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琴书的发展及其成就
琴书种类很多,也各有特色。比如徐州琴书、贵州琴书、曲沃琴书、湖北的恩施扬琴、云南扬琴等。
徐州琴书流传于江苏北部徐州一带,起初是徐州地区农闲时的“玩友玩艺”的自娱活动。人们在村头场院吹弹笙、管、笛、箫、筝,打扬琴、拉胡琴、坠琴,敲碟子,围坐演唱“凤阳歌”、“满江红”、“银纽丝”、“鲜花调”等牌子曲。
后来出现了职业艺人,艺人坐中间打板击琴,伴奏者分列左右,有时也帮腔演唱,以演唱长篇大书为主。乐器以扬琴、坠子、手板为主,配有三弦、软弓胡琴、古筝、瓷碟等。
徐州琴书源远流长,1696年成书的《百戏竹枝词》里即有“徐沛《叠断桥》”的记载。先后又有《丝弦小曲》、《时尚南北雅调万花小曲》、《百雪遗府》、《雪里梅花》等单刊本问世,曾在全国各地演唱。
徐州琴书表演形式多样,有单人唱、对唱、三人坐唱和多人联唱等。基本句式为七字句,可以加三字头和衬字。唱腔也很丰富,除四句腔、剁子板等板式外,尚有叠断桥、满江红、上河下河调、呀儿呦、银纽丝等数十个曲牌。
徐州琴书演唱韵味独特,演员演唱时,可以根据唱词的内容及语句格式不同而自由运用。
徐州琴书在形成过程中所使用的方言,由于历史上有上、下路之别。上路即“上四县”,即丰、沛、萧、砀山四县;下路即“下四县”,即邳、睢宁、铜山、宿迁四县。
随着积淀日久,琴书亦音随地改,逐渐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上路”高亢奔放,朴素端庄;“下路”文静委婉,华彩流畅。
“上路”琴书顶板唱法较多,字重板实,朴素端庄,板眼规整,破格小节极为罕见。“下路”琴书以闪板唱法为主,板后吐词格外显得词清曲秀,华彩流畅。
徐州琴书曲目众多,以演唱长篇大书为主。传统剧目有《王天宝下苏州》、《张廷秀私访》、《李双喜借年》、《巴儿狗告状》等,小段有《马前泼水》、《猪八戒拱地》、《王二还家》、《金钱记》、《罗衫记》等。
传统曲目反映的大多是封建社会里人们的生活,惟妙惟肖地刻画了当时社会中人物百态,反映了人民美好的理想和愿望,蕴藏着思想和艺术的精华。
贵州琴书又称为唱洋琴、唱曲子、洋琴戏,流行于贵州大部分地区。贵州琴书在清嘉庆、道光时就已出现,为文人的自娱演唱,光绪年间,贵州琴书最为兴盛。
贵州琴书演唱形式为坐唱,一般为七八人,分生、旦、净、末、丑等角色,并分操乐器伴奏。
琴书唱腔清丽婉转,有清板、二板、三板、杨调、苦禀、二黄、二流等七种板式。还吸收了风格相近的民歌小调《二郎梭》、《花园跑马》、《鲜花调》、《马头调》、《闹五更》等作为辅助唱腔。
琴书伴奏乐器以扬琴为主,配以瓠胡、二胡、小三弦、月琴、小京胡、琵琶、笛、箫、竽等,击节乐器有单皮鼓、摔板、引磬。
曲词为七字句或十字句,讲究韵律,工稳典雅,多为文人所作。曲词的唱与白都为代言体。
故事内容取材广泛,历史题材有《列国志弹词》、《南宋志弹词》等;根据古典文学作品改编的有《西厢记弹词》、《卓文君弹词》、《琵琶记弹词》等;民间传说题材有《珍珠塔弹词》、《回龙阁弹词》等。
曲沃琴书是形成并主要流行于山西南部的曲沃县及其周边山、陕、豫交界地带的曲艺形式。因表演时手持八角鼓和单扇钹交替击节伴奏,故旧称“鼓儿书”或“铰子书”。
曲沃琴书是清代道光年间由河南南阳传入当地的“越调”与当地的方音和小调结合发展演变而成,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曲沃琴书的表演形式为说唱相间,以唱为主,采用曲沃方音。早期多为一人手拿梆子自行伴奏,采用曲沃当地方音坐着说唱,也有自拉四胡脚踏木鱼的演出,还有一人一手打小扬琴,一手击挎板表演。后来还有了多人的搭档演出。
唱词以七字句为主,四句为一个段落,偶数句押韵。唱腔属板牌混合体,有“铰子腔”和“鼓子腔”两种唱腔曲调。两种唱腔调高不同,交替演唱时需要转调。
曲沃琴书的伴奏乐器早期有八角鼓、小铰和木鱼,后来还加入四胡、扬琴、板胡、三弦、笛子、二胡等乐器。
曲沃琴书的传统节目比较丰富,有取材于古典小说的长篇书,有来自文人墨客创编的中篇书,有取材于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的小段书,还有一些诙谐幽默、妙趣横生的小书帽等。
恩施扬琴又名恩施丝弦,清代后期以湘剧、南剧、楚调和民间小调、器乐曲牌经文人、乐师糅合而成。主要流行于恩施、咸丰、宣恩、来凤、利川等地。
恩施扬琴往往在古庙或深宅中琴友聚会演唱,常分生、旦、净、末、丑、副等角色演唱,演唱时不得少于三人,乐师执扬琴、碗琴、月琴、胡琴、三弦、檀板等乐器伴奏,围桌而坐进行说唱。
恩施扬琴音乐分板腔体曲牌、歌谣曲牌、民间小调、器乐曲牌等四种。整个表现形式是以唱为主,以说为辅,唱腔主要是“正宫”和“二六”,以后吸收了“楚调”和南戏中“西皮”、“二黄”部分唱腔。
恩施扬琴唱词常由琴友中善文者自编,曲调婉转,抒情性强,表现力十分丰富。
恩施扬琴曲目众多,传统曲目多取自《东周列国志》、《三国》、《水浒》、《红楼梦》等传奇故事,代表曲目有《大宴》、《水漫金山》、《黛玉葬花》等。
云南扬琴流行于昆明、腾冲地区,相传云南扬琴是曾以执板击节讲唱故事,伴以三弦、琵琶伴奏的对子书,在道光年间,与山东、江苏流传来的扬琴担子相糅合;清同治年间又与四川、贵州的扬琴相结合,并吸收了花灯、滇剧的音乐素材逐渐形成。
传统演唱形式是演员各操一种乐器,分担角色,围坐演唱。唱腔讲究字正腔圆,情真意切。伴奏乐器除扬琴、二胡外,还选用三弦、月琴、琵琶和笛子伴奏。传统曲目有《陈姑赶潘》、《三击掌》、《独占花魁》等。
【旁注】
笙 苗、侗、水、瑶、仡佬等族单簧气鸣乐器,古称卢沙,古代八音乐器之一,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藉由每根管子中的簧片发声,是吹管乐器中唯一的和声乐器,也是唯一能吹吸发声的乐器,其音色清晰透亮,音域宽广,感染力强,流行于贵州、广西、湖南、云南、四川等地。
月琴 我国民族乐器,音箱呈满圆形,琴脖短小。琴颈和音箱边框用木制,边框用六块规格一致的木板胶接而成。面板和背板木制。箱内置两道音梁,支两个音柱。四轴,四弦,每两弦同音,五度定弦。琴颈和面板上设8个或9个品位。
引磬 又称击子、云磬,藏、蒙古、纳西、汉等族敲击体鸣乐器。磬体用铜铸成,呈仰钵体。磬体下端钻有小孔,仰口钉于磬柄上端。磬柄木制。演奏时,左手持握磬柄下端,磬口朝上,举过胸部与口相齐,右手执金属磬钎敲击磬体而发音。音色清脆明亮。
书帽 快书、大鼓等曲种演员在演唱长篇说部或正曲前加唱的小段。书帽的作用有三:一是聚集听众,二是引起兴趣,三是酝酿情绪。尤其是第一条,听书者因种种原因,来的有迟有早,说书人为了使早来的听众能听上书,迟到的听众不误掉正本,先说一段小弯弯,招徕听众。
南戏 我国北宋末至元末明初,我国南方最早兴起的戏曲剧种,也是我国戏剧的最早成熟形式之一。南戏有多种异名,南方称之为戏文,又有温州杂剧、南曲戏文等名称。南戏为其后的许多声腔剧种如昆山腔、弋阳腔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滇剧 我国古代戏曲之一,是丝弦、襄阳、胡琴等声腔于明末至清传入云南逐渐吸收当地民间艺术而逐渐发展形成的,流行于云南90多个县市的广大地区和四川、贵州的部分地区。滇剧的表演善于刻画人物和富于生活气息,语言生动,通俗流畅,具有民间歌谣的风格。
【阅读链接】
恩施扬琴,亦称恩施丝弦。流播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恩施、咸丰、利川、来凤、宣恩等县,但发于何地,源于何时,无文字可考,艺人众说纷纭。有说清光绪年间张姓艺人传入,有说清光绪年间著名艺人詹子范之父任贵州遵义知府时带回。
扬琴传入恩施地区之后,一些爱好者曾先后在恩施、咸丰、利川、来凤、宣恩等县建立过琴社。他们组织“堂会”,定期在会友家中演唱。恩施县遂逐渐成为扬琴的演唱活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