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唱道白兼备的山东大鼓
山东大鼓发源于鲁西运河沿岸农村,流传于以菏泽为中心的广大山东地区。此外,江苏、河南也有流行。
山东大鼓最初是敲击犁铧碎片唱农歌的自由吟唱形式,采用山东方言来演唱当地的民歌小调,后逐渐发展为有板式变化的成套唱腔、敲击矮脚鼓和特制的半月形梨花片并有三弦、四胡伴奏的说唱表演形式。因其伴奏乐器为犁铧碎片而得名称“犁铧大鼓”。
山东大鼓相传形成于明代末期。明末清初,鼓词作家贾凫西所写《木皮散人鼓词》,是山东大鼓已在当时流传的根据。
山东大鼓在不同的流布地区又分别称山东调、山东柳儿、梅花调、鼓碰弦、犁铧片、梨花大鼓、铁片大鼓、怯大鼓、何老凤等。
山东大鼓由一人演唱或两人对唱,两三人伴奏。曲调高昂,说、唱、道、白兼备;叙事、抒情交融。唱词基本是七字句和十字句。演唱者右手执鼓槌,左手操铁或铜片,边敲边唱。乐师以三弦伴奏。
山东大鼓长期活跃于农村,风格朴实,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著名艺人有河北故城何老凤、范其凤等。何老风嗓音洪亮,表演风趣,经常活动于山东西北、河北南部、河南北部一带。
清末郭大妮、黑妞、白妞等艺人进入城市演唱。白妞是山东郓城的王小玉的艺名,早在进入济南之前她就已出了名儿。来到济南后,她与其妹黑妞在大明湖畔的明湖居演出,名噪一时。
其实在此之前,唱犁铧大鼓的艺人中已有许多名角,但是白妞、黑妞姐俩把梨花大鼓这门艺术推到了高峰。
在白妞和黑妞之后,女艺人大量增加,享有盛名的有上半截、下半截、盖山东、白菜心以及谢、李、赵、孙“四大玉”等。
后来又有艺人杜大桂、姬素英、鹿巧玲相继扬名。这个时候,“犁铧大鼓”逐渐更名为“山东大鼓”,流行地区跨越山东城乡,南至徐州、南京、上海,西至开封、洛阳、汉口、重庆,北至天津、北京、东北各地,盛极一时。
山东大鼓历史悠久,音乐唱腔独特,节目蕴藏丰富,地方色彩浓郁。它直接促发了山东快书的形成,并对“乔派”河南坠子和西河大鼓等的形成与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山东大鼓主要伴奏乐器为矮脚小鼓、大三弦和月牙板,月牙板也叫梨花片。演唱时演员右手执鼓槌击鼓,左手操钢板或铜板敲击演唱,乐师以三弦伴奏。
据说,山东大鼓由渔鼓道情的孙赵门衍化而来。清嘉庆年间,孙赵门山东大鼓河北籍艺人有五位姓名中均带“山”字,即威县王奎山、临西吕连山和李明山、清河徐靠山和临城冯云山,时称“五大山”。
自清嘉庆年间开始,山东大鼓在山东和河北两地南起聊城、临清,北至德州、沧州的大运河两岸十分兴盛,并形成老北口、小北口、南口三个支派。
老北口派是以故城县为基点,向北传至沧州地区吴桥、东光、南皮等县。其代表人物是何老凤及其传人等。
老北口派的书目多为中篇,主要有《瓦岗寨》、《呼家将》、《包公案》、《刘公案》等。短篇以“三国段”居多,如《草船借箭》、《华容道》、《单刀会》等,还有特有的小段如《小黑驴》、《一窝黑》等。
小北口派是以南宫县为基点的。在小北口这个支派里,又有三支:
其一是流行在衡水、枣强、景县一带的一支,当地称之为“怯大鼓”、“铁片大鼓”、“鼓碰弦”。后来这一支派的传人改唱木板大鼓。
其二是传至交河、河间、肃宁、献县的一个小分支,在当地称为“山东调儿”、“山东柳儿”。这一小支在艺术上,不仅兼有小北口支派的特色和传统,还有所创新,吸收了西河大鼓巧、俏的唱法,突破了死口实词的说唱形式,唱中加白、白中加唱,自由随意。代表书目有《黄爱玉上坟》、《秦琼卖马》、《少英烈》等。
其三是小北口派传至石家庄地区的赵县、束鹿一带后形成的一支,当地称之为“梅花调”、“山东柳”、“鼓碰弦”等。
南口派山东大鼓是以河北邢台地区的威县、新河为主要活动地区的,梨花大鼓之名被叫得最响,又称犁铧片、倒扒口。流行于邢台、邯郸大部地区。
南口派是“五大山”中徐靠山、李明山及其门人发展起来的。徐靠山、李明山均成名于1815前后。
南口派山东大鼓的演出书目,短篇有《荐诸葛》、《古城会》、《让成都》等“三国段”,《宝玉探病》、《下西厢》、《雪梅吊孝》、《小黑驴》、《小黑牛》等;中篇有《李天保吊孝》、《大宋金球》、《海公案》、《五女兴唐》、《响马传》、《丝绒计》等。
山东大鼓唱腔属板腔体,一般分慢板、二板、三板、快板等板式。其中,慢板又称头板;二板又称流水板。
山东大鼓书目主要是中篇,唱白相间,短段只唱不说。三个支派的唱腔与书目又各具不同的特点与风格。老北口派唱腔粗犷、豪放,开头腔是用头板或类似头板的二板起腔,速度慢,尾音长,板起板落,咬字狠,吐字真,落音重,字密声促,善用顿音,旋律似说似唱,自然流畅,故有“老牛大摔缰”的俗称。
小北口派的演唱风格,融入借鉴了一些西河大鼓的技法,较之老北口显得巧俏,委婉细腻,善说演“文书”,唱中加叙。
南口派的唱腔婉转悠扬,曲调华丽细腻,字少腔繁,节奏舒缓。除板腔体唱腔外,南口派还有一些曲牌体唱腔,叫牌子腔,分快慢两种,只在特殊唱段,如《小黑驴》、《小黑牛》、《王二姐思夫》等中使用。
山东大鼓传统节目繁多,中篇有《三全镇》、《金锁镇》、《大破孟州》、《大送嫁》、《范孟亭推车》等数十部;短篇段儿书尤为丰富,以《三国》题材的唱段最多,有《东岭关》、《长坂坡》、《河北寻兄》等60余段。
其次是《红楼梦》题材的唱段,有《黛玉葬花》、《宝玉探病》等十余段;《水浒》唱段有《李逵夺鱼》、《燕青打擂》等。另外,还有一些根据戏曲故事、民间传说故事编写的唱段,以及由子弟书移植过来的唱段等,共计200余段。
【旁注】
犁铧 安装在犁的下端,用来翻土的铁器,略呈三角形,也叫铧。犁铧是我国古人与公元前6世纪发明的。欧洲人到17世纪才使用铁犁,比我国晚了两千多年。1050年,我国古人还发明了犁镜,给犁装上犁镜,便于翻土,从而提高了农业产量。
艺名 源于俗号,这是为了迎合观众的口味。对于街头艺人来说,能得到俗号,正说明在观众中有了一定的影响。用这样的俗号作为艺名,可以进一步扩大影响,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观众。艺名也有自定的,而不是取用俗号。自定的艺名相对比较文雅。
大三弦 蒙古族、满族、汉族等民族弹拨弦鸣乐器,因张三条琴弦而得名。演奏大三弦时采用坐姿,两腿自然分开,左腿稍向前伸,或将右腿搭在左腿上,琴鼓置于右腿上,琴头斜向左上方。左手轻扶琴杆,用食指、中指、无名指按弦,手势呈龙爪式,右手用拇指、食指持拨片或戴骨制指甲弹拨琴弦发音,其余三指握于手心。
木板大鼓 即京韵大鼓,流行于河北大部分地区的一种曲艺鼓书形式,又名小口大鼓、清口大鼓、梅花调等。表演时一人左手持木板,右手持鼓楗,站立说唱中轮番敲击木板和书鼓,使其与说唱相配合,另有人持三弦专司伴奏。
板式 戏曲音乐中的节拍和节奏形式。我国古代音乐及民间音乐通常以板、鼓击拍,板用以表示强拍,鼓则用以点击弱拍或次强拍。在古代音乐及民间音乐术语中就把强拍称为“板”,而把弱拍或次强拍统称为“眼”,合称“板眼”。在戏曲音乐中,一个小节即为一板。
【阅读链接】
清末小说家刘鹗在《老残游记》中,描写唱犁铧大鼓的艺人名角白妞时说:“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服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
刘鹗把女高音描写成一线直入云天然后尚能回旋转折的钢丝,拟喻奇绝,前无古人。他的描述给人以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