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走书和凤阳花鼓

宁波走书原称莲花文书,又名犁铧文书,大约起源于清同治、光绪年间,在宁波及舟山群岛一带流行,后又流行于台州地区的临海、天台、黄岩和杭州等地。

据称,大约在清同治年间,余姚一带城镇曾有几个佃工,在农作中你唱我和,自娱自乐,借以消除疲劳。后由唱小曲发展到唱有故事情节的片段,并在夏夜乘凉或冬日闲暇之时,凑拢几个人到晒场、堂前演唱。也有一些人,逢年过节出外演唱,赚一些钱。

当时并没有什么乐器,只有一副竹板和一只毛竹根头,敲打节拍曲调也十分简单。清光绪年间,这种演唱形式已流行余姚农村。

后来,余姚有一些农闲时从事曲艺演唱的农民、小贩和手工业者,成立了“杭余社”组织,经常交流演唱经验,研究曲艺书目。

在这些从事演唱者中,有一位老先生叫许生传,他吸收了绍兴莲花落的曲调,率先采用月琴伴奏,自弹自唱,很受欢迎。在他的影响下,许多艺人也都采用各种乐器伴奏,还从四明南词、宁波滩簧、地方小调中引进不少曲调,加以改造应用。

同时,在书目方面也有了发展,出现了《四香缘》、《玉连环》、《双珠凤》、《合同纸》以及《红袍》、《绿袍》等一些长篇,演唱活动的范围也逐渐扩大到宁波、舟山和台州地区。

宁波走书的唱词用宁波方言,有说有唱,说唱并重,辅以丰富的形体动作,表演富有生活气息,在乡村深受欢迎,有“文书唱华堂,走书唱农庄”的说法。

宁波走书的表演形式可分三个发展阶段,开始时是一人自拉自唱的“坐唱”,后有简单的伴奏,演员坐在桌子中间后面,乐队坐在桌子横旁,演员在桌后表演,动作幅度较小,称为“里走书”。再后来,演员与乐队相对各坐一旁,演员在台上有较大空间作表演圈,称为“外走书”。

由于莲花文书从坐唱发展到站起来表演、分口饰角色,这样演员在台上动作的幅度比较大了,“走书”之名也由此得来。后来,宁波走书进行了多次改革和创新,在表演方面已发展到男女双档,伴奏的力量也加强了。

宁波走书曲调常用的有四平调、马头调、赋调三种,俗称“老三门”。有时,也用还魂调、词调、二黄、三顿、三五七等。

四平调一般作为一部书的开头,末句常由乐队和唱。赋调随内容情节、人物性格,有紧、中、慢之分,如慢赋调节奏缓慢,曲调下行为主,多用于哀诉之类的叙述或回忆。

马头调是从蒙古民间曲调中转化而成。三顿节奏较快,旋律高昂,大多用于人物心情激动,或情节急迫之处。

宁波走书演唱伴奏的乐器中,四弦胡琴是必不可少的主要乐器,也是宁波走书音乐独特之处,其他乐器有二胡、月琴、扬琴、琵琶和三弦等。伴奏者有时为主唱者帮腔、随唱和对白。

宁波走书主要的传统节目有《白鹤图》、《黄金印》、《四香缘》、《十美图》、《玉连环》、《何文秀》、《胡必松》、《双珠球》、《三门街》、《大红袍》、《绿袍》、《珍珠塔》、《麒麟豹》、《玉狮子》、《天宝图》、《包公案》、《乾坤印》《穿金线》等。

凤阳花鼓又称双条鼓、打花鼓、花鼓小锣,流行于明清时期,最初表现形式为姑嫂二人,一人击鼓,一人击锣,口唱小调,鼓锣间敲。其“音节凄婉,令人神醉”,内容多是“状家室流离之苦”。

由于起源背景和它悲凄的唱词内容,凤阳花鼓一度成了贫穷讨饭的象征。明末江苏吴县画家顾见龙所作的《花鼓子》,画面上男子打锣,女子打鼓,二人载歌载舞,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凤阳花鼓艺人在江南卖艺流浪的情境。

凤阳花鼓主要分布于安徽凤阳县燃灯、小溪河等地,其表演形式是由一人或者两人自击小鼓和小锣伴奏,边舞边歌。历史上艺人多以此为出门乞讨的手段。清人赵翼在《陔余丛考》中《凤阳乞者》条写道:

江南诸郡,每岁冬必有凤阳人来,老幼男妇,成行逐队,散入村落间乞食,至明春二三月间始回。

清康熙、乾隆年间,许多文人的诗文记录了凤阳花鼓表演时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清中期以后,凤阳花鼓逐渐没有了舞蹈,仅剩下唱曲部分,分为坐唱和唱门头两种形式。

清代乾隆年间,有人将二人演唱的凤阳花鼓改编为凤阳花鼓歌舞,在宫廷中为皇帝演出。乾隆年间编纂的《霓裳续谱》一书中就收录了《花鼓献瑞》、《鼓乐呈祥》等歌舞节目。

凤阳花鼓早期演唱的曲目多为当时的“时调”,主要有《凤阳歌》、《鲜花调》、《王三姐赶集》、《秧歌调》、《十杯酒》等,每一首都被广泛传唱。另外,有一首流传很广的凤阳花鼓唱道:

左手锣,右手鼓,手拿锣鼓来唱歌,别的歌儿我也不会唱,单会唱一支凤阳歌。

凤阳花鼓的《鲜花调》又名双叠翠、叠断桥,是所有鲜花调、叠断桥、双叠翠和茉莉花类曲调的母本。

【旁注】

四明南词 也叫“四明文书”,曲艺的一种。用宁波方言说唱的弹词,流行于浙江宁波一带,原为文人的业余演唱,清末出现专业艺人。早期为按“生、旦、净、末”等分角色演唱,后发展为一人自弹三弦演唱。唱词为七字句。

宁波滩簧 甬剧初期的名称。戏曲剧种。约在1880年,奉化串客艺人邬拾来邀集一批艺人组成串客班,首次到上海茶馆演出,改称为“宁波滩簧”。为了适应观众要求,求得自身发展,就在各等各方面进行改进,并扩大演出组织,向大戏班方向发展。

二黄 戏曲腔调,清初由吹腔、高拔子在徽班中演变而成。过去大多认为起源于湖北的黄冈、黄陂,故名二黄。在京剧、汉剧、楚剧,徽剧等剧种里,二黄都同西皮腔调并用,合称“皮黄”;在湘剧、桂剧等剧种里,二黄又称“南路”,同西皮的“北路”相对。

小锣 锣的一种,因锣面较小而得名。铜制,圆形,直径约22厘米,中心部稍凸起,不系绳。演奏时用左手指支定锣内缘,右手持一薄木片敲击发声。音色明亮清脆。小锣在京戏中也称京小锣,它与大锣在京剧中随着表演动作的节奏敲击,起着衬托和加强效果的作用。

【阅读链接】

历史上,朱元璋建立大明朝,他下令江南巨户搬到安徽凤阳府。由于凤阳府地区人口激增,导致这些迁徙的江南巨户生活没有搬迁前如意,他们渴望离开此地,就想出了假扮卖艺、以打花鼓唱曲为生的方式离开凤阳府。

另外,明清时期的凤阳府一带,曾经长年灾区,每年秋后都有成群结队的妇女外出卖唱乞讨。这也客观上导致了花鼓表演盛况空前。清末,凤阳花鼓艺人的这种活动范围更加扩大,有的甚至漂洋过海到东南亚一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