从内容分,上海说唱大致分三种,一为叙事说唱,有人物、有情节、有完整故事,通过人物、情节的描写,表现主题思想。二为抒情说唱,没有人物或者很少出现人物,演唱者以抒发感情为主。三为说理说唱,没有主要人物,也没有曲折情节。演员以本人身份边说边唱,或者一唱到底,借以表明一个道理。

上海说唱传统曲目有《绿牡丹》、《施公案》、《三看御妹》、《三侠明珠剑》、《寿字帕》、《英烈》、《四平杰》、《白玉燕》、《呼家将》、《水浒》、《粉妆楼》、《金台传》、《飞龙传》、《七侠五义》、《双珠球》、《隋唐》、《大红袍》等。

【旁注】

《霓裳续谱》 一部记录了清代中期以前的俗曲总集。旧时的俗曲大都是口头传唱或是手抄笔录,《霓裳续谱》是其中的一部。全书共收录当时流行于北京、天津时调小曲619支,计有西调、岔曲、寄生草、剪靛花、叠落金钱、黄沥调、玉沟调、劈破玉、滩簧调等30种曲调。

苏滩 曲艺曲种。“苏剧”的旧称。也是曲艺“苏州滩簧”的简称。江南的滩簧产生于苏州,原为演唱南词、弹词、文书等曲艺的艺术形式的泛称。后来在昆曲的影响之下,又演变为专门清唱戏曲的曲艺,其表演艺术、音乐已不同于昆曲,而有了鲜明的特色。

紫竹调 广泛传播于上海、浙江大部的传统小调歌曲,其源头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歌。经过历代艺人的传唱和修改,各地的《紫竹调》都加入了自己的地方特色,在音节的处理上有所不同。但其词其曲,皆有浓厚的吴地风格。

甬剧 早期曾名“串客”、宁波滩簧,是源于浙江宁波地区、流行于浙江东部和上海的戏曲剧种,与浙江的姚剧、湖剧一样,同属滩簧腔系。甬剧剧目著名的剧目有《半把剪刀》、《天要落雨娘要嫁》、《田螺姑娘》、《典妻》等。

【阅读链接】

过去,天津时调被认为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俚曲,仅流传在民间的街头里巷,每当端午节前后开始,直到重阳节,街头里巷经常传出时调声。清代晚期,时调在天津地区盛行,出了不少擅长时调的民间艺人。

在当时的民间艺人中,最有代表性的艺人有城里的杨开泰、宜兴埠的马凤仪、河东的温先生等,此外,还有河西三义庄卖蒸饼的“蒸饼王”等都曾名噪一时。这些艺人多是从事搬运及手工业的工人和车夫、轿夫、瓦工以及剃头行业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