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稳重大方的山东琴书

山东琴书又名唱扬琴、山东扬琴等,早期称作“小曲子”。明清时期,在山东沿运河的城镇以及民间,时调小曲的演唱十分流行。

明末清初,山东西南单县和曹县的有些文士名流,喜好唱曲自娱,他们连缀曲牌,编写唱词,抓筝抚琴弹唱。有的还专门盖了竹楼,中砌水池,修琴台于水上,专供演练小曲。

在当时,这些时调小曲的演唱用古琴、筝伴奏,以突出雅的风格。很多唱家也是曲词的作家,他们极讲究曲牌的运用,当时演唱的曲牌不下300支。

清雍正年间,这种演唱习俗流入乡村,至清乾隆年间盛行起来,称“小曲子”,又称“庄稼耍”,成为农民为主体的自娱形式。1786年,著名唱家梁启祥演唱时自弹自唱,多用扬琴、四胡、琵琶等乐器伴奏,人多时分角色演唱,以“俗”为特征。

演唱的曲目长短不等,主要有《王大妈探病》、《鞭扫洛阳》、《打瞎子》等。演唱的曲牌有200余支,使用最多的为《凤阳歌》、《上河调》、《汉口垛》、《银纽丝》、《垛子板》、《梅花落》6支,艺人称“老六门主曲”。

清咸丰、同治时,“庄稼耍”十分兴盛。清光绪年间,山东西南一带连年灾荒,一些“庄稼耍”技艺较高者进入中小城市以唱曲谋生,为糊口,仅能自击扬琴演唱,当时的人称之为“唱扬琴”。

唱扬琴艺人初时仍采用曲牌连缀的方法演唱故事,后受梨花大鼓等曲种影响,也将音乐结构进行了改造。主要以唱《凤阳歌》及《垛子板》来叙述故事,兼用几支其他曲牌,形成了四句体《凤阳歌》与上下句体《垛子板》连接的板腔体音乐的结构体制。

当时著名的艺人有曹县的袁绰然、郓城的刘道有、金乡的李凤兴等人,唱扬琴即始于他们。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李凤兴,他和两个儿子李若光、李若亮号称是“父子三将”。

当时,流行的唱扬琴曲目有《打连科》、《空棺记》、《王天保下苏州》、《水漫金山》等,多为中篇。

山东琴书的演出形式一般为二至五人,演唱时坐成八字形,扬琴居中,其他乐器分列两旁。演员各持乐器,自拉自唱。

在演出时,随着故事的发展,演唱者多以角色出现,并有生、旦、丑的分工,塑造的人物,立体感很强。它本身就为向戏曲化演变,孕育着内在的因素。

山东琴书演唱讲究稳重大方,演唱者正襟危坐,仪态端庄,目不斜视,全靠富于变化的唱腔和有机的伴奏配合起来完成故事情节的表达和人物形象的刻画。

在借鉴其他艺术的基础上,山东琴书的演唱逐渐打破了一些旧有的演唱陈规,如演唱者可根据故事内容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感情的变化,面目呈现传神的表情,有时亦可增加手势以帮助表演。

在表演中,演员之间在演唱中可进行感情交流,还可以与观众直接进行感情交流,但其演唱风格依然保持了稳重大方的基本特点。

山东琴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即由早期的文人自娱,到民间的业余玩局,后来发展为职业演唱,称为“撂地说书”。

清乾隆末年就出现了曹县的梁启祥,之后还有曹县的袁沛然、郓城的刘道友。清光绪年间,曹县的苗金福、李清兰、侯沛然、王梦典,郓城的刘继荣、陈怀教等演唱名家。后来,渐渐由业余说书变为撂地说书的职业性演唱。

山东琴书分南、北、东三路流行,并有各自的代表性艺人和流派。南路为最早的一支,流行于山东西南地区,以茹兴礼及其创始的“茹派”最具代表性,演唱不用花腔巧调,行腔深沉,咬字真切,节目多为愤世之作。

北路以济南为中心,广泛流行于山东西北地区,以邓九如及其他创始的“登派”最具代表性,表演善用方言俚语,于淳朴中显幽默,平易中求韵味。

东路以广饶、博兴为中心,流行于胶东各地,以商业兴、关云霞及其创始的“商派”最具代表性,唱腔优美动听,富于变化。

山东琴书代表性曲目有很多,长篇有《白蛇传》、《秋江》、《杨家将》、《包公案》、《大红袍》等多部,中篇有《王定保借当》、《三上寿》、《梁祝姻缘记》等,短段儿多为早期小曲子节目中传承下来的经典之作。

【旁注】

古琴 又称琴、瑶琴、玉琴、五弦琴和七弦琴,是我国的拨弦乐器,有3000以上的历史。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位列四艺“琴棋书画”之首,被文人视为高雅的代表,亦为文人吟唱时的伴奏乐器。

梨花大鼓 河北邢台地区独有的曲种之一。梨花大鼓早期叫犁铧大鼓,因演唱者手持犁铧片伴奏而得名。梨花大鼓历史悠久,清嘉庆年间,威县王奎山、临西吕连山和李明山、清河徐靠山和临城冯云山,时称梨花大鼓的“五大山”,有着广泛影响。

旦 戏曲中一种女角色的统称,称为旦角。“旦”本意指旭日东升,而旦角表演的是女性,女属阴,故反名为“旦”。旦角源于歌舞、百戏,在三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作为戏曲的一个角色,旦角分为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

行腔 戏曲和歌曲演唱术语,主要指对唱腔的处理和各种唱法技巧的运用。行腔贵在流畅、新颖、自如。唱腔上的各种处理要富于对比,切忌平淡。各种唱法技巧运用如刚与柔、断与连等也应对比适度。各种不同的流派往往具有不同的行腔方法和风格。

俚语 指民间非正式、较口语的语句,是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通俗易懂顺口的具有地方色彩的词语。俚语地域性强,较生活化。有时俚语用以表达新鲜事物,或对旧事物赋以新的说法,使俚语变得丰富多彩。

【阅读链接】

山东琴书为向戏曲化演化孕育了内在的因素。不少唱山东琴书的艺人,先后改演小戏,在胶东、鲁北一带流传开来。

琴书艺人从《王小赶脚》的化妆上演得到启发,逐渐把琴书中的下生、小旦、小丑为主的小节目如《站花墙》、《兰桥会》等,改为化妆登台,从唱琴书发展成了演小戏。改演的剧目大都是反映小姐、公子、儿媳、公婆等男女爱情、家庭伦理的戏,而且情节逼真,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很受观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