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作战指导的基本特点
毛泽东在指导中国革命的战争中,不但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眼光,正确无误的军事思想,高人一筹的指导艺术,而且还具有许多令人钦佩的、古今中外历史上无数军事统帅所不完全具有的特点。
- 忠于实践,把胜利建立在战争客观实际的基础之上。毛泽东十分重视战争实践。他强调:“从战争中学习战争——这是我们的主要方法。” 在作战指导上,他有着丰富的从战斗到战略的实践经验,这是他能“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一个重要原因。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领导红军多次粉碎国民党军的“进剿”和“围剿”作战;长征途中胜利指挥红军四渡赤水;到达陕北后又亲自先后指挥了直罗镇战役和山城堡战役,并率军东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由于战争形势的发展,再不容许他率军亲
①
② 《毛泽东军事文选》(内部本)第 482 页、第 617 页。
③ 《毛泽东选集》第 1 卷,第 182—183 页。
上前线,但他在统帅的岗位上勇于大胆实践,亲自指导了多次革命战争及几乎全部重大战役。经过战争实践的长期磨炼和经验积累,使他的作战指导艺术达到了得心应手,炉火纯青的地步。
-
长于民主,重视倾听他人意见。在作战指导过程中,毛泽东在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吸取同级或下级正确意见方面堪称楷模。凡属战略上的重大决策与战略方针的制定,通常他都要建议党中央或中央政治局召开重要会议讨论决定。如洛川会议讨论和确定的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作战方针; 解放战争大体五年左右打败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战略计划和战略进攻、战略决战等决策,皆然。他非常重视和尊重各战略区指挥员的意见,并根据实际情况修正既定决心。他还善于调动和充分发挥下级指挥员的聪明才智和积极性、创造性。经常在电报中作出明确部署或指示后,总要鼓励下级指挥员在总的战略意图下,依据实情机断行事。
-
精于组织,把作战计划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之上。毛泽东在作战指导中,每战都能精心组织,总是把一切作战计划建立在依据客观实际情况的可靠基础之上。特别是对那些有战略全局安危的重大战役,更是慎之又慎。一是在一些重大战役的决策上,采取“派下去”或“请上来”的办法共同商定。如解放战争时期关于西北战场的作战,就派周恩来去真武洞与彭德怀“商量作战方针”;淮海战役时又电“请伯承同志来中央商谈战略方针”,并“以总前委意见带来中央。”①二是重大作战计划须经反复商量,在稳妥可靠的基础上才作最后决定。如济南战役的攻济打援方案经与前线指挥员近一个月的反复多次协商、修改,在达到十分完善的程度,才最后确定。其他如太原、辽沈、淮海、平津等战役、均皆如此。三是凡有不同隶属关系的部队在同一战区作战时,必须明确规定指挥关系。如平津战役时的平绥线作战,即明示“在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入关以前。受军委直接指挥”,在其入关后“即交与林罗刘指挥。”②并在淮海、平津战役时,以中央军委名义电示设立中共总前委。以“统筹一切”。
-
善于动脑,及时总结作战经验。这是毛泽东作战指导的又一突出特点。他不但善于对我军作战经验进行系统性的理论总结。撰写出类似《井冈山的斗争》、《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战争和战略问题》等理论名著,以及“十六字诀”、“十大军事原则”等基本作战原则,而且还善于在作战指导过程中,抓住战役战斗上那些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个别典型经验,经过及时总结、提炼,加以全面推广。他还善于在总结经验时根据我军干部战士文化水平低等实际情况,概括出一些通俗易懂,便于记忆的战术名同和作战原则。如“钻牛角战术”、“麻雀战术”、“蘑菇战术”、“零敲牛皮糖战术”和“十六字诀”、“十大军事原则”等。这对于促进全军军事理论的发展和战术思想的统一,均起了重大作用。
-
勤于动手,亲自起草指挥文电。毛泽东在作战指导中;曾亲自动手起草了大量的作战指挥文电。仅在解放战争时期,以他个人或中央军委名义署名的近三千份电报中,有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均为他的手稿。几乎所有的重大战役都有他起草的电报,最多者如辽沈、淮海、平津等战役,都在六七十份以上,甚至上百份。他曾在平津战役的一昼夜的二十二小时内亲自起草
① 《毛泽东军事文选》(内部本)第 566 页。
② 《毛泽东军事文选》(内部本)第 592 页。
了发给前线的指挥电报共十份。亲自起草作战文电,其意义不仅以优良作风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更重要的是缩短了文电享拟、修改及形成的时间, 使战场指挥员能及时准确地获得战略意图和赢得充裕、周密的计划与准备战役的时间,直接为夺取各个战役的胜利创造了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