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腔十八调的陕北说书

说书历史悠久,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3000多年的西周时期。秦汉时,在宫廷已有了管理说书的“稗官”,这是皇帝专门设立用来搜集民间“街谈巷语”、“里巷风俗”的官职。

陕北说书是陕北说唱的一种,陕北说唱活动较早记载见于清康熙年间的《榆林府志》,其中有:

刘第说传奇,颇靡靡可听,闻江南有柳敬亭者,以此伎遨游王公间。刘第既不能及其万一,而韶音飞畅,殊有风情,无佛称尊,不及江南之敬亭乎?

这是对说书艺人在文人中间说书情况的记载,显示了明代说话入清后在陕北发展的情况。

陕北说书,流行于陕西北部延安、榆林等地。最初是由穷苦盲人运用陕北的民歌小调演唱一些传说、故事。后来吸收眉户、秦腔以及道情、信天游的曲调,逐步形成陕北说书。

陕北说书历史悠久,之所以这样说,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它有用三弦伴奏和琵琶伴奏的两种形式,其琵琶为土制,保持着唐代横抱弹奏的传统。

关于陕北说书民间传说从三皇治世时就已经存在了。相传很早以前,有一个老汉生了三个儿子,长大后给奴隶主当奴隶。大儿子叫大黄,让奴隶主把一只手剁了,二儿子二黄的一只腿被打坏了,三儿子三黄让主人把眼睛扎瞎了。

弟兄三人流落到陕北的青化县乞讨为生。一天大黄拾到两片烂木板,敲打着木板沿门乞讨,说上一些吉利话,主人便赐给他们一些残汤剩饭。

有一次他们捡来羊肠子,晒干绷在木板上,就弹出声音来。他们弟兄三人又自制了琵琶,从此相互配合,边打、边弹、边唱来乞讨要饭。他们把两块木板绑在自己的腿上自打、自弹、自唱。

后来,大黄、二黄去了山西临县一带谋生,而三黄却留在了陕北,并结了婚,婚后生了五个儿子,他将弹琵琶的技艺传授给儿子们。

大黄后来也回到了陕北,成家后收了36个徒弟,他将弹三弦、琵琶的技术传给了徒弟们,陕北说书就是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发展起来了。

清代说书形式较为普遍,在康熙年间,陕北说书已开始流行。清末学人震钧撰写的北京风土掌故杂记《天咫偶闻》卷载:旧日鼓词有所谓“子弟书”者,开始流行于八旗子弟中,“其词雅驯,其声和缓”。

陕北说书的最初演唱形式是由艺人手持三弦或琵琶边说边唱,边唱边说,说唱相间,一些短故事,也可以一唱到底,不说一句,或一说到底,不唱一句。

后经民间艺人改革,一人可同时操多种乐器伴奏,包括大三弦或琵琶、梆子、耍板即名叫“麻喳喳”的击节木片、小锣或钹,后来扬琴也加入伴奏行列。

陕北说书最先为一个人说唱,后来变为两人对唱或多人走唱。人数与乐器的改变,更加拓宽了陕北说书的表现领域,同时也对书中人物的刻画和环境、气氛的渲染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陕北说书唱词通俗流畅,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一般采用五字句或七字句,但又不受字数的局限。

曲调激扬粗犷,富于变化,素有“九腔十八调”之称。以平调为主,常用的曲调有单音调、双音调、西凉调、山东腔、平调、哭调、对对调、武调等。说书艺人善于运用各种不同的曲调来描摹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情绪。

陕北说书的演出场所一般都较为简陋,田间地头、庭院炕头都曾经是陕北说书的表演场所。听众可以是几人、几十人,也可百人以上。

陕北说书曾是盲人生存的一种手段,通过说书养家糊口,陕北说书由此成为一种典型的盲人文化。

这种盲人文化和宋元话本及民间的“莲花落”有关。宋元话本历史已很悠久,故事性、趣味性很强。但“说话的”只是干说,不用任何乐器伴奏。莲花落开始只是乞丐行乞时才敲打的一种极简易的打击乐,边敲边打边信口唱上几句,以引起好心人的同情,以诉说自己的不幸遭遇,求得善良人的施舍。

盲人以说书挣几个糊口钱,行似乞讨,和打莲花落相差无几。但不再是干唱,而有乐器伴奏;不再是随便唱,而是有了故事,要细说故事情节。

陕北说书借用了宋元话本以及其他演义小说的故事,采用了莲花落唱的形式,再添了乐器,从而便发展成了一种特有的民间艺术。

陕北说书艺人怀抱三弦或陕北曲项琵琶,脚绑木板,手指弹脚板打;也有说书人击鼓打板,另一人弹弦相辅。

艺人边说边唱、说唱结合、一口百腔、音调百声,旋律时而高亢、豪放,时而低沉、哭泣。说唱的内容一般为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历史演义、绿林好汉、才子佳人等。在陕北,每逢过庙会、祭祖、过生日、孩子过满月或喜庆佳节都会请说书的前来助兴。

陕北说书最具代表性的流派是三弦说书派和琵琶说书派,以三弦说书最为流行,三弦说书又有双音弦和单音弦之分。

双音弦即三弦定弦为,一弦和二弦定音为同一高度,弹奏时一、二弦同时拨动,这样显得音量大,又有雄浑气势。单音弦即一根弦定一个音,有不同的指法,多使用自制的拨子。

琵琶说书派,因用土制曲项琵琶而得名,又称作“琵琶书”。过去琵琶说书的艺人较多,而三弦和琵琶大多是自制,后来三弦制作质量逐渐提高,自制琵琶就慢慢淡出了说书表演。

陕北说书的传统书目很多,长篇书目有《花柳记》、《摇钱记》、《观灯记》、《雕翎扇》等;短段有《张七姐下凡》等。

【旁注】

信天游 流传在我国西北广大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又称“顺天游”“小曲子”。在山西被称为“山曲”,在内蒙古则被叫做“爬山调”。歌词以七字格二二三式为基本句格式的上下句变文体,而表现则以浪漫主义的比兴手法见长。

三皇 我国创世神话中三位伟大神祇,称为天皇、地皇、人皇。“皇”的原意就是神祇,但神性略次于盘古和玉皇大帝,可列为第二级别的神祇。三皇的记载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天皇指伏羲,世称羲皇;地皇指女娲,世称娲皇;人皇指神农,世称农皇。

子弟书 也叫清音子弟书,是清代的一种曲艺形式。因其创始于八旗子弟,故名子弟书,约在乾隆年间开始流传。子弟书有东调和西调两个流派。东调又称东韵,宜于演唱沉雄阔大、慷慨激昂的故事。西调又称西韵,宜于表现婉转低回、缠绵悱恻的情绪。

梆子 又名梆板,我国民间打击乐器。约在明末清初,随着梆子腔戏曲的兴起而流行。梆子由两根长短不等、粗细不同的实心硬木棒组成。长25厘米的一根为圆柱形,直径4厘米,另一根短而粗的为长方形,长20厘米,宽5厘米至6厘米,厚4厘米。

话本 宋代兴起的白话小说,也称为“话文”或简称“话”。用通俗文字写成,多以历史故事和当时社会生活为题材,是宋元民间艺人说唱的底本。今存《清平山堂话本》、《全相平话五种》等。

庙会 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又称“庙市”或“节场”。是指在寺庙附近聚会,进行祭神、娱乐和购物等活动。早期庙会仅是一种隆重的祭祀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交流的需要,庙会就在保持祭祀活动的同时,逐渐融入集市交易活动。

【阅读链接】

陕北说书最早属于明代盲艺人的演唱活动,以弦索伴奏的词话在入清后演变成说书。在康熙年间,北京、河南、山西均是说书与盲词并存于世,与山西紧紧相邻的陕北也应该不存例外,清康熙年间的《榆林府志》就有刘第说书的记载,说明当时已经有三弦书的活动。

陕北说书艺人同样有行会组织“三皇会”。他们信奉“三皇”,而各地成立“三皇会”的时间大多在康熙至乾隆年间。陕北的“三皇会”成立也不会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