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年间整修后定下布局

位于嵩山的中岳庙经过汉代时期复修以后,到了北魏,此祠堂经过了三次迁移后,正式定名为中岳庙,从此,此寺庙归由道教管理。

到了唐代,中岳庙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武则天于万岁通天元年,即公元696年登嵩山封中岳时,加封中岳神,并改嵩阳县为登封县。之后,武氏对中岳庙的“情”有独钟,使它的声望日益兴盛,八方传播。

唐开元年间,唐玄宗李隆基又仿照汉武帝加增太室祠,并对中岳庙大加整饰,扩建殿宇,这样一来,中岳庙迎来了它的鼎盛时期,知道它的人也就更加多了。

不过,由于战乱,经过唐朝重修的中岳庙并没有完整的保存下来,庙宇内现存的建筑是清初顺治至乾隆年间人们模拟当时的北京故宫重修的。

现存的中岳庙庙制基本上保留着清代重修以后的规模,中轴线建筑共11进,中华门、遥参亭、天中阁、配天作镇坊、崇圣门、化三门、峻极门、峻极坊、中岳大殿、寝殿、御书楼等。从中华门起全长650米,面积11万多平方米,是中岳嵩山现存宏大、保存较完整的古庙宇建筑群。

其中,中华门,原名“名山第一坊”,为木建牌楼,1942年改建为砖瓦结构的原庑殿式牌坊,更名为“中华门”。门额内外分别写有“依嵩”、“带颍”、“嵩峻”、“天中”八字,简要地说明了中岳庙所处的地理位置。

穿过位于中华门北的遥参亭,迎面就是天中阁。天中阁在明清时期是中岳庙的正门,原名黄中楼,明嘉靖年间改为今名,天中阁是仿天安门形式,只是比天安门小,天安门有五个门洞,而天中阁只有三个门洞。

出天中阁沿甬道拾级而上,其后便是木结构配天作镇枋。它原名叫“宇庙坊”,古时称中岳为土神,意思是以地配天。枋起三架,庑殿式屋顶,斗拱雀替,雕琢华丽。正楼额书“配天作镇”,左右配楼分别书“宇庙”、“俱瞻”。配天作镇枋后为松柏掩映的崇圣门。此门为过往门庭,因中岳神曾被封为“中岳天中崇圣大布”而得名。

在中岳庙的第五进建筑崇圣门的东面有一座创建于北宋的“古神库”。在古神库的周围有四个高大的铁人,铸造于北宋英宗治平元年,即公元1064年。铁人高3米多,重约3吨,握拳振臂,怒目挺胸,形象威严,栩栩如生,是我国现存形体最大,保存最好的四个“守库铁人”,同时也是北宋铸造的艺术珍品。

崇圣门前甬道东西两侧,有宋代石碑三通、金代石碑一通,因为四通碑的撰文者都是当时状元,所以又称为“四状元碑”。碑的内容都是叙述中岳庙的历史沿革及修建情况。其碑制宏大,书法遒雅,苍劲有力。

中岳庙的第六进建筑化三门取名于道教的“一气化三清”,是中岳庙的过往门庭。化三门后西侧,有无字碑亭。亭内立有清代石碑一通,碑上只有线刻花边,没有文字,故称“无字碑”。立此碑的意思是说岳神之德,大得难以用文字形容,故立空石,以示纪念。

化三门之北是峻极门,因中门两侧塑有一丈四尺高的两尊将军橡,故又名“将军门”,是中岳大殿中心院的山门。

此门创建于金世宗大定年间,明朝祟祯年间毁于大火,清乾隆时重修。左右两侧为东西两掖门。现在制式为歇山屋殿,绿色琉璃瓦,面阔五间,进深六架,殿内的梁材、斗拱上都用沥粉金线、丹青石绿绘出清雅古朴的高级彩画。门内两侧塑有两武士泥像,高达4.5米,执斧秉钺,气势威武。

在竣极门附近有许多珍贵的文物,还有魏碑、唐褐、宋幢、金狮、庙固等。

峻极门前甬道两旁各有两个高台,代表了五岳中的其他四岳,即东岳殿、南岳殿、西岳殿、北岳殿。

在高台下前进标的目的的右手边有两块石碑,其中一块用玻璃罩着的是元代的原物,另一块是按照原物上可识别的字和上下文模拟的新碑。

嵩高峻极坊屹立于峻极门内,又名“迎神门”,坊起三架,上下两层,额书“嵩高峻极”。正楼和次楼分别是九踩和七踩斗拱,黄瓦盖顶,雕梁画栋,剔透玲珑,式度秀丽,是清代木结构建筑的精品。

跨过嵩高峻极坊,在高约3米的石栏月台上,坐落着中岳庙的正殿峻极殿,或称“中岳大殿”,是嵩山规模最大的建筑。

此殿的建筑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相似,面阔9间,进深5间,面积约920平方米,重檐黄瓦,高大雄伟。殿内装有天花板并饰有彩色绘画以及盘龙藻井,相传是用柏树根雕刻而成,工艺精致,巧夺天工。殿内神龛中央坐像是武则天加封的中岳大帝天中王,像高5米多,姿态雄伟。侍臣、仙童左右分立。神龛外两侧,塑有身穿盔甲,手执金瓜斧,高约6米的镇殿将军方弼和方相,雄伟庄重。

中岳大殿两侧的东西廊房,与峻极门构成一座长方形的庭院,其面积约有5000平方米,是嵩山地区仅有的一处回廊式古典建筑。廊内供奉72司、8大朝臣、10殿阎君塑像。

峻极殿的后面,是一座单独的院落,主要建筑为岳寝殿。它是一座歇山式建筑,黄瓦覆顶,斗拱飞翘,面阔七间,进深三间,传说为中岳大帝与帝后起居之所。明宪宗成化十六年,即1480重建,清高宗乾隆元年,即1736重修。

殿内神龛里,有“天中王”和“天灵妃”的塑像,两端有两个大型紫檀木透花雕刻的“龙榻”,榻上有天中王睡像,东榻上睡像为檀木雕刻,西榻上睡像为彩色泥塑。

中岳庙的最后一进建筑御书楼在岳寝殿之后,这是中岳庙的最后一座殿宇,原名“黄箓殿”,是储存道经之地,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后来清代乾隆皇帝游中岳时,曾在此殿题碑书铭,故又称“御书楼”。现为硬山庑殿式黄色琉璃瓦楼房,两侧顺山房是储存祭器的地方。

除了上面介绍的11进建筑群之外,中岳庙的东路和西路,还分别建有太尉官、火神宫、祖师宫、小楼宫、神州官和龙王殿等单独的小院落,现存明清建筑近四百间,金石铸器二百余件,汉到清的古柏三百余株。

正是这些亭门宫殿,构成了中岳庙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而如此宏大而又幽雅庄严的庙宇在我国国内也是罕见的,为此,此地也被称为华夏文明的圣地。

2001年06月25日,中岳庙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旁注]

庑殿式:也就是庑殿顶式的屋顶,是我国古典建筑中屋顶的最高级样式之一,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最高级是重檐庑殿顶。由于此屋顶有四面斜坡,又略微向内凹陷形成弧度,所以又常称为“四阿顶”,宋朝称“庑殿”,清朝称“庑殿”或“五脊殿”。

雀替:是我国古建筑的特色构件之一。宋代称角替,清代称为雀替,又称为插角或托木。通常被置于建筑的横材梁、枋与竖材柱的相交处,作用是缩短梁枋的净跨度从而增强梁枋的荷载力。其制作材料由该建筑所用的主要建材所决定,如木建筑上用木雀替,石建筑上用石雀替。

状元:我国古代科举考试中,殿试考取第一名的人。殿试由皇帝或中央政府指定的负责人主持,用同一套试题,在同一地点开考,然后经统一阅卷、排名,并经最高当局认可的进士科国家级考试的第一名。此制度始建于隋唐时期。

沥粉:我国古建筑彩画工艺之一,沥是指液体的点滴,粉是指用粉调制成液体,将其一滴一滴的滴落在物面上。有时用特制的工具把沥的点滴加长,形成一种有规律的,人为的线,这种方法术语称之为:“沥粉”。

七踩斗拱:是清式大木作斗供的一种形式,即里外各出三拽架的斗供。所谓“踩”,是指斗拱挑出的部件,分为三踩、五踩、七踩和九踩四种。如我国故宫太和殿下搪是七踩斗拱,上檐是九踩,是全国等级最高的建筑物。

祭器:祭祀时用的器具。古代的祭器多瓷器,陶器,铜器,但很少用铁器,古人认为“铁以镇魂”,有“棺不见铁”之说。在周朝的时候祭祀有六器:壁、琮、珪、璋、琥、璜。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于明代永乐十八年,即1420年建成,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故宫全部建筑由“前朝”与“内廷”两部分组成,四周有城墙围绕。

方弼和方相:兄弟二人是商朝殷纣王的两位镇殿将军。自古就被西北民间誉为“把门的将军”,也是早期以真人真名而命题所画的最早的门神。因纣王荒淫无道,兄弟二人反出朝歌,为周王朝建立作出巨大贡献,后世人们把二人尊为显道神、开路神、门神。其中,方弼是出自《封神演义》中的人物。

[阅读链接]

在中岳庙众多的文物古迹中,站立在崇圣门东侧的四尊铁人显得特别引人注目。关于这四个铁人,还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

很早以前,这铁人是八个,一边四个,分立在东西两个神库的四周。北宋末年的时候。金兵南侵,民族英雄岳飞率领爱国将士转战在黄河南北两岸。后来,抗金浪潮波及到嵩山,中岳庙的铁人摩拳擦掌,义愤填膺。一天晚上,他们乔装打扮,偷偷来到黄河岸边。谁知摆渡的小船只能坐下四个人,于是只好四个人先过,另外四个铁人在边等候。等摆渡的小船返回载后四个铁人时,天色已经大亮,中岳庙的道主派人找到黄河岸边,把没有过河的四个铁人强拉硬扯绑了回来。所以,至今站立在东边神库周围的四个铁人还是一副怒目而视、壮志未酬的神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