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霸权地位的确立及美国的冷战政策》教学实施设计与评析

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美国霸权地位的确立和美国的冷战政策》一目内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格局出现了一个新的变化,以往

欧洲列强争霸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开始了由美国独霸资本主义世界的局面。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在战后美国能够一举登上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宝座?(板书)

[评:精心设问,启迪思维。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了解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格局。由学生回答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原因更佳。]

生:这是因为大战打倒了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强国,削弱了英、法两个帝国主义大国;而美国本土远离欧亚战场,大战期间美国还大发军火财, 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超过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所以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师:答得很好。(指着小黑板上两个图表讲解)请看《战后初期美国的经济实力》表,美国的工业生产总值、黄金储备量、煤、石油和钢的产量, 几乎都超过资本主义世界半数以上。再看《1945 年美国的军事实力》表,首先,武装部队总数世界第一,有 1212 万;第二,舰艇吨位达 380 万吨,超过

英国二倍以上;第三,远程飞机 15000 架,垄断了洲际空中航行;第四,

海外军事基地 484 个,世界上每个海域都有美国军事基地;第五,军事科技, 垄断了生产原子武器的技术,拥有一大批如爱因斯坦等世界第一流的科学家。可见,战后初期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处于无与伦比的地位,所以它一举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宝座。随着实力膨胀,美国的野心也跟着膨胀起来,它妄图进一步称霸全世界。可是美国遇到了一个有力的对手,战后,谁有资格充当美国的对手啊?

[评:运用图表和数据得出结论有较强的说服力。用数据来解释历史是一种说理形式,在历史教学中值得重视。教师补充具体事实、雄辩地证明了美国登上世界霸权宝座的必然性]

生:苏联。

师:对,是苏联。因此美国对苏联采取了遏制战略,采取了冷战政策。请阅读教材,回答什么是冷战政策?(板书)

生:美国采取多种办法,竭力“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但又不诉诸战争,这被称为“冷战”政策。

师:冷战的对手主要苏联,美国为什么要对苏联采取冷战政策呢?为什么不诉诸武力?

生:战争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世界人民包括美国人民都不希望再打仗,因此美国不敢诉诸武力。

师:有道理,人心思定。谁还有补充?

生:在“二战”中,苏联是打败法西斯的主力,苏联红军在战争中经受了考验,力量越来越强,到了战争后期实力已经超过了美国,所以美国不敢对苏联诉诸战争。

师:讲得也有一定道理,不过苏联的实力是否超过了美国?还不能这么说。但可以这样认为,苏联已不是“一战”后的新生儿,回忆一下以前的内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对苏俄采取了什么行动?

生:用战争,发动了三次武装干涉。

师:对。“二战”后呢?苏联已经是一个具有全球份量的庞然大物,美国也不敢轻举妄动,因此采取了不用武力的所谓“冷战”政策对付苏联。实行冷战政策,对美国来说,在它的对外关系史上是一个大转折。回想一下, 在战时,美苏之间是什么关系啊?

[评:通过分析、对比得出美国实行“冷战”政策的背景。自然、得体, 学生易于接受。]

生:是盟友关系。

师:对,共同的敌人——法西斯主义的威胁维系着这个盟友关系。战后, 法西斯被打败,盟友反目为敌人,这毕竟是一个转折。因此,美国总统杜鲁门先放一个试探信号,把邱吉尔推上台前,让他打头阵。(板书) 1946 年 3 月,邱吉尔在杜鲁门陪同下在美国密苏里州的富尔敦发表了著名的“铁幕” 演说,演说以“铁幕”一词而闻名。邱吉尔说(指地图):“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了。”邱吉尔首先把欧洲一分为二,分为两个互相对立的部分,因此一般认为西方对东方发出的第一个冷战信号,就是邱吉尔的“铁幕演说”。接着, 美国就有步骤地抛出了一个个冷战措施。一年后,1947 年 3 月,“杜鲁门主义”出笼了。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什么是“杜鲁门主义”?(板书)。

[评:教师运用自制放大的 20 世纪 80 年代的欧洲图,把本来很抽象的“铁幕”一词具体化了。通过边指图边引用邱吉尔演讲的片断,使“铁幕” 演说这个历史概念和时空概念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自然地由“铁幕”演说引出了杜鲁门主义的出笼。]

生:(念书)

师:这段话从字面上看冠冕堂皇,似乎没有什么不对。你再回答一下, 美国支持的所谓“自由国家”指的是什么?

生:是反动政权,倾向于资本主义的反动政权。

师:很对,那么杜鲁门所谓的“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指的又是什么?

生:是那些国家国内的人民进步力量和以苏联为首的共产主义力量。 师:回答得很好,这样,“杜鲁门主义”的实质就讲清楚了。它的特点

是“公开声称要干涉世界各国内政”,能不能举例说明?

生:战后,希腊发生内战,美国国会支持杜鲁门主义,干涉希腊内政, 使希腊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战争于 1949 年失败。这就是一例。

师:对,希腊打内战是希腊的内政,这个例子举得好。接着,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又抛出了冷战政策的第二个措施“马歇尔计划”。1947 年 6 月,哈佛大学毕业典礼授予马歇尔荣誉学位,那一天哈佛的毕业生和校友围坐在校园的大榆树下,倾听各界人士的演说,马歇尔趁这个机会把美国对欧洲重大的援助计划浓缩在 15 分钟讲完了。很快,“马歇尔计划”就成为全世界的通用名词。请考虑,美国为什么要对欧洲进行经济援助?(板书)

生:欧洲是“二战”中的主要战场,受到战争蹂躏的欧洲各国经济崩溃, 社会动荡,稳定欧洲是美国利益所在,所以马歇尔认为要帮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

师:概括得很好。战后欧洲经济恶化,以英国为例,战后一半以上工业瘫痪,农业生产情况低于 19 世纪水平,失业者达 600 万以上,配给供应比战时还紧张。英国妇女每人每年只能配给 1/3 条衬裙,1/4 套衣服,1/5 件睡衣。经济崩溃引起阶级矛盾激化,罢工浪潮冲击各国,共产党力量迅速发展。例如,在法国,共产党已是最有影响的第一大党,它拥有 500 万工会会

员。再如,意大利共产党拥有 25 万党员,经过大选很可能共产党掌握政权。欧洲是世界资本主义的发源地,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所在地,所以美国感

到稳定欧洲是很必要的。另外,美国也从自己的经济利益考虑,要稳定欧洲。有人预言,战后美国的经济繁荣是暂时的,很快就可能出现如同 30 年代的大萧条。战时美国的生产能力急剧膨胀,战后就出现问题了,这么多的剩余产品往那里倾销?以前,美国的主要对外市场是欧洲,现在欧洲的对外贸易能力几乎等于零,欧洲市场没有了,美国怎么办?所以美国急于要把它的剩余产品抛出去,它采取了“先予后取”的办法,援助欧洲,让欧洲先恢复起来, 然后再占领欧洲市场。所以“马歇尔计划”比较狡猾,一箭三雕,它把联合拉拢西欧盟国,遏制共产主义的战略目标,同削弱西欧共产党,阻止西欧人民革命运动的政治目标,以及与扶植西欧经济复兴,再进而夺取西欧市场的经济目标揉为一体,马歇尔计划就这样应运而生了。请同学们再看课本,1948 年 4 月“马歇尔计划”通过,杜鲁门签署了《对外援助法》,它有哪些规定?

[评:层层剥笋。再由杜鲁门主义出笼导出马歇尔计划的推行。突出重点揭露马歇尔计划的欺骗性和其一箭三雕的险恶用心。潜移默化地进行德育渗透可见一斑。]

生:(结合教材回答两点)

师:(念书)“苏联、东欧各国也被包括在马歇尔计划之内,但它们拒绝参加。”为什么美国要援助苏联、东欧?为什么苏联、东欧拒绝参加?

生(甲):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和美国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当然不要资本主义的美国援助。

生(乙):战后,苏联的国民生产水平飞速发展,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需要美国援助,苏联经济照样能很快发展。

生(丙):如果苏联、东欧接受了美国援助,苏联原来的市场等于被美国占领了。

生(丁):美苏都是超级大国,苏联接受美援,显得苏联不如美国了。师:谈谈我的看法,供同学们参考。为什么马歇尔计划最初把苏联、东

欧都包括在内呢?马歇尔认为如果仅仅提援助西欧,将会承担分裂欧洲的罪名,援助西欧必然使欧洲产生两个经济市场,两个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就是欧洲一分为二,美国不能把分裂的责任搞到自己头上。第二,如果东欧接受美援,美国认为可能会产生意料不到的结果,也许能揭开“铁幕”.分化东欧各国和苏联的关系。事实上,马歇尔计划对东欧的确产生很大的诱惑力, 捷克斯洛伐克派出正式代表,波兰也派出观察员准备参加援助计划的讨论。这就使东欧和苏联产生了离心力。第三,也是最重要的,美国认为苏联肯定不会参加,那就是苏联自外于马歇尔计划,分裂欧洲的罪名就可以加到苏联头上。苏联意识到马歇尔计划是一个侵略的计划,是干涉别国内政的计划, 是一个挑拨离间东欧和苏联关系的计划,苏联自然不会接受马歇尔计划。万一苏联愿意接受援助怎么办?美国就要求苏联和它一起多承担义务,让苏联和美国一起出钱,迫使苏联打退堂鼓。这是马歇尔计划的如意打算。(停顿) 那么,马歇尔计划对西欧经济的恢复起了什么作用?

[评:由现象到本质。深一层地剖析了马歇尔计划分裂欧洲和嫁祸于人的如意算盘。在教法上,充分发挥学生的扩散思维能力。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苏联、东欧各国拒绝参加的原因,尽管分析比较幼稚,但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同时,三点有说服力的归纳也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生:从冰岛到土耳其的 16 个国家,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工业产量比战前

增加 25%,农业产量增加 40%.使西欧经济恢复和发展起来。

师:对,马歇尔计划使西欧经济得到恢复,但美国感到这样的西欧还不足以遏制共产主义。美国希望看到的是一个经济上发展,政治上稳定,军事上强大的西欧。因此,在 1949 年 4 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 12 国代表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北约”组织,艾森豪威尔被任命为第一任最高司令官。(指图说明)美国、加拿大和冰岛在地图上未能表示出来, 1952 年希腊、土耳其加入“北约”。但是,美国认为至关重要的是西德。杜鲁门说:“没有德国,欧洲的防御不过是大西洋岸边的一场后卫战;有了德国,就有了一个纵深的防御,就有足够的力量对付来自东方的侵略”。1954 年 10 月,西德被拉入“北约”。(板书)美国扶植西德崛起,教材讲了四个步骤:“二战”后,德国分为四个占区(指图),第一步,美英法三占区合并为西占区;第二步,西占区进行货币改革,德国实际被分裂,经济上出现了两个德国,两个经济市场;第三步,联邦德国建立;第四步,1954 年 10 月,签署《巴黎协定》,德国被拉进北约。到此为止,美国欧洲的战略部署最终完成。(指图讲解)北部从挪威开始,中间最前哨是西德,南部是希腊、土耳其,一个对苏联、东欧月牙形的包围圈最终形成了。对此,苏联和东欧国家有什么反映?

生:为了对付西方的包围,苏联和东欧国家于 1955 年 5 月在华沙签订了

《华沙条约》,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和西方对抗。

师:因此,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结果在欧洲形成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德国被一分为二,欧洲被一分为二。(板书)

[评:由偶然到必然,从微观到宏观。既揭示了马歇尔计划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必然联系,又使学生从宏观上理解“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峙及欧洲分裂局面是冷战政策的必然产物。]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美国自建国以来为了对外扩张,实行了哪些具体的对外政策?

生:1823 年的门罗主义,19 世纪末的门户开放政策,20 世纪初的大棒政策,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金元外交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冷战政策。(教师一一板书)

师:归纳得很好!通过这条线索可以清楚地看出美国对外扩张政策演变过程的三个阶段:自独立战争开始,美国的领土从大西洋沿岸向——

生(齐):太平洋扩张。

师:对,然后又染指拉丁美洲,提出了—— 生(齐):门罗主义。

师:对,这个阶段美国的胃口仅仅在美洲大陆,我们把这个阶段美国的对外政策称之为“大陆扩张阶段”。19 世纪末,美国开始向海外扩张了。当时,世界已被瓜分完毕,美国工业水平跃居世界第一,但它的殖民地最少, 于是它提出了一系列向海外渗透的扩张政策,比较狡猾的是——

生(齐):门户开放政策。

师:以武力为外交后盾的有—— 生(齐):大棒政策。

师:妄图依靠经济实力支配世界的有—— 生:(齐):金元外交。

师:对,无论形式怎样,美国加紧在海外与帝国主义列强角逐,我们把这个阶段美国的对外政策称之为“海外扩张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实力大大增强,它企图称霸全世界,此时它采取的对外政策有——

生:(齐):“冷战”政策。

[评:精心设计提问,有新意、有深度。要求学生联系旧知识,从整体上把握美国自建国以来对外政策历史演变的三个阶段:大陆扩张——海外扩张

——全球争霸。承上启下,把“冷战政策”自然地纳入美国一贯对外政策的轨道。教师独具匠心,构思出富有创见的教学方法来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师:对,我们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直到现在美国的对外扩张称之为“全

球争霸阶段。”继杜鲁门之后,又出现了一系列“主义”,如尼克松主义, 里根主义等。一会儿紧张了一会儿缓和了,一会儿对抗了,一会儿又对话了。但是,总的一点不变,美国要争霸世界,要干涉别国的内政始终没变。同学们注意到没有,前二天江泽民同志接见埃及总统——

生(齐):(很熟悉,插话)穆巴拉克。

师:对,穆巴拉克。江泽民同志谈到,西方提出一个新观点,认为现在世界上不存在什么干涉别国内政的问题了,因为全世界科学技术水平大大发展了,国与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了,各国都是一体的了。江泽民同志批判了这种谬论,指出,国与国之间外部的联系和各国内部的事务是两码事情, 要区别开,不能以此理由来干涉别国内政。可见,美国的对外扩张政策越来越露骨了。希望同学们通过对历史的学习,能更深刻地知道过去,理解现在, 把握未来。

(下课)

[评:寓思想教育于叙史之中十分自然、得体。教师把历史的镜头拉到现实。因势利导、画龙点睛、言简意赅。恰如其分、恰到好处的联系实际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曹家骜、夏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