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心弃医从文

1885年,在契诃夫的建议下,弟弟伊万离开了沃斯克列辛斯克,到莫斯科一所高级小学任校长。而在莫斯科他们家的门上,却挂了一面上写着“安·巴·契诃夫医生”的铜牌。

回到沃斯克列辛斯克后,契诃夫在好友基塞辽夫的巴勃基诺庄园里租了一栋别墅。

1885年5月6日,契诃夫一家人分乘两辆马车,满载着皮箱、铁柜、行李袋以及书籍、纸张、果酱、炊具和茶炉等物,于深夜抵达别墅。

房门敞开着,他们进去点上了灯,契诃夫对房间的陈设赞叹不已,他在给米舍尔的信中介绍说:

房间很宽敞,家具就有尽有,一切都显得那样雅致、舒适、温柔。什么都准备好了:火柴、烟灰缸、香烟、两个洗脸池。我们没有料到好客的主人竟然考虑得如此周到!在莫斯科郊区,这样一栋房子每年租金至少要500卢布。

从这时起,契诃夫的家人在别墅晨连续住了三个夏天。这是一个很美好的地方。有英式的花园,树林、草坪,还有清澈的小溪。契诃夫家人住的房屋就在花园的另一端。为了租这栋别墅,契诃夫向《闹钟》编辑部借了100卢布。

契诃夫简直被它迷住了,他写信给莱金说:

当我透过窗户观赏夜幕中的树木和河川时,感到心旷神怡。当我听到夜莺啼鸣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因为我忘了我已经不在莫斯科了。

住进巴勃基诺庄园之后的一个雨夜,邻村一个陶器匠的妻子来看病,她对契诃夫说:“我家的房客,那个画家列维坦最近又经常犯病了。”契诃夫听说列维坦就住在附近的一个村庄里,他高兴地跳了起来,列维坦是尼古拉在莫斯科绘画建筑学校的同学,他们兄弟们都是好朋友。尼古拉曾经告诉过契诃夫:“安托沙,听说列维坦最近患了忧郁症,企图自杀。”

契诃夫叫上伊万和米舍尔,不顾外面正下着瓢泼大雨,兄弟三个披上雨衣,穿上长筒靴,提着马灯就往门外走。房东女人带着三个人一直闯进列维坦的房间里。

列维坦一下从床上跳起来,拿起猎枪对准了三个不速之客。当他认出是契诃夫兄弟三个时,不由生气道:“活见鬼!是你们三个世上少有的调皮蛋!”

契诃夫三兄弟坐下来,与列维坦谈笑风生,契诃夫还讲了不少笑话,慢慢地驱散了他心中的一些忧伤。契诃夫于是经常去看列维坦,安慰他,每天陪他散步,并把他请到别墅自己的房间里住,他让列维坦注意从大自然中恢复对生活的兴趣:“你看,这莫斯科郊外的自然景色多么令人陶醉,一层层的林木,五光十色,倒映在水面上,呈现出海市蜃楼一般的世界,白色的沙鸥从一抹迷雾中斜飞而起,多么富有生气啊!你再看天上轻轻的浮云,就像那蓝色舞台的帷幕……”

列维坦以画家的视角,也对大自然充满了热爱:“是啊,自然是美的,可人心险恶,怎能不让我忧愁……”

契诃夫鼓励他说:“与其忧愁,还不如用你那神奇的画笔,给人们绘出美丽的大自然,让沉沦在苦难中的人透透气。”

“你说的对,那好吧。”列维坦支起画板,认真构图。

契诃夫在与这位画家的接触中,也学会了更好地观察大自然。他在旁边指着画板问:“在这里要留有空间?应该是这样吧?”

列维坦认真为契诃夫讲解:“不错,绝对不能让画面挤满,要讲究虚实、主次、远近的搭配,注意观察的角度,力求下笔的神韵,这和照相的写实不同。”

由于在田野和林间长时间的漫步休息,列维坦渐渐地恢复了对生活的信心。从此,他们结下了终生不渝的友情。

通过在地方行医,契诃夫有了与社会、人民更紧密的联系,尤其是与底层人民的联系。他目睹了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底层人的命运。1885年的夏天渐渐逝去,契诃夫一边抱病写作,一边为当地人民治病,他终于认识到,自己的天职是在文学方面,布满是再是医学。他决定弃医从文,返回莫斯科。

但这时,他重新为经济问题不安起来,由于没有钱支付欠下的别墅的房租,他不得不一再催促几家报社和杂志社。直至9月,才收到几家报纸寄去的稿费,这才携带全家踏上归途。

但契诃夫的健康状况却并没有好转,他又一次咳血了。返回莫斯科后不久,他又搬到了莫斯科河岸的一个街区居住。为了一家人的生活,他不得再次挂起“契诃夫医生”的招牌,一边为人治病,一边拼命写作,却忽略了自己致命的病情。

契诃夫的才华与日俱增。强烈的创作欲望,对真理的执着追求,以及高度的民主评论精神,使他在文学道路上勇往直前。他不满足于已取得的成就,不断探索,继续向新的高峰攀登。

随着时间的推移,契诃夫发觉自己已经越来越进入“严肃的领域”。在1885年以后,他渐渐疏远了那些博取读者一笑的娱乐性杂志,终于,他以新作家的姿态出现。以“契诃夫”的本来面目出现。

1885年写成的短篇小说《哀伤》就是他的一篇新型作品。

《哀伤》讲的是一个旋匠送他老婆去看医生,赶上了暴风雪,老婆病死在路上,他自己也被冻断了四肢。

故事一开始,作者就简单介绍并评价了主人公“旋匠格里戈里·彼得罗夫,这个当年在加尔钦乡里无人不知的出色手艺人,同时又是最没出息的农民”,接着就看到旋匠在风雪中赶着马车,自言自语,车上拖着他那垂死的老婆。

彼得罗夫嘀嘀咕咕地为他老婆虚构了一个场景:他把老婆送到医生那儿,医生“立即从他的诊室里跑出来”,接着粗暴地数落他,他厚着脸皮讨好卖乖。医生具体说了什么话,他又怎样回应……细致入微。

然后他发觉自己的老婆已经死了。彼得罗夫的恐慌与后悔被他面前的风雪危机和性格中的劣质掩盖却又止不住地不停冒出来。他哭了,他回忆往事,想到自己过去的行为,不知所措,无法挽回,只能想着“再从头活一次就好了。”

最后,彼得罗夫在医院从昏迷中醒来,极力维持自己的面子,直到发觉自己的手脚都冻坏了。

这个小说,契诃夫从多个角度使人物变得很丰满,读到最后,大家看到了一个贫穷、酗酒、懒惰、麻木、没地位、爱面子、打老婆、既可怜又无可救药的乡村手工艺人。

这个篇幅很小的故事,却像一部长篇小说,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个人的一生。它那哀伤的情调深小便宜地触动了人们的心弦。

诗人帕尔明对契诃夫说:

我认为这是您迄今为止写得最好的一篇小说。这部充满生活真实的作品给人一种奇异的印象,让人觉得又好笑,又悲伤。它正同人民的生活一样,可笑与忧伤交织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