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时辟为全真派十方丛林

清康熙初年,著名道士任天然重修殿堂廊庑,扩建东跨院后,在于八仙庵开坛放戒,开辟八仙庵成为了道教全真派十方丛林。八仙庵极盛时,其占地面积近百亩,宫内殿堂层迭,楼台环绕,香火不绝。

1727年,道士高永勤、董清奇又对八仙庵进行了较大规模维修。1806年,河南著名道士董清奇住持八仙庵。他在任八仙庵住持期间,整顿了十方丛林体制,增建了西跨院。

道光年间,八仙庵再次得以重修。据1832年的《十方丛林碑记》记载:

董清奇以后有韩合义、刘合仑开坛放戒,朱教先创建西花园。

同治初年,八仙庵内中殿及全部古柏毁于兵火。之后,道士刘永镇修复了被毁殿堂。

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名为“西狩”,实则西逃之时,在西安避难期间,八仙庵就是他们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

当时,他们住跸于八仙庵西花园内,又是接见方丈,又是拈香祈祷,做画做诗。据传,慈禧太后画牡丹的造诣很深,不但画美,题诗也颇为别致:

“国色从来比西子,天香原不借东风。”

可惜这幅牡丹早已丢失,今人难以一饱眼福。

此外,在避难期间,慈禧太后赐额“玉清至道”,光绪御书“宝箓仙传”匾额。慈禧太后还封八仙庵方丈李宗阳为“玉冠紫袍真人”,并赏白银千两,命其“敕建万寿八仙宫”。

万寿八仙宫修缮竣工后,慈禧太后敕名为“西安东关清门万寿八仙宫”匾额,悬挂在八仙庵前门领之上。从此,八仙宫之名便沿袭了下来。相传,慈禧当时曾赐道士御棍两挺,后因道士狐假虎威,被陕西布政使樊增祥申饬停用。

八仙宫自宋代创建以来,历经重修、扩建,在清代时格局日趋完整,建筑日益壮观。清代以前的主要建筑如:牌坊、山门、灵官殿、八仙殿和斗姆殿在经过清代扩建后,成为了万寿八仙宫总体布局的中庭部分。

清代时期,在万寿八仙宫创建的主要建筑除东西跨院外,还增建了西花园等。东跨院主要建筑有吕祖殿、药王殿和太白殿。西跨院有邱祖殿和云隐堂等。

吕祖殿内有吕祖洞。洞内供奉道教北五祖之一的吕纯阳祖师像。洞门由薄纱帘子半遮掩。殿内墙壁上画有吕洞宾成道演化故事的精美壁画。洞两边有楹联为:

汉阳黄鹤随云驻

函谷青牛望气来

每月农历初一、十五日及四月十四日吕祖诞辰时,吕祖殿内香客满堂,香火旺盛。

药王殿为三开间硬山式建筑。殿内供奉药王孙思邈真人塑像。殿门两边的楹联是:

道通天地术通圣

儒中隐逸医中真

药王殿内奉祀药王孙思邈像。孙思邈是唐代著名道士,也是医学家。他精通老庄百家之学,精医术,长期居住终南山,为人医病,著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摄生论》、《福寿论》和保生铭》等,后人尊其为“药王”。

药王殿墙壁上左右各有一壁碑,右为《孙思逸传》,左为《孙思邈赞》。其中,《孙思邈赞》为唐王李世民称赞北周时期的药王孙思邈所题之诗:

凿开经路,名魁大医。羽翼三圣,调和四时。降龙伏虎,极表救危。巍巍堂堂,百代宗师。

太白殿位为三开间硬山式建筑。太白殿供奉太白金星像。太白金星是道教神仙中知名度最高的神之一,在普通百姓中的影响很大。传说,他是一位白发苍苍、表情慈祥的老人,他忠厚善良,主要职务是玉皇大帝的特使,负责传达各种命令,因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在我国本土宗教道教中,太白金星可谓是核心成员之一,论地位他仅居于道教中传说的三清仙境的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和灵宝天尊三位尊神之下。

最初道教的太白金星神是位穿着黄色裙子,戴着鸡冠,演奏琵琶的女神,明朝以后形象变化为一位童颜鹤发的老神仙,经常奉玉皇大帝之命监察人间善恶,被称为西方巡使。

在太白殿殿门上有楹联一副:

诚则金石可穿

骄惰则义必败

邱祖殿为三开间建筑。殿内供奉全真祖师邱处机像,悬挂着一幅邱祖即邱长春的巨幅画像,画像左边挂有《邱祖青天歌》,右边挂有《邱长春真人事实》两幅长条幅,还题有两副对联,其中一副为:

万古长生不用餐霞求秘诀

一言止杀始知济世有奇功

在丘祖殿殿门中央悬挂有慈禧皇太后亲笔书写的“玉清至道”的匾额。

云隐堂位于邱祖殿的前西侧,是专供万寿八仙宫重要执事退修后休息的地方,共有三间堂屋,堂门两边的门柱上有一副对联:

此地饶千秋风月

偶来做半日神仙

西花园为道士清修之所,院内花木丛生,环境幽雅,并建有功德祠。另外,万寿八仙宫宫内还建有方丈室、监院室及道士住室等建筑。

万寿八仙宫集宗教、文化和旅游于一体,历史悠久,盛名远播。它以其优雅的环境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迎接着八方来客,成为我国道教徒向往的圣地和全国道教重点宫观之一。

一年四季,万寿八仙宫的香客游人都很多。尤其每逢农历四月十五,庙会更是盛况空前,形成一年一度的热闹的庙会市场。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既是重阳节,又是斗姆元君圣诞日和祖天师飞升日,可谓道教的重要节日。每逢此时,万寿八仙宫都举行盛大的道场,有的善男信女在初八晚上即赶到这里。

初九清晨鼓声拉开宗教活动的序幕,但见殿堂灯火通明,经师们手执法器,身着刺绣精美的法衣,在高功带领下吟诵经典,祈祷国泰民安。信徒们烧香磕头,祈求四季平安。有的信徒还为八仙披上全套新装以示祝愿。

[旁注]

董清奇:清朝著名道士,道号乞化道人或赤脚道人,河南邓州人,生卒年木详,大体生活在清嘉庆年间,曾于西安西南隅会真庵疯和洞修行。赤足托钵云游天下,涉足于陕西、湖北、湖南、甘肃、河南、河北、天津、北京等地,参方访道、穷理尽性,究察修性淳心除欲之理,时人称“赤脚仙人”。

李宗阳:(1860~1939年),号抟虚道人,清末时西安万寿八仙宫住持。河南济源人。早年读书,精通诗文,主攻书法,未成年时便在南阳卧龙岗武侯祠出家,研读道教经典并学习医术达10年之久,其间曾在陕西华山修道。光绪帝封他为“大德禅师”之号,题“宝篆仙传”匾额。

樊增祥:(1846~1931年)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年间中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他天性聪颖,文章写得很好,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

终南山: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简称南山,是秦岭山脉的一段,西起宝鸡市眉县、东至西安市蓝田县,主峰在西安长安区,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称。对联:“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中的南山指的就是此山。

重阳节:为农历九月初九。儒家四书六经之一《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法衣:指道教与佛教的法事专用服饰。佛教制度允许出家僧人为养活自身可以持有如法合度的衣服,其中重复衣、上衣、下衣、裙、副裙、掩腋衣、副掩腋衣等十三种服饰是生活所必需的。不同的衣服应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场合穿用。法衣的原料以及颜色也是有选择的,如衣料不得过优过劣,颜色不用八大正色。凡僧尼所穿的被认为不违背戒律、佛法的衣服,皆可称为法衣。

慈禧太后:(1835年11月~1908年11月),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名杏贞,出身于满洲镶蓝旗的一个官宦世家,咸丰帝的妃子,同治帝的生母。以皇太后身份垂帘听政或临朝称制,为自1861年至1908年间大清王朝的实际统治者之一,又称“圣母皇太后”、“那拉太后”、“西太后”等。

唐王李世民:(599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在位23年,享年50岁。他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在位期间,他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

[阅读链接]

张良是汉高祖刘邦的主要谋臣,此人能决胜千里外。但他在辅佐刘邦成就帝业后“激流勇退”,在陕西留坝县紫经山隐身修行。后人因仰慕他“功成不居”的高风,遂在此建“张良庙”以奉祠。

清道光年间,张良庙道众因受地方恶霸欺凌,向八仙庵求助,愿将其庙作八仙庵下院。八仙庵知客任永真只身前往,历经艰辛,终由官府惩治了恶霸,庙产得以保全和扩大,并辟为我国的第三大十方丛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