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舞边唱——走唱

走唱类曲艺的共同特点是说唱相间,载歌载舞。其中的“说”,带有音乐性;其中的“唱”,带有口语性,这两者结合起来,说中有唱,唱中有说,生动形象而又自然贴切。而其中的载歌载舞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走唱曲种分布于大江南北,主要有二人转、宁波走书、凤阳花鼓、十不闲莲花落、绍兴莲花落等。其中的二人转是北方代表性的走唱类曲种,流行于东北地区、华北东部和内蒙古东部地区;宁波的走书和凤阳的花鼓,是南方代表性走唱类曲种。

扭得浪唱得欢的二人转

二人转流行在我国东北地区和华北东部及内蒙古东部地区,是以一种二人搭档载歌载舞、分包赶角、转进转出,以东北方言声韵演唱短篇故事的走唱形式曲种。

二人转是在东北大秧歌和东北民歌的基础上,吸收莲花落、十不闲的演唱内容和唱腔而形成的。在两百多年的流传过程中,众多二人转艺人从太平鼓、东北大鼓、霸王鞭、河北梆子、皮影戏和民间笑话中吸收多种艺术成分,丰富了二人转的形式和内容。

在叫“二人转”前,曾有吆喝腔、棒子腔、小秧歌、对口唱、蹦蹦、双玩意儿等不同称谓。有记载,清道光年间,吉林怀德县八家子老爷庙的庙会上就曾演出过蹦蹦戏。

早期的二人转没有女演员,女子角色全部由男扮女装。以后出现女演员,由一男一女演唱的方式进行。

二人转的表演手段大致可分为3种。一是两人化装成一丑一旦的对唱形式,边说边唱,边唱边舞,这是名副其实的二人转。

二是一人且唱且舞,称为“单出头”。单出头语言风趣幽默,滑稽可笑,做功讲究表演手段和动作,舞功以东北大秧歌为主,同时吸取民间舞蹈和武打动作。

三是演员以各种角色出现在舞台上唱戏,这种形式称“拉场戏”。

二人转的演出场地,有唱大车店、唱秧歌会、唱茶社、唱屯场等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演出场地是唱屯场。每年秋后休闲的时候,都有唱屯场。

唱屯场通常按顺序表演。一是打通,指秧歌锣鼓的头鼓、二鼓、三鼓来招引观众。

二是三场舞,丑角上场喊“要想卖,头朝外,船家打浆划过来”,以此引旦角上场,两人共舞三场舞。

三是喊诗头,三场舞后,旦角下场,丑角“起霸”接“喊诗头”。诗头类似戏曲的自报家门或定场诗,多数诗头与正剧无关,只是为了静场。

四是说口,旦角上场,与丑角“说口”。说口可分为零口、定口和套口。零口是演员见景生情,逢场作戏,现编现说的口语;定口是与剧情紧密相关的念白,包括交代情节,人物对话;套口多为与剧情无关联的民间故事及笑话。

五是唱小帽,这是正文前唱的民间小调。七是唱正文,演员用唱、说、做、舞等各种手段来演示剧情。

二人转的唱腔十分丰富,素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咳咳”之称,常用的唱腔曲牌有胡胡腔、喇叭牌子、武咳咳、文咳咳、三节板、抱板、四平调、五字锦、红柳子等。伴奏乐器有板胡、唢呐、竹板等。

武咳咳是二人转演唱故事内容的核心唱腔。艺人称它为“宝调”。曲体结构基本为上、下两个乐句。上乐句的落音为“徵”音,下乐句落在“商”音。它的音乐旋律完全来自东北方言中的字调和语气。旋律线条随着语言音韵时高时低,时曲时直,千变万化。

武咳咳板式变化多样,分有慢板、中板、快板、推板等。大段武咳咳常有一个“起腔”或叫“领腔”,结尾有一个“落腔”。

武咳咳有极大的可塑性和可溶性,不仅能包容大量的故事内容,又能够领唱各种不同的故事情节和表现不同的人物及场景,具有强烈的叙事功能。

文咳咳又叫上北楼、小阴天,曲调优美、流畅、婉转动听,善于抒情叙事。

文咳咳曲体结构基本为上、下两个乐句,每个乐句分为两个分句,分句的独立性很强,使旋律形成“商、宫、羽、徵”的落音趋势,但它仍为上下两个乐句。文咳咳的板式分为中板、慢板、快板等。

二人转唱词以七言和十言为主,兼有长短句式。表演讲究唱、说、做、舞四功的综合运用,其中唱功讲究“字儿、句儿、味儿、板儿、腔儿、劲儿”,高亢火暴,亲切动听。

说功分说口、成口和零口,丑逗旦捧,多用韵白,也有说白和数板,语言风趣幽默,招人讨笑。

做功亦称扮功,讲究以身段和动作辅助演唱,强调手、眼、身、法、步等功法的综合运用。舞功以跳东北大秧歌舞为主,也吸收有其他民间舞蹈和武打的成分,并有耍扇子、耍手绢、打手玉子、打大竹板等杂技性的绝活穿插其间,舞台效果十分热闹火暴。

二人转是曲牌联套体结构,演唱以兼具板腔特点的对口唱为主,伴奏突出唢呐、板胡以及锣鼓、竹板儿的作用。音乐主要取自民歌小调。一段二人转,是由少则十来个,多则几十个曲牌相互联结在一起,而组成完整唱腔的。

在众多的二人转曲目中,如《小王打鸟》、《西厢》、《兰桥》、《双锁山》、《密建游宫》、《杨八姐游春》等。它们的曲牌连接大致是这样的:

首先,要以火热的歌舞性曲牌胡胡腔来开头,其次则连接大救驾、打枣或喇叭牌子等曲牌,再次就进入了故事的主要部分,曲牌繁多。这一段是整个唱腔的最核心部分。最后,当故事高潮已过,矛盾得到解决之后,则要用快流水、小翻车、硬口柳子等曲牌来结尾,有时也可用“专调”,即东北民歌、小调。

这种固有的规律,实际上就是二人转音乐在曲牌连接过程中,客观存在着的曲式结构。

二人转艺人有很多绝活,以手绢花和扇花较为常见,这与东北大秧歌相似,右手持大板子的舞者,左手通常持甩子,能舞出“风摆柳”、“仙人摘豆”、“金龙盘玉柱”、“缠头裹脑”等高难动作。

有的舞者双手持手玉子,这是小竹板,握在手中,每手两块,有“双臂旁平伸打扭”、“胸前打扭”、“轮腔打扭”及“碎抖花”等多种打法。

此外,还有一种顶油灯的绝活,令人叫绝。艺人头上、肩膀上、脚上都顶着灯碗,最多的可达7盏灯,更令人佩服的是,艺人面不改色心不跳,照样扭得欢,唱得浪。

二人转的传统曲目很多,计有300多个,艺人有“四梁四柱”之说。四梁指的是大四套曲目,有《钢鉴》、《清律》、《浔阳楼》和《铁冠图》。四柱指的是小四套曲目,有《西厢》、《兰桥》、《阴魂阵》和《李翠莲盘道》。

二人转的传统曲目主要来源于戏曲、小说、评书鼓词和民间传说故事以及社会新闻等,大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古代英雄好汉、男女爱情和忠孝节义类故事。

随着流行地域的不同,二人转在发展中曾经形成东路、西路、南路、北路4个流派。其中东路以吉林为中心,表演擅舞彩棒,有武打成分;西路以辽宁黑山县为中心,讲究板头和演唱。

南路以辽宁营口为中心,表演歌舞并重;北路以黑龙江北大荒为中心,追求唱腔的优美动人。故此历史上曾有“南靠浪,北靠唱,西讲板头东耍棒”的民谚。

所谓南浪,是说辽南营口一带的二人转,受东北大秧歌的影响较大,讲究舞得欢,扭得美,最早使用扇子,以舞蹈见长,要“舞得美,舞得活”讲究身段还有各种绝技。

所谓北唱,是说黑龙江“北大荒”一带的二人转,受当地民歌影响,以唱为主,唱腔委婉动听,表演细腻。

所谓西板头,是说辽西黑山一带的二人转。艺人手持大板或手玉子,见景生情,现编现演,嘴皮子利索,节奏力度鲜明,受莲花落影响较大,讲究赶板夺字。

所谓东耍棒,是吉林一带的二人转,艺人常舞彩棒,吸收了武打成分。后来各流派取长补短,互相融洽。

后来各路表演取长补短,互相融合,表演的侧重不再像以前那样明确。

【旁注】

东北大秧歌 东北地区一项民间娱乐活动,来源于生产劳动之中。东北地区的民间舞蹈有秧歌、龙灯、旱船、扑蝴蝶、二人摔跤、打花棍、高跷等形式,多在一起配合演出,统称为“秧歌”。东北大秧歌旋律流畅,节奏欢快简洁,其场面红火、舞蹈丰富。

旦角 传统戏曲中的女性形象,可分为青衣、花旦、刀马旦、武旦、老旦等类别。青衣多表现端庄稳重的中青年妇女。花旦多表现年轻活泼的丫鬟。刀马旦表现女将或女元帅。武旦表现有武功的女子。老旦表现老年女性。

板胡 我国民乐中的弓弦乐器,又称梆胡、秦胡、胡胡、呼胡。琴筒由木料或椰子壳制成,板胡品质繁多,其发音清脆而响亮,适用于表现热情奔放的曲子。可以独奏,也可以伴奏。

手玉子 又名御子、玉子板、玉子,是一种在演唱北京的民间小曲时所使用的民间乐器,使用竹板制作。一般在演出相声或二人转时,由演员双手持有4块手玉子,一手打两块。

北大荒 旧指我国黑龙江省北部在三江平原、黑龙江沿河平原及嫩江流域广大荒芜地区。这里曾经“百里无人断午烟,荒原一望杳无边”。北大荒大部分地区土地肥沃,新中国建立以后进行了大规模开垦,经营农场,才使得北大荒变成了后来的“北大仓”。

鼓词 指以鼓、板击节说唱的曲艺形式,这种说唱形式的历史十分悠久。“鼓词”的名称起源于明代,清代以后,鼓词演唱兴盛。北方鼓词主要流行于河北、河南、山东、辽宁以及北京、天津等地。南方主要有江苏的扬州鼓词和浙江的温州鼓词等。

【阅读链接】

东北地区是清代的“龙兴”之地,自古以来除辽东、辽西有少量汉人外,以白山黑水为中心的广袤地区则是少数民族特别是满族、蒙族等骑射、游牧民族的天下。在清康雍乾盛世期间,清代实行严厉的“封关”政策,严禁汉人进入关东。

康雍乾盛世过后,国力日弱,导致清后期出现“闯关东”大潮,大批山东、河北人进入东北地区。“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的二人转,就是“闯关东”的人从关内带至关外的,是“闯关东”大潮的文化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