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复习的教材处理与教法设计

一、对三轮复习法的思考

日新月异的高考命题改革使中学历史教学必须加强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基本理论和史论结合的教学,注重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的革新,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如何提高教学双效,高三的复习课教学尤为重要。目前,高三历史复习课教学仍采用三轮复习法,此法固然符合学生知识能力及思想教育逐步深化与提高的规律,但面对高考能力考查的步步深入,我们不能“原地踏步”,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再作创新。三轮复习法的第一轮是按课本章节体例复习,它对第二、第三轮复习质量和成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这轮复习务必做到五点:①细:依照教学大纲、考试说明细过课本,突出重点,兼顾全面,打实基础;②准:对历史概念、历史结论,教师

要准确阐释,学生要准确识记;③深:对重点知识要深入分析,上升到理论高度;④新:注意变通,翻新内容,新角度分析,新情境命题;⑤结:每单元一小结,让学生把握每个历史阶段(单元)的知识结构与时代特征。

第二轮复习是拟专题复习,这是完全打破教科书原有体系,重新建立专题知识体系的教学过程。这种做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和系统思维能力。这轮复习应做到三点:①粗:历史专题的划分宜粗不宜细,繁枝细节会冲淡主题;②横:专题复习要“纵中有横”。专题的深化不仅要注意同类知识的内在联系,更要引导学生揭示专题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其相互之间的交叉影响;③导: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去整理中外历史发展过程中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形态、国内与国际、阶级与民族等矛盾各自的发展变化及相互关系,从而形成知识的立体框架,形成辩证思维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轮复习是抛开固定体例的综合复习。这轮复习是知识与能力的巩固与再提高阶段。这轮复习主要做到一点:精,要精讲、精读、精练,指导学生系统而又有重点地再读教材,查缺补漏,进行有针对性的模拟训练,强调解题的规范化,提高应试技能。三轮复习法应以能力训练为“线”(即要求一致),理论教学为“点”(即以思维方法为突破口),知识结构教学为“面”

(即整理教材),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实现由知识巩固的“量”的变化到能力提高的“质”的飞跃。

二、教材处理

复习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有高度驾驭教材的能力,灵活、科学地整理教材、补充教材,使教材由“厚”变“薄”,由“薄”变“厚”。教材处理的原则是,能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操作。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从五个方面入手。

(一)宏观构架 “宏观”,就是要放眼历史全貌,大处着眼,把握知识的命脉;“构架”,

即纵向贯通,横向穿插,构筑知识框架,使知识网络化、线索化、立体化, 便于“举纲张目”。也就是说,我们要指导学生把两本书读成一本书,一本书读成一页书,要把书读

“薄”,让知识内容浓缩到大脑中。例如,复习世界近代现代史时,可以这样宏观构架知识:

  1. 两个时期,以 1871 年为界分为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和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

  2. 三个特点:①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资产阶级专政代替封建专制,在欧美亚产生了一些资本主义国家;②大机器生产代替了工场手工业, 生产力迅速提高;③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逐渐代替了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3. 三条线索:①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衰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② 无产阶级形成、壮大和独立登上历史舞台及夺权斗争;③民族解放运动,即被压迫民族人民反侵略反封建斗争。

  4. 四个转折点: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西欧封建社会开始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转折点,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② 1871 年巴黎公社革命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尝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③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是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的转折点;④一战中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

新纪元,划分了整个历史时代。 5.四对矛盾:①资产阶级、人民群众同封建主义的矛盾;②无产阶级同

资产阶级的矛盾;③殖民地、半殖民人民同殖民主义的矛盾;④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6.欧美一些国家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四种途径:革命、改革、独立战争、统一运动。

(二)聚焦探微 “聚焦探微”,就是着力于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微观入手,发掘内

涵,引导学生把握重点历史问题的核心和精髓。对重点、难点的突破要做到多层次发掘、多角度思考、多方位联系,让重点知识由“面”成“体”,由外表触及到“内核”。重点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多发生在历史的转折或飞跃时期,具有启迪与借鉴意义,所以应该对准焦点,深入分析。

有的知识难点需要通过微观分析,才能让学生理解如印度 1857—1859 年民族起义是封建王公起了领导作用,为什么又说这是一次反封建、反殖民主义性质的运动?引导学生分析起义的主力是受压迫最深的农民,所以一开始就具有反封建性;起义过程中封建王公的叛变,又增强了这种反封建性。

(三)内容延展 “内容延展”,就是要善于总结出某一历史内容的延伸部分,这主要是

对教材中某些内容(作用、影响、意义、特点、评价、局限性、成功的原因或经验、失败的原因或教训等)在分析的基础上予以补充和提高,使其更趋完善。我们告诫学生要弄清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不仅要知道“是什么”, 而且应该知道“为什么”,同时要了解“还有什么”。这个“还有什么”就是对知识内容的延伸展开,即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进行更深入的综合分析, 在已有结论的基础上拓宽、延伸,使其更加充实、丰富。我们不能滞留于教材上有多少就教多少的思维定势。如果对教材知识内容做到“探微”分析与内容延展。就能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立体结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理论透入

历史高考命题对学生理论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是注重和加强能力考查的定势。因为能力是从思维开始的,而理论是思维的灵魂、思维的武器。只有具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修养,才能真正达到“立足教材,超越教材”。所以,提高学生理论修养,已成为提高中学历史教学质量的关键。历史理论的应用必须坚持史论结合,即坚持“从历史中来,到历史中去”的原则。“从历史中来”,就是从史实中提炼观点;“到历史中去”, 则是由观点来驾驭史实,做到观点与史实的辩证统一。运用历史理论展开思维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 历史辩证法

主要指辩证法对立统一观点的运用。包括一分为二、共性与个性、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内因与外因、主观与客观、主要与次要、必然与偶然等概念与观点。如分析元朝社会矛盾时,应该认识到民族分化政策的实质是民族形式划分下的阶级压迫,其本质还是阶级矛盾的反映。这样就能透过现象看清本质。

  1. 历史唯物论

这种历史思维方式就是要坚持生产力、经济基础、社会存在的决定论, 同时也必须考虑到其服从地位因素(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社会意识)的能

动作用,从根本点出发去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3.历史发展观

这种认识的出发点就是要明确历史发展的方向问题,即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不断进步、普遍联系的,有其必然的规律。如,正确认识三国时代的进步性,在于局部统一结束了东汉末年诸侯割据局面,为社会生产提供了相对安定的环境,加之统治者重视生产,所以这个时代还是分裂中孕育着生机, 显示了历史的前进性。这样就在历史的动态过程中分析了历史现象。

  1. 历史评价法

1995 年《考试说明》指出要“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这就要求评价历史问题要有历史感,放在特定的历史范围内去评析,以免评价肤浅、主观、偏激。如《三国演义》中说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我们如何认识?这就要在东汉末年特殊的社会背景下肯定其“能”,评析其“奸”。

  1. 阶级分析法

这种思维方法的内容包括两个层次:

①阶级社会中的具体个人、团体都属于特定的阶级,并因其经济利益表现出其政治立场和社会活动,评价杰出人物对历史的影响要考虑到其阶级性、个人品质因素、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等。

②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创造历史的真正主人。如评价克伦威尔, 首先要认清他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表人物,然后分析他在反封建中的革命性、革命发展中的保守性、其政权建立后的反动性等。

(五)“热点”跟踪

历史学科的资政功能和教化功能,决定了高考试题也体现出时代感。近年高考对“热点”问题已能正确认识,不再回避。“热点”问题有以下两类: 一是时间上周年性的“热点”,二是时政上与历史内容相衔接的“热点”。现在高考命题角度新,越来越“活”,注重能力,完全可以在“热点”处或切口分析、或跨度联系。所以对那些正在谈论着的热点或焦点应有足够的关注,“热点”“热处理”,使它变“柔”、变“活”,做到“可塑”,将现实问题与历史内容有机地衔接。

三、教法选用

这里教法选用以培养历史学科能力特别是历史思维能力为目标,以教学内容的调整为中心,以对教材分析方法、思维视角的转换为手段,从而实现对教学方法的实质性变革,实现对教学内容的改革。这样才能做到中学历史教学改革与高考命题改革趋同,避免教学改革流于形式。教学中我选取了以下几种教法:

(一)结构分析法

近年的历史高考命题,注重对历史概念和历史知识结构的考查。历史知识结构就是各种历史概念间相互联系及其组合方式,它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表达了历史事实、历史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反映或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客观规律。知识结构的类型有:

1.章节知识结构

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或原因、过程、结局、特点、影响等要点。如讲到清末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历史条件,可分析为四个方面:

①经济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②阶级基础: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③思想基础;西学传入、早期维新派思想;

④组织基础:强学会成立。2.国别、专题知识结构

国别史分经济、政治、对外关系、阶段特征等几类知识结构;专题史在中外历史中可分大小专题若干条。例如:英国殖民帝国的兴衰过程可归纳为四阶段:

①18 世纪中期,成为头号殖民强国;

②19 世纪中期至一战前,殖民优势进一步发展,号称“日不落帝国”;

③一战后,殖民统治衰落;

④二战后,殖民体系瓦解。

(二)比较分析法

比较是鉴别事物异同关系的思维方式。比较分析法在历史复习课中的运用,能使学生发掘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隐性关系。归纳其共性与个性,从而培养他们的概括、综合、分析、鉴别能力。比较分析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同一国家不同历史阶段的历史现象之间的比较,如:印度三次民族解放运动比较,中共领导的三次统一战线比较,五四前后新文化运动比较;

②同一时期不同国家的一些历史现象之间的比较。如德、意统一的比较、中国戊戌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

③相同性质历史现象之间的比较,如:英、法等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比较,俄国 1861 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

④不同性质历史现象之间的比较,如: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巴黎公社革命的比较,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的比较,俄国十月革命与德国十一月革命的比较。

比较分析要引导学生弄清题意,确立比较项目,再灵活变通,就可实现比较法的可操作性、层次性。例如:

①改革比较,可从原因、核心力量、目的、内容、性质、影响等方面分析异同;

②革命和运动比较,可从原因、革命对象、革命动力、领导力量、过程、斗争方式、成败原因、性质、影响等方面分析异同;

③历史阶段、历史朝代比较,可从政局特征、制度沿革、发展趋势、盛衰原因等方面分析,主要找出共性的东西,给人以启示;

④杰出人物比较,可从其产生背景、阶级立场、重大活动、个体品质特征、对历史的作用等方面比较分析异同;

⑤典章制度、历史文献比较,可从实施原因、目的、内容、性质、作用等方面比较分析异同。

(三)矛盾分析法

人类社会是在矛盾中前进的,矛盾形成历史运动,把历史现象纳入矛盾运动中去分析。从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使学生对历史现象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运用矛盾分析法要掌握四个方面内容:

  1. 掌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认识历史发展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而各个历史阶段、各国家、地区、民族的矛盾又有特殊性。

如:①世界近现代史上的矛盾有:资本主义制度与旧制度的矛盾,资本

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的矛盾,殖民国家争霸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帝国主义之间矛盾,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②中国近代“国共政权十年对峙”的社会矛盾有:国民党军阀与旧军阀之间的矛盾、新军阀之间的矛盾、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官僚资产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中共党内正确路线与“左”倾错误路线的矛盾等。

  1. 抓住主要矛盾,分析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发展中起着领导、决定作用的矛盾,其他矛盾则处于次要服从地位。如:世界现代史上 30 年代主要国家之间的矛盾运动呈三角关系:英法美等民主国家同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之间存在着矛盾,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国家同苏联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存在着矛盾,法西斯国家同苏联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存在着矛盾。意识形态的对抗决定了垄断资本主义的两种势力共同对抗社会主义苏联是主要矛盾,所以 30 年代国际关系的主要特征是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纵容法西斯侵略,企图祸水东引。

  1. 弄清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互相转化。

当原来的主要矛盾已经解决之后,其他非主要矛盾就可上升为主要矛盾,或者原来的主要矛盾虽然并未解决,但由于客观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 其他矛盾也可上升为主要矛盾。如,二战前后主要矛盾转化轨迹:意识形态的对抗(即两种帝国主义国家共同反苏)到共同反对法西斯(法西斯势力与世界人民的矛盾)再到意识形态的对抗(即帝国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对峙)。

  1. 注意分析历史现象的双重性,坚持“两分法”,必须看到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

如拿破仑对外战争的进步性与侵略性、元朝统一的进步性与文天祥抗元的正义性等。

(四)因果分析法

任何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产生都有其历史根源,有必然性因素与偶然性因素、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这种历史事件的产生、发展与消亡又必然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多领域内对其他历史事件发生作用,产生直接或深远的影响。所以,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要真正把握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探索其规律,就必须探讨因果联系。我们应该努力转变重史实、轻分析的传统教学观念,优化“过程”教学,深化因果分析。这是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分析能力的切实做法。

分析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时,我们也要挖掘知识的隐性联系,做到内容延伸,形成对历史问题全面的立体的认识,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五)规律探讨法

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就是事物内部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复习中,在纵向或横向的知识结构体系中,我们从中提炼观点,提高认识,找出历史中共同的本质的东西,然后运用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这就是规律探讨法。规律具有重复性、深刻性的特点,我们在复习中,以规律性东西为指导,分析问题就容易得多、透彻得多。如中国历史上的大分裂时期总是出现民族融合的高潮,分裂中往往孕育着统一的因素,统一总是人民的渴望,所以统一和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是历史的主流,分裂和民族间的

斗争只是暂时的。又如,从中国古代经济恢复发展的分析可得出认识:统一稳定的政局、前代末农民战争的推动、统治者吸取前代衰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广大人民辛勤劳动等是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

(六)问题教学法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向学生质疑问难,设置“悬念”,多问几个为什么、还有什么,以唤起学生的积极思考、联想,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得出结论,从而收到开发智力、发展能力的效果。教师在设疑前, 要做到对问题精心选择、精心设计;提出问题时,要注意创设问题情境,要问到“点”子上;问题提出后,要帮助学生整理思路,矫正思维偏差。总之, 要使教和学处于激疑→释疑→反馈→矫正的良性状态。

在高三复习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往往采取一题多练的方式来巩固知识,从多角度来思考问题,达到对问题的深透理解。如:

①19 世纪 60 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是怎样扫除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的?

②19 世纪 60 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是怎样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市场的?

③19 世纪 60 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有哪些政治变动?影响如何?实际上都是围绕一个问题,进行多角度命题,培养学生的求异创新思维。

以上教法的恰当运用,有机结合,必然会产生明显的效果,那就是教材处理的系统化、网络化,知识传授的理论化、深层化,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余仁里)