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多彩的大鼓曲种成就

大鼓类曲种非常丰富,也各有特色,除了山东大鼓、京韵大鼓和乐亭大鼓外,其他成就较高和影响较大的大鼓有京东大鼓、梅花大鼓、西河大鼓、东北大鼓等。

京东大鼓大约起源于清代中期的河北三河、香河及天津宝坻一带,广泛流行于河北、北京、天津等地。

京东大鼓是在民间小调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语言音调逐步发展而成的。从天津宝坻流落市区的民间艺人刘文斌,经常利用晚上走街串巷演唱他在农村地头上哼唱的民间小调。后来专门撂地演唱,以此为生。京东大鼓便由他命名。

京东大鼓在不同时期和地方有过不同的称谓,先后有京东怯大鼓、乐停调、平谷调大鼓、平谷调、乐亭调大鼓、四平调大鼓、铁片大鼓、铁板大鼓、承德地方大鼓等十数个名称。

京东大鼓的表演形式,最初为自弹自唱,演唱者右手击书鼓,左手击板站立演唱;弦师弹大三弦伴奏。后又加入扬琴伴奏。三弦伴奏及三弦加扬琴伴奏两种形式并存。

京东大鼓音乐早期的特点是用“怯”音演唱,字少腔多,并伴以铁片击节。开板一唱就是十多分钟。由于节奏缓慢,经常是未等唱完,观众就已散去。

后来大鼓艺人向其他曲种学习,对唱腔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他们引用民歌《庙门开》的旋律,融合落腔调与平谷调的音乐,改变了开板慢、腔长的演唱方式,完善了“十三咳”的唱腔,创作出与原型大不相同的新曲调,构成了京东大鼓的基本唱腔。

京东大鼓唱腔音乐的调式有两种:宫调式和徵调式。调式交替是京东大鼓曲种音乐的特点,主调式为徵调式。京东大鼓音乐经常出现4音,并形成了类似于“清角为宫”的调性转换,但多为一两句,没有构成整段的转调。

京东大鼓曲调的前奏,起初比较简单。后来有所发展,曲调丰富多了,色彩也更鲜明了。

京东大鼓唱词的基本格式为七字句,但句首常加三字头,句中也常嵌字、词及短语,句尾常加“哪”、“啊”等虚字。其短篇唱段多由八落或十落组成,一般为数十句唱词。

京东大鼓早期主要在农村演出,演出方式为赶庙会、赶堂会和说“乡档子”。书目先是只唱不说的短篇,有《杨八姐游春》、《游湖借伞》、《蓝桥会》、《朱买臣休妻》、《白蛇传》、《华容道》、《古城会》、《草船借箭》等。

后来增加了说唱相间的中篇书,如《响马传》、《丝绒计》、《包公出世》、《海公案》、《王定保借当》、《回杯记》、《葛红霞扫北》、《五毒传》等。

清末又出现了长篇大书,有《大八义》、《小八义》、《包公案》、《施公案》、《杨家将》、《呼家将》等。

梅花大鼓脱胎于清代中期产生于北京的清口大鼓,曾是北京旗人子弟喜演擅唱的曲调。后进行了改造创新,使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改革创新后的梅花调唱腔娓娓动听,逐渐成为该曲种正宗。

梅花大鼓的演出形式最早为一人演唱,有的传统节目如《湘子上寿》等也可以二人对唱。演员自击鼓板,伴奏乐器有三弦、四胡、琵琶以及扬琴等。

梅花大鼓还有一种独特的形式叫五音联弹:演员司鼓击板,乐队四人相互协作,操五种乐器。从左起,第一人右手打扬琴,左手按第二人手中的三弦;第二人右手弹三弦,左手按第三人手中的四胡弦;第三人右手拉四胡,左手按第四人手中的琵琶;第四人右手弹琵琶,左手打第二架扬琴。

梅花大鼓长于叙事中抒情,它的慢板、二六板唱腔婉转悠扬,优美动听;紧板活泼跳跃;结尾时的慢板徐缓、稳重、余音袅袅。

唱词的句式基本上是七字句,有的冠以三字头,快板中偶尔有五字句。有时也穿插一些曲牌,如《怯绣》即将梅花调本调作为曲头、曲尾,在中间加上太平年、银纽丝等曲牌,成为浑然一体的联曲曲目。

梅花大鼓的传统曲目较多,有不少取材于《红楼梦》,如《黛玉思亲》、《探晴雯》、《劝黛玉》、《黛玉悲秋》、《黛玉葬花》、《宝玉探病》、《晴雯补裘》、《别紫鹃》等。此外,还有《鸿雁捎书》、《摔镜架》、《目连救母》、《昭君出塞》、《怯绣》、《韩湘子上寿》等。

西河大鼓又名西河调、河间大鼓。以说唱中、长篇书目为主。它的前身,是清代中期流行于河北地区中部的弦子书和木板大鼓。

弦子书以小三弦伴奏,演员自弹自唱;木板大鼓没有弦索伴奏,演员自击简板和书鼓说唱。后来,这两种曲艺艺人拼档演出,形成以鼓、板、小三弦伴奏的形式。

河北高阳县木板大鼓艺人马三峰在继承前人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舍木板改用铁犁铧片,舍小三弦采用大三弦,在唱腔、唱法上作了改进与创新,使这一曲种在艺术上日趋成熟。

西河大鼓唱腔和谐流畅,生动活泼,似说似唱,易唱易懂。其唱腔音乐,是以河北中部语音的自然声韵为基础,吸取某些民歌小调的音乐语汇发展而成的。

在音乐结构形式上,约有30余种依附于主曲的乐曲和乐句的唱腔,分别归纳在三眼一板的头板和一眼一板的二板以及有板无眼的三板等三种板式中,在速度上都可作大幅度的伸缩,有的还派生出多种变格唱法。

西河大鼓的基本曲调大体上体现在流水板中,二板起板是流水板的中把唱和下把唱的伸展,头板起板是流水板的发展变化,其他大多数唱腔也都与这几个唱腔有着一定关联。

西河大鼓的传统书目内容大部分是历代战争故事、历史演义、民间故事通俗小说、神话故事和寓言笑话等。其中不少书目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愿望,情节曲折,语言生动。

东北大鼓是流行于东北地区的曲艺鼓书,在民间传播的历史悠久,并一度盛行于沈阳。沈阳于清末曾设奉天府,因此,东北大鼓又有“奉天大鼓”之称。

东北大鼓约形成于清代中期,最初的表演形式是演唱者一人操小三弦自行伴奏说唱,并在腿上绑缚“节子板”击节,后发展成一人自击书鼓和简板演,另有人操大三弦等乐器专司伴奏,说唱表演采用东北方音。

东北大鼓早期主要在乡村流行,民间俗称“屯大鼓”。演唱的曲调是当地人们熟悉的土腔土调,唱词也不甚讲究。许多艺人在演出中甚至当众翻看唱本,照本宣科地演出,俗称“把垛说书”。

东北大鼓融入了一些京剧、京韵大鼓和东北民歌的唱腔,曲调丰富,唱腔流畅,表现力较强。以说唱中、长篇书为主,内容大多取材于戏曲、小说和传奇故事。

东北大鼓主要伴奏乐器为三弦,另有四胡、琵琶、扬琴等。演员自击的鼓,也称书鼓,其形状为扁圆形,两面蒙皮,置于鼓架上,以竹制鼓箭敲击。板有两种,一种由两块木板组成,一种由两块半月形的铜片或钢片组成,俗称“鸳鸯板”。

东北大鼓的音乐结构属板腔体,唱词的基本形式为七字句的上下句式。唱腔板式有大口慢板、小口慢板、二六板、快板、散板等。除此之外,还有悲调、西城调、怯口调等小调为它的辅助唱腔。

东北大鼓传统曲目可分为子弟书段、三国段、草段三类。子弟书段大多取材明清小说与流行戏曲,唱词高雅、富有文采,少数作品反映清代现实生活。

三国段中有写刘备、诸葛亮和关、张、赵、马、黄五虎上将的曲目。草段是民间艺人编演的通俗唱词,题材广泛。

【旁注】

宫调 我国对音乐调的称呼。宫调理论是我国传统乐学把音乐实践中音、律、声、调之间的逻辑关系概括起来,用以表明调性范畴的全面情况的基本理论。传统乐学表达宫调概念时,常从不同角度揭示其内涵而分别使用音、律、声、调等词。

嵌字 也叫嵌名,指将特定的名称,多为人名、地名、事物名等专用名称,有时也为特定词语,嵌入对联中一定的位置。嵌字是一种运用得比较广泛的对联手法,其具体方式很多,约有几十种。嵌字的方法可分为整嵌和分嵌,其中分嵌的格式多种多样。

四胡拉弦 乐器,又名四股子、四弦或提琴。蒙古族称之为呼兀尔,源于古代奚琴。清代用于宫廷乐队,称提琴。是北方民族共同使用的一种古老的弓弦乐器。主要流行于内蒙古地区,其他如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及四川等地也见流行。

小三弦 我国古老的民间弹拨乐器之一,历史悠久,文化渊源悠长。琴体音箱木制,扁圆形,面蒙蛇皮或羊皮,高约5厘米,直径约9.5厘米。杆木制,装弦轴三个,拴高中低不同粗细的三股弦线。音色柔美清悠,奏时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按弦,右手拇食指持牛角片弹拨。

演义 小说体裁之一,是指根据史传、融合野史经艺术加工敷演而成的一种通俗的长篇小说。演义主要以讲史为内容,偏重叙述,故事性强;行文浅显,通俗易懂。明清时期,历史演义小说在民间广泛地流行起来。

东北民歌 东北小调的统称,分为山歌、歌舞曲和萨满调。格调生动活泼,极具地方特色,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我国的民间歌曲中占有重要地位。东北民歌的特点一般音调比较高亢嘹亮,旋律宽广,气韵悠长,声音运用上也比较刚直。

【阅读链接】

马三峰是活跃于清道光和咸丰年间的西河大鼓著名艺人,他自幼学唱木板大鼓,久负盛名。演唱泼辣奔放,风趣横生,人们戏赠绰号“马三疯子”。

马三峰在说书中,结识了雄县韩西楼村的韩云甫、韩云亭兄弟,两兄弟吹拉弹唱样样皆通,他们特别喜欢马三疯子的说书艺术并与他结为挚友。马瑞河经常住在韩家,通宵达旦地与韩氏兄弟切磋说书艺术和技巧。马三疯子所说的等段子都是经过韩氏兄弟润笔完善,极大丰富了自己的说书唱段和说书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